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脂肪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 课件(共31张PPT)《动物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1脂肪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 课件(共31张PPT)《动物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脂肪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
1
2
3
4
Contents
目录
脂肪的概念
脂肪的分类
脂肪的性质
脂肪的营养功能
一、脂肪的概念
一类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的物质,统称为脂肪。
饲料常规分析中将这类物质称为粗脂肪或醚浸出物(EE)。
一般常温下,植物性油脂类为液态,称为油
动物油脂类为固态,称为脂
二、脂肪的分类
脂肪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两大类。
真脂肪
类脂肪 是由真脂肪+磷酸、糖、其他含N物质组成,包括磷脂、糖脂、
胆固醇和类固醇等。
1、脂肪酸的分类
(1)根据脂肪酸所含碳原子数的多少可分为:
l 低级脂肪酸
l 中级脂肪酸
l 高级脂肪酸
饲料中大多为中低级、偶数碳原子脂肪酸
(2)根据脂肪酸所含的氢原子数多少可分为:
l 饱和脂肪酸 动物脂肪中含量高,硬度大,
熔点高
l 不饱和脂肪酸 植物油脂中含量高,硬度低,
熔点低
三、脂肪的性质
1.熔点
l 碳链越短熔点越低,饱和程度越高,熔点越高
l 动物油脂熔点>植物油脂熔点
l 牛、羊体脂肪熔点>猪、鸡体脂肪熔点
2.脂肪的水解作用
脂 肪 甘油 + 脂肪酸
酸或减作用
脂 肪 甘油 + 脂肪酸(主要为乙酸、丙酸和丁酸)
脂肪酶
动植物、微生物
3.脂肪的酸败作用
脂肪发生酸败的作用有两种情况:
(1)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氧气氧化,生成分子量较小的醛与酸的
复杂混合物,并且光和热能加快这一氧化过程。
(2)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微生物水解,产生脂肪酸和
甘油,脂肪酸可经微生物进一步作用,在原子上发生氧化,生
成的β-酮酸,再经脱羧而生成酮。
酸价:中和1克脂肪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的毫克数,通常酸价大于6的
脂肪即对动物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脂肪的氢化作用
反刍动物进食的饲料脂肪可在瘤胃中发生氢化作用, 因而其体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四、脂肪的营养功能
1.脂肪是动物热能来源的重要原料
脂肪能量为同重量碳水化合物的2.25倍
2.脂肪是贮备能量的最佳形式
体脂肪的较小体积含藏较多能量
3.脂肪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动物体各种组织器官均含有脂肪主要为磷脂和固醇等
4.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均须溶于脂肪后才能被吸收
5.脂肪为动物提供必需脂肪酸
概念: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有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不能
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即称为必需脂肪酸。
种类:
亚油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亚麻酸CH3-(CH2CH=CH)3-(CH2)7COOH
花生四烯酸CH3(CH2)4(CH=CH-CH2)4(CH2)2COOH
必需脂肪酸的营养生理功能
(1)参与磷脂的合成,并以磷脂形成作为细胞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2)与类脂胆固醇的代谢密切相关
(3)具有显著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与精子生成有关
(5)前列腺素合成的原料
必需脂肪酸的来源与供给
l 亚油酸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或油料种子
l 亚麻酸可以从亚麻籽中获得
一般单胃动物中
l 蛋鸡饲粮中亚油酸的含量应为0.8%;
l 生长猪饲粮中亚油酸的含量为0.1%;
l 体重30kg以下猪,亚油酸需要量为3%,花生四烯酸为2%;
l 30~90kg的猪,亚油酸为1.5%, 花生四烯酸为1%。
幼年反刍动物饲粮中需要提供必需脂肪酸
成年反刍动物一般不会缺乏必需脂肪酸
6.脂肪对动物具有保护作用
寒冷的季节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性和抵御寒冷,具有固定和保护器官及缓和外力冲击的作用
7.脂肪是动物产品的成分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6年报道,在北京市场上,白洋淀“红心”鸭蛋是在鸭子吃的饲料里添加了一种“红药”鸭蛋呈现鲜艳的红心。
我们要利用所学动物营养知识,科学饲养,提高畜产品安全,保证人民健康!
脂肪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
1
2
Contents
目录
脂肪在单胃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
脂肪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
一、脂肪在单胃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
单胃动物采食的脂肪中包括真脂肪和类脂肪两类物质。
真脂肪 游离脂肪酸 + 甘油 场所:小肠
胰脂肪酶
游离脂肪酸 + 甘油 真脂肪 脂肪组织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胆盐
吸收、运输
磷脂、固醇 水解产物 真脂肪+磷脂、固醇
真脂肪+磷脂、固醇 脂肪组织
胆 盐
磷脂酶、固醇酶
胆 盐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乳糜微粒、VLDL
淋巴系统、血液循环
二、脂肪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
龄反刍动物对乳脂的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似
随着断奶后食物的改变和瘤胃中微生物的逐渐成熟,反刍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和利用就不同于单胃动物了
半乳糖酯和甘油三酯 游离脂肪酸 + 甘油 + 半乳糖
微生物作用
瘤胃
游离脂肪酸 + 甘油 + 半乳糖 挥发性脂肪酸
微生物作用
瘤胃
挥发性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氢 化
瘤胃微生物
饱和脂肪酸
反刍动物采食的是不饱和脂肪酸,但其体脂肪中却是饱和脂肪酸。
丙酸
合 成
瘤胃微生物
奇数碳链脂肪酸+支链脂肪酸
挥发性脂肪酸:
脂肪进入反刍动物胃以后的消化,主要是胰脂酶在空肠后部进行的。
动物体吸收的脂肪,在体内可以合成乳脂肪、体脂肪和氧化供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