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掾…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史料反映安史之乱(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B,失去对少数民族的控制C.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力量D.促进了人口的大量南迁24.电影《满江红》成为2023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电影的热度再次引发了纪念岳飞的热潮。人们纪念岳飞是因为他()A,坚持抗金,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B,是抗击西夏入侵宋的伟大民族英雄C,沉重打击了南宋王朝的腐朽统治D.促成“澶渊之盟”,保持了辽宋和平25.如图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它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出现在(绒针夫功家刘南济A.汉朝B.唐朝用C.宋朝收买上D.明朝加26.宋朝时,水力筒车、脚踏内翻车、秧马等适合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制也得到推广。这些现象说明这一时期(A.南稻北粟局面已经形成B.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C.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D.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改变27.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A.海外贸易繁盛★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B.水稻产量增加★谚语:“苏湖熟,天下足”C.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D.都市经济繁荣★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28.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历史示意图,★代表的朝代是()A.唐朝1227年灭西夏蒙古政权→灭金1234年B.元朝,C.明朝★D.清朝1258年灭大理灭南宋1276年29.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国和中亚的贸易得到空前的发展。”由此可知,巴托尔德认为蒙古帝国(A.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B,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C.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的生产力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第6页(共8页)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30.【唐朝的社会治理】(10分)材料一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末年,·全国户数约300万,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1广一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材科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汉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决“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行的、(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繁荣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6分)31.【制度创新】(10分)材料一: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一摘编自库恩《宋代文化史》材料二:元代制度,除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全国划分为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湖广等十多个行省…行省制度是沟通中央与基层社会联系的桥梁,使边远地区与中央的联系大大加强。明清时期,“行省”这一名称被沿用了下来…元代行省的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省制的规模。一摘编自尚衍斌《元代疆域治理的历史镜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北宋政治的特点。并简述其积极影响(4分)(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制度有何创新?概述这一制度创新的意义。(6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第7页(共8页)2023-2024学年期中七年级道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A C B D A B C B D A B C D二、非选择题(32分)15.(8分)(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②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4分)(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④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6.(10分)(1)①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②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③可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的美好情感,促进精神发展;④有助于我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报效祖国之志等。 (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2) 李华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①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和传递美好情感是正确的,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在生活中创造和传递美好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②拒绝负面情感的说法是错误的,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所以,我们在积极创造和传递美好情感的同时,要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17.(14分)(1)反抗与依赖;勇敢与怯懦;闭锁与开放。(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2)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⑤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A B D C D A A C B C B D二、非选择题30. (1)原因:在隋朝的基础上继承创新;文化上兼收并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新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等。 (答出2点给4分)(2)前期:节俭、反对浪费;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后期:骄奢淫逸(2分);任人唯亲、沉迷酒色、不理朝政(2分)。后果:社会危机严重(或爆发安史之乱)。(2分)31. (1)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2分)影响:扭转了尚武轻文的社会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促进了文教事业发展。(答出一点2分)(2)创新:设立行省制度。(2分)意义: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 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省制的规模,在历史上影响深远。(4分)32. (1)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各民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事件2分,看法答出两点4分,共6分)(2)边疆各族内迁;契丹、女真等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任答两点2分)33. 事件1.玄奘西行,事件2.鉴真东渡到日本;观点: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论述: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不畏艰险,西行取经,带回大量佛经,为中国佛教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由他口述记录而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评分标准:事件2分,观点2分,论述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期中道法历史合卷.docx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docx 七年级道法期中考试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