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大峪中学高二(下)期中政治(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北京大峪中学高二(下)期中政治(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大峪中学2023—2024第二学期高二年级
政治学科期中考试
01—05 DDCBB 06—07 BDACD
11—15 DACDD 16—20 BBABB
21—25 CCCCB 26—30 ADCAD
1.中国古典诗词既蕴含着美的意境,也闪烁着思维的光芒。关于下列诗句所体现
的思维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了思维的抽象性
——应为形象性
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能动性——正确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
——体现了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
情感性,没有涉及思维的科学性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正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2.梅花被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古人对其咏赞颇多。如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
开,岂知有意待春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
开无主”,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等。我们不仅可从中领略
音韵、意境之美,还可品味诗人的思维方法。这些咏梅诗词
①以抽象思维替代感性直观创造新意境
——抽象思维不能替代感性直观
②运用感性具体在思维中再现活生生的梅花
——意识由人脑进行了加工,不是“再现”
③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情感性 ——正确。这是形象思维的特征
④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对“梅花”新的认知形象 ——正确。这是形象思维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3.逻辑思维必须遵循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按照这一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认为“马都是吃草动物”,乙反驳说:“错,海马不吃草”,乙观点符合同一律
——将“马”的概念偷换成“海马”,故违反同一律,错误
②“小张是湖南人”与“小张不是湖南人”这两个命题是矛盾的,违反了矛盾律
——正确
③“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这违反了排
中律
——不违反排中律,因为它所否定的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
④甲:我准中奖!乙:不见得。甲:那你认为我不可能中奖?乙:我不这么认为。乙的
观点符合排中律
—— “甲必然中奖”(其相反的命题是“甲不必然中奖”)和“甲不可能中奖”(其相反的命题是“甲
可能中奖”)。这两个命题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对此同时否定不违反排中律,正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4.甲、乙、丙、丁四人共同参加某公司招聘面试,以下是它们面试结束后的对话。
甲说:“我没有通过面试。”乙说:“丙通过了面试。”丙说:“通过面试的人
不是我。”丁说:“乙通过了面试。”若四人中仅有一人在上述对话中说了假话,
而且只有他一人通过了面试,则此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第一步:找出乙的话和丙的话,是相互矛盾的命题,必有一假。
第二步:既然仅有一人说假话,可知说假话的人要么是乙要么是丙,甲和丁说真话。
第三步:根据甲的话可知,甲没有通过面试;根据丁的话可知,乙通过了面试。
故选B。
5.早在1971年,美国就曾向中国声明,美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但近年来美国却又声称美方的“一
中”政策与中方的“一中”原则不同,各国有权自行界定“一中”政策框架,再度鼓吹
“台湾地位未定”,宣称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美国上述行为
①偷换概念、混淆视听,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一中”政策与“一中”原则,核心都是指一个中国,而美国却认为“一中”政策与“一中”
原则不同,偷换概念,混淆视听,①正确
②骑墙居中、模棱两可,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无关
③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违反思维一致性要求
——美国一方面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会支持“台独”,另一方面却
鼓吹“台湾地位未定”,宣称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自相矛盾,③正确
④转移论题,变更判断,违反思维明确性要求
——应为违反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6.人们经常用图来表示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见如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甲,可以用来描述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正确,属种关系。甲表达的就是属种关系。
②图乙中,如果S是唯物主义,那么P就应该是唯心主义
——错误,矛盾关系。乙表达的是交叉关系。
③图丙中,Q是法律体系,S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P是地方人大制定的法规
——错误,反对关系。丙表达的是矛盾关系。
④图丁中,Q是唯物主义,S、P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反对关系。丁表达的就是反对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7.右栏是对左栏四个判断的分析。其中,符合科学思维基本条件的有
“霸权主义”概念内容确定,
合乎逻辑,故①说法错误
该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谓项
也是周延的,故②说法错误
正确
正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由此可见,我国公民的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的。这一推理说明
A.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联言支也都是真的
——正确,符合联言推理分解式的规则。
B.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
——不符。题干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C.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的,首先要注重从各个层次思考问题
——不符。题干不是在强调分析的重要性。
D.法治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现象、把握人为事物联系的思维方式
——错误。法治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认识本质,把握客观事物联系
【答案】 A
9.兰花是高洁典雅的象征。浙江绍兴柯桥与兰花有着两千多年的深厚渊源,“勾践
种兰必择地,只今兰诸乃其处”道出了漓渚兰花的历史,“兰渚山”因而得名,绍
兴柯桥也成为中国兰文化的发祥地。对于这段文字介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兰花是高洁典雅的象征”是特称肯定判断
——错误。是全称肯定判断
B.“浙江绍兴柯桥与兰花有着两千多年的深厚渊源”是联言判断
——错误。这是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
C.“勾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在文中是周延的
——正确。这句话在文中是单称判断的主项
D.“中国兰文化的发祥地”在文中是周延的
——错误。这句话在文中是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
【答案】C
10.2022年8月5日,我外交部就美国白宫指责中方因佩洛西窜台而反应过度作出
回应:“台湾问题的本质不是什么民主问题,而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
大原则问题。美方应该换位思考,如果美国的某一个州试图从美国分裂出去,并
且单独建国,而另外一个国家不断向其提供武器和政治支持,美国政府和人民能
够允许吗?”外交部这一回应运用了
①换位推理 ——错误。文中是类比推理
②假言判断推理 ——正确。见“如果美国……”
③归纳推理 ——错误。文中是类比推理
④类比推理 ——正确。从中国这个特殊到美国这个特殊,是类比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11.某班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探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甲观点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存在属种关系 ——错误
②乙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犯了“比喻定义”和“标准不一”的错误
——错误。没有比喻,也没有划分
③丙正确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正确。属于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
④从丁观点中可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认识须把握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正确。该观点有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民营经
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56789”的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根本保障,只
有民营经济信心提振,2023年中国经济才有望实现经济复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
而是
①除非民营经济信心提振,否则2023年中国经济难以实现经济复苏
——正确,“只有……才”和“除非……否则”都是必要条件的联结项
②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复苏,说明民营经济信心提振
——正确,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③如果民营经济信心提振,那么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经济复苏
——错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没有肯定前件式,且机械换成充分条件联结项不行
④2023年中国经济没有实现经济复苏,这说明民营经济没有提振信心
——错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没有否定前件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13.某乡镇有5000名农民的收入均在最低生活标准以下。某调查者从这5000人中
随机抽样500人分析其收入低的原因。下列对抽样样本与结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抽样法是不完全归纳最根本的研究方法
——抽样法是不完全归纳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而不是最根本的研究方法,①错误
②抽取的样品人数越多,得出的结论越可靠 ——正确
③抽样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正确
④抽样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的关系 ——错误,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4.在平面内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是三角形,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内
角和是180度。 ——这是演绎推理(三段论推理)
下列选项中推理形式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A.微型、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有故事情节,故所有的小说都有故事情节
——不符,这是归纳推理
B.摩擦冻僵的手会暖和起来,敲击铁块则铁温度升高,故物体运动产生热
——不符,这是归纳推理
C.人们模仿水母,制成自动漂浮的浮标站,用于气象观测
——不符,这是类比推理
D.所有的单一液体都可以蒸发,柴油是单一液体,所以柴油可以蒸发 ——正确
【答案】D
15.今年春节期间,一部叫《狂飙》的电视剧火爆全网,剧中主角特别喜欢吃
的猪脚面同样火出圈。网友们说“这道美食虽然好吃,但做起来一点都不容
易”。有关这道美食的评价,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网友说法表明思维具有能动性 ——正确
②网友这一评断是属于选言判断 ——错误。题干中是联言判断
③网友们的说法是属于演绎推理 ——错误。题干中是联言判断,没有推理
④网友评价体现一定的辩证思维 ——正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16.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用超声波可以判断障碍物、食物的位置这一现象,发现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从而发明了声呐,可以探测海洋、鱼群。这个过程体现了
①思维过程以感性具体为起点 ——正确
②通过思维抽象获得的认识是对事物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错误。思维抽象=零散+本质规律
③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正确
④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
——夸大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7.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经百年沉淀,如今已成为中国运输业的支柱。它承载着50%
以上的客运承载量和70%以上的货运承载量,被称为当代的中国“经济大动脉”
(这属于思维抽象,零散+本质)。工程师梁建英28日在香港表示,中国高铁在最
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整体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未来交通模式
应向空、天、地一体化方向发展(这是思维具体,整体+本质)。该说法
①体现了高铁发展的质量互变,坚持适度统一 ——没有涉及适度原则
②体现了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历程 ——正确
③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把握高铁发展动向 ——正确
④运用了归纳推理等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先介绍中国铁路的情况,再介绍中国高铁的情况,是从一般到个别,运
用了演绎推理,不是归纳推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8.2023年1月14日,湖南省省长在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我省建设成
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并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全域
旅游、完善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一批高品质通道航道步道等具体
措施。该目标及具体措施的提出
①运用发散思维,寻找达成目标的多种行为举措
——正确。想到很多具体措施,属于发散思维。
②运用联想思维,把握了相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
进行可能的联结,材料未体现
③运用超前思维,立足现状展望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未来 ——正确,未来目标
④运用聚合思维,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找实现目标的举措
——题干是发散思维(见①),而不是聚合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9.该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X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的试点(感
性具体)推行,逐步探索形成可供推广的依法依规、程序精简、规范高效、民意
畅达的经验做法(思维抽象),着力打造具有本区辨识度的人大工作品牌(思维
具体)。由此可见,X街道的议事代表会议制度试点
①是一个实践基础上的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正确
②须经历较长的实践过程以积累足够充分的感性材料作为归纳基础
——正确
③根本任务是为全区探索出根本区别于其他区的基层人大会议制度
——说法有误
④要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应该是类比推理方法而不是归纳推理方法
——没有类比推理,有归纳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20.“思政教师讲话要有温度,我不是思政教师,所以我讲话不用有温度。”
——违背“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下列选项与该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①桂花是香的,荷花不是桂花,所以荷花不是香的
——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①符合题意
②卖国贼是说诳的,你是说诳的,所以你就是卖国贼
——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②不符合题意
③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奋发有为的,我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所以我是奋发有为的
——犯了“四概念”的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④小吴有理想信念,小吴是青年学生,所以青年学生都有理想信念
——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④符合题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
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在法律上的表现。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①工商部门对某超市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①排除
②未经本人允许,某网站擅自使用小王的照片用于广告宣传 ——正确
③小李答应小张一起去外地旅游后反悔,小张要求小李履行承诺
——属于道德约束的范畴,③排除
④甲装修房屋时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乙的墙面损坏引起纠纷 ——正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的第一部法典,对我国公民生命健康、财产安
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进行平等保护,涉及社会和经济生
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民权保护之母”“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由此可见民法典
①最终奠定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②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民事权利提供了基本遵循 ——正确
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符合人民利益 ——正确
④旨在调整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故④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23.2021年5月,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检察院通过调查发现,2017年6月以来,章某
在江苏沭阳县经营章某纹身馆,累计为数百人提供纹身服务,其中有40多名未成年
人。遂向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虽然我国法律没有禁止给未成年人纹身,
2021年6月1日,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章某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
纹身服务,并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公开向社会公众书面赔礼道歉,章某当庭表
示不上诉。该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是
A.未成年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难以认识纹身的危害
——未成年人中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分,A说法错误
B.章某有为未成年人纹身的事实,纹身受国家法律禁止
——我国法律没有禁止给未成年人纹身,B说法错误
C.章某在从事纹身经营活动时应该遵循公序良俗的原则 ——正确
D.章某在从事纹身经营活动时应该遵循平等和自愿原则 ——无关
【答案】C
24.李某(女)因难产生命垂危,面对身无分文的孕妇,北京市朝阳医院决定免费让她入
院治疗,而同来的丈夫即胎儿的父亲肖某(男)拒绝在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医生在用
药物抢救3小时后,因救治无效,李某死在病床上,胎儿死于腹中。在“违法”与“救死
扶伤”的两难之中,医生选择了不“违法”。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父亲肖某(男)拒绝在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是维护了自己的权利,对此,他没有任何过

——本案中父亲肖某(男)无视妻子的生命安全,拒绝在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对妻子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
责任,A错误。
B.医生选择了不“违法”的做法,符合医生的职业道德
——医生选择了不“违法”的做法,但违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B错误
C.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
——正确
D.“违法”与“救死扶伤”在医院里始终是矛盾的,没有调和的余地 ——错误
【答案】C
25.李女士的宠物狗经常在小区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并且未及时处理,物业公司
多次提醒无果,遂将李女士遛狗的背影照片发布在小区公告栏中,对这种不文明的行
为进行曝光和谴责。这引起李女士的强烈不满,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对此,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业公司侵犯了李女士的肖像权,应赔礼道歉
——只是曝光了李女士的背影,而非正面照,而且没有营利行为,目的是警示小区住户,所以
没有侵犯李女士的肖像权
②物业公司未侵犯李女士的人格权,属正常监督 ——正确
③李女士的行为有悖公序良俗原则,应受到谴责
④物业公司侵犯了李女士的名誉权,应停止侵害 ——正确
——没有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来进行曝光,所以没有侵犯了李女士的名誉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26.李某于1992年与张某结为夫妻,婚后不久,两人各出资5万元,李某的母亲贾
某出资3万元,共同购买张某单位低价出售给职工的福利房。1999年两人感情恶化,
遂准备离婚,同时,贾某也因赡养问题与李某产生矛盾,三方就房屋的所有权问题
产生争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主张,自己是房屋登记的户主,房屋所有权归属自己 ——正确
B.贾某主张,虽房主登记为李某,但他出资的钱是自己给他的,并举出确凿的证
据,故所有权归自己 ——没有登记,错误
C.张某主张,房屋是自己单位分房,自己才是房屋的所有权人
——没有登记,错误
D.房屋所有权应归张某所有 ——没有说明是否登记,错误
【答案】A
27.甲和乙签订汽车买卖合同,甲把自己的一辆8成新的奔驰轿车以20万的价格转
让给乙,双方完成交付,但没有办理登记手续。不知情的丙见轿车不错,向甲提
出以22万的价格买下来。甲表示同意,二人立即去车辆管理所办理了登记手续。
丙要求乙把车交给自己,乙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汽车属于动产,可以不办理登记,因已经交付,所有权归乙
——丙属于善意第三人,可以取得该汽车的所有权
②汽车虽然属于动产,但必须办理登记,不登记所有权不转移,因此该车归丙
——说法错误。汽车属于特殊动产,其所有权转移采取交付主义,不需要办理过户登记
③乙可以追究甲的违约责任 ——正确
④汽车属于动产,交付时所有权转移,但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丙已经
登记,所有权归丙 ——正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28.王某一直在城里打工并买房定居,农村老家宅基地上的自建房一点闲置。近几年
“乡村游”火热,王某将在农村的自建房以每月1000元的价格出租给某酒店经营者用
于旅游出租。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有
①王某对农村的自建房拥有用益物权
——王某对自建房享有所有权,而非用益物权,对房子下的宅基地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
②王某对自建房享有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正确
③王某每月获得1000元是基于将自建房进行质押
——王某获得的1000元收入属于出租所得
④王某出租自建房是国家财产制度不断完善的体现 ——正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29.H市的甲公司生产啤酒,申请注册的“向阳花”文字商标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
驰名商标。下列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的是
A.乙公司在自己生产的葡萄酒上使用“葵花”商标
——正确。“葵花”与“向阳花”没有近似性,不侵权
B.设在G市的丙公司将“向阳花”作为自己的商号登记使用 ——侵权
C.丁公司将“向阳花”注册为域名,用于网上宣传、销售书籍等文化用品——侵权
D.戊公司自己生产的农药产品上使用“向阳花”商标 ——侵权
【答案】A
30.赵氏兄弟依靠祖传配方生产酱菜,产品味道极佳,销量很大。后来,附近的李家新
开了一家酱菜厂,酱菜配方、味道和赵家极为相似,赵家要求李家改变配方,李家不同
意,两家发生纠纷。对此,下列说法符合法律依据的是
A.赵家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若李家独立做出相同发明,也构成侵权
——不构成侵权
B.李家若以不正当手段获得了生产配方,赵家可要求停止侵权行为,但不能要求赔偿
——错误。可要求赔偿。
C.赵家祖传配方如已申请专利,李家若独立做出了相同的发明,则可实施该发明
——错误。不可实施其发明
D.赵家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若李家独立做出相同发明,则不构成侵权
——正确
【答案】D
31.(2022高考·北京卷)
【记忆】北京雨燕春天来到北京筑巢繁衍,夏末带着新生的小雨燕跨越中亚
远赴非洲,待来年再准时飞回北京。古建筑上空北京雨燕飞舞的景象,是人们美
好的记忆。
【两难】为了避免污损和破坏,古建筑的屋檐斗拱加装了防护网,却无意间把
在此筑巢的北京雨燕挡在了“家门”外。既要避免古建筑受损,又要保证北京雨
燕安居,成为难题。
【共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指导和相关技术支持下,文物、园林绿化等相
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北京雨燕在古建筑上留出“繁殖窗口”。同时,志愿者积极
为北京雨燕搭建新家,帮助它们向现代建筑迁移筑巢。在多方呵护下,北京雨燕
的种群正在恢复和壮大。雨燕和古建筑在城市中实现了和谐共生。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北京雨燕保护是如何体现科学思
维的。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 定知识:《逻辑与思维》知识
定设问:北京雨燕保护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 定思路:材料逻辑为主。
第二步:审材料,调知识
【记忆】北京雨燕春天来到北京
筑巢繁衍,夏末带着新生的小雨燕
跨越中亚远赴非洲,待来年再准时
飞回北京。古建筑上空北京雨燕飞
舞的景象,是人们美好的记忆。
【两难】为了避免污损和破坏,古
建筑的屋檐斗拱加装了防护网,却
无意间把在此筑巢的北京雨燕挡在
了“家门”外。既要避免古建筑受
损,又要保证北京雨燕安居,成为
难题。
【共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指
导和相关技术支持下,文物、园林
绿化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北京雨
燕在古建筑上留出“繁殖窗口”。
同时,志愿者积极为北京雨燕搭建
新家,帮助它们向现代建筑迁移筑
巢。在多方呵护下,北京雨燕的种
群正在恢复和壮大。雨燕和古建筑
在城市中实现了和谐共生。
第三步:做整合,写答案(概念置换+保留关键词)
①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面对既要避免古建
筑受损,又要保证北京雨燕安居的难题,北京市的措施最终实现了雨
燕和古建筑在城市中实现了和谐共生,体现了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②创新思维要求多路探索。既为北京雨燕在古建筑上留出“繁殖窗
口”又帮助它们向现代建筑迁移筑巢。体现了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相结合,把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相结合。
③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可检验性。在多
方呵护下,北京雨燕的种群正在恢复和壮大,雨燕和古建筑在城市中
实现了和谐共生。体现了科学思维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促进事物的发展。
32.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
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
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某班同学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进行
了推理。
甲同学:如果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则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
乙同学:如果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则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丙同学:如果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则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
丁同学:如果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则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上述推理是否成立?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你的理由。(8分)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
动权。”
甲同学:如果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则把稳了强
国复兴主动权
【参考答案】
甲同学推理错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没有肯定前件
式。肯定了前件“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不能必
然肯定后件“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2分)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
主动权。”
乙同学:如果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则不能
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参考答案】
乙同学推理正确。该推理使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
理的有效式——否定前件式。否定了前件“把牢
粮食安全主动权”,一定能够否定后件“把稳强
国复兴主动权”。(2分)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
主动权。”
丙同学:如果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则把牢了
粮食安全主动权
【参考答案】
丙同学推理正确。使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
效式——肯定后件式,肯定了后件“把稳强国复
兴主动权”,一定能够肯定前件“把牢粮食安全
主动权”。(2分)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
动权。”
丁同学:如果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则不能把
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参考答案】
丁同学推理错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没有否定后件
式。否定了后件“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不能必
然否定前件“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2分)
33.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
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
“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结合材料,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对“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
加以批驳。(8分)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要正确把握“国家安全”的内涵
和外延。(2分)
②同一律式是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泛化国家安全”歪曲概念的内涵,
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3分)
③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
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
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3分)
34.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寻求自我进步的重要方式,人类正是在现代化进程
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华文明的
现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
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领导人民破除西方现代化迷信,坚持从中国国情出
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
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结合《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来阐述中
国式现代化。(8分)
①用辩证思维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普遍性,又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对西方现代化不做简单肯定和否定,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是对分
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样板。
(4分)
②用创新思维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党领导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攻坚克难,
破旧立新,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4分)
35.随着海洋污染加剧,我国某海产品养殖企业提前谋划,打破“海养海鲜”的常规
思路,利用现代技术,让海鲜“搬家”到离海最远的内陆省份、坐拥沙漠和戈壁滩的新疆
谋生,实现了海鲜和陆地养殖的“双向奔赴”。海鲜“搬家”,技术先行。陆养海鲜并不
简单,聚焦“沙漠里养殖水产”这个难题,解决了如何留住水源、减少沙地渗漏、预防土
壤返碱、减少本土敌害等问题。利用新疆盐碱地特质,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模
拟出适合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环境,海鲜“安家落户”健康成长。年产量达到6000
吨,产值达4.2亿元,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也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知识,阐述某企业是如何实现海鲜和陆地养殖“双
向奔赴”的。(8分)
①运用了创新思维。面对挑战,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实现了海鲜陆养,效益提升,结
果新颖。(2分)
②运用了逆向思维,发挥了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尊重客观规律,打破“海养海鲜”的
常规思路,养殖状态作转换性思考,利用现代技术,取得理想的效果。(2分)
③运用了联想思维,发挥迁移作用。对海产品养殖位置变迁,方法功能移植,模拟海水
环境,效果良好。(2分)
④运用聚合思维,聚焦“沙漠里养殖水产”这个难题,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寻找到最佳
方案。(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