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4课 狮子舞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桂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4课 狮子舞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二年级(下册)
视频导入
你看过这样的表演吗?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隆重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伴奏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小知识:
传说一:“以兽对兽”的故事
传说远古时候,有眼若铜铃的“年兽”于除夕晚出现,村民乡众不堪其扰,用竹篾及纸扎成奇兽的形状并绘上颜色,集勇士十数人,持锅等打得响的器具,埋伏在年兽必经的路上。当年兽出现时,众勇士一涌而出,击打乐器发出“锵锵”及“咚咚”之声,如雷贯耳。年兽见了,吓得落荒而逃,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出现。为了庆祝驱赶年兽成功,村民便在每年春节重现以纸扎兽头的技艺,将它们拿出来舞动。
舞狮的由来
传说二:汉朝真狮子出现在中国
很久以前,中华文化中所说的“狮”与“龙“、”麒麟”一样,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瑞兽。直至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因为新鲜,当时的人便模仿狮子的外貌、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舞狮活动开始盛行。
舞狮,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狮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人们通过“舞狮”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安宁祥和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舞狮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舞狮的由来
南狮与北狮
北狮特点:
1.以真狮为模,风格写实,威猛庄严。
2.全身披金黄色毛。
3.头上有红结为雄狮,有绿结为雌狮。
——北狮
据说北狮成型最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形成。相传魏武帝征战西域,俘虏了大量胡人,魏武帝命令他们献舞。他们用木头雕刻了狮子的头部,然后三十余人批兽皮、集八音,在殿前起舞,魏武帝龙颜大悦,赐名“北魏瑞狮”。后来北狮便在北方流传开来。
北狮
1.以戏曲脸谱作鉴。
2.装饰丰富。
3.艳丽祥瑞。
4.眼帘、嘴都可以动,制造考究。
——南狮(又称醒狮)
南狮与北狮
南狮特点:
关羽狮
刘备狮
张飞狮
——传统南狮造型
南狮与北狮
三种狮头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根据人物性格而异,如舞张飞狮,舞法必定勇猛霸气。
狮头的制作分为扎、扑、写、装四大工序、1300多个步骤。
扎狮头
舞者表现的是什么动作?
欣赏感受:
狮子舞带给你什么感受?
欣赏感受:
狮子舞带给你什么感受?
欣赏感受:
画一画:
你觉得哪里最难表现?
狮头
装饰
动作
……
画一画:
用线概括舞狮的主要结构
观察正面狮头
正面的狮头形象更容易表现!
思考:打开课本第12页,想一想怎样搭配背景和主体的色彩,画面效果更喜庆热闹?
主体 背景
狮子的色彩
舞狮人的色彩
暖色为主
色彩对比
狮子舞作品
实践要求:
1.特征突出,动态生动。
2.装饰美观,乐于创新。
实践内容:
观察舞狮的热闹场面并画下来。
艺术实践:
课堂拓展:
中国是世界龙狮运动的发源地,龙狮运动诞生两千多年来,历代相传,鼎盛不衰,并随着华人的迁移而传播到世界各地。
流行世界的中国文化
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以及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十分深远。
课堂拓展:
流行世界的中国文化
传承文化 不断创新
多彩非遗 魅力中国
课堂拓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谢谢同学们的参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