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帽型设计 课件(共33张PPT)《服饰配件艺术(第5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帽型设计 课件(共33张PPT)《服饰配件艺术(第5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六章 帽型设计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课时 节 课程内容
第六章 /12课时 一 帽子的历史沿革
二 帽的类别及特点
三 帽的设计与工艺制作
第六章 帽型设计
第一节 帽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帽式的发展变化
二、外国古代帽式的发展变化
一、中国古代帽式的发展变化
1. 冠 特指古代贵族所戴的帽子。常见的冠有进贤冠、却敌冠、通天冠、惠文冠、笼冠、高冠、姑姑冠、忠静冠等。
2. 帻 指古代民间百姓包头发的巾。帻,造型较为复杂,有平顶的帻为“平上帻”;有屋顶的为“介帻”;文官所用的进贤冠要配介帻,武官戴的武弁大冠要配平上帻。
3. 巾 以葛或缣制成,戴于头上,古时尊卑共用。常见的巾有帻巾、折角巾、方山巾、仙桃巾、东坡巾、纯阳巾、笼巾、浩然巾、四方平定巾、网巾等。
4. 帽 魏晋以前汉族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种便帽,后来帽逐渐成为正式的头衣。例如,宋人有幞头帽,官僚士大夫戴的方顶重檐桶形帽;元代有外出戴的盔式折边帽、四楞帽;明代有乌纱帽、六合统一帽;清代官员的礼帽,分为夏天的凉帽、冬天的暖帽,还有平时用的瓜皮小帽、毡帽、风帽等。
5. 冕 为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皇冠。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的上面有一块长方形的板,叫延(綖),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的前端挂着一串串的圆玉,叫作旒。常见的冕有五冕,即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还有麻冕、平冕等。
6. 弁 古代男子穿礼服时所戴的冠。一般在吉礼之时用冕,而通常礼服用弁。弁分为皮弁和爵弁两种。皮弁多用于田猎战伐,武官戴用;爵弁用于祭祀。
7. 幞头一种包头用的巾帛,又称“折上巾”。在东汉时已较流行。魏晋以后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幞头属于常服,上至帝王、群臣,下至庶人、妇女均可佩戴。
二、外国古代帽式的发展变化
(1)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纳尔莫成功地统一了上、下埃及,自立埃及第一王朝,成为第一位国王,他同时享受两顶王冠:白色的上埃及王冠和用柳条编织的红色平顶的下埃及王冠,显示了他的权力至高无上。
(2)15世纪法国流行一种草帽,与现在的款式相近。帽盔高低适宜,帽口正好合人头大小。宽大帽檐的一侧向上翘起,另一侧饰有两片羽毛,以保持和谐对称。
(3)15~17世纪法国妇女头饰之一的女式罩帽,为网状头饰,装饰丰富多彩,镶有璀璨夺目的珍珠、宝石,头饰上蒙有一层纱网。上部为高耸的圆锥形罩帽,这种罩帽将头发完全覆盖起来,有的还要在顶部蒙上一块随风摆动的长面纱,或者将小块纱巾作成的蝴蝶结插到罩帽顶端。
(4)16世纪威尼斯总督的头冠是一种无边竖直圆筒形软帽。帽顶后部向上突起,再向前倾斜。软帽上布满花纹图案,这些图案细致精密、漂亮典雅。
(5)科戴帽,因为刺杀革命领导人马拉于浴室之中的女人夏洛特·科戴戴的就是这种帽子,在1793年曾盛行一时。
(6)19世纪法国男式高筒大礼帽非常盛行,通常为黑色或深灰色。在1798年时这种高筒大礼帽形成了独特的式样,并在整个19世纪独占鳌头。同时,丝绸帽或海狸帽也是这一时期最为时髦的帽子。帽子的高度、帽筒外展的幅度、帽边的宽度以及帽檐的式样,每年都有变化。
(7)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于服装的简化,在帽子上进行装饰的形式增多了。波兰式的荷叶边帽注重镶皮边、饰流苏、缠藤等装饰;另外还有英国宫廷中戴的插有羽毛、帽子后部有较多首饰和布满精致刺绣的镶边女帽。
(8)19世纪40年代的大檐帽,帽顶平坦、帽上的镶边与支撑紧紧相连,妇女对帽檐的颜色和极丰富的用料很感兴趣,檐帽上有在下颏处打结的彩带。
(9)19世纪80年代戴普通帽子的人增多了。檐帽在整个80年代都可以看到。这种帽子顶部高起、以满足高发型的需要,帽边也自然翘起,帽子周边垂挂着卷曲的羽毛或蝴蝶结。






幞头
古埃及王冠
15世纪的妇女帽饰 15世纪中期的妇女帽饰
17世纪法国的帽子
威尼斯总督头冠
科戴帽
19世纪法国男式高筒大礼帽
19世纪的女帽
第二节 帽的类别及特点
一、帽的分类
二、帽与服装的关系
一、帽的分类
由于帽饰有许多不同的造型、用途、制作方法,款式也很多,因此分类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已有的分类体系按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方法。如按使用目的分,可分为安全帽、棒球帽、风帽、泳帽、遮阳帽等;按材料分可分为呢帽、草帽、毡帽、皮帽、尼龙帽、钢盔等;按季节气候分可分为凉帽、暖帽、风雪帽等;按年龄性别分可分为男帽、女帽、童帽等;按形态分可分为大檐帽、瓜皮帽、鸭舌帽、虎头帽等;按外来译音分可分为贝雷帽、布列塔尼帽、土耳其帽、哥萨克帽等。
二、帽与服装的关系
1. 帽与服装的整体性
帽的品种极多,每一种帽饰都随着服装的变化而更改。衣服宽大时,帽子造型夸张;而服装修长细窄时,帽子的造型也显得紧凑精致;服装造型简练时,帽子的式样也应更为精练得体。
2. 衣帽配套的因素
服装的整体性表现由多种因素组成,如帽、包、鞋等,如结合不当就会影响整体设计的效果。
大檐帽
钟形帽
宽边帽
半翻帽
全翻帽
罩帽
鸭舌帽
硬草帽
贝雷帽
无边帽
盔形帽
兜帽
头巾式无檐帽
头巾式无檐帽
圆盒帽
斗笠
平顶帽与圆顶帽
第三节 帽的设计与工艺制作
一、帽子的结构
二、帽子设计与装饰
三、帽子工艺制作范例
一、帽子的结构
在设计之前要先了解帽子各部分的名称。帽子的基本型可分为平顶型与圆顶型,如大礼帽是平顶型,钟形帽是圆顶型。
帽冠(身):指帽檐以上的部分,可以是一片结构亦可为多片组合。
帽顶:指帽冠最上面的部分,通常为椭圆形。
帽墙(侧):指帽檐与帽顶之间的部分,帽顶与帽墙分为两部分的帽冠常在后中线处接合帽墙。
帽檐:指帽冠以下的部分。帽檐有宽有窄,形状可能是平的也可能向上卷或向下垂。
帽口(箍)条:指缝于帽冠内口的织带,用于固定帽里并紧箍头部。
帽圈:指帽冠外围的装饰丝带。通常沿帽冠与帽檐交界线围绕帽冠装饰。
二、帽子设计与装饰
帽子的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帽身的变化、帽檐的变化、帽子的装饰与帽子的材料。要考虑到以上各个部位的整体关系,从实用功能、色彩、面料、造型等方面入手。同时要结合流行风格、时尚和社会风情等因素。
(1)明确设计的总体构思,风格体现,实用性,造型定位。
(2)帽子的帽口尺寸要与人的头围相符。无论帽子的外形如何设计,都应考虑帽口的形状与大小。特殊的小口帽如贝雷帽、船形帽等除外。
(3)改变帽顶造型。可扩大、缩小、倾斜设计甚至取消帽顶,也可增加帽顶的层次,作必要的突出和强调。
(4)改变帽冠或帽墙的造型。将帽冠或帽墙加长、缩短,作特别的设计,增加层次和折叠感。
(5)变化帽檐。帽檐是整个帽子最有变化、最有创造性的部位,通过帽檐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帽子的造型效果。帽檐采用加宽、变窄、翻卷、切割、折叠、起翘、倾斜、取消等方法进行变化,将构成奇特、新颖、巧妙、大方的视觉效果。
(6)增加装饰。在帽子基型上,适当地添加一些丝带、蝴蝶结、花朵、羽毛、面纱、草叶、毛皮、丝网、珠片、首饰等物,使帽子显得活泼美丽、装饰性更强。
三、帽子工艺制作范例
帽子的制作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工具以及专门的配料、辅料。
制帽的工具设备包括木模具、金属模具、熨烫设备、熨斗、剪刀、专门的缝纫设备等。
有些帽式用毛毡在模具上定型后可直接制帽。制帽的模具除了金属制成或圆木制成外,也可准备一些棉纸或毛边纸,在一个较大的球体(如塑料泡沫块、木球等)上,边刷糨糊、边往上贴棉纸,并用熨斗烫干,这样反复多次,达到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即可,干后备用。
制作帽子还需准备一些配料和辅料,如帽条、衬条、帽标、特制的帽檐、搭扣、松紧带、里料、装饰布、纽扣等物,准备好待用。
帽子的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大致可分为模压法、裁剪法、塑形法、编结法等。
模压法是采用毛毡作原料,将毛毡在模具上定型,定型后卷边缝制而成。有的帽子经模压后再进行裁剪缝制,并装饰上花朵、丝带等物,效果较好。有的贝雷帽、卷边小礼帽就是用模压法制成的。
塑形法指用塑料、橡胶等材料在特制的模具中定型而成,定型后在内附加衬里、支撑物。头盔多以此法制成。
编结法在帽子的制作中尤为多见。编结材料有绳线、柳条、竹篾、麦秸、麻、草等经过处理的纤维材料。编结的方法很多,有整体编结、局部编结后再加以缝合等;密集编结、镂空编结、双层及多层编结等,造型独特、美观、适用,在编结的基础上还可加饰花边、花朵、珠片、羽毛等物。
裁剪法是制帽方法中最为普遍采用的。按照设计要求,将面料裁剪成一定的形状,配上里料、辅料缝制而成
帽子的结构
帽子的结构
帽身的设计 帽檐的设计
旅游帽的制作
太阳帽的制作 宝宝帽的制作 六角贝雷帽的制作
六片便帽的制作 圆盒帽的制作
毡帽模型
毡帽的制作
思考题
1. 熟悉、了解东西方传统帽子的发展演变及经典样式,并从形式美法则对其进行分析。
2. 简述中外古代帽式的发展变化。
3. 目前已有的帽式分类体系是如何对帽式进行分类的?帽与服装的关系如何?
4. 搜集各类帽子造型30款。
5. 当代帽子在人们生活中地位、作用和过去相比有何异同点?
练习题
1. 进行帽子市场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当前的流行样式、新材料、新工艺以及与服装的搭配情况、品牌情况等。
2. 设计并完成5款以创意为主的帽子彩色效果图,并注明设计理念、主要制作工艺、材料等。
3. 根据自己的帽子设计稿,选择一款制作1∶1实物,并附结构图。
4. 运用编结技巧,设计并制作完成一顶时尚的女式休闲帽。
5. 运用花饰制作技巧,设计并制作完成一顶造型独特、具有浪漫色彩的女式花饰礼帽。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