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鞋、袜、手套设计 课件(共33张PPT)- 《服饰配件艺术(第5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 鞋、袜、手套设计 课件(共33张PPT)- 《服饰配件艺术(第5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八章 鞋、袜、手套设计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课时 节 课程内容
第八章 /4课时 一 鞋、靴
二 袜
三 手套的种类与设计
第八章 鞋、袜、手套设计
第一节 鞋、靴
一、中国鞋、靴的发展
二、西方鞋、靴的发展
三、现代鞋、靴的发展趋势
四、鞋、靴的种类、造型与设计
五、鞋的制作要点
一、中国鞋、靴的发展
最早的鞋子式样是很简陋的,人们推测古人将兽皮切割成大致的足形后,用细皮条将其连缀起来即成为最原始的鞋子。以后逐渐地出现了用树皮、草类纤维编结出来的草鞋、麻鞋和树皮鞋。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布料、丝绸等物亦用来制作鞋子,并与皮革、麻草组合应用,出现大量的鞋饰品。到了殷商时期,鞋的式样、做工和装饰已十分考究,用材、配色、图案亦都根据服饰制度有了严格的规定。从服饰记载中可以看出,服制中规定王室成员着鞋的形制与色彩,如天子用纯朱色的舄或金舄,而诸侯用赤色舄。每个朝代鞋的造型、色彩都随着服制形式而变化。百姓之鞋以素屦为准,多以革、葛草制成。
二、西方鞋、靴的发展
在国外,鞋靴很早就产生了。最早的鞋式很简单,可能只是雪松树皮或棕榈树皮制成的,动物的皮革也被切割缝制成为原始的鞋式。在古埃及帝国时期,已有国王足穿拖鞋的形象记载。男子拖鞋的前部略呈尖状,并向上翘起,法老图坦卡蒙的拖鞋表面还镶嵌了一层薄金。
三、现代鞋、靴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历史上鞋靴的产生主要以实用为目的,逐渐过渡到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形式。
当今鞋靴的发展变化则被赋予更多的内容,人们不但追求鞋靴的实用与审美,还不断研究鞋靴的各种功能,如透气性、保暖性、舒适性,并从健康科学的角度加以追求。其发展趋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 设计风格多样性
2. 新材料的应用
3. 制鞋技术和设备 古
四、鞋、靴的种类、造型与设计
以原材料分类:草鞋、麻鞋、布鞋、锦鞋、胶鞋、木鞋、皮鞋等;
以穿着功能分类:运动鞋、拖鞋、劳保鞋、舞鞋、旅游鞋、马靴等;
以季节特征分类:凉鞋、单鞋、棉鞋、保暖鞋等;
以年龄性别分类:童鞋、男鞋、女鞋、中老年鞋等;
以造型特点分类:平底鞋、高跟鞋、高帮鞋、浅帮鞋、厚底鞋、坡跟鞋、尖头鞋、方头鞋等。
此外,还有可充电的鞋、可换跟的鞋等。
鞋的设计重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1. 鞋底设计
2. 鞋帮与鞋筒设计
3. 鞋的装饰用
4. 鞋的辅料
五、鞋的制作要点
1. 测量
脚的测量包括6个围度、9个长度以及一个脚长、脚型轮廓线。
(1)围度:a—跖围,b—跗围,c—兜围,d—脚腕围,e—腿肚围,f—膝下围。
(2)长度:1—膝下高度,2—腿肚高度,3—脚踝高度,4—外踝骨高度,5—后跟突度点高度,6—舟骨上弯点高度,7—前跗骨突点高度,8—第一跖趾关节高度,9—拇指高度。
(3)脚长:测量脚长用量脚卡尺测量脚趾端点至后跟突点的距离。
(4)脚底轮廓线:测量脚底轮廓线的方法很多,可在两层白纸间放入复印纸,把脚轻轻踩上不动,用铅笔削平的一边或扁平的竹制笔垂直贴在脚周边轮廓上描画一周,铅笔不要离开脚边沿,也不要挤压脚皮肤。
2. 制作流程
(1)在鞋楦上设计:依据设计好的款式在鞋楦上画好鞋帮。
(2)制作鞋帮纸样:鞋的纸样制作,使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将纸贴于鞋楦上,贴好后按设计好的造型复制,取下并加放松量便得到鞋的纸样。然后,用制鞋的材料依纸样剪裁。
(3)定型:将裁好的鞋片缝合,覆于鞋楦上与鞋底一起加以压合定型,然后装钉鞋跟。
汉代鞋
唐代翘头女鞋
唐代翘头男靴
宋代丝绸男鞋
南宋翘头绣花女鞋
明代云纹缎环编绣鞋
清代鞋 船底鞋
清代鞋 弓鞋
清代鞋 花盆底鞋
清代鞋 大鱼棉鞋
古罗马的鞋靴
11世纪欧洲鞋 11世纪欧洲鞋帮的造型
古代威尼斯防水厚底鞋
17世纪欧洲男靴
17世纪女鞋
18世纪女鞋
鞋的基本结构
鞋底设计
鞋跟设计
鞋帮设计
鞋帮设计
鞋筒设计
鞋的装饰设计
鞋的装饰设计
鞋的装饰设计
脚各部位长度和围度的测量
脚底轮廓线的测量
在鞋楦上设计
第二节 袜
一、袜的发展
二、尼龙丝袜
三、袜子的穿着艺术
一、袜的发展
当今服饰艺术中,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服饰品之一。袜的造型、色彩、质地与服装紧密相关,相互呼应。回顾袜的历史,它与鞋一样是人们的足衣,早在有史之前就已出现,但由于它的造型、材料和制作方法与鞋相同,当时并未明确袜与鞋分开,因此鞋、袜应是同源之物。
二、尼龙丝袜
尼龙(锦纶)是一种化学纤维,它是1938年美国哈佛大学嘉路特斯博士的研究成果,由美国杜邦公司定名并申请专利,尼龙开启了化学纤维的新领域。1939年当尼龙丝袜首次问世时,就强烈地吸引了广大妇女。因为尼龙丝袜能使双腿线条显得更柔美,富有光泽和美感,盛行至今。如今的尼龙丝袜以各种面貌出现,从造型、款式、色彩以及织造、工艺、功能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观和更新。造型上讲究线条的美感、外观的效果;色彩上讲究变化及透明的程度;织造工艺上讲究牢固、不易脱丝脱胶;功能上注重透气性、保暖性、卫生性等,丝袜以其更新的姿态出现。近年来,日本还研制出一款“空气丝袜”(Air Stocking),它是一种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的喷雾剂,喷涂于腿部后,其中的超微细感光子既能使肌肤拥有透亮光泽的丝袜质感,且上色均匀,同时还能避免夏季穿着丝袜的闷热、不易脱落,再造精致完美的腿部线条。
三、袜子的穿着艺术
(1)袜与鞋的颜色要有一定的呼应,多数情况下丝袜色应浅于鞋色,不要使之产生对比色。如黑袜、白鞋或红鞋、绿袜都会产生刺目的效果,而肉色丝袜对大多数鞋都适合。
(2)腿部较粗的女性应考虑穿着较深色或带有隐性竖条纹的丝袜,减少穿浅色透明发亮的袜子,尽量不要穿至小腿肚的中筒袜。
(3)如果服装较复杂,袜子的颜色、花纹尽量简单。
(4)儿童和少女在穿着裙裤和短裙时,可选择花边翻口、浅色或白色的短袜,带有都市风情。前卫色彩的高筒袜也是少女们穿着的好款式,可以突出她们天真活泼的青春浪漫气息。
(5)中老年妇女在穿着裙装时,应选择长筒丝袜或连裤袜,不要让腿部露出一截,那是很不雅观的一种穿着方式。
(6)男士的袜子应尽量以单色为主,尤其是在穿着正装时,不要让一身笔挺的西装下露出一截花花绿绿、随随便便的袜子。
(7)如果不是时装展示会中特意设计出来的袜子破洞,在平时的穿着中,袜子露出脱丝和破洞也是不够雅观的。因此,穿着时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及时发现脱丝和破洞,尽快地更换。女士在外出时,可在随身带的包里放置一双备用袜。
汉代锦袜和夹袜
宋代无底袜和有底丝绸袜
明代袜子
古代波斯长筒袜 皱褶状长筒袜
有刺绣图案的长筒袜 中世纪长筒袜和中筒袜
17世纪男子长筒袜
各式袜子
第三节 手套
手套在当今服饰中,既是劳动防护品,也是装饰品,在许多场合它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礼仪场合中手套的应用,寒冷季节室外手部的保护,工厂车间里所戴的工作手套等。
手套在我国服装装饰中早已有之,但究竟何时出现无从考证,我国古代的服装以宽衣大袖为主,袖长过手,所以在许多场合是不需要戴手套的。劳动阶层的人士因劳作所需,衣袖不能长过手掌,在许多场合中又需用手套加以保护,尤其是在气候较冷的北方,使用居多。按资料记载,清代的手套已有露指和不露指之分。手套多以棉织品制成,也有用皮毛制作的,男、女都可戴用。清末民国之后,手套的应用已很广泛,无论军人、学生还是工农民众,在特定的场合中都有戴手套的习俗。手套多以棉织物、针织品或毛皮制成,款式逐渐丰富。
国外有关手套的记载较多,有图文记载的最早的手套,可能要数公元前14世纪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一副式样美观的手套。在此之后漫长的时期内,手套的样式和作用很少被记载,但仍有流传。比较早期的手套记载为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藏品,13世纪中叶罗马教皇克利门特五世手上戴着的一副手针编织的手套,但没有说明它的质地和款式。14世纪欧洲手套的记载,出自一个平民形象的画面。《世界服装史》中这样描述:“令人吃惊的一种新服饰就是那副手套,它只分出拇指、食指和中指。右手的手套塞在腰带上,经过分析,这可能因为戴上手套不便于播种的缘故。”上层人士所戴的手套,大都为五指分开的样式,造型、制作更为精美。
16世纪末腕口绣图案的手套
17-19世纪戴长筒手套的女性
手套
埃及古老的手套
手套
思考题
1. 以原材料、穿着功能、季节特征、年龄性别和造型特点对现代鞋、袜、手套进行分类。
2. 试述现代鞋、袜、手套的发展趋势。
3. 搜集各类男女鞋饰造型30款,并从款式、色彩、材质等方面分析当季的流行特点。
4. 搜集各类袜饰造型30款,并从款式、色彩、材质等方面分析当季的流行特点。
5. 搜集各类手套造型30款,并从款式、色彩、材质等方面分析当季的流行特点。
6. 在鞋、袜与手套的设计中如何把握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尺度?
练习题
1. 选择某类设计风格或消费者定位的鞋饰品牌进行市场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当前的流行样式、新材料、新工艺与服装的搭配情况、品牌情况等。
2. 进行鞋、袜、手套设计,各完成5款创意设计,要求尺寸为4开的彩色效果图,并注明设计理念、主要制作工艺、材料等。
3. 以白色劳保纱线手套为原型进行设计、改造,制作完成两款创意风格的手套。
4. 完成一款以花朵装饰为主,花边装饰为辅的女装秋鞋设计效果图(参考材料:皮、皮革花边、纺绢花饰等)。
5. 完成一款材质为人工时尚珠宝造型作为鞋面主要装饰物的时装女鞋设计效果图(参考材料:仿皮、人工时尚造型珠宝、金线)。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