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时作业--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各国不再像一个个“马铃薯”装在 一个相互挤压和摩擦的“口袋”里, 而是变成了,至少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变成了纵横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2.关于下图所示组织的叙述有误的是
A.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B.国力呈阶梯状
C.成立于1989年
D.范围大互补性强
3.1961年,不结盟运动第一届首脑会议召开,与会各国力主制衡两极,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1992年,不结盟运动第十届首脑会议在继续努力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同时将运动的侧重点转向经济领域,提出“向贫穷落后宣战”。导致不结盟运动目标定位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经济存在差距 B.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C.科技革命深入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4.国际企业管理学会主阿兰 鲁格曼断“虽然存在着一些推动全球化的经济力量,但是更存在着极强的文化和政治壁垒……对于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其他生产部门和所有的服务业而言,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三极区域(美、欧、日)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由此可见,他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化的关系
A.并行不悖 B.矛盾对立 C.相互促进 D.目标趋同
5.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这些变化说明欧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联合的欧洲 B.实现经济一体化
C.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D.强化欧洲各国的壁垒
6.1995—2010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情况
年份 海外分支机构总产值占| GDP的比例 海外分支机构销售额占 GDP的比例 海外分支机构出口总额占 全球出口额的比例
1995年 5.99% 27.63% 14.86%
2000年 9.63% 47.70% 44.67%
2005年 9.03% 46.18% 32.31%
2010年 10.24% 39.98% 33.04%
综合上表可知,跨国公司
A.主导了世界经济命脉 B.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C.改善了国际竞争环境 D.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
7.当今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世界多极化( )
A.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 B.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C.导致全球经济利益失衡 D.消除了各国意识形态的冲突
8.下图反映了欧盟在走向统一货币的过程中充满艰难险阻。该货币是
漫画《乘风破浪》(1995年)
A.美元 B.英镑 C.欧元 D.日元
9.下列交通成果最早源于日本的是
A.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B.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C.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D.米迪运河的开通运营
10.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世界警察”自居,打着“人权”的大旗,扶植他国反政府力量,制造他国混乱。美国又以反恐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造成了中东地区的混乱。这说明美国( )
A.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威胁 B.力图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C.试图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 D.独霸世界的格局已形成
11.1994年12月,墨西哥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美国联合加拿大,发起耗资巨大的“援墨国际贷款行动”,除动用总统货币保险基金200亿美元外,还说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墨西哥发放300多亿美元的贷款。美国做出这一举动的直接目的是
A.维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稳定
B.为世贸组织的成立创造条件
C.彰显对国际金融的主导作用
D.对抗欧盟和日本的贸易竞争
12.有学者认为:“与中国以往的外交政策相比,‘一带一路’不仅是一项超越区域界限的全球性交往策略,而且具有更大的地理空间、更多的交往途径、更强的世界影响。”这说明“一带一路”
A.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B.推动国际贸易体系规范化法制化
C.开创了国际政治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标志中国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
13.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下边示意图。据此可知,他意在说明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B.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
C.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D.世界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
14.二战后的跨国公司常常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对外投资于一身。随着它们在全球各地开展投资、技术转让、专业化生产等活动,专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频繁地进行国际流动;由此带动了金融、法律、运输、工程咨询等行业的发展。据此可知,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
①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缩小了各国发展差距
③助推了产业结构的变迁 ④改变了国际分工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和21世纪的前十年,世界经济格局中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一系列国家开始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实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B.“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
C.亚非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第三极
D.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6.如表为1995~2005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情况统计,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海外分支机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 海外分支机构销售额占GDP的比例 海外分支机构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
1995年 5.99% 27.63% 14.86%
2000年 9.63% 47.70% 44.67%
2005年 9.03% 46.18% 32.31%
A.跨国公司海外业务发展呈现递增趋势 B.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C.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缩小了贫富差距 D.跨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手段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资金从各种渠道流入美国,为其提供了廉价的货币资本、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代表着科技、经济未来的大量高技术人才也被纷纷吸引到美国。从贸易方面分析,世界贸易格局中的主要贸易国家如日本、中国、德国等国的贸易均是盈余,只有美国是赤字。也就是说,美国是世界上商品的最后实现者和吸纳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控制着经济要素的流动方向,也控制着商品实现的流动方向。
世界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地位是很特殊的,二者都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很多学者也都认为,中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过去的时候(甚至可能更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而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之一、世界最大的产品供给者之一、世界最大的消费和进口国家,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火车头。完成这样重大使命的条件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新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建设经济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让·莫内《经济全球化与变化中的世界经济规则》
材料二: 2016 年国庆节期间,国际金融市场凤云动荡,一是黄金突然暴跌,二是10月7日早上7点,英镑发生一次闪电崩跌,英镑/美元急挫700多点,英镑再次创下30多年以来的新低。这就为人民币正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F)特别提款权(简称SDR,亦称“纸黄金”,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可用于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一样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篮子提供了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了SDR货币篮子,成为第三大权重货——美元(41.73%) 、欧元(30.93%)、人民币(10. 92%)、日元(8.33%)、英镑(8.09%)。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F)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回顾经济史,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经常撕裂国际货币体系,所以后者必须经常“打补丁”,SDR就是这样一种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工具,而它的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INF总裁拉加德在C20杭州峰会期间坦言,人民币加入SDR将有利于巩固国际货币体系、强化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但我们还应当看到,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及储备中的地位,不但与其他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还有一定的距离,与SDR货币篮子10. 92%的占比差距也不小。这就意味着,加入SDR货币篮子对人民币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币必须通过内在改革,来实现这种要求。
——摘编自《全球金融动荡中人民币应顺势有为》(网易财经2016. 10. 10)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中国正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背景及其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一体化历史进程
1957年 联邦德国、法国等六国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1993年 《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 11个欧盟成员国开始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2005年 法国、荷兰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英国暂停《欧盟宪法条约》在英国进行表决的程序;葡萄牙政府决定暂缓批准《欧盟宪法条约》进程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APEC(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性组织之一,中国于1991年加入。APEC现有亚太地区的21个成员参加,秘书处设在新加坡,宗旨是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APEC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决定须各成员一致统一,会议最后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
——摘编自《国际标准组织概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并说明欧盟成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不同。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反恐行动。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出现了什么趋势?试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3)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趋势对世界有何影响?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冷战结束后引发国际冲突的因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如下表所示)。
序号 解读
观点一 在后冷战时代的新世界中,冲突的基本源泉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是文化…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于不同文化的国家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下一次世界大战,如果有的话,必将是所有文明之间的战争
观点二 (后冷战时代,国与国)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社会经济,而不是文明。虽然文明差异确实助长和促成了许多冲突,但它们与一些冲突并无必然的关联,而只是作为诸多因素中的一个,或许在有些情况下,文明的差异甚至有助于避免战争
观点三 (后冷战时代)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摘编自[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
根据材料,就后冷战时代的冲突因素得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不得与材料观点重复,史论结合,阐释合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学者用“纵横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比喻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意在说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并非世界力量的多极化,排除A项;社会信息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文化多样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图片所示组织是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实力参差不齐,B项表述不准确,符合题意,故选B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产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989年,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互补性强,故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D
【详解】依据材料“1992年,不结盟运动第十届首脑会议在继续努力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同时将运动的侧重点转向经济领域”,可以看出苏联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定位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差距,排除A项;应是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科技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但是更存在着极强的文化和政治壁垒……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三极区域(美、欧、日)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等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矛盾对立,故答案为B项;根据“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可知并非并行不悖,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两者目标趋同,排除D项。
5.A
【详解】根据“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可知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实现了人员和商品的自由流通,这说明欧洲开始形成统一的市场,走向联合,故选A,排除D;这些变化只能说明欧洲走向联合,但不能确定是实现了经济一体化,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欧洲经济上的联合,而非政治上的联合,排除C。
6.B
【详解】本题通过表格中呈现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知,跨国公司通过在世界范围投资,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经济命脉,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并且跨国公司基本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无法改善国际竞争环境,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无法直接体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当今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可知,当今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A项正确;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导致全球经济利益失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消除了各国意识形态的冲突,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欧盟在走向统一货币的过程中充满艰难险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欧盟发行的统一货币是欧元,故选C;美元是美国的货币,英镑是英国的货币,日元是日本的货币,都与欧盟无关,排除ABD。
9.A
【详解】据所学可知,日本人乘坐交通工具的首选是新干线。它建成于1964年,是世界上第一条实现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A项正确;世界上第一个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是德国, 1932年,他们在科隆和波恩之间建造了一条长达30公里的高速公路,排除B项;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是美国的T型车,排除C项; 1666年10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米迪运河,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充当“世界警察”,扶植他国反政府力量,以反恐为名,发动阿富汗等战争,给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是霸权主义行径,说明美国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威胁,A项正确;据材料,美国“制造他国混乱”“造成了中东地区的混乱”可知,没有促进地区和平稳定,排除B项;美国发动战争造成巨大伤亡,严重威胁人的生存权,不利于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排除C项;“独霸世界”是美国的目的,但它独霸世界的格局没有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试题分析:美国不惜动用总统货币基金和说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救助墨西哥的金融危机,是因为它与加拿大都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其直接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这一组织的需要,故选A;B与题意无关,CD不是直接目的,故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北美自贸区
12.C
【详解】中国主张与各国携手合作完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故排除A项。“一带一路”契合了中国和沿线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实际需要,有利于沿线各国经贸的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一带一路”寻找了一条合作共赢的发展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沿线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故选C项。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法制化,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D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及示意图可知,图中主要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变成为多种文明和多种力量的矛盾与冲突,有较轻和较重之分的现实,故选D项。由材料、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从当前来看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多极化只是趋势还没有完全形成,故A、C两项错误;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不符合图片主旨信息,故B项排除。
14.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45年后(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跨国公司常常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对外投资于一身,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随着它们在全球各地开展投资、技术转让、专业化生产等活动,专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频繁地进行国际流动,由此带动了金融、法律、运输、工程咨询等行业的发展,说明产业结构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而调整,可知①③正确,选B项;③错在跨国公司的实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会加大各国的发展差距,排除A、C、D项;④错在材料未涉及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金砖国家”有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D符合题意;当今世界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还没有建立,尚未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故A不符合题意;目前世界关系以“一超多强”局面为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并非体现亚非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第三极,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5——2005年。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95~2000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销售额占GDP的比例以及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00~2005年,增长速度稍微放缓,但是仍占据着较大的比例。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推动了经济全球化,B项正确;2000~2005年,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跨国公司,并未提及发展中国家的状况,排除C项;仅从跨国公司经营情况,无法判定其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地位:最大受益者
原因:作为经济发达国家美国在新一轮资本扩张过程中更具优势;美国在技术创新的人才和制度的优势明显;在生产领域,美国是国际生产的终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在贸易领域,美国国内市场吸纳了国际市场廉价的原料和初级产品;一定程度上,美国主导着国际经济秩序,也影响着当前的国际贸易、金融的发展;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对比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2)背景: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稳定;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
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民币内在改革及货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详解】(1)地位:依据材料一中“大量资金从各种渠道流入美国……代表着科技、经济未来的大量高技术人才也被纷纷吸引到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商品的最后实现者和吸纳者……也控制着商品实现的流动方向”等信息可知,美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是最大受益者。
原因:依据材料一中“大量资金从各种渠道流入美国……代表着科技、经济未来的大量高技术人才也被纷纷吸引到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商品的最后实现者和吸纳者……也控制着商品实现的流动方向”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发达,在技术创新的人才和制度的优势明显、是国际生产的终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吸纳了国际市场廉价的原料和初级产品、一定程度主导着国际经济秩序、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与之相比明显处于弱势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背景:依据材料一中“中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过去的时候(甚至可能更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火车头”及材料二中“国际金融市场凤云动荡”、“人民币加入SDR将有利于巩固国际货币体系、强化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稳定、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等方面概括其背景。
影响:依据材料二中“SDR就是这样一种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工具”、“人民币加入SDR将有利于巩固国际货币体系、强化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加入SDR货币篮子对人民币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币必须通过内在改革”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民币内在改革及货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18.(1)特点:历时长;起点高;渐进性;曲折发展;开放性。
意义: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不同:成员间文化和历史差异明显;限于经济合作;组织相对松散。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的时间、过程可归纳出特点是历时长;起点高;渐进性;曲折发展;开放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成立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不同: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合作范围及程度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成员间文化和历史差异明显;限于经济合作;组织相对松散。
19.(1)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2)标志:苏联解体。趋势:多极化趋势。
原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详解】(1)根据材料“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反恐行动”、“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可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意图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2)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消失,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原因:根据材料“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根据材料“‘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围绕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展开分析概括。如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示例
观点:冷战结束后,国与国冲突的因素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征。
阐释: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由于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下的利益分配并不均衡,大国利用其经济、政治优势欺压小国的现象频发,这成为冷战后国与国之间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的不稳定局面,美国独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与冷战时期相比,美国跳过联合国采取单边行动的阻力更小,霸权主义成为导致国际冲突的又一重要因素。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朝鲜问题、巴以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并没有因冷战的结束而解决,仍是地区冲突的重大诱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美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也成为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关税战”的重要原因。虽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文明上的差异可能诱发一些国际冲突,但人类文化多样性这一理念仍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和尊重。文明之间并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文明因素只是后冷战时代造成国与国冲突的因素之一。
总之,冷战结束后的国与国冲突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将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的隐患简单地归结为一点,这是不全面的、不合理的。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表中内容可知,关于冷战结束后引发国际冲突的因素,学者们有不同的解读。由此可拟定观点为:冷战结束后,国与国冲突的因素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征。
阐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后经济全球化下的利益分配不均、霸权主义的影响、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中美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文明因素等方面进行阐释。最后总结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