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产蛋下降综合症的诊断与防控 课件(共23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8 产蛋下降综合症的诊断与防控 课件(共23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又叫减蛋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使蛋鸡产蛋率下降的疾病。
产蛋下降综合症
主要特征:
产蛋鸡产蛋骤然下降
产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
褐色蛋颜色变淡
产蛋下降综合症
病原
属于禽腺病毒,目前已知的病毒血清型事例有一个。
病原
属于禽腺病毒,目前已知的病毒血清型事例有一个。
凝集
红细胞
病原
属于禽腺病毒,目前已知的病毒血清型事例有一个。
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卵巢、输卵管、鼻咽、泄殖腔和软壳蛋、畸形蛋的蛋白中。
禽腺病毒
该病毒对乙醚、氯仿表现稳定,抗PH范围很广,从PH3-10都有很高的耐受力。
在60℃经30分钟被灭活。
0.1%甲醛作用48小时可灭活。
临床症状
潜伏期约7-9天。
病鸡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鸡群突然发生群体性产蛋下降。
病鸡产的蛋的蛋色泽变浅,产薄壳蛋、畸形蛋,蛋壳表面粗糙,似砂纸样,蛋品质下降,蛋清稀薄如水。
临床症状
在发现异常蛋的同时,有的鸡很快停止产蛋。
全群鸡产蛋率下降20-50%,持续4-10周或更长时间,然后回升,最终也回升不到标准产蛋曲线。
临床症状
个别鸡有发病期间可见到羽毛散乱,腹泻、精神不振等症状。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由禽腺病毒垂直感染的鸡,初产期推迟,多数在产蛋率达50%至高峰期之间发病。
种鸡感染产蛋下降综合症时,病鸡的受精率不受影响,但孵化率则明显下降,死胚率由正常的6-8%增至10-12%。
输卵管萎缩变小,出血
成熟卵泡软化
输卵管子宫部发生炎症
粘膜潮红、水肿
输卵管腔内有少量灰白色胶冻样物或积有干酪样物
剖检变化
诊断
初步诊断
临床症状
病例剖检变化
鉴别诊断
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易感动物
流行特点
只发生于产蛋鸡
各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
流行特点
病毒的毒力在性成熟前的鸡体内不表现出来
产蛋初期的性成熟应激,才致使病毒活化使产蛋鸡发病
但以25-35周龄的鸡最易感。易感性有差异
产蛋高峰的鸡最易感,褐壳蛋鸡比白壳蛋鸡感染更严重
对鸭无致病性,但感染后长期带毒
自然感染鸡康复后可获得3个月的坚强免疫力
3. 传染源
流行特点
病鸡
带毒鸡
自然宿主是鸭、鹅
3. 传染源
流行特点
病鸡
带毒鸡
自然宿主是鸭、鹅
病毒在输卵管中繁殖期间所产的蛋中常含有病毒
4. 传播途径
流行特点
成年母鸡由于输卵管渗出液污染了粪便,粪便中也含有病毒
粪便污染了饲料、饮水、饲养管理用具和运输工具,使其他鸡经消化道感染
杜绝病毒传入
防控措施
最好的防制办法是用未感染产蛋下降综合症病的鸡群留种蛋
如果从外地引种,必须从无产蛋下降综合症病的鸡场引进,引进后要隔离观察一定时间
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
鸡场应与鸭场分开,加强鸡场和孵化室的消毒工作
注意对各种用具、人员、饮水和粪便的消毒
防控措施
3. 预防接种
一般使用油乳剂苗
目前使用的有新-支-减三联苗,新-减二联苗
防控措施
3. 预防接种
免疫方法
商品蛋鸡16-18周龄时肌肉注射0.5毫升/只,一般经15天后产生抗体,免疫期6个月以上
如果是种鸡应在35周龄时再接种一次
防控措施
4. 鸡群发病后,应注意隔离、淘汰
采取紧急接种措施,但作用不大
对发病鸡群补充维生素、钙或蛋白质
加入抗菌药物等,可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