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九年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春季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九年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春季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
九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8.【设题意图】本题通过提供战国时期个学派的材料,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中各学派的主要主张里关键信息,可知描述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虽然各学派具体观点有所不同,但都想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故A选项符合题意。
19. 【设题意图】本题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图文物,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对图片材料的解读,再认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交融。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服饰开始糅合了汉民族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族交融。故C选项符合题意。
20. 【设题意图】本题以图片创设情境,直观易懂,信息充分,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对图片和题干包含信息解读,能感受到宋代经济发展的繁荣。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图片分别反映了宋代手工业、农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故C选项符合题意。
21.【设题意图】本题通过对明朝时期廷杖的介绍,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了解到明代皇权的加强。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材料中的“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等关键信息,可知本题描述的是明代皇权的加强。故B选项符合题意。
22. 【设题意图】本题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杂志上文章的摘录,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理解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涵。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依据文章内容摘录的关键词句,再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抨击旧道德、旧文化,B选项符合题意。
23.【设题意图】本题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来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根据所学,将熟悉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对延安的描述可知,这一时期的延安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鼓舞了全国民众的信心,故D选项符合题意。
24.【设题意图】本题通过展示上海水泥厂在三大改造前后的重大变化,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体会到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生产力进步的巨大贡献。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以得出水泥厂变化巨大的原因是进行了公私合营,也就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故A选项符合题意。
25.【设题意图】本题通过十七大报告的摘录,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了解到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可知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故C选项符合题意。
26.【设题意图】本题通过课本材料的重组,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体会到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由于奴隶处境日益悲惨,……造成劳动力短缺”,“而长期依赖奴隶劳动,也使公民成为寄生阶级”可知罗马帝国的危机在于奴隶制的危机。故C选项符合题意。
27. 【设题意图】本题通过列举工业革命中英国人衣料的变化,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能够初步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作用。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人的服装质地转变”“棉织品受到普遍的欢迎”可知工业革命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推动了英国人衣料的变化,故B选项符合题意。
28.【设题意图】本题以1933-1937美国美国生产总值数据变化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能够初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1933-1937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其原因是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故D选项符合题意。
29.【设题意图】本题以部分奥运会的主题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能够初步理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体。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寓意部分“共同愿望、更美好的世界,影响改变下一代人、通整个地球”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时代发展的主题。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30.【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古代医学为主题,考查了中国隋唐、明清医学基本情况。让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能够初步理解古代医学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产生的作用。本题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重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学生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1)原因:唐朝时期,注重与外来医学文化的交流(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社会相对安定;唐朝政府重视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工作者的努力。(任意一条2分,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2)新发展:总结性、集大成的医学书籍涌现;不同形式医学教育发展迅速;普及型医书应运而生。(任意一条2分,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31.【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近现代纪念章为主题,考查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民族精神。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能够初步理解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本题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重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1)纪念章一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加深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新文化运动促进了科学和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纪念章二背景: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封锁与蚕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纪念章三背景: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高昂;当时中国石油匮乏,是“贫油国”。
纪念章四背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们的不懈奋斗。(背景中的任一点2分)
(2)作用:有利于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弘扬革命英雄的爱国情怀;激励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力量;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任意一条两分,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32.【命题立意】本题以交通工具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本题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重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学生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分)
特点: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茶叶的传播往往伴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任一点2分,两点4分)
(2)变化:中国茶叶贸易由兴盛转为衰落。(2分)
原因: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茶在国际市场茶叶竞争中失败(新兴产茶国崛起;国际茶叶生产工艺的进步;)政局动荡,社会环境不利于茶叶的生产。(任一点2分)
33.【命题立意】本题以法治建设为主题,考查了古今中外的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本题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重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同时需要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古今联系和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学生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观点,并加以论述。
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论题部分 分值 论述部分 分值 结论 分值
4 与题目所给主题相吻合,观点明确,有新意有思想深度 2分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运用材料中或自己所学知识,列举两个以上史实,其中一个为中国史史实,一个为世界史史实。 6分 结论总结全文,契合主题 2分
3 与题目所给主题相吻合,观点明确 2分 能够围绕观点进行论述,运用了材料中或自己所学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或者只列举中国史史实或者世界史史实。 4分 结论观点鲜明,契合主题 2分
2 没有凝练出观点 0分 仅仅摘录材料中的史实,论述与材料主题相关 2分 无结论 0分
1 空卷 0分 没有书写 0分 无结论 0分
【答案示例】水平4示例:
论题: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发展。(2分)
论述: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3分)新中国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台,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3分)
结论:由此可见,法治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分)
水平3示例:
论题:近代西方法治建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论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分)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1787年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分)
结论:由此可见,近代西方法治建设的推进,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分){#{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2024年春季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
九年级调研考试道法试题参考答案
1. A 2. C 3. A 4. B 5. D 6. D 7. A 8. D 9. B 10.C
11. A 12. C 13. B 14. C
15.(1)示例:①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的追求。②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④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⑤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等。(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赋分)
(2)答案示例:①主题班会 ②黑板报 ③手抄报 ④演进比赛 ⑤专题文艺晚会 ⑥“日行一善”活动 ⑦校园大屏幕滚动展播等。(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16.(1)示例:①司法机关应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②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③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④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⑤正义感是基本的德行,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等。(答出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2)答案示例:您的专业判断,认定我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并坚持做出不起诉决定,使我得以无罪释放。这一决定不仅为我洗清了冤屈,也为我重获自由与尊严提供了可能。
我深知,您在做出这一决定时,一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但您始终坚守法律的原则,公正无私地审视案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展现了一名优秀检察官的高尚品质。您的决定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更彰显了正义的力量。
17.(1)示例:①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成效。②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③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④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⑤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等。(答出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示例1:①问题:科技创新。②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示例2:①问题:人才培养。②建议:加大对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的投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或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示例3:①问题:产业转型。②建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或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示例4:①问题:数字经济。②建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2024年春季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
15.(2)(4分)
九年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答题卡
17.(12分)
姓名: 学校: 班级: (1)(6分)
注 意 事 项
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
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 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贴条形码区
4.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16. (10分)
一.选择题(共52分,每小题2分) (1)(6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8 13 (2) (6分)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28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29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21 A B C D 26 A B C D
22 A B C D 27 A B C D
道德与法治非选择题(共32分)
(2) (4分)
1 5.(10分)
(1)(6分)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ID:3161419 第 1 页 共 2 页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历史非选择题(共36分)
3 0.(8分) 31. (2)(4分) 33. (10分)
(1) (4分) 论题:
论述:
(2) (4分)
32. (10分)
(1) (6分)
结论:
31. (8分)
(1)(4分)
(2) (4分)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ID:3161419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LQQUgggAAIIAABgCQQmgCgKQkAGCAIoOBBAEoAIBi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