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时作业--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单选题
1.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这反映了作者
A.主张抵制计划经济体制 B.提倡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C.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影响 D.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2.1955年3月,苏共《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的决议规定,给农庄农场只下达农产品采购量一项指标,其他生产计划均由农庄农场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这项规定
A.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 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质量
C.扩大了农作物种植面积 D.实现了农产品足量供应
3.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中,相对比较公允的是( )
A.“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这大山般的倒塌掘了第一锄”
B.“对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否定”
C.“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但改革充满复杂矛盾”
D.“提高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
4.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普遍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斯大林逝世,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C.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D.与西方国家斗争的需要
5.诺曼·戴维斯在《欧洲史》中写道:戈尔巴乔夫倡导“公开性”,着手鼓励人们争论。“尽管他在西方享有自由的声誉,但他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是一个看到大坝将要崩决,决定打开闸门让水流出的水闸管理员。”该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
A.决心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政治体制 B.试图激发苏联体制的生机与活力
C.认识到苏联解体已是大势所趋 D.照搬西方自由主义倡导公开性
6.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在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面调整了工业品批发价格;开始发放基本建设长期贷款,并实行择优贷款原则;把奖金与企业最终效益挂钩等。这些做法
A.强化了政府的经济作用 B.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D.触动了苏联所有制结构
7.有学者把苏联的崩溃与解体比喻为“现代斯芬克斯之谜”。那么,这一谜底是
A.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B.美国杜鲁门主义的胜利
C.苏联模式弊端的持续 D.入侵阿富汗战争的失利
8.下表是部分年份苏联中央和地方管理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此时的苏联改革
年份 中央管理的企业 地方管理的企业
1950 67 33
1955 53 47
1956 45 55
1960 6 94
A.大力发展重工业 B.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C.取得显著的效果 D.赋予地方政府较多的自主权
9.观察下图。由图中苏联经济增长率两次高于世界可推知
A.赫鲁晓夫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苏联取得世界经济大国地位
C.苏联改革曾推动了经济发展 D.苏联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10.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曾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八一九”事件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1.下图所示欧洲的地图应该不早于( )
A.1871年 B.1919年 C.1949年 D.1991年
12.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一版。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3.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1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5.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6.1968年7月16日出席华沙会议的苏、波、匈、保、东德五国领导人联名致信给捷共中央,“我们不能坐视敌对势力把你们的国家推离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引起使捷克斯洛伐克表示,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危险。这已经不仅是你们一国的事情了。”这一事件( )
A.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B.源自于美国对东欧的和平演变
C.不利于东欧国家的独立发展 D.加速了苏东剧变和多极化趋势
二、材料分析题
17.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1: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2: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材料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戴高乐
史料二 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①;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级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②!
史料三 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史料四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①。……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②。…… 19 %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③。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结合所学知识,史料一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积极作用?
(2)史料二中现代科技发展引起什么变化?
(3)史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史料四,归纳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消极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领导人的公开发言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
讲话内容及时间 解读
(1) "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列宁(1920年)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我狂进攻,形势十分险恶。国内战争爆发后,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最核心的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里。这一举措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间接导致了四内战争结束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 "如果他们(农民)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列宁(1921年)
(3)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斯大林(1937年) 20世纪20年代初,斯大林上台时,苏联工业基础薄弱,国家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出于加强国防、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推动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但斯大林模式因为排斥市场调节,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影响了苏联后续的发展
(4) "应当让企业制定出紧张计划……但这种计划要制定得能够完成。如果说,让一个企业或者工业部门制定出不可能完成的紧张计划,那么,我们必然会使与之协作的其他企业或者部门也都完不成。这样,势必为比例失调制造条件。"赫鲁晓夫(1953年)
参照材料中的示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空白处的解读。
三、论述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历史事件简表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1945年12月布雷顿森林协定宣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家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1947年初,法国政府制定出“莫内计划”,对煤、电、钢铁、水泥、农机、运输六种主要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 1947年8月以后,英国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1947年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上签字,1948年1月1日生效。 1948年4月美国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资金援助,帮助欧洲应对经济困难 1949年1月为解决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南斯拉夫着手寻找一条以“自治体制"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年中、苏双方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苏联继续推行“五五"计划,同时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程度不等地展开了农业集体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956年波兰进行改革,调整工业结构,改善工业管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与企业工人自治相结合的体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根据材料中的“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可知作者没有抵制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和“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可知作者主张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故本题选B。作者的想法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与价值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价值规律来弥补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因此这与左倾思潮的影响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作者的想法依然强调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A
【详解】材料反映了1955年苏联农业改革方面的措施,农庄农场的经营自主权扩大,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故选A;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但存在盲目性,最终导致改革收效甚微,农产品质量、足量供应并未得到保障;材料强调的是措施对农业大局的影响,而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CD。
3.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打开了苏丽改革的“闸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最终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故“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但改革充满复杂矛盾”是对赫鲁晓夫改革比较公允的评价,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故AB项是戈尔巴乔夫,排除AB项;结合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实现新经济体制,“提高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出现经济发展困难的问题,而导致这一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项正确;195年斯大林逝世,但苏联与东欧仍然受斯大林模式影响,排除A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并非共同原因,排除C项;与西方国家斗争的需要是直接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尽管他在西方享有自由的声誉,但他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是一个看到大坝将要崩决,决定打开闸门让水流出的水闸管理员”及所学可知,诺曼·戴维斯对戈尔巴乔夫的是予以肯定的,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是认同的,他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想改变僵化了的苏联模式,B项正确;根本上改变苏联政治体制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根据材料“他是一个看到大坝将要崩决”可知,认识到苏联解体已是大势所趋,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照搬西方自由主义倡导公开性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由材料可知政府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故选B项;A项“强化”一词不准确,故排除;C项材料无体现,故排除;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占主导前提下进行的,故排除D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故选C;A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源,排除;BD都不是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排除。
8.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期间,地方管理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说明的是这一时期的苏联改革赋予地方政府较多的自主权,D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上,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改革效果显著,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C
【详解】从图片中的时间可以看出,两次增长分别是赫鲁晓夫及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时期,反映出苏联改革曾推动了经济发展,C项正确;赫鲁晓夫没有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增长速度,不能反映经济总量和地位,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由材料“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可知,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所以答案选D;A是要挽回苏联的不成功的努力,排除;B、C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11.D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关键信息“东欧剧变”、“白俄罗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发生于1989年,D项正确;1871年、1919年和1949年的“时间”均在1989年以前,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因此世界地图也不得不重新调整,故选A;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地图调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D都不是世界地图调整的原因,排除。
【点睛】
13.D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6年以后工业总产值高于农业总产值,排除A;“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3年-1955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以后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排除C;1958年大跃进开展,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因此选D。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根据所学可知,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特别是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C项正确。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去世,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方面,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制定计划等措施属于政府宏观调控举措,而建立国际性的货币金融以及贸易体系则属于国际协调内容,A正确;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干预的前提是承认市场的基础作用,排除B;罗斯福新政中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20世纪40—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大行其道,排除C;D与题干中所列内容相反,题干内容是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排除。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8年(东欧)。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开始改革,受到了苏、波、匈、保、东德五国的干预,因此不利于东欧国家的独立发展,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排除A项;美国对东欧的和平演变属于客观因素,且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剧变和多极化趋势明显,与材料内容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7.(1)①积极作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②不足之处: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戈尔巴乔夫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详解】试题分析:(1)问题一:材料1实际上给出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客观评价,要求学生用史实支持说明这一结论,可联系教材,其改革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又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他具有两面性。
(2)问题二:分析题意,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尤其是改革的结果,分析材料2和材料3,给出我们这样的信息,在戈尔巴乔夫的“摆弄”下,苏联被送上了绝路,联系史实,戈尔巴乔夫的“摆弄”,指的是他进行的改革,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明显成效,转而改革政治,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局势失控而解体。
(1)变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经济现象: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引起社会不满。
【解析】(1)
变化:根据材料“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可归纳出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
(2)
变化:根据材料“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可归纳出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
经济现象:根据材料“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可归纳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可归纳出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根据材料“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可归纳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根据材料“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可归纳出引起社会不满。
20.解读∶(2)面对 20世纪 20年代初苏俄爆发的严重经济、政治危机,苏俄政府调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策略,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恢复自由贸易,通过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以货币工资取代实物配给制等市场化措施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得到稳定与恢复,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以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侧重于改变以往过分集中的农业、工业管理体制,使农庄和企业获得一定的自主权。这些改革迈出了二战后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一步,但是其指导思想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如果他们(农民)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1921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2)的解读可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势必为比例失调制造条件”“1953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4)的解读可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
21.示例:
论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加强国家调控和国际协调。
论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寻求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反思了原有的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摒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纷纷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一方面在强调市场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如制定经济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国有化;加大政府在公共领域的开支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等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取得一定成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了国际协调,有利于协调各国利益,维护经济秩序,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顺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改革。因此,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条件下,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详解】首先,阅读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根据材料中“1947年法国政府制定出‘莫内计划’,对煤、电、钢铁、水泥、农机、运输六种主要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1947年8月以后,英国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1947年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上签字,1948年1月1日生效”等信息,可得出论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加强国家调控和国际协调”;拟定论题后,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展开阐述,如通过分析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影响,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摒弃自由放任政策,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了国际协调,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等做法,说明其本质即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变化的本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顺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改革;最后在论述基础上,升华认识,如提出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条件下,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论证过程中要注意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