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鸡球虫病 课件(共29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鸡球虫病 课件(共29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禽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球虫病
主要特征:
患鸡消瘦、贫血、血痢,主要危害雏鸡。发病率高,病愈的雏鸡,生长发育受阻;成鸡多为带虫者,增生和产蛋受到一定影响,其危害十分严重。
鸡球虫病
艾美耳球虫
柔嫩艾美耳球虫(又叫盲肠球虫)
毒害艾美耳球虫(又叫小肠球虫)
堆型艾美耳球虫
巨型艾美耳球虫
布氏艾美耳球虫
缓艾美耳球虫
变位艾美耳球虫
早熟艾美耳球虫
哈氏艾美耳球虫
病原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生活史
球虫卵囊
粪便
体外
温暖潮湿的环境
1~3天
成熟孢子卵囊
子孢子
鸡吃下
卵囊壁被溶解
肠道消化液
侵入肠壁上皮细胞
裂殖体
裂殖子
新的肠上皮细胞
雌雄配子
合子
形成一层厚的被膜
球虫卵囊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卵囊对一般常用的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
卵囊对高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低,0℃,2~4天后灭活,55℃,10分钟可全部灭活,部分卵囊在土壤及鸡舍中可存活一年以上。
易感动物:各种品种的鸡
11日龄以下的雏鸡由于有母源抗体的保护很少发病
主要发生于3个月以内的幼鸡
3~6周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流行特点
传染源:病鸡和带虫鸡的粪便
传播方式:消化道
健康鸡通过被病鸡和带虫鸡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进行传播。
流行特点
发病季节
多发生于春夏季节, 这时气候温暖,雨量较多,利于卵囊的生存繁殖, 冬季少见 。
流行特点
诱因
雏鸡拥挤、垫料潮湿、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K缺乏以及日粮营养不平衡。
流行特点
1、急性型(也叫盲肠球虫)
对雏鸡危害最大。
多由于3~6周龄的幼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病初鸡精神不振,羽毛蓬乱,食欲差,饮欲增加,缩颈闭目呆立,翅下垂,粪便变稀,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稀粪污染。
1、急性型(也叫盲肠球虫)
随着病情的加重,粪便中出现血液(鲜红色或暗红色),严重的全为血便。病鸡消瘦,可视粘膜、冠及肉髯苍白,后期鸡发生自体中毒,出现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痉孪,昏迷,很快死亡。病程1~3周,雏鸡死亡率可达到50%以上,严重的可达90%以上。
1、急性型(也叫盲肠球虫)
临床症状
2、慢性型(小肠球虫)
多见于3个月以上的鸡,病程缓慢,可延续数周至数月,病鸡食欲逐渐减少,消瘦,生长缓慢,间歇性下痢,粪便呈黄色,冠和肉髯苍白,贫血,羽毛松乱,不爱运动,产蛋量减少,死亡率很低。
临床症状
盲肠球虫病死鸡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盲肠。
盲肠肿大,为正常的2~5倍,外观呈暗红色。
剖检变化
肠管上见有针尖大至小米粒大小的白色或红色斑点
剪开肠腔可见肠腔内充满暗红色的血凝块
剖检变化
小肠壁增厚,肠内有大量出血
肠内容物呈粘稠的淡灰色、褐色或淡红色液体
剖检变化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初步诊断
诊断
球虫卵囊的检查方法:
用竹片或合适的器械刮取肠粘膜表层或病鸡的少量粪便,放于洁净的载玻片上。
滴1~2滴蒸馏水,用牙签充分混合均匀。
加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检查。
若粪便或肠内容物中有卵囊,则可在视野中看到一种圆形或卵圆形的卵囊,整个卵囊的外面包裹着一个双层的壳膜。
在镜下找到其他发育阶段的发育体如裂殖子、配小体等,即可确诊。
诊断
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卵囊
确 诊
诊断
药物检测
环境检测
饲养管理
防制
药物检测
防制
药物检测
环境检测
防制
药物检测
环境检测
饲养管理
防制
1、搞好鸡群的环境卫生
鸡舍中的粪便最好每天清除,进行堆积生物热消毒,并保持鸡舍干燥,通风良好。
对鸡舍、地面、饲养管理用具等用热碱水消毒。
病鸡尸体要烧掉或深埋。
保持垫料的干燥,有效控制球虫卵囊的发育。
防制
2、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
供给鸡以富含维生素A、D、K的饲料。
鸡群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及时、合理分群,减少鸡只与球虫卵囊的接触机会,以增强鸡的抵抗力。
防制
3、药物预防
在球虫病流行的季节和幼鸡易感日龄,
在饲料中添加预防剂量的敏感药物。
防制
4、疫苗预防
使用球虫疫苗可避免药物残留和对环境食品的污染以及耐药虫株的产生。
但最大的问题是免疫剂量不易控制均匀,不论是活毒苗、弱毒苗还是混合苗,使用超量都会致病。
防制
5、治疗
一旦鸡群发生球虫病,应及时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磺胺二甲基嘧啶:以0.1%浓度饮水,连用2天。或按0.05%饮水,连用4天,休药10天。
氨丙啉:0.012%-0.024%混入饮水,连用3天。
防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