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课前准备环节】自主阅读教材,完成智慧学习“自主先学”查阅新文化运动相关资料,阅读《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课堂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辛亥革命给近代中国人们带来的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美梦,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的粉碎,向西方追求真理的人们开始有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思想文化层面,开始了反传统、反旧礼教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今天我们一起对话“新文化运动”。(出示教学目标)二.新课讲授教学本环节设计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两个板块,板块一旧思想 倒行逆施阻进步;板块二:新思潮 风起云涌促发展。板块一:旧思想 倒行逆施阻进步材料一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合作探究,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认识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是为其独裁专制做准备,其行为是倒行逆施,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过渡:随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加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又死灰复燃,并渗透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造成了旧观念习俗的大泛滥)材料二 : 觉新的故事觉新,高家的长子、长孙,年轻时与梅相爱,但却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娶了瑞玉。瑞玉临产,高老太爷灵柩在家,高家长辈提出了“血光之灾”的鬼话,逼瑞玉迁到城外的一处潮湿的房子里生产,觉新不敢反抗,瑞玉只得听从父母丈夫的安排,最后在忧郁绝望中难产死去。 ---巴金《家》思考:造成觉新、瑞玉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哪些?设计意图:(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小故事认识旧道德具有伪善性和欺骗性,成为奴役人民的精神枷锁和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工具。(过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文明载体的旧文字、旧文学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也显得力不从心)材料三《山海经》 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gǔn)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认识旧文学的晦涩难懂,不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过渡: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讨论与分析,大家是否觉得旧传统、旧礼教、旧道德、旧文学的存在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孙中山先生告诉我们: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一批饱学西学之士,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板块二:新思潮 风起云涌促发展一、 出示视频资料《新文化运动》,填写表格内容新文 化运 动 时间 兴起标志 阵地 主要代表人物 口号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展示新文化运动,检测学生预习和史实辨析能力。(过渡: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旧道德、旧礼教的横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怎样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的。)二、展示图片资料(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青年杂志》,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口号。(过渡:《警告青年》的发表,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的飘扬,就像一缕曙光冲破了近代中国的阴霾,开启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三、展示图片资料(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设计意图:出示鲁迅照片和《狂人日记》介绍,认识封建旧道德旧礼教吃人的本质。(过渡:鲁迅的国民文清新自然,杂文论文犀利尖锐,针砭时政,唤醒国民。要使更多的国民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必须让传播的载体更简洁、更通俗)(译文洪水滔滔,鲧偷了舜帝的息壤来填堵洪水,没有事先请示舜帝;舜帝命令祝融(火神)在羽郊处死了鲧.鲧又生下了禹,舜帝于是命令禹最终挖土疏通了大水,安定了天下。)四、展示图片资料(鲧禹治水山海经洪水滔天鲧(gǔn)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号召进行文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全面革新。设计意图:通过“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比较及提倡新文学的活动,认识提倡新文学的重要性。(过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激发了国民追求探索追求新思想的热朝,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五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探讨、交流总结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新”表现在那些方面?拓展探究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曲阜市息陬镇中学蒋德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