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概论》教学同步课件(共20张PPT)(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育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概论》教学同步课件(共20张PPT)(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的媒介——旅游业
政府有关旅游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等
旅游的主体——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者
本节要点:
1、旅游者的定义
2、旅游者的条件(旅游动机)
10000
50000
100000
200000
700000
400000
500000
3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美国驻华大使
日本来我国长期留学的小野绿
台湾来大陆探亲的李先生
到珠海旅游当天往返的澳门同胞
中越边境往来的居民
到中国参加学术会议的耶鲁大学教授乔治
到美国进行商务谈判然后返回中国的小张
乘坐国际航班途经中国的旅客
区分旅游者和非旅游者
小组讨论得分(3分钟)
属于旅游者:
不属于旅游者
1
2
5
7、8
3
4
6
参考课本P91
旅游者的范围和非旅游者的几类情况
旅游者:
旅游者就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旅游者定义的内涵(详见P92)
1、异地
2、目的(主要是非功利性)
3、内容和形式(要有旅游消遣,但不排除在非纯消遣性旅游的旅行活动中而产生的旅游行为)
一个在为其他主要目的而旅行的人,在整个旅行活动计划(时间)里,存在或出现过符合旅游本质意义的游览观光等活动,从概念上说都可以称为旅游者,诸如出席异地会议的人,进行商务旅行的人等。只不过他们比较特殊,可以冠以相应的名称加以区别,如会议旅游者、公务旅游者、购物旅游者等
注意点:
one
two
three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个人得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由《蜀僧》看旅游者的个人条件
思考:为什么穷和尚去成了南海而富和尚没去成呢?
何为旅游动机?
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以外的特定需要而产生
的具有明确方向的旅游行为的内驱力,
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青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思考: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心理需求?
从旅游动机角度来说,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
求变、求新、求知、求美几个方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国家或在一个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小。
课外拓展
社会条件
个人条件
社会富裕和社会闲暇
人们的旅游权利
有钱
有闲
旅游动机
身体健康
旅游者的类型
按旅游区域划分:
入境旅游者、出境旅游者
按旅游目的划分:
观光旅游者、度假旅游者、事
务旅游者
旅游者的基本要求
行得安全,住得舒坦,吃得满意,游得痛快,购得称心,娱而得乐
在泰山上
风度翩翩的
一瘸一拐地
打嗝
小明
整的就是你
(10分钟)
课后作业:
一、本章习题P126(本周五交齐,下周二上课前清查):
填空题1 选择题1、2、3 是非题1 名词解释1 简答题1、2、3
二、课后预习第二节
神马队、糖衣队设计一条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线路;串儿队、给力队设计一条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线路(在经济实惠的基础上要符合前面讲过的设计旅游线路的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