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园林景观设计的景观布局 课件(共16张PPT)《园林景观设计》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园林景观设计的景观布局 课件(共16张PPT)《园林景观设计》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二章
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组织
与景观布局
02 园林景观设计的景观布局
一、景观布局的形式→1.规则式
(1)规则式园林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其景观大多布置在中轴线两侧,呈对称分布。
(2)规则式园林的地形一般较为平坦、开阔,如果园林处于山地或丘陵地段,则一般修筑成阶梯式的水平台地。
(3)规则式园林的广场多为规则对称的几何形。道路一般由直线、折线或几何曲线构成,且规划严整。
(4)规则式园林的水体轮廓多为几何形,水体驳岸规整。水景类型主要有整形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等。
(5)规则式园林的树木配植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且多对树木进行修剪整形。花卉布置常采用图案式的花坛和花带,或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6)规则式园林的建筑多采用对称均衡设计,造型轮廓整齐,且布局严谨。其主体建筑的对称轴一般与全园的中轴线相重合。
一、景观布局的形式→1.规则式
一、景观布局的形式→2.自然式
(1)自然式园林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其景观布置较为自由。
(2)自然式园林的地形要求“自成天然之趣”,一般以自然地形地貌为主。
(3)自然式园林中广场的外形轮廓一般为自然式,但建筑前的广场多为规则式。道路多与
地形相适应,布局自由灵活。
(4)自然式园林的水体要求再现自然界水景,其轮廓多为自然形,驳岸多为自然山石驳
岸。水景类型主要有湖、池、溪、涧、瀑布、跌水等。
(5)自然式园林的植物配植要求体现自然界植物群落的起伏错落之美,一般不成行、成列
栽植。树木配植以孤植、丛植、群植形式为主,一般不进行修剪,让其自由生长。花卉布置以自然花丛、花带为主。
(6)自然式园林的建筑多采用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并且与地形相结合进行布置。
一、景观布局的形式→2.自然式
一、景观布局的形式→3.混合式
混合式布局是指在园林景观布局中将规则式布局与自然式布局有机结合起来的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甚为广泛。进行园林景观布局时,一般在园林景观主要建筑周围或地形平坦处运用规则式布局方式;在远离主要建筑或地形条件复杂的地方则运用自然式布局方式。
一、景观布局的形式
校园的景观布局形式属于哪种?
二、景观布局的程序→1.明确绿地性质
园林景观绿地的类型有很多,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绿地类型不同,其性质与功能要求也就不同。进行园林景观布局时,应首先确定园林景观绿地的性质,明确其功能要求。
主题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园林景观绿地的设计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应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园林景观绿地的性质不同,其主题也就不同,如青岛五四广场以五四运动为主题,上海迪士尼乐园以迪士尼动画为主题。园林景观绿地的主题确定后,应结合绿地地形确定主题的表现形式及位置。一般来说,园林景观绿地的主题应寓于其主体之中。
二、景观布局的程序→2.确定主题及其位置
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整个景区以水面为主,在池中栽培了各种荷花,并在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
出入口是园林景观绿地园路系统的起点与终点,其位置的确定应充分考虑人员集散及交通问题。园林景观绿地的主要出入口不仅要交通便利,而且要有较大面积的广场与停车场,以便人员与车辆的集散;其他出入口也要便于人员集散,但不应干扰其他安静区域。
二、景观布局的程序→3.确定出入口的位置
二、景观布局的程序→4.进行功能分区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功能分区。园林景观绿地的性质不同,其功能分区也就不同。进行功能分区时,应根据园林景观绿地的性质、主题等进行合理分区,需注意动与静的分隔。
二、景观布局的程序→4.进行功能分区
二、景观布局的程序→5.进行景色分区
景色分区即景区,是根据园林景观绿地的性质和规模而定的,并不是每个园林景观绿地都可以进行景色分区。一般来说,大型的风景名胜区或公园都会有几个不同特色的景区,如杭州西湖景区有著名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进行景色分区时,应注意各景区之间的主次关系及相互渗透,处理好景区之间的过渡。
二、景观布局的程序→6.确定风景序列与导游线
风景序列是指对园林景观的序列安排,一般包括起景、高潮和结景三个部分,其中,高潮即园林景观的主景部分,起景、结景均为烘托主景而设。其展示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众景先收。游人一入园便能看到园林主景及其他景观,给人以开阔明朗之感,如法国的凡尔赛宫、我国南京的中山陵园等。
(2)深藏不露,出其不意。通过对园林景观空间的合理组织,遮挡园内景色,使游人通过较为封闭的空间之后,产生柳暗花明之感。例如,杭州的留园、拙政园等,均在入口处设置障景来遮挡园内景色。
(3)忽隐忽现。游人入园便能看到主景,但却可望而不可即。在游览过程中,主景忽隐忽现,始终在前方引导着游人,如苏州的虎丘风景区。
第一章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