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押题-押选择题第1-4题(武汉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押题-押选择题第1-4题(武汉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押武汉卷选择题第1-4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与生活、水的净化、化肥等
题号/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年三调 2024年考向预测
T1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及应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物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024年武汉中考第1-4题考查基础题,第1题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第2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第3题考查化学用语;第4题可能考查化学与生活,水的净化、化肥、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分子运动等
T2 考点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
T3 考点 元素对人体健康、硬水与软水、分子 白色污染、营养素、化肥、硬水与软水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T4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金属的性质、化肥种类、盐的性质 水的净化
考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2023 湖北武汉卷·1T)《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烧制陶瓷 D.海水晒盐
【答案】C
【解析】A、纺纱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伐木制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2022 湖北武汉卷·1T)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高 B.可燃性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答案】B
【解析】熔点、溶解性以及物质的状态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B。
3.(2021 湖北武汉卷·1T)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钻木取火 D.风吹草动
【答案】C
【解析】A、滴水成冰,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风吹草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2 实验基本操作
4.(2023 湖北武汉卷·2T)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锌粒 B.移走蒸发皿
C.稀释浓硫酸 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解析】A、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2022 湖北武汉卷·2T)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过滤 D.称量氯化钠
【答案】A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切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天平称量时应该左物右码,且天平左右两盘上各放着一张相同大小的白纸,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6.(2021 湖北武汉卷·2T)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点燃酒精灯的方法:用火柴点燃,故A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B操作错误;
C、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C操作错误;
D、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操作错误。
故选:A。
考点3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7.(2023 湖北武汉卷·3T)某管道疏通剂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中阴离子的符号为OH﹣2 B.氢氧化钠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C.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O3Na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中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故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中含有钠、氢、氧三种元素,其中钠属于金属元素,即氢氧化钠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C、图中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铝离子,故说法错误;
D、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NO3,故说法错误。
故选:B。
8.(2022 湖北武汉卷·4T)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中的阳离子为Na+2 B.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NaHC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表示为Na+,故A错误;
B、NaHCO3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1)+x+(﹣2)×3=0,x=+4,故B错误;
C、氧原子的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有8个电子,分两层排布,依次为2、6,因此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NaHC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钠元素,而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9.(2021 湖北武汉卷·4T)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H表示2个氢分子 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C
【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H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表示2个氢分子,故
选项错误;
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铵根离子表示为NH4+,故选项错误;
C.由氧化物的化学式读法和写法可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正确;
D.Al3+的质子数为13,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所以Al3+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4 硬水与软水、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元素与健康、营养素、分子运动、化肥、化学与环境等
10.(2023 湖北武汉卷·4T)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利用铁的导电性
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 食醋具有酸性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 氯化钾属于钾肥
D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 防止铁生锈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因为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而不是导电性,故说法错误;
B、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因食醋能与水垢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C、氯化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说法正确;
D、用干抹布将自行车擦干,可将铁与水隔绝从而防止铁生锈,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1.(2022 湖北武汉卷·3T)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B.糖类和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化肥和农药可以任意施用 D.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
【答案】C
【解析】A、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分,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
B、糖类和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B正确;
C、化肥和农药要合理施用,任意施用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C错误;
D、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还能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12.(2021 湖北武汉卷·3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油锅着火最好用水浇灭
C.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 D.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B
【解析】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选项正确;
B、由于油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选项错误;
C、加入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选项正确;
D、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歇的做不断运动,选项正确;
故选:B。
知识必备
一、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外在表现形式 形状或状态的改变 经常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以及能量的转化
根本区别 发生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判断依据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易分解、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解题技巧】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熟记常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及存放
(1)药品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闻药品气味(如需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容器内。
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颗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取用;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液体药品的取用:a.倾注法:取用大量液体药品时采用直接倾注的方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b.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应使用胶头滴管滴加。
(2)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广口瓶瓶颈内壁磨砂,集气瓶是瓶口磨砂)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连接仪器的顺序:从下向上,从左向右。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掌后导管口有水柱上升,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3.物质的加热
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要先预热,再给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集中加热,加热时要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4.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滤液仍浑浊时要再次过滤,再次过滤后仍然浑浊则要检查装置。
5.蒸发(用于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操作)
加热过程: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液滴飞溅。
停止加热: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实验结束: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石棉网。
6.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的处理:废弃物倒入废物缸中,仍可利用的物质倒入指定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题技巧】
(1)审题:审清题中每个选项所给实验的实验目的,分析其实验的原理或化学反应的正确性。
(2)析题:a.分析所选试剂及添加顺序:分析所选用的化学试剂及试剂的添加顺序能否达到实验目地。
b.分析仪器的选用及使用:分析所选仪器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分析仪器的使用操作是否正确及错误会造成的影响。
(3)解题:比对题目所给试剂及操作,筛选最佳答案。
三、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如:2O表示2个氧原子。
2.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如:3H20表示3个水分子。
3.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如:40H-表示4个氢氧根离子。
4.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 2个氢原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如: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6.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化合物中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如:Mg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7.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如:H2表示含有两个氢原子。
【解题技巧】
描述元素符号周围数字意义时注意微观和宏观的区分:“物质”“元素”是宏观概念;“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
四、化学与生活
1.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方法
(1)加热法: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硬水;
(2)加肥皂水法: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
2.常用的净水方法
(1)沉淀:使不溶性的杂质沉降下来,并与水分层;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该液体的固体分开;除去不溶性杂质。
(3)吸附:利用活性炭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把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部分可溶性杂质吸附除去;除去部分不可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臭味等。
(4)蒸馏: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3.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分子间有间隔;(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5)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如氧气和液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
4. 几种常见的氮、磷、钾肥及作用
种类 作用 现象判断
氮肥 常见氮肥 含氮量 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蛋白质的含量。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长叶 叶色发黄,缺氮肥
NH4HCO3 17.7%
NH4Cl 26.2%
(NH4)2SO4 21.2%
NH4NO3 35%
CO(NH2)2 46.7%(含氮量最高,是有机物)
磷肥 名称 化学式 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作物的抗 寒、抗旱能力。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长根 抗寒,抗旱能力差,说明根系短小,缺 磷肥
磷矿粉 Ca3(PO4)2
过磷酸钙 Ca(H2PO4)2
钾肥 名称 化学式 促进作物生长,茎秆粗硬,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长茎 叶边发黄易倒伏,说明新陈代谢能力差,茎秆细弱,缺 钾肥
硫酸钾 K2SO4
氯化钾 KCl
碳酸钾 K2CO3
复合肥(含有N、P、K中的 两种或两种 以上) 名称 化学式 同时提供多种营养素
硝酸钾 KNO3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五、化学与健康
1.六大营养素
(1) 蛋白质:供能物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可从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等中获取。有些物质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甲醛。
(2)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主要来源于大米、小麦、玉米、马铃薯等。
(3)油脂: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主要来源于花生油、豆油、牛油、猪油等。人体不能摄入太少或太多的油脂,太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人就会消瘦;太多,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4)水:维持体温、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排泄废物。
(5)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可从水果、蔬菜等获取。缺维生素C易得坏血病,缺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
(6)无机盐: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分类:常量元素(>0.01%): 常量元素背记顺序建议:K、Ca、Na、Mg、Cl、 C、H、O、N、S、P等;微量元素(<0.01%):Fe、F、Se、Zn、I、 Mn、Cu等;一些微量元素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如铝(Al)、钡(Ba)、钛(Ti)等;另一些则为有害元素,如汞(Hg)、铅(Pb)、镉(Cd)等。
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元素 元素符号 该元素的作用 摄入量过少的后果 摄入量过多的后果 补充途径
钙 Ca 钙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锌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
碘 I 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碘影响幼儿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加碘盐
铁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硒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芝麻、麦芽、糙米、标准粉、蘑菇、大蒜
氟 F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 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3.某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1)煤气含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人体缺氧。
(2)有机溶剂含甲醛——破坏蛋白质。
(3)霉米含黄曲霉素——损害人的肝脏。
(4)工业酒精含 甲醇——使人头昏、眼睛失明。
(5)工业用盐含亚硝酸钠——致癌。
【解题技巧】
熟悉不同物质的概念,特别记忆一些特殊之处,能准确区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和性质。
考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2024 汉阳区模拟)“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
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粮食酿酒 C.烧石成灰 D.烧窑制砖
【答案】A
【解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烧石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烧窑制砖涉及物质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2024 武汉模拟)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承担着大量文物修复工作。以下文物修复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打磨残片接口 B.入窑重烧陶器
C.缝装断线古书 D.扫描玉器图像
【答案】B
【解析】A、打磨残片接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入窑重烧,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缝装断线古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扫描玉器图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3.2023年11月23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火箭燃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气体
【答案】A
【解析】A、作燃料的物质,一定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故选项正确;
B、作燃料的物质,不一定具有还原性,如酒精等;故选项错误;
C、作燃料的物质,不一定具有氧化性,如氢气等;故选项错误;
D、作燃料的物质,不一定是气体,如酒精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涉及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稀盐酸用于除锈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天然气用作燃料
【答案】C
【解析】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制墨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传统工艺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下列制墨环节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灯炼制黑烟 B.搅拌研磨黑烟
C.按压墨条成形 D.天然晾干墨条
【答案】A
【解析】A、点灯炼制黑烟过程中伴随物质燃烧,燃烧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搅拌研磨黑烟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按压墨条成形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晾干墨条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2 实验基本操作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液体
【答案】B
【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纸条或药匙把药品送入试管内,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操作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故B图示操作错误;
C、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一支酒精灯去引燃另一支酒精灯,图中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水平面成约45度角,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火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B。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取固体 D.倾倒液体
【答案】B
【解析】A、连接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选项A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B正确;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要“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C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试剂瓶口和试管口没有紧挨在一起,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8.(2024 蔡甸区模拟)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 加热固体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答案】C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而图中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9.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答案】A
【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考点3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10.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氦气:He2 B.二氧化氮分子:N2O
C.高锰酸钾:K2MnO4 D.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O3
【答案】D
【解析】A、氦是稀有气体元素,所以氦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氦气表示为He,故A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其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二氧化氮分子表示为NO2,故B错误;
C、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O4,故C错误;
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
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表示为O3,故D正确;
故选:D。
11.吸烟危害人体健康,烟草中一种有剧毒俗名为烟碱的尼古丁就是有害物之一,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有关尼古丁说法正确的是(  )
A.N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分子中含有氮气
C.一个分子中含有28个原子 D.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答案】D
【解析】A、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4×2)=60:7:1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4+14×2=16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2024 武汉武昌区模拟)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之一为碳酸锌(Zn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CO3中的阳离子为Zn+2
B.Zn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ZnC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C
【解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ZnCO3中的阳离子为Zn2+,故A错误;
B.ZnCO3中新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B错误;
C.ZnCO3中含有锌一种金属元素,故C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氧原子的结构中核外电子数等于8,最外层电子数应该为6,故D错误。
故选:C。
13.(2024 汉阳区武汉外校模拟)中国航天技术在人类探索浩渺宇宙的前沿不断创新、突破。“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岩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3+
B.组成钛酸亚铁的元素中有两种金属元素
C.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D.则Ti元素的化合价是+3
【答案】B
【解析】A、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2+,故A错误;
B、组成钛酸亚铁的元素中有钛、铁两种金属元素,故B正确;
C、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FeTiO3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FeTiO3中,“亚铁”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Ti的化合价为x,(+2)+x+(﹣2)×3=0,解得x=+4,故D错误。
故选:B。
14.(2024 武汉一模)金鸡纳碱是一种抗疟药品,也是一种化学上常用的催化剂,其化学式为C20H24N2O2,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g
B.该物质由20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4.07%
D.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10:12:1:1
【答案】C
【解析】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不是324g,故A错误;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20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74.07%,故C正确;
D、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12×20):(1×24):(14×2):(16×2)=60:6:7:8,故D错误;
故选:C。
15.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与该反应有关的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
A.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
B.KNO3构成中阴离子符号为
C.CO2中的“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原子
D.K2S中S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C
【解析】A、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B、KNO3构成中阴离子符号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C、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原子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正确;
D、K2S中S的化合价为﹣2价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误。
故选:C。
考点4 硬水与软水、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元素与健康、营养素、分子运动、化肥、化学与环境等
16.(2024 武汉一模)下列化学用于日常生活的解释说明相符的是(  )
日常生活 解释说明
A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
B 节约用电 亮亮同学践行低碳的生活理念
C 用蜡烛照明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D 晾晒湿衣服 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解析】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可用于清洗餐具,不是利用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故A错;
B、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日常生活中可以节约用电等,故B正确;
C、用蜡烛照明,是因为蜡烛燃烧发光,故C错;
D、晾晒湿衣服,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故D错。
故选:B。
17.(2024 江岸区七一中学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焚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B.加入明矾净水能起到消毒作用
C.煤炉上方放一壶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不利健康
【答案】D
【解析】A.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垃圾造成的污染,焚烧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B.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杂质,使之沉降下来,但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
D.必需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会患缺乏症,但摄入过量也会中毒,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正确;
故选:D。
18.(2024 武汉模拟)一种获取饮用水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p棉滤网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色素和异味
C.所得到的净化水为纯净物
D.细菌可以通过pp棉滤网
【答案】C
【解析】A、pp棉滤网利用过滤原理可除去水中的泥沙等不溶物,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
C、天然水经过该装置后得到的液体中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杂质,不是纯净物,说法错误;
D、除菌超滤膜能除去的细菌可以通过pp棉滤网,说法正确;
故选:C。
19.(2024 武汉东湖高新模拟)化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衣:制作衣物的羊毛、蚕丝、涤纶都是合成纤维
B.食:端午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住: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行:石油炼制的汽油、柴油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
【答案】A
【解析】A、羊毛、蚕丝是天然存在的,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A说法错误;
B、端午粽叶飘香,说明香气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B说法正确;
C、大理石非常坚硬,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故C说法正确;
D、石油可以分馏出汽油、柴油、煤油等物质,石油炼制的汽油、柴油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20.(2024 汉阳区模拟)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碱溶液一定显碱性,则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pH试纸可以测量溶液的pH,则pH试纸可以测量浓硫酸的pH
【答案】C
【解析】A、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是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该选项不正确。
B、汽油能够溶解油污,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的溶解性,该选项不正确。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该选项正确。
D、pH试纸不可以测量浓硫酸的pH,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押武汉卷选择题第1-4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与生活、水的净化、化肥等
题号/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年三调 2024年考向预测
T1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及应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物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024年武汉中考第1-4题考查基础题,第1题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第2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第3题考查化学用语;第4题可能考查化学与生活,水的净化、化肥、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分子运动等
T2 考点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
T3 考点 元素对人体健康、硬水与软水、分子 白色污染、营养素、化肥、硬水与软水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T4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金属的性质、化肥种类、盐的性质 水的净化
考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2023 湖北武汉卷·1T)《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烧制陶瓷 D.海水晒盐
2.(2022 湖北武汉卷·1T)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高 B.可燃性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3.(2021 湖北武汉卷·1T)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钻木取火 D.风吹草动
考点2 实验基本操作
4.(2023 湖北武汉卷·2T)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锌粒 B.移走蒸发皿
C.稀释浓硫酸 D.读取液体体积
5.(2022 湖北武汉卷·2T)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过滤 D.称量氯化钠
6.(2021 湖北武汉卷·2T)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3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7.(2023 湖北武汉卷·3T)某管道疏通剂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中阴离子的符号为OH﹣2 B.氢氧化钠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C.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O3Na
8.(2022 湖北武汉卷·4T)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中的阳离子为Na+2 B.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NaHC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9.(2021 湖北武汉卷·4T)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H表示2个氢分子 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
考点4 硬水与软水、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元素与健康、营养素、分子运动、化肥、化学与环境等
10.(2023 湖北武汉卷·4T)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利用铁的导电性
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 食醋具有酸性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 氯化钾属于钾肥
D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 防止铁生锈
A.A B.B C.C D.D
11.(2022 湖北武汉卷·3T)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B.糖类和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化肥和农药可以任意施用 D.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
12.(2021 湖北武汉卷·3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油锅着火最好用水浇灭
C.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 D.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知识必备
一、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外在表现形式 形状或状态的改变 经常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以及能量的转化
根本区别 发生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判断依据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易分解、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解题技巧】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熟记常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及存放
(1)药品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闻药品气味(如需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容器内。
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颗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取用;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液体药品的取用:a.倾注法:取用大量液体药品时采用直接倾注的方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b.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应使用胶头滴管滴加。
(2)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广口瓶瓶颈内壁磨砂,集气瓶是瓶口磨砂)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连接仪器的顺序:从下向上,从左向右。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掌后导管口有水柱上升,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3.物质的加热
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要先预热,再给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集中加热,加热时要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4.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滤液仍浑浊时要再次过滤,再次过滤后仍然浑浊则要检查装置。
5.蒸发(用于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操作)
加热过程: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液滴飞溅。
停止加热: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实验结束: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石棉网。
6.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的处理:废弃物倒入废物缸中,仍可利用的物质倒入指定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题技巧】
(1)审题:审清题中每个选项所给实验的实验目的,分析其实验的原理或化学反应的正确性。
(2)析题:a.分析所选试剂及添加顺序:分析所选用的化学试剂及试剂的添加顺序能否达到实验目地。
b.分析仪器的选用及使用:分析所选仪器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分析仪器的使用操作是否正确及错误会造成的影响。
(3)解题:比对题目所给试剂及操作,筛选最佳答案。
三、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如:2O表示2个氧原子。
2.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如:3H20表示3个水分子。
3.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如:40H-表示4个氢氧根离子。
4.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 2个氢原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如: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6.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化合物中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如:Mg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7.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如:H2表示含有两个氢原子。
【解题技巧】
描述元素符号周围数字意义时注意微观和宏观的区分:“物质”“元素”是宏观概念;“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
四、化学与生活
1.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方法
(1)加热法: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硬水;
(2)加肥皂水法: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
2.常用的净水方法
(1)沉淀:使不溶性的杂质沉降下来,并与水分层;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该液体的固体分开;除去不溶性杂质。
(3)吸附:利用活性炭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把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部分可溶性杂质吸附除去;除去部分不可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臭味等。
(4)蒸馏: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3.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分子间有间隔;(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5)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如氧气和液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
4. 几种常见的氮、磷、钾肥及作用
种类 作用 现象判断
氮肥 常见氮肥 含氮量 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蛋白质的含量。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长叶 叶色发黄,缺氮肥
NH4HCO3 17.7%
NH4Cl 26.2%
(NH4)2SO4 21.2%
NH4NO3 35%
CO(NH2)2 46.7%(含氮量最高,是有机物)
磷肥 名称 化学式 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作物的抗 寒、抗旱能力。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长根 抗寒,抗旱能力差,说明根系短小,缺 磷肥
磷矿粉 Ca3(PO4)2
过磷酸钙 Ca(H2PO4)2
钾肥 名称 化学式 促进作物生长,茎秆粗硬,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长茎 叶边发黄易倒伏,说明新陈代谢能力差,茎秆细弱,缺 钾肥
硫酸钾 K2SO4
氯化钾 KCl
碳酸钾 K2CO3
复合肥(含有N、P、K中的 两种或两种 以上) 名称 化学式 同时提供多种营养素
硝酸钾 KNO3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五、化学与健康
1.六大营养素
(1) 蛋白质:供能物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可从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等中获取。有些物质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甲醛。
(2)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主要来源于大米、小麦、玉米、马铃薯等。
(3)油脂: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主要来源于花生油、豆油、牛油、猪油等。人体不能摄入太少或太多的油脂,太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人就会消瘦;太多,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4)水:维持体温、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排泄废物。
(5)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可从水果、蔬菜等获取。缺维生素C易得坏血病,缺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
(6)无机盐: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分类:常量元素(>0.01%): 常量元素背记顺序建议:K、Ca、Na、Mg、Cl、 C、H、O、N、S、P等;微量元素(<0.01%):Fe、F、Se、Zn、I、 Mn、Cu等;一些微量元素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如铝(Al)、钡(Ba)、钛(Ti)等;另一些则为有害元素,如汞(Hg)、铅(Pb)、镉(Cd)等。
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元素 元素符号 该元素的作用 摄入量过少的后果 摄入量过多的后果 补充途径
钙 Ca 钙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锌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
碘 I 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碘影响幼儿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加碘盐
铁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硒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芝麻、麦芽、糙米、标准粉、蘑菇、大蒜
氟 F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 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3.某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1)煤气含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人体缺氧。
(2)有机溶剂含甲醛——破坏蛋白质。
(3)霉米含黄曲霉素——损害人的肝脏。
(4)工业酒精含 甲醇——使人头昏、眼睛失明。
(5)工业用盐含亚硝酸钠——致癌。
【解题技巧】
熟悉不同物质的概念,特别记忆一些特殊之处,能准确区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和性质。
考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2024 汉阳区模拟)“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粮食酿酒 C.烧石成灰 D.烧窑制砖
2.(2024 武汉模拟)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承担着大量文物修复工作。以下文物修复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打磨残片接口 B.入窑重烧陶器
C.缝装断线古书 D.扫描玉器图像
3.2023年11月23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火箭燃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气体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涉及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稀盐酸用于除锈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天然气用作燃料
5.制墨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传统工艺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下列制墨环节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灯炼制黑烟 B.搅拌研磨黑烟
C.按压墨条成形 D.天然晾干墨条
考点2 实验基本操作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液体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取固体 D.倾倒液体
8.(2024 蔡甸区模拟)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 加热固体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9.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考点3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10.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氦气:He2 B.二氧化氮分子:N2O
C.高锰酸钾:K2MnO4 D.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O3
11.吸烟危害人体健康,烟草中一种有剧毒俗名为烟碱的尼古丁就是有害物之一,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有关尼古丁说法正确的是(  )
A.N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分子中含有氮气
C.一个分子中含有28个原子 D.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12.(2024 武汉武昌区模拟)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之一为碳酸锌(Zn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CO3中的阳离子为Zn+2
B.Zn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ZnC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3.(2024 汉阳区武汉外校模拟)中国航天技术在人类探索浩渺宇宙的前沿不断创新、突破。“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岩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3+
B.组成钛酸亚铁的元素中有两种金属元素
C.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D.则Ti元素的化合价是+3
14.(2024 武汉一模)金鸡纳碱是一种抗疟药品,也是一种化学上常用的催化剂,其化学式为C20H24N2O2,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g
B.该物质由20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4.07%
D.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10:12:1:1
15.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与该反应有关的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
A.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
B.KNO3构成中阴离子符号为
C.CO2中的“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原子
D.K2S中S的化合价为﹣2价
考点4 硬水与软水、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元素与健康、营养素、分子运动、化肥、化学与环境等
16.(2024 武汉一模)下列化学用于日常生活的解释说明相符的是(  )
日常生活 解释说明
A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
B 节约用电 亮亮同学践行低碳的生活理念
C 用蜡烛照明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D 晾晒湿衣服 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7.(2024 江岸区七一中学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焚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B.加入明矾净水能起到消毒作用
C.煤炉上方放一壶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不利健康
18.(2024 武汉模拟)一种获取饮用水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p棉滤网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色素和异味
C.所得到的净化水为纯净物
D.细菌可以通过pp棉滤网
19.(2024 武汉东湖高新模拟)化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衣:制作衣物的羊毛、蚕丝、涤纶都是合成纤维
B.食:端午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住: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行:石油炼制的汽油、柴油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
20.(2024 汉阳区模拟)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碱溶液一定显碱性,则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pH试纸可以测量溶液的pH,则pH试纸可以测量浓硫酸的p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