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传染病; 是鸡场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鸡马立克氏病病原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马立克氏病毒是一种细胞结合型病毒。在鸡体内有无包膜的裸露粒体和有包膜的完整病毒粒体两种形式。无包膜的裸露粒体存在于细胞内细胞破裂后,病毒粒体也随之死亡有包膜的完整病毒粒体主要见于皮肤羽毛囊上皮细胞中脱离细胞后即具有感染力抵抗力较强:污染的垫料、皮屑和羽毛在室温下其传染性可保持4-8个月,在4 ℃ 至少为10年常用的化学消毒剂10分钟可使病毒灭活病原马立克氏病病毒可分为三个血清型Ⅰ型:为致瘤毒株(强毒及其致弱毒株)不同的毒株的毒力差异很大,可分为温和毒、强毒和超强毒Ⅱ型:不致瘤毒株(自然无毒株)Ⅲ型:火鸡疱疹病毒(无致病力疫苗毒株)临床症状潜伏期约3-4周,有的长达数月。根据症状和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在临床上可分为:神经型(古典型)、内脏型(急性型)、眼型和皮肤型临床症状1、神经型神经型发现的最早,所以叫古典型。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被病毒侵害。1、神经型临床症状当坐骨神经受侵害时,病鸡表现为一条腿或者两条腿麻痹,步态失调,常表现为一条腿前伸,另一条腿后伸,形成特征性的“劈叉”姿势有时两腿完全麻痹,病鸡完全瘫痪。1、神经型临床症状当臂神经受侵害时,病鸡表现为一侧或者两侧翅膀麻痹下垂。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损时,引起低头、扭头或歪头现象。颈部迷走神经受侵害时,引起嗉囊膨大,松弛及呼吸困难。临床症状1、神经型病程较长病鸡行动、采食困难因饥饿、饮水不足而消瘦、脱水最的衰竭死亡临床症状2、内脏型最为多见相对而言要比神经型病程短,故称为急性型病鸡初期无明显症状最后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2、内脏型临床症状临床症状3、 眼型在临床很少见到单眼或双眼发病虹膜色素消失,呈同心环状,斑点状或弥漫的灰白色称为“鱼眼”,“白眼病”,“灰眼”瞳孔逐渐缩小,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严重时瞳孔仅有粟米粒大,病眼逐渐失去对光线强弱的适应能力,最后病眼视力丧失双眼失明的病鸡死亡较快,单眼失明发病的病程较长3、 眼型临床症状临床症状4、 皮肤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多发生于翅膀、颈部、背部、尾部上方及大腿的皮肤上表现为毛囊周围的皮肤增多、粗糙,使毛囊形成小结节状肿瘤物,约有玉米粒至蚕豆大,较硬,病程较长,最后多衰竭死亡4、 皮肤型临床症状受侵害的神经受侵害神经的肿胀变粗,比正常粗2-3倍,变成黄色或灰色,有时呈半透明的胶冻样同一神经上还可见到小的结节,神经粗细不均,横纹消失,对称的神经通常是一侧有病变,而另一侧正常,进行对比有助于诊断1、神经型剖检变化在内脏器官上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肿瘤可形成结节突出于脏器表面,也可能不突出脏器表面,可能弥漫性的浸润在内脏的实质内。肿瘤多呈灰白色或黄白色,质硬,切面平整似油脂样,肿瘤多见于肝、脾、肾、腺胃、睾丸、肺、胰脏、心脏、卵巢、肌肉和皮肤等器官。2、内脏型剖检变化肝、脾、肾、卵巢及睾丸肿大明显,可增大到原来的数倍至数十倍可使腺胃胃臂增厚2-3倍,腺胃外观肿胀,较硬,腺胃粘膜潮红,乳头变大,顶端溃烂肌肉发生肿瘤时可见肌肉内有灰白色条纹或结节状肿瘤该病多使法氏囊萎缩,偶尔呈弥漫性肿大,不形成结节状肿瘤。2、内脏型剖检变化流行特点1 、易感动物主要发生于鸡,尤其是集约化程度高的鸡群威胁性更大年龄越轻易感性越高,1-7日龄的雏鸡最易感感染日龄越早发病率和死亡越高发病一般见于1-18月龄的鸡,以2-5个月的鸡发病最为严重开产后发病率、死亡率减少一般母鸡较公鸡易感流行特点2 、传染源病鸡带毒鸡流行特点3 、传播途径病毒附着在羽毛根部或随皮屑排出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唾液、鼻液和粪便)舍饲鸡主要经呼吸道途径传播经消化道感染防控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避免不同日龄的鸡混养实行网上饲养和笼养减少鸡只与羽毛粪便接触防控措施2、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熏蒸消毒法防控措施2、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孵化场应远离鸡舍孵化器具、接种室要严格消毒种蛋入孵前和雏鸡出壳后都应用甲醛熏蒸消毒育雏舍应远离其它鸡舍,入雏前应当彻底清扫和消毒防控措施3、疫苗接种应当在1日龄时进行雏鸡在接种后10-14天可产生免疫力保护期一般在一年半防控措施3、疫苗接种胚胎免疫:在18日胚龄时进行鸡胚接种防控措施3、疫苗接种1日龄的雏鸡可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部位一般在颈后的皮下肌肉注射一般在胸肌防控措施3、疫苗接种在进行疫苗接种的同时,鸡群要封闭饲养尤其是育雏期间应当搞好封闭隔离防控措施3、疫苗接种疫苗种类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HTV)二价苗及血清Ⅰ型冰冻疫苗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HTV)使用最广泛只需在4℃保存就可以容易受母源抗体干扰不能抵抗超强毒的感染二价苗及血清Ⅰ型冰冻疫苗细胞结合疫苗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很小比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免疫效果好一般需要在液氮条件下保存,运输和使用不方便防控措施3、疫苗接种在还没有存在超强马立克病毒的鸡场:使用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为了增加免疫效果,可提高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的免疫剂量在存在超强马立克氏病毒的鸡场:使用二价苗及血清Ⅰ型苗免疫接种失败原因疫苗应保存在液氮面以下疫苗取出后立即放入25~37℃水中10s左右,使病毒复苏随即加入稀释液,从解冻到稀释不超过90s疫苗注射时应经常摇动,使其均匀,1小时内用完同时注意注射器皿的消毒,防止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感染1、疫苗保存和使用不当2、早期感染免疫接种失败原因疫苗免疫最快需5~6天才能产生免疫力雏鸡对马立克氏病毒的易感性较高要进行早期隔离饲养,避免早期感染3、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接种失败原因冻干苗受母源抗体的干扰较大免疫时要增加免疫剂量或使用液氮苗4、超强毒的存在免疫接种失败原因5、免疫抑制和应激免疫接种失败原因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增生症、球虫病、霉菌毒素以及各种应激因素均可使鸡对马立克氏病的免疫保护力下降,导致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