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1.人由猿进化而来。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2.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3.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过着群居生活、能直立行走、会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南方)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定居生活,建造干栏式房屋,会制造黑陶,饲养家畜。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半坡人:(北方)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和蔬菜,使用磨制石器,定居生活,建造半地穴式房屋,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 21教育网3.半坡和河姆渡都属于氏族社会时期。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1.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2.涿鹿之战:黄帝联合炎帝战胜蚩尤。3.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 4.禅让制:尧舜禹时期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 夏传子 家天下一、夏朝1.(大)禹治水(黄河)的方法是“疏导”。(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2.前2070年(前21世纪70年代),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夏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21cnjy.com3.夏朝,禹的儿子启继父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二、商朝1.商汤灭掉暴君夏桀,建立商朝。2.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又叫殷朝、殷商。第6课 西周的分封一、西周的建立1.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败暴君商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夏桀、商纣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2.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古长安,今西安)。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1.分封制(1)目的:巩固统治。(2)结果:产生了诸侯国(齐、鲁、晋、燕等)。2.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保证了权力的顺利继承。三、东周的建立1.西周的灭亡:犬戎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2.东周的建立:周平王东迁都洛邑(今洛阳),建立东周。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1.甲骨文是我国汉字的源头,反映了商朝历史。我国有文字(甲骨文)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2.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3.我国已知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4.金文: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我国奴隶社会(先秦时期)朝代更替顺序: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二、春秋战国大变革最主要表现: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三、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战乱众多、社会动荡。四、春秋争霸目的(原因、实质):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五、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齐桓公(春秋首霸)(1)称霸原因:①最主要:管仲改革;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2)霸主确立标志:葵丘会盟。2.晋文公:城濮之战晋军战胜楚军。(成语“退避三舍”)3.楚庄王:楚王问鼎。4.越王勾践(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卧薪尝胆。六、春秋争霸的影响1.带来灾难。2.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七、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后中间)。2.战国时著名的战役: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成语“纸上谈兵”)。第9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2.时间:春秋时使用,战国时推广。3. 春秋时,我国进入铁器时代。4.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二、商鞅变法(最彻底)1.目的:富国强兵。2.支持者:秦孝公。3.内容(1)最主要: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2)奖励耕战; 作用:①努力种田织布的免徭役——促进农业生产; ②立军功的授予爵位——提高军队战斗力。 (3)推行县制。(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深远)4.作用(商鞅变法成功的表现):使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5.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根本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改革者的个人努力; (3)统治者的支持。6.对于改革的认识(1)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2)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3)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当今中国要进一步深化改革。7.商鞅的精神: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不怕牺牲。 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1.秦国都江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李冰父子修建,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屈原: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创造了楚辞,代表作是《离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3.湖北随县的全套编钟是战国时期最珍贵的乐器。4.《妇女凤鸟图》《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第11课 百家争鸣一、孔子(春秋时期)1.创立儒家学派。2.思想核心是“仁”。3.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是《论语》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1.背景:战国时,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儒家代表:孟子主张:(1)“民贵君轻”;(2)实行“仁政”;(3)反对兼并战争。3.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4.道家代表:庄子(消极不可取)主张:(1)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合理现象;(2)认为人不能够战胜自然;(3)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5.法家代表:韩非、商鞅(最符合战国社会发展潮流)韩非主张:发展观,改革观,集权观,法治观。6.兵家: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了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一、秦朝统一全国1.时间:前221年。2.建立者:秦始皇(秦王嬴政)。(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3.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3)地方实行郡县制。2.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钱、秦半两)、度量衡、车轨;3.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控制);4.修长城(目的:抵御匈奴,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三、秦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第14课 伐无道 诛暴秦一、秦朝的灭亡1.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的战役,项羽战胜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 4.刘邦灭秦。二、西汉的建立1.“楚汉战争”:刘邦战胜项羽,建西汉,都长安(今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2.西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三、评价秦始皇——有功也有过1.功 (1)最大的功劳:灭六国,统一中国;(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3)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2.过(秦暴政的体现)(1)焚书坑儒;(2)徭役多、赋税多、刑法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