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片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社会·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片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社会·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 学年第二学期六校期中联考七年级社会法治试卷
历史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C B D C A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40 分)
11.(10 分)
(1)情景: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国库充盈、天下太平、生活安定、国力强大的
盛世景象;(2 分,写出 2 点)措施:这种盛世局面的出现与统治者采取的整顿吏治,裁减
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等措施有关。(2 分,写出 2 点)
(2)图一:曲辕犁;图二:筒车。(2 分)
如图一进步之处:曲辕犁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
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或者:图二的进步之处在于筒车可以在水流较急的地
方日夜不停地工作,无需人力或畜力,显著提高了灌溉效率。)(2 分)
(3)玄奘。《大唐西域记》。(2 分)
12.(10 分)
(1)科举制。意义:该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
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
发展。(3 分,制度 1 分、意义 2 分)
(2)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善于改革、关注民生等。(4 分,写出 2 点即可)
(3)重文轻武政策(或崇文抑武);利:该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
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
达、文化昌 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弊: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
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3 分,政策、利、弊各 1 分)
13.(10 分)
(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 分)史实说明:唐蕃和亲,促进吐蕃经济社会发展和汉
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唐太宗被少数
民族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2 分,史实举一例即可)
(2)作用: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促进宋辽经济的交流。(2 分,写出一点即可)
(3)史实说明: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
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3 分,其
中机构 2 分、管理区域 1 分)
1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
(4)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团
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 分,写出一点即可)
14.(10 分)
(1)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促进了
海外贸易的繁荣。(2 分,写出一点即可)
(2)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给予外商
优惠待遇。(4 分,写出 2 点)
(3)特点:朝贡贸易,在于宣扬国威,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2 分)事例:明朝郑
和下西洋。(2 分)
法治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B B A D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题,共 20分)
11.(10 分)
(1)不可取。(1 分)男女生正常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可
以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可以学习如何
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2 分,理由写出一点即可)
(2)异性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3 分,写出 3 点)
(3)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
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④需要我们去经历,
去体验。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4 分,写出 2 点,言之有理即可)
12.(10 分)
(1)写日记;倾诉;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唱歌或喊叫;到操场上踢球或跑进行自我暗示、
提醒自己、遏制这种不良情绪。(2 分,写出一点即可)
(2)可能出现两种结局。①第一种结局是小强气冲冲地找小建算账,结果两人打起来并受
伤,最后,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学校的处分。小强没有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冲动行事,导致
不良后果的发生。②第二种结局是小强本想找小建算账,但转念一想,小建不讲理,找他算
账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弄不好还会打起来,不和他一般见识了,于是小强走出教室,继续
干自己的事去了。小强运用改变认知评价的方法,化解了不良情绪,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6 分,结局 1 分、造成原因 2 分)
(3)有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2 分,写出一点即可)
2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2023 学年第二学期六校期中联考
七年级社会法治试卷
温馨提示:全卷分历史卷和法治卷;满分 100 分(其中历史卷 60 分,法治卷 40 分);闭卷考试;请把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考试时间 90 分钟。
历史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隋朝开通大运河( )
A.促成了隋朝统一 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C.开辟了丝绸之路 D.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
2.“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是杜甫《无
家别》一诗中描绘的凄惨景象,导致这一景象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隋末农民起义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
该是( )
A.南宋与金对峙 B.宋辽对抗 C.北宋与金对峙 D.宋夏和议
5.如图所示文化中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社会安定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南方政权强于北方
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
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卷 第 1页 共 7页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
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
人物 主要事迹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党项族杰出首领,定都兴庆府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A.阿骨打、铁木真、元昊、阿保机 B.阿保机、元昊、阿骨打、忽必烈
C.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铁木真 D.阿保机、忽必烈、铁木真、元昊
7.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进行研学旅行。我们可以到通宵营业的“瓦子”去看戏、听曲、观看蹴鞠,买古
玩字画,还有剃头的……这些热闹情景反映了( )
A.隋朝科举制确立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明朝科技发展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8.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
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李冰修建都江堰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D.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9.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亮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
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
A.略谈明朝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文化政策
10.明代长篇小说兴起:《水浒传》讲的是①____朝 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三国演义》讲的是②____
末争夺统治权的战争故事;《西游记》讲述了③____代时期一位佛教徒前往印度朝圣之旅,途中还有一
只神勇广大的猴子护送…… 上述序号分别为( )
A.宋、唐、汉 B.汉、唐、宋 C.宋、汉、唐 D.唐、宋、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40 分)
1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见下图)。
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卷 第 2页 共 7页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
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绘了唐朝什么样的情景?这种盛世局面的出现与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
关?(4分)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中生产工具的名称,并选择其一说明其进步之处。(4分)
(3)材料三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
么?(2分)
1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
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 20 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
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
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材料三: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
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
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利弊?(3分)
13.(10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夷狄亦人,
其情与中夏不殊。”他把“抚九夷以仁”当作“君之体”,宣称“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
活之。”
——《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辽的边界开设“榷场”,宋辽互市……终宋仁宗、宋
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
——《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历代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其中的一种关系是: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
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卷 第 3页 共 7页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
直接管理,并将少数民族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
——《怎样看待历代王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
材料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
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并举一例史实对该政策加以说明。(3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辽开放“榷场”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元朝的史实说明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
直接管理。(3分)
(4)根据材料四,当今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2分)
1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印度、伊朗、
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和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
对外贸易。政府还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宋元时期,
与前代相比,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元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两宋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由于陆路和海路的畅通,中国的创造发明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欧亚各国,
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全一册)2003 年第 1 版
材料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
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
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 2)2007 年第 3 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隋唐至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产生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对外贸易的最大特点。举一个符合这一贸易特点的典
型事例。(4分)
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卷 第 4页 共 7页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
法治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进入青春期,小高因为脸上长痘产生了焦虑。作为小高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 )
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很正常 ②我们要注重提升内在美
③自我评价一定是不真实 ④周末我们一起去锻炼身体,调节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启示我们( )
A.面对未知又新奇的事物,要学会独立思考 B.在学习中,要有批判质疑的精神和勇气
C.要想取得大的进步,需要否定他人的观点 D.要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3.对下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能力差异 B.优势互补
C.刻板印象 D.性别歧视
4.异性友谊的最高境界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去欣赏对方。下列观点或做法符合这一“最高境界”的
是( )
①异性交往应把握分寸,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②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③爱慕对方,
就应该制造距离,距离产生美,不要交流 ④对异性的欣赏就是美好的爱情,要勇敢地去追求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5.从两三岁开始,苏翊鸣就由父母带着滑雪,十一岁就确定自己的目标——代表中国站上冬奥会的舞
台。当国家发出召唤,他义无反顾地放弃演艺生涯,直面挑战极限的风险和伤痛。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
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小将苏翊鸣成功夺金。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③选择就意味着成功 ④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塑造着我们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吸食“笑气”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亚于传统毒品。如下图漫画警示青少年应( )
A.行己有耻,拒绝不良诱惑
B.守护自由,尊重他人权利
C.打破常规,尝试新生事物
D.科学立法,维护宪法权
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卷 第 5页 共 7页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
7.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揭示了压力与表现的关系,适度的压力能使我们做事更专注,更有激情。把这一
定律用在学习上,就表现为焦虑水平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
①人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②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
③学习应保持适度的紧张焦虑
④情绪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图中小明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注意转移
B.合理宣泄
C.放松训练
D.改变认知评价
9.初中生小阳在日记中写道;“小时候,我总嫌爸妈管得多,喜欢和他们对着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
越来越懂得父母的艰辛,感受到了自己作为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反映了( )
A.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关 B.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
C.情感都是短暂而不稳定的 D.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10.美好的情感对我们的成长有着积极意义,下列行为属于培养美好情感的是( )
①周末宅在家里,闭门不出 ②下课嬉笑打闹,嘲讽同学
③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④欣赏艺术作品,阅读书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题,共 20 分)
11.(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的困扰】
材料一:小鹏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最初,小鹏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只要有问题,他都是
一视同仁,耐心细致地解答。后来班里悄悄传出小鹏特别“关照”小雯的闲话。小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
麻烦,从此再也不与女同学交往了。
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卷 第 6页 共 7页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
(1)小鹏为了避免麻烦,不再与女同学交往,他的这种处理方法可取吗?请说说你的理由。(3
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小鹏支个招,青春期如何正确与异性交往。(3分)
【青春的证明】
材料二:小鹏在自己的日记本中,摘录了这样一段话:在青春的词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
这些词语具有特别的意义。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我们应该有
自己的青春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怀揣青春梦想,规划青春路径,探索
青春之路。
(3)踏上青春之旅,我们又该如何追求“止于至善”呢?(4分)
12.(10 分)结合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一:周二上午第一节课,学生小强的心情糟透了。由于前一天晚上看电视看到很晚,早晨起床
起得迟了,偏偏路上又遇到堵车,结果上课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同时也耽误了值日,受到同学们的埋
怨。他委屈、懊恼、生气。
(1)请你为小强尽快宣泄情绪支招。(2分)
情景二:丁零零……下课了,小强想到教室外放松一下,摆脱不良情绪。于是,就快步向门口走去,
突然脚下一个趔趄,差点跌个嘴啃泥。小强感觉很没面子,偏偏这时教室后面又传来一阵怪笑声。小强
非常生气,回头一看,班上不讲理的小建正朝着他坏笑呢……
(2)请你续写上述情景中可能出现的结局并分析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6分)
(3)请你说说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2分)
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卷 第 7页 共 7页
{#{QQABYYKUggAIAIAAABhCUQHyCkCQkBGACKoGxAAEIAABi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