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时作业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单选题
1.如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数据,它反映出
1800年前后 世界上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约1000人
1896年 全世界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总共5万多人,其中科学家只有2000人
20世纪70年代 全世界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员已突破500万人
A.科学技术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科研难度不断降低
C.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走向联合 D.各国重视科技发展
2.阅读“东南亚国家联盟发展历程表”。
时间 发展历程
1961年 东盟成立,属于资本主义阵营,首批成员国为发展中国家
1991年 既有信仰佛教、基督教的国家,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
1994年 成立了东盟地区论坛,其成员除了东盟成员国外,还包括中、美、日、俄等国
此后 组织多次扩大,其中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在东盟地区论坛的基础上形成了“10+3”和“10+1”的协商模式
据此可知,东盟的发展反映出( )
A.国际组织对成员国的约束力不断增强 B.区域性大国主导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向
C.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D.二战以来人类由对抗走向对话的发展趋势
3.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大大好于欧美发达国家。2012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1/3,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
A.形成了欧美亚三足鼎立的局面 B.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
C.美国大力实施“重返亚洲”战略 D.“一超多强”格局日趋模糊
4.下图为漫画《国际贸易》,图中一人砌墙、一人砸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贸易壁垒与全球化相辅相成 B.全球治理的新方案亟待提出
C.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必然 D.当今时代主题发生关键变化
5.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个人都无法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独善其身。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问题需要世界上各个行为体协同一致来共同应对。材料强调(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C.全球应对成为普遍共识 D.各方协同参与全球治理
6.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这反映了( )
A.全球治理方式有待提升 B.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化 D.全球经济环境日趋恶化
7.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这体现了中国( )
A.是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参与者 B.确立了主导世界发展的地位
C.已步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D.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8.2023年10月,在摩洛哥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中集中讨论了“IMF份额”改革问题(“IMF份额”决定了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项决定中的投票权),最近一次对配额占比的大幅调整发生在2010年,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 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这反映出( )
A.欧美丧失国际金融主导地位 B.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
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 D.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加快
9.21世纪前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进入“开拓创新,主动塑造、积极引领”的新时期。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外交( )
A.在政策上发生了剧变 B.抛弃结盟的政治实践
C.重视新型的区域合作 D.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10.2003年,美国不顾德、俄、法等国的反对,无视联合国宪章,绕过联合国,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打击。这反映出( )
A.西方阵营呈现分化趋势 B.“大国一致”原则受到挑战
C.美国试图构建单极世界 D.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失衡
11.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节贸易的规则
③中国在1995年加入世贸④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2022年11月,G20领导人峰会召开,美、日、中、英等国通过《巴厘岛峰会宣言》,计划在未来关注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涉及蓝碳、水产、海洋健康主题,以及解决塑料污染、气候变化等多领域的问题。该宣言的发表说明( )
A.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共识 B.海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点
C.全球治理体系有所发展 D.区域集团化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3.胡锦涛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索马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只有400美元。自从九十年代政府垮台之后,索马里就一直深陷内战之中,贫苦的索马里人为了生计,不得已去劫持船舶以换得赎金。这便是索马里海盗出现的根本原因。索马里海盗的出现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D.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15.多极化追求权力在国家间的多元分布,否定某一国家对权力的垄断,提倡多国协商解决问题,防止大国霸权的倾向。据此可知,多极化趋势(  )
A.促使大国政治地位边缘化 B.消除了战争爆发的潜在威胁
C.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6.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虽然美国妄图主宰世界已引发普遍不满,但制约的力量还难以“合纵”“连横”;美国虽蛮横地推行“单边主义”引发大国关系急剧调整,但各国又尽量避免与美发生冲撞,从而使大国关系的调整呈现出侧重彼此“借重”而不图“联合”。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当前的大国关系
A.带有比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B.应该谋求妥协求同合作而避免冲突
C.背离了当今世界的政治形势 D.避免了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问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反全球化现象呢?可以做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
——摘编自蔡拓《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的理由。
18.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思想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经济全球化成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产生了全球经济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等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摒弃了“国强必霸”陈旧逻辑。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他国,面对争端,始终保持极大克制,努力通过和平方式化解危机,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发展中不断为世界创造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加入重要国际组织,主动主办重大国际会议,自觉履行各项国际义务。
——秋石《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机遇》
(1)阅读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写出当代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就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材料二概括说明“中国的发展摒弃了‘国强必霸’旧逻辑”。结合所学,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倡导的解决方案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身体力行的做法。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2年夏以Solar World为代表的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的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申请将宣布立案。……2012年9月,中国光伏企业如期等来了欧盟委员会的正式立案通知。事实上,这一雪上加霜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就在不久前的5月,美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税率达31.14%~249.96%。彼时,中国大陆光伏电池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63%,而欧洲和美国市场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近60%。
——2023年4月福布斯中国《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突围致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其趋势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经济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把材料二作为研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史料,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论述题
20.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1.D
【详解】据材料数据可知,全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数量不断增长,说明世界各国重视科技发展,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没有和技术紧密结合,A项错误;科学研究的人员数量不断增长与科研难度无关,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数量增长,未涉及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合作程度,C项错误。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可知,东盟成立之时世界正处于冷战对抗之中,东盟属于资本主义阵营,美国试图将东盟作为对苏冷战的工具。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日益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东盟的成员国数量和合作伙伴逐渐增多,推动了区域合作。东盟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二战以来人类由对抗走向对话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据材料“既有信仰佛教、基督教的国家,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可知,冷战结束后,东盟成员国范围扩大,包含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体现开放包容,而非约束力不断增强,排除A项;中、美、日、俄等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不等于决定这些国家的发展方向,应当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排除B项;东亚、东南亚的地区的发展合作,推动太平洋地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上升,但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的转移仍然是趋势,尚未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1世纪初,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势头好于欧美发达国家;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反映了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美亚三足鼎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推动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未体现美国大力实施“重返亚洲”战略,且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政治格局的问题,且“‘一超多强’格局日趋模糊”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化并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进程具有破坏性,不利于全球经济良性发展,对于贸易保护主义或逆全球化的现象,世界各国应当寻求在维持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尽可能地规避全球化的弊端,减少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B项正确;贸易保护与全球化相左,并非相辅相成的关系,排除A项;由材料分析得出,当前存在着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现象,无法证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排除C项;当今时代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或逆全球化并未成为发展主流和时代主题,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的世界。根据材料“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问题需要世界上各个行为体协同一致来共同应对”可知,材料内容旨在强调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下,各国共同面对、协商世界性的问题,应各方协同参与全球治理,D项正确;材料的主题是全球化问题而非区域集团化问题,排除A项;材料观点是全球化到来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要世界各国协同治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其他国家态度,并不能反映全球应对成为普遍共识,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8年至今(世界)。据本题材料“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材料反映出全球治理方式有待提升,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材料显示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较多,不合理,排除C项;全球经济环境并未日益恶化,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并结合所学可知,积极参与、推动,乃至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正能量的有力表现,D项正确;材料中的峰会或高峰论坛等不属于区域性国际组织,排除A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所以并不能掌控世界发展,排除B项;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可知,金砖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份额的提高,决定了其在IMF投票中的权力,这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控制国际金融组织的局面,反映了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欧美仍旧主导国际金融,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向更公正化、合理化方向发展,而非强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排除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组织,并非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原来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到“开拓创新,主动塑造、积极引领”的新时期。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而中国也依据这些变革和调整,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国的外交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D项正确;中国的外交在政策上有所调整,但是并没有发生剧变,一些基本原则没有发生变化,例如,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项;中国一直以来都坚持不结盟的原则,这种转变更是与结盟与否没关系,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由原来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到“开拓创新,主动塑造、积极引领”的新时期的这种变化,而这种变化没有显现出重视新的区域合作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03年(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材料讲述美国无视联合国宪章,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打击,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的企图,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想称霸世界,并不是在强调西方阵营的分化,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大国一致”原则受到挑战,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美国想称霸世界,不能得出国际力量的失衡趋向,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其建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A正确;关贸总协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节贸易的规则,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排除B、C、D。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1世纪(世界)。据材料及所学可知,G20领导人峰会关注多领域的全球问题,并且通过了共同的宣言,有利于全球共同发展,表明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C项正确;“各国共识”说法绝对,材料只是G20的国家,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海洋经济,但不能得出海洋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最关键点,排除B项;G20国际组织不属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材料一方面强调了发展的重大意义即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基础,另一方面强调了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材料并未强调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也没涉及到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重大障碍方面的信息,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4.C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海盗出现的根源在于索马里没有和平安宁,而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本是推进索马里和平进程与国家重建,这说明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不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及其内涵,其他选项错误。故选C。
15.C
【详解】材料“否定某一国家对权力的垄断,提倡多国协商解决问题,防止大国霸权的倾向”表明多极化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C项正确;大国政治地位并不会因为多极化而边缘化,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新秩序并没有建立,排除D项。故选C。
1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虽然妄图主宰世界,但是制约其力量还难以形成联合,各国针对美国的行为也是尽量彼此“借重”而不图“联合”,这体现了当前大国关系谋求妥协求同发展而避免破裂摊牌和战争的特点,B项正确;虽然题干中有美国单边主义引发普遍不满,但是并未侧重于意识形态方面,排除A项;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大国关系中谋求合作而不发生正面冲突是顺应了当今世界的政治形势,排除C项;“避免了”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任意四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2)原因: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美国霸权主义。理由:因为反全球化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非本身。
【详解】(1)“原因”,据材料一信息“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得出: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由材料信息“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得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极格局的瓦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等角度补充。
(2)“原因”,据材料二信息“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得出: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由材料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得出: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由材料信息“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概括得出:美国霸权主义。“理由”,依据材料信息“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得出:因为反全球化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非本身。
18.(1)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区域集团化的进步。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认识:以诚相待;普惠共享;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2)概括说明:中国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解决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法: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其他如答“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也可以给分)
【详解】(1)因素:依据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依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得出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依据材料“由于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产生了全球经济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得出区域集团化的进步。
区域集团化:结合所学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知识点,可得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
认识:从彼此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得出以诚相待;普惠共享;从应对挑战角度分析,得出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从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角度分析,得出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2)依据材料“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他国,面对争端,始终保持极大克制,努力通过和平方式化解危机,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得出中国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解决方案:结合所学可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做法:依据材料“中国在发展中不断为世界创造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加入重要国际组织,主动主办重大国际会议,自觉履行各项国际义务”,得出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19.(1)趋势:①一战后到二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原因:两次世界大战阻碍了经济交流;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资本主义对其经济封锁;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货币贬值、汇率混乱,很多国家提高关税、实行贸易壁垒。②二战后至今:经济全球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战后和平的国际环境;美苏冷战一定程度上限制金融一体化和移民,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战后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市场经济发展;各国注重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的推动。
(2)存在问题:“逆(反)全球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世界经济发展。注意事项:孤证不立。材料二仅是个例,只能从一个层面反映经济全球化的局限,不足以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一战以来的世界。趋势和原因:①根据材料二折线图可知,1910年至1918年,金融一体化程度和移民指数均呈下降趋势,1924年至1945年,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一战后到二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矛盾加剧的结果。这次战争不但没有消除不平衡和矛盾,相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矛盾更加复杂化和尖锐化,最终又导致了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阻碍了经济交流。帝国主义国家为防止苏联革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不断强化对苏联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堵,并策划着新的武装干涉。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困境,他们想方设法极力向国外转嫁危机。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它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把矛头公开指向共产国际和苏联。而英法等西方主要国家对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借助法西斯的力量搞垮苏联。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面临着被国际资本主义颠覆的危险。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等。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②根据材料二折线图可知,1945年至1970年,贸易开放度和移民指数呈上升趋势,1978年至1985年左右金融一体化程度呈上升趋势,说明二战后至今,经济全球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二战后战争规模比较小,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这可以节约人类的很大财富,也有利于世界自由贸易市场的正常运行。根据材料二折线图可知,1970年到1985年美苏冷战一定程度上限制金融一体化和移民,移民指数呈下降趋势,科学技术在二战时期的大量积累。残酷的战争促使先进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这导致战争时期科学技术前进比较快,新科学技术主要运用在军事方面,在经济方面的运用比较少,这导致二战后,经济方面科学技术运用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是促使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战后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市场经济发展,世界多极化的推动,世界各国贸易门槛的降低。全球自由贸易系统(WTO) 的形成,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意义很大。全球自由贸易不但可以减少战争动力,而且可以提高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教育的普及与加强提高了世界各国的人口素质,这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很有帮助。先进国家数量在增多,先进国家内部的人口数量也在迅速增多,这导致先进国家市场规模增大,导致先进国家科学技术前进速度提高,市场扩大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前进,人口增长本身也可以导致经济增长。
(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21世纪初的世界。存在问题:根据材料“美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税率达31.14%~249.96%”可知,“逆(反)全球化”现象;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显然说明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世界经济发展。注意事项:根据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可知,使用材料二作为史料时候,应当注意孤证不立。材料二仅是个例,只能从一个层面反映经济全球化的局限,不足以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20.表一:信息: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说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信息:中国,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业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发达。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表二:信息:中国、美国均为高新技术。说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
综上所述,二工时期中美两国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阅读表一“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和表二“2001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纵横对比中美两国两次世博会参展的代表性展品,整合信息,可以从表一得到“美国产品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中国则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业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发达”等信息,从表二可得出“中国、美国均为高新技术”等信息;接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对中美科技发展差别和相同点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对信息和说明进行综合,提升认识,说明趋势。注意信息准确,说明科学有据,信息和说明一一对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