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立体裁剪2 课件(共25张PPT)《服装纸样设计(第3版)》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章 立体裁剪2 课件(共25张PPT)《服装纸样设计(第3版)》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十二章 立体裁剪
1.准备坯布
第一节 服装各部件造型裁剪
一、衣领造型裁剪
2.制作步骤
(1)将前片坯布上的前中线和胸围线与人台上的标志线重合,用大头针固定,在袖窿和领围线处预留出1~2cm的缝份,剪掉多余的坯布。
(2)根据款式要求确定翻折线,将前片坯布向外翻折出驳头的形状,留出缝份。
(3)将后片坯布的后中线和胸围线与人台上的标志线重合,用大头针固定,确定后领围线;将领坯布的后中线与人台的后中线重合,沿着人台的颈部轻推坯布,按照后领围线固定坯布,留出缝份,剪掉多余的坯布。
(4)根据款式要求将坯布向外翻折出领座和领面。
(5)将衣领坯布绕到前面,让衣领的翻折线与驳头的翻折线自然连成直线,注意衣领的宽松量,保持领面的平整。
(6)将驳头压在衣领上,确定领角形状,注意整体效果,预留出缝份,剪掉多余的坯布。
(7)在领围线和翻折线的位置用记号笔做好记号,将衣领和衣片从人台上取下来,根据记号点修顺各条结构线。
(8)将衣领和衣片的缝份折到里面,固定到人台上检查裁片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各种款式的衣袖都可以从一片袖变化得到,先做出一片袖的纸样或坯布,按照平面裁剪的款式变化方法取得基础坯布,再在人台手臂上进行修正,完成衣袖裁片的立体裁剪。
1.准备坯布
(以一片袖为例)
二、衣袖造型裁剪
2.制作步骤
(1)将手臂模型装在人台上。将衣袖坯布围在手臂模型上,横向的基准线与胸围线对齐保持水平,纵向基准线自肩点向下保持垂直,用大头针固定。
(2)根据手臂模型的形状在前后两侧留出松量,用大头针固定,注意前面的松量要小于后面;为了保持衣袖平整在手肘处做省;调整衣袖长度,预留出缝份之后剪掉多余的坯布。
(3)将手臂抬起约45°,确定装袖线,从腋下点开始向上沿着装袖线逐步用大头针将衣袖固定在人台上,注意袖山部位的圆顺和容量,留出缝份后剪掉多余坯布。
(4)用记号笔画出袖山弧线、袖肘省和袖口线,将裁片从人台上取下,修顺各条结构线,再装回到人台进行检验和修正,完成衣袖的立体裁剪过程。
3.款式变化
衣袖的设计时不仅要具有美观性同时还要兼顾实用性,要考虑手臂的结构特点、肩部的体表特征、身体的运动规律、各部位的基本尺寸等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如泡泡袖的造型设计时将一片袖的袖山线放足褶量,剪出泡袖基础袖样;将袖样覆盖在肩臂处,使袖中线与肩线对齐,并逐一作出褶形,注意褶量的均匀。
喇叭袖的立体裁剪方法与泡泡袖相似,只是把放松量在袖口处。
两片袖的立体裁剪一般是以手臂为基础,先完成大小袖片的基本形,再用平面裁剪的方法标出袖山弧线,最后在人台上确定两片袖的造型。
总的来说裙装的结构跟人体腰臀部的体型特征以及下肢的运动规律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裙装的立体裁剪时要注意腰臀部的合体程度和活动量以及下摆的张量。
以斜裙为例介绍裙装立体裁剪的基本过程
1.准备坯布
三、裙装造型裁剪
2.制作步骤
(1)将前片坯布的前中线与人台的前中线重合,并保持前中线垂直于地面;将坯布上的臀围线与人台上的臀围线重合,并保持水平,用大头针固定。
(2)在侧缝将坯布向下倾斜,将腰部坯布抚平,如不平服可在缝份处剪剪口,下摆拉出款式要求的宽度,预留出缝份,剪掉多余的布。
(3)用同样的方法将后片坯布固定在人台上。
(4)前后片在侧缝处重合,拉开裙摆呈喇叭状,确定侧缝线,预留出缝份,剪掉多余的布料。
(5)用丁字尺确定下摆线的位置,保持前后片相同,预留出折边量,剪掉多余的布料。将坯布从人台上取下,修顺各条结构线,再装回到人台上检查裁片并进行必要修改,完成裙装的立体裁剪过程。
3.款式变化
裙长、裙衩、开口等位置,必须根据膝盖的位置来确定,并充分考虑运动功能性,流行的影响也很重要。
波浪裙的裙摆量较大,在臀围处较贴体,裙子在纵向形成波浪,因此在面料的选择上应采用轻薄、悬垂性良好的织物,对于较厚实的面料应采用45度斜裁面料。
褶裙包括规律褶和自由褶,应分析褶的方向与起始点,以保证最终褶的效果与设计意图相吻合。
育克裙的位置不同处理的省量也不同,并会影响其他结构线,因此育克的宽度、褶裥的位置和宽度等是相互关联的。
一、礼服的基本造型
二、礼服的立体裁剪
第二节 礼服的立体裁剪
1.礼服具有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外在的形象特征,并通过人体的动作和举止变化产生姿态多样的立体造型。
2.礼服的基本造型: 球型、圆锥型、陶瓶型、钟型、漏斗型、金字塔型、螺旋型等。
3.礼服设计在于其侧重于服装造型的体积感,服装设计的创造性,其设计的自由度较大,因此,礼服设计强调的是立体裁剪的艺术性。
一、礼服的基本造型
礼服的立体裁剪不仅要求操作者掌握立体裁剪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各种造型变化的原理并结合平面裁剪的经验,如荷叶边、各种褶裥等纸样的基本形状,同时还要了解各种面料的特性及动态效果等多方面的知识。
礼服实例
二、礼服的立体裁剪
制作步骤:
1.准备坯布
2.将前中心胸衣的经向标示线与人台的前中心线对齐,按侧缝和上胸方向推抚布料,用大头针固定。
3.在另一侧用相同的方法固定另一片坯布。在布料上做标记,预留出缝份,将多余的布料剪掉。
4.将侧衣片的布料放在桌面上折叠出均匀的褶裥,边折叠边熨烫定型,然后将面料与人台的侧分割线对齐,推抚布料使之贴服,用大头针固定。
5.将上胸衣的装饰边面料与标示对齐,边折叠边固定,形成荷叶边。
6.将后衣片的标示线与人台的后侧分割线对齐,推抚面料,腰围线以下的布料打剪口,使其贴服。在布料上做标记,预留出缝份剪掉多余布料,用大头针固定。
7.把面料熨烫成带条,按款式图固定在人台上。
8.裁出180cm×30cm的面料两块,180cm×40cm和180cm×50cm的面料各一块,由长至短分别固定在腰围上,折出随意的折叠效果,形成四层不规则的百褶裙。
9.在第一层裙摆上,用大头针钉出两层灯笼式裙摆;在第二层裙摆钉出一层灯笼式裙摆,露出5cm荷叶边;同理在第三层上钉出灯笼式裙摆,露出10cm的荷叶边;用手针线缝向内侧固定,不露布边。
10.最底层裙摆向内翻,做出灯笼裙状,把各层荷叶边外露的布边做卷边处理,用手针线缝合,不露布边。
立体裁剪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但是在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操作时要求技术操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操作时要求严格按照款式要求,结构要准确,记号和标记线要准确、全面、清晰,衣片要修剪整齐。
第三节 成衣的立体裁剪
款式图
公主线分割连衣裙的立体裁剪方法
1.坯布准备
2.将前片坯布的胸围线、前中线对准人台的基准线,在前颈点、胸围线、腰围线处固定;胸围线以上布料垂直放置,剪掉领围处多余布料,并打剪口保持布料平服,腰围线处打剪口使腰部布料平服,在布料上沿领围线、肩线和公主线作出标记,确认腰部松量和下摆摆量 。
制图步骤:
4.将后片坯布的胸围线、后中线对准人台的基础线,在后颈点、胸围线、腰围线处固定;背宽线处加适当松量,剪掉领围处多余的布料,并打剪口保持布料平服;腰围处打剪口保持布料平服 。
3.将前侧片坯布的胸围线对准人台的基准线,加出适当的放松量,在胸围线、腰围线处固定;将前片和前侧片坯布沿公主线固定,预留出缝份;剪掉袖窿处多余布料,并打剪口保持布料平服,在布料上沿领围线、肩线和公主线作出标记,确认腰部松量和下摆摆量 。
制图步骤:
6.肩点处加1cm的松量后固定前后片肩线,侧缝处追加腰围、臀围和下摆的松量后固定前后侧缝线,检查衣身的松量、分割线是否顺畅、布纹方向是否准确、整体效果是否美观等。
5.将后侧片坯布的胸围线对准人台的基准线,加出适当的放松量,在胸围线、腰围线固定在布料上沿领围线、肩线和公主线作出标记,确认腰部松量和下摆摆量,将后片和后侧片坯布沿公主线固定,预留出缝份;剪掉袖窿处多余布料,并打剪口保持布料平服 。
制图步骤:
8.在腋下处将衣袖侧缝和衣身侧缝固定,并沿袖窿固定衣袖,在袖山处打剪口,保持布料平顺;将衣袖上提适当角度,固定袖山顶点与衣身肩点,调整袖山缩缝量以保持袖山平顺及美观。
7.用平面裁剪法裁出衣袖裁片,袖山处加2cm缝份,袖口处加3cm缝份。
制图步骤:
以上分别介绍了立体裁剪的基本知识,各种服装部件的立体裁剪方法以及连衣裙、礼服制作的基本过程。立体裁剪方法是强调动手能力的,操作者需要大量的训练感受不同面料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款式变化的基础规律和技巧,才能较好地表现出设计意图,创造出精彩的作品。
结 论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