第6章 纤维的机械性质 课件(共18张PPT)《纺织材料学》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章 纤维的机械性质 课件(共18张PPT)《纺织材料学》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6章 纤维的机械性质
第6章 纤维的机械性质
6.1 拉伸性质
6.1.1 拉伸指标
(1). 与断裂点有关的指标
A.强力 P:拉断纤维所需要的最大外力。N,cN
B.断裂伸长 L:纤维从拉伸至断裂所产生的伸长。mm
C.强度(比强度)P0:拉断单位细度纤维所需要的强力
N/tex,N/dtex,cN/tex,cN/dtex
D.断裂伸长率 E0:断裂伸长占试样夹持长度的百分率
E.断裂长度 LR:试样的重力等于其强力时试样所具有的长度
6.1.1 拉伸指标
(2). 拉伸曲线有关的指标
A.初始模量
初始模量是指纤维负荷—伸长曲线上起始一段(纤维基本伸直后拉伸的一段)较直部分伸直延长线上应力应变之比。
B.屈服点的应力应变,即b点;
C.断裂功、比功、功系数: 断裂功是指拉断纤维时外力所做的功,也就是纤维受拉伸到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拉断单位细度、单位长度纤维所消耗的断裂功叫比功。曲线下面积与矩形面积之比叫功系数。
6.2 影响拉伸强力的因素
6.2.1 环境温湿度
随温度升高,纤维强力下降,伸长增加,但温度过高伸长则会减小。
湿度对纤维强伸性的影响前面已经讲过了。
6.2.2 试样长度
试样愈长,强力愈低。因为沿纤维长度方向,强度是不均一的,纤维总是在最薄弱处断裂,试样愈长,出现最薄弱环节的概率越大,越容易发生断裂,强力下降——弱环定理。
6.2.3 纤维根数
束纤维中的纤维根数愈多,由束纤维强力计算得的平均单纤维强力愈低,而且比单根测量时的平均强力低。是断裂的不同时性造成的。
6.2.4 拉伸速度
一般情况下,随拉伸速度增加,断裂强力,初始模量,屈服应力等均会提高,而断裂伸长无一定规律。
6.2.5 拉伸形式
(1)等速牵引(CRT)——摆锤式强力仪
(2)等加负荷(CRL)——卜氏强力仪,棉纤维斯特勒强力仪
(3)等速伸长(CRE)——电子式强力仪,此方法现在为国际推广方法。
试验参数不同,所测结果不同,不具备可比性
6.3 粘弹体的力学行为特征
6.3.1 概念
纺织纤维是典型的粘弹体,即兼具粘性流动体(无定形区)和刚性体(结晶区)的力学特性。这种粘性与弹性的组合称为粘弹性,具备粘弹性的物体称为粘弹体。
6.3 粘弹体的力学行为特征
6.3.2 三种变型
(1)急弹性变形:随外力迅速产生和恢复的变形
(2)缓弹性变形:随外力逐渐产生且逐渐恢复的变形
(3)塑性变形: 随外力产生,但外力去除后不恢复的变形
虽然我们把纤维的变形分为三类逐一来说明,但实际上他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在材料受外力时,它们同时出现,只是在不同时间,不同负荷或不同拉伸阶段时它们间的比例不同而己。
6.3.3 蠕变与应力松弛
(1)蠕变:在一定(固定)的拉伸(负荷)条件下,纤维的变形随时间逐渐增加的现象。
(2)应力松驰:当纤维被拉伸到一定变形值,保持恒定时,其内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现象。
蠕变和应力松弛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反映大分子链不断作构象改变的运动情况。
6.3.4 弹性
纤维的弹性是指纤维承受负荷后产生变形,负荷取除后,具有恢复原来尺寸和形状的能力。它影响到纺织材料的:耐磨性,抗折皱性,手感,尺寸稳定性,耐冲击性,抗疲劳性等许多性能。
纤维的弹性包含变形能力与变形的恢复能力两方面。而人们通常只讲变形的恢复能力。
纤维的弹性根据恢复时间可以分为:急弹性恢复和缓弹性恢复。根据作用形式又可分为:定负荷弹性恢复和定伸长弹性恢复。
6.3.4 弹性
定负荷弹性恢复率和定伸长弹性恢复率与作用条件的曲线图。
从右图可以看出:定负荷值或定伸长值越大,弹性回复率越小。在表征材料弹性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规律,否则会给判断或结论造成影响。
6.3.5 疲劳
小应力长期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就叫疲劳。
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破坏形式。
影响疲劳的因素主要有:
(1)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子链的变形能力及变形后的恢复能力大,则耐疲劳)
(2)负荷大小
(3)作用方式
(4)温湿度
P1----疲劳耐久限
6.4 纤维的表面力学性质
6.4.1 基本指标
(1)摩擦力 F摩
(2)摩擦系数 f , F摩= f ×N ,式中:N——法向压力
(3)抱合力 F抱,在法向力等于零时纤维材料相对移动时的切向阻力
(4)切向阻力F切, F切= F抱+F摩
(5)抱合系数h ,单位长度纤维所具有的抱合力
(6)抱合长度Ln,粗纱或条子的重力等于其抱合力时所具有的长度。公式与断裂长度类似,单位为米。
6.4.2 影响摩擦的因素
(1)法向压力(或张力)
切向阻力的增加率不随正压力上升成等比例增加,但切向阻力是增加的。切向阻抗系数随法向压力的增加而下降,逐渐趋于一定值。P425
(2)温、湿度
一般纤维摩擦时的切向阻抗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对合成纤维来说,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摩擦时的切向阻抗反而会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而加大。见教材第426页图7-60、7-61,第428页图7-66。
(3)表面润滑剂状况
润滑剂的粘滞系数和滑动速度共同作用构成对摩擦力的影响。润滑剂对纤维的摩擦有显著的影响。
(4)滑动速度
滑动速度对切向阻力的影响规律为:低速区切向阻力呈波动状态,大于某速度后,随速度上升切向阻力上升
(5)表面粗糙度
6.4.2 影响摩擦的因素
一般规律如右图所示,在大多数情况下,表面越光滑,摩擦系数越小,但光滑到一定程度之后,摩擦系数反而会随着表面光滑程度的提高而下降。
6.5 纤维弯曲、扭转、压缩性质简介
(1)概念
纤维是极易变直为弯的,有的本身就是卷曲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弯曲则是指外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
(2)影响纤维弯曲的内部因素: 形状,粗细,模量
(3)破坏形式: 弯断,实质是弯曲外缘的拉断或内缘的挤裂。
(4)实用指标:
A.打结强度(率)PDV
B.勾结强度(率)PgV
C. 最小允许曲率半径rb
D. 抗弯次数(疲劳)
6.5.1 纤维的弯曲
(1)概念
纤维在剪切扭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弯形。
(2)影响纤维扭转的内部因素: 形状,粗细,模量
(3)破坏形式: 轴向劈裂为主,也有剪切破坏形式。
(4)实用指标:
A.断裂捻角
B. 抗扭次数(疲劳)
6.5.2 纤维的扭转
6.5.3 纤维的压缩
纤维一般在强压缩条件下才会产生破坏(压断),大多可能产生的是压伤。单纤维的压缩研究很困难,结论很少,大多数是研究集合体的压缩特性(或弹性),集合体的压缩弹性这里就不赘述了。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