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焦急(jiāo) 叼走(diāo) 喘气(cuǎn)B.一大截(jié) 伯伯(bái) 深浅(qián)C.严肃(sù) 喜悦(yuè) 教诲(huì)D.羊圈(quān) 前蹄(tí) 石磨(mò)2.下面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一项是( )A.张望 巨大 B.抢夺 脚步 C.寒冷 老师 D.买卖 得失3.下面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A.不好意思的语气 B.高兴欢快的语气 C.难为情的语气 D.难过的语气4.《村居》和《咏柳》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对春天的赞美 B.对儿童的喜爱 C.对柳树的赞美 D.对风筝的喜爱5.植树的好处是( )①防风固沙 ②减少噪音 ③美化环境 ④保持水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根据偏旁推测,下面最有可能跟“珍贵的玉石”相关的字是( )A.铜 B.镜 C.珠 D.财7.请你帮奇奇选出填入括号中的汉字正确的一项( )我们的先( ),( )成一个个部落,( )随首领的引导,成( )挡住野兽的( )击,在( )难的环境中创造工具,让生活变得更方便。A.组 祖 跟 功 艰 攻 B.组 祖 功 跟 艰 攻C.祖 组 跟 功 攻 艰 D.祖 组 功 跟 攻 艰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彼此不相同的一项是( )A.纺织 模仿 B.绒毛 光荣 C.率领 效率 D.仿佛 扶持9.下面邮件中全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含 帮 吴 B.迎 永 积 C.绝 垂 新 D.指 莲 湖10.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关爱他人的表现。请你仔细阅读《千人糕》,选出不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 )A.必须要有整一千个人做的糕才是“千人糕”。B.一块“千人糕”出现在大家眼前,非常不容易。C.“千人糕”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米糕。D.“千人糕”的原材料里有大米和糖。11.下列季节与词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春季——鸟语花香、草长莺飞 B.夏季——骄阳似火、北雁南飞C.秋季——秋高气爽、层林尽染 D.冬季——冰天雪地、滴水成冰12.新趋势·传统文化 下列诗句中,与课文《画杨桃》的道理相似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3.下面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中秋节 重阳节 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B.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C.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端午节14.理一理下列汉字的笔顺,其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案”字的第五笔是“”。B.“渡”字的第十一笔是“”。C.“毽”字的第五笔是“”。D.“陀”字的第七笔是“”。15.下面词语中,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周围——四周 B.赞赏——赞美 C.合力——用力 D.攻打——进攻16.给词语、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碧玉妆成一树高。( )A.修饰,打扮 B.出嫁女子的陪嫁 C.妇女脸上、身上的装饰。17.夏天的三种快乐,其中最大的快乐是( )A.战胜自己 B.能带给别人快乐 C.真正的发现18.哪些不是金波爷爷童年的玩具( )A.脸谱 B.兔儿爷 C.积木 D.快乐鸡毛19.为了让陀螺转得更轻快,我们常到( )去玩。A.冰上 B.草地上 C.操场上20.夏子用毛笔在良子的( )上点了一个黑点。A.鼻子 B.脸蛋 C.手心21.红心皇后把花环套在了( )的椅子上。A.王子 B.商人的儿子 C.警察局长的儿子22.仙人帮助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愿望,交换年龄后的父子( )A.开心极了 B.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C.并没有如他们原本所想的那样如愿23.苏巴的愿望是返老还童,专心读书,许愿后( )A.按时上学 B.学习优秀 C.找借口逃学24.马良用神笔,专门替( )画画。A.穷苦人 B.财主 C.皇帝25.马良被财主关进马厩,他在墙壁上画了( )逃出马厩A.一扇门 B.一匹大骏马 C.一架梯子26.马良的神笔是( )送给他的。A.白头发老人 B.画师 C.白胡须老人27.下列与“严厉——严肃”关系不同的一项是( )A.教诲——教导 B.难忘——牢记C.准确——错误 D.半晌——半天2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座 B.请座 C.讲座 D.一座山29.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孩子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B.孩子们和雷锋叔叔走散了,找也找不到。C.孩子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30.对“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雷锋叔叔时时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B.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C.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将爱带给那些需要我们的人。D.雷锋叔叔爱出风头,哪里都有他。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A.背着年迈的大娘;抱着迷路的孩子B.抱着迷路的孩子;背着年迈的大娘C.抱着年迈的大娘;背着迷路的孩子32.下列判断方向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指着北。 B.大树枝叶稠的是南方,稀的是北方。C.北极星指示北方。 D.房顶的积雪化得快是北,化得慢是南。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哥哥自言自语地说:“我记得明明放在这里的,跑哪里去了呢?B.老师和颜悦色地说:“别急,你再想想。”C.听到妈妈喊我,我连忙从二楼跑了下来,累得我筋疲力尽。34.“迟日江山丽”的下一句是( )A.春风花草香 B.秋风花草香 C.春风香花草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冫”作偏旁字大多数与水有关。B.用“心”作偏旁的字大多数与“心理、情感”有关。C.用“钅”作偏旁的字大多数与金钱有关。D.用“灬”作偏旁的字大多数与水有关。36.下列一组近义词正确的是( )回忆——( ) 必须——( ) 一瞬间——( )A.回想 务必 一世纪B.回想 务必 一刹那C.回想 不必 一世纪D.展望 不必 一世纪37.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正确的是( )(1)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2)蜘蛛看到顾客后,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A.容易 急忙 B.容易 悠闲 C.艰难 急忙 D.艰难 悠闲38.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蘑菇 炸酱面 B.蒸饺 烤鸭 C.小米弱 凉伴39.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树根 商量 终于 绿茵茵 色彩班斓B.青蛙 搬家 倒立 自言自语 生机勃勃C.花籽 泉水 破旧 尽心皆力 与世隔绝D.应该 整个 妨织 笨手笨脚 九牛二虎之力40.下列哪个不是雷锋叔叔做的好事?( )A.在墙上画画B.在雨天背着年迈的大娘穿过泥泞的小路C.帮助迷路的孩子41.选字组词( )。( )失 ( )水 去( )A.帽 洒 留B.冒 撒 流C.冒 洒 留42.下列各组词语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脱掉春天 奔向棉袄 寻找家门 挖着树坑B.取回包裹 开满鲜花 骑着摩托车 挥着铁锹C.精心看看 仔细移入 小心挑选 扶正树苗43.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岸 杨柳 叮叮咚咚 春风拂面B.邮局 惊奇 兴致勃勃 璧空如洗C.体息 汗珠 绚丽多彩 梳妆打扮D.格外 植树 五颜六色 引人注目44.下面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一项是( )A.散 B.阴 C.脚 D.肖4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中都可能会出现用字不规范的情况。B.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行书的特点是端庄秀丽。D.“册”是一个象形文字,指用绳子把竹简编穿成册。46.下列选项中,与“明晃晃”的“晃”读音相同的是( )A.晃眼 B.晃动 C.摇头晃脑4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蒙的大雨 晶莹的露珠B.踏着荆棘 乘着春风C.年迈的大娘 顺着小路48.对“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雷锋叔叔时时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B.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C.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将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D.雷锋叔叔很神奇,哪里需要他就能出现在哪里。49.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方式 从此 简单 B.蓝天 炎黄 结局C.菜子 麦子 座位 D.注意 源头 自觉5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表达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我的每个小伙伴都特别有意思。B.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C.这棵松树长得像宝塔,真有意思。D.这个活动意思不大,我不想参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喘气(cuǎn)——chuǎn;B.伯伯(bái)——bó,深浅(qián)——qiǎn;D.羊圈(quān)——juàn;故选C。2.A【详解】本题考查近义字。A.张望:“张”表示看,“望”表示看。“张”和“望”的意思相近。巨大:“巨”表示非常大,“大”也表示大。这两个字的意思相近。B.抢夺:“抢”表示强行取得,“夺”也表示取得。两个字意思相近。脚步:“脚”指人体下肢接触地面的部分,“步”表示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或一次跨出的动作。这两个字的意思并不相近。C.寒冷:“寒”表示冷,“冷”也表示温度低,感觉凉。这两个字的意思是相近的。老师:“老”通常表示年龄大或时间长,“师”表示教师或擅长某种技术的人。这两个字的意思并不相近。D.买卖:“买”表示购进,“卖”表示出售。这两个动作是相对的,意思并不相近。得失:“得”表示获得,“失”表示失去。这两个动作也是相对的,意思并不相近。故选A。3.B【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句子中的“连蹦带跳”说明了小马在说这句话时是非常兴奋和活跃的。“怎么不能?”这一反问句进一步表现出它对自己能够帮忙的自信和决心。“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则直接表达了小马的积极态度和乐于助人的意愿。故要读出高兴欢快的语气。故选B。4.A【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村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咏柳》表达了作者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故选A。5.D【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 。植树的好处很多: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附灰尘,降低噪音等。故选D。6.C【详解】本题考查偏旁的含义。用“王”作偏旁的字大多与珍贵的玉石有关。A.“铜”的偏旁是“钅”,本义为金属名,古称赤金,与金属有关。B.“镜”的偏旁是“钅”,用以反映形象的用具,古代多以铜磨制,现代多用平面玻璃涂水银制成。与金属有关。C.“珠”的偏旁是“王”,珍珠,某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内产生的圆形颗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是贵重的装饰品,也可做药材。与珍贵的玉石有关。D.“财”的偏旁是“贝”,指财物。与钱财有关。故选C。7.C【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先祖:祖先。组成:由部分、个体组合成为整体。跟随:指随从在后面。成功:获得预期结果。攻击:指发起或发动进攻。艰难:艰辛而困难。故选C。8.C【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A.都读fǎng;B.都读róng;C.读shuài/lǜ;D.都读fú。故选C。9.D【详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辨析。A.不全是形声字,其中“吴”是会意字,从口和一个奔走之形的人;B.不全是形声字,“ 永”是象形字,形状像一条长长的流水,其中间部分是主河,旁边则是支流;C.不全是形声字,“绝”是会意字,从刀,表示人用刀断丝;D.全是形声字。故选D。10.A【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千人糕》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描述制作一种被称为“千人糕”的食品,旨在表达任何看似普通的物品背后都凝结着许多人的劳动和付出。文中的“千人糕”并不是指真正由一千个人制作的糕,而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意在强调一个普通的米糕背后也凝结了许多人的劳动。选项A说“必须要有整一千个人做的糕才是‘千人糕’”,这与课文内容不符。故选A。11.B【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B.北雁南飞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季节和词语对应错误;故选B。12.B【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课文《画杨桃》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与本课的道理相似。故选B。13.B【详解】本题考查重要节假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清明节: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故选B。14.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字笔顺。A.案:一共10笔,上下结构。笔顺是。因此,第五笔是丿。选项叙述错误。故选A。15.C【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C.“合力”的意思是一起出力。“用力”指花费精力;使劲。两者意思不相近。故选C。16.A【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碧玉妆成一树高”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妆:装饰,打扮。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7.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夏天的三种快乐》讲述的三种快乐分别是:真正的发现,战胜自己,带给别人快乐。“最大的快乐”是带给别人快乐。故选B。18.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一起长大的玩具》记述了作者与小时候玩的三种玩具(猪蹄儿灯、陀螺、兔儿爷)之间的故事。作者童年时在玩这三种玩具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无限乐趣。读了《一起长大的玩具》,我知道金波爷爷小时候的玩具特别有趣,有陀螺、猪蹄儿灯、兔儿爷、泥泥狗、脸谱和老鸹枕头、快乐鸡毛。故选C。19.A【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一起长大的玩具》中有一句话“ 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儿。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故选A。20.A【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校庆日》是一篇短篇的阅读短文,讲述的是良子和正子快毕业时,正子关心良子,让良子和山雀小山子一起玩一起表演的故事,其中组成校庆表演组的是正子与良子,表演了舞蹈节目。良子与正子、夏子还有小山雀排练节目时,夏子调皮地拿起毛笔在良子的鼻子上点了个黑点。故选A。21.A【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红心皇后是《纸牌国》的人物,结合文章句子“红心皇后款款步入大厅,手上拿着素馨花环,站在王子面前。她羞答答的,几乎拿不起花环套在王子的椅子上。”可知红心皇后把花环套在了王子的椅子上。故选A。22.C【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泰戈尔的《愿望的实现》故事中爸爸的三个愿望是:希望自己能回到童年,好好读书,回到老年。仙子帮助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愿望,可是交换了年龄后的父子却并没有如他们原本所想的那样如愿。变小了的父亲,依然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那样会去好好读书。故选C。23.C【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出自《愿望的实现》,结合文中句子“但是现在,当他真的返老还童了,他却怎么也不想去上学念书。苏希生气地斥责他:‘爸爸,你不去上学了?’苏巴挠着头,哭丧着脸小声地说:‘今天我肚子痛,不能去上学了。’”可知苏巴的愿望是返老还童,专心读书,许愿后却找借口逃学。故选C。24.A【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马良是《神笔马良》的人物,结合文章内容“从此,马良用自己的本领自由自在地为穷苦的乡亲们画画,画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犁耙、耕牛、水车、石磨……”可知马良专门替穷人画画。故选A。25.C【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出自《神笔马良》,结合文章句子“这事被贪心的财主知道了,要马良给他画大元宝。马良不肯,就被关入马厩中。马良画了一架梯子,逃跑了。”可知马良画了一架梯子逃出马厩。故选C。26.C【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题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神笔马良》。《神笔马良》的主要内容:有个孩子叫马良,他喜欢画画并且画什麽像什麽,他的家里非常穷,买不起笔。一天,一位白胡须老人(神仙)给了他一支神笔,结果画的都变成真的了。财主和官老爷知道此事,想让马良为他们画金山,马良画好后又画了大船,趁官老爷高兴时画巨浪打翻了船,惩治了那些坏蛋。从此马良专替穷人作画穷苦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故答案是C。27.C【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严厉:严肃而厉害。严肃:郑重;认真。两个词语是近义词。A.教诲:教导训诫。教导:教育指导。两个词语是近义词。B.难忘:没办法忘记。牢记:长久清晰地记住。两个词语是近义词。C.准确: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或事先的要求。错误: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两个词语是反义词。D.半晌:半天。半天:白天的一半。两个词语是近义词。故选C。28.B【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B.请座——请坐。29.B【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B.《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写“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可知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寻找雷锋的足迹,是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并不是和雷锋叔叔走散了。故选B。30.D【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D.句子不仅指的是雷锋,还指的是像雷锋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句子的重点是在赞扬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倡导大家也学习雷锋那样乐于助人,并不是说雷锋爱出风头。故选D。31.B【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原文是“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故选B。32.D【详解】考查判断方向的方法。D.错误。房顶上南边的积雪才会被太阳照射到,会化得快;北边的积雪太阳照射不到,化得慢。故选D。33.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C.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没有一点力气。结合“从二楼跑了下来,累得我”可知,后面应该是累成什么样子,可以换成“汗流浃背”,使用不恰当。故选C。34.A【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的背诵。“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自杜甫《绝句》,译文: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故选A。35.D【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基础知识的掌握。A选项,两点水,即部首“冫”,读作[bīng],古同“冰”,由此可见两点水的字大多与冰有关。同时在《说文解字》:“冫,冻也。象水凝之形。”这也代表着两点水的字也和水有关。说法正确。B选项,心字旁或者心字底的字大多数与人的思想、情绪、情志有关。说法正确。C选项,古人最早以贝壳为钱币,所以贝字旁的字,和钱财、财富有关。说法正确。D选项,灬偏旁的字大多与“火”有关。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36.B【详解】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确定近义词的方法有:(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如找可贵的近义词时,抓住词素“贵”组词:珍贵。(2)从词语的意义上去找。先弄清词语的意思,然后再想想有哪些词语与这个意思相同或相近。回忆:(动)回想:~过去|~往事。[近]回顾。[反]展望。②(名)回想起的事情,记忆:勾起~|美好的~。回想:(动)想从前的人或事情:~当年,风华正茂|~逝去的岁月。展望:(动)向远处看。比喻对于事物发展前途的推测或观察:~未来。[近]瞻望。[反]回顾|回想。回忆近义词:回想。必须:(副)①必要,一定要(多就事理、情理而言):要想成就大业,~从点点滴滴做起。[近]必需。[反]不必。②加强命令的口气:上课~听讲![近]必要。务必:(副)必须;一定要:~按时到会。[近]务须。[反]无须。不必:表示没有必要。必须近义词:务必。一瞬间:形容很短的时间。一刹那,时间非常快的就过去了,用来形容时间极短暂。一世纪: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一刹那:十分短促的时间内。一瞬间近义词:一刹那。37.A【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基础应用。(1)简单:(形)①头绪少;结构单纯:~机械。②平凡(指经历、能力等;多用于否定式)。近义词:简明、容易等。(2)匆忙:(形)忙碌;急忙。近义词:匆促、急促、慌忙、急忙等。故答案选A。38.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C错误。“小米弱”应为“小米粥”,“凉伴”应为“凉拌”。39.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A.色彩班斓——色彩斑斓;C.尽心皆力——尽心竭力;D.妨织——纺织。故选B。40.A【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文中“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可知这是雷锋叔叔做的好事,并没有写雷锋叔叔在墙上画画。故选A。41.C【详解】本题考查组词。冒失:轻率;鲁莽。洒水:使水分散地落下。去留:指离开或留下;取舍。故选C。42.A【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A.春天是季节,不能穿在身上,搭配有误,可以寻找春天;棉袄是衣物,不能奔向,搭配有误,可以脱掉棉袄。家门对我们来说很熟悉,寻找家门搭配不当,可以冲出家门。故选A。43.D【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搭配的词,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错误。提岸——堤岸,意思:防治河水漫溢的挡水工程;城市名。碧空如洗B.错误。璧空如洗——碧空如洗,意思:指蓝色的天空像洗过一样的明净,形容天气晴朗。C.错误。体息 ——休息,意思:指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它是一个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D.正确。44.C【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造字法的积累。“月”作为部首叫做“肉月旁”,它所构成的字多是与身体各部位有关的,指的是肉体。故选C。45.C【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基本知识。A.说法正确。比如街头招牌百衣(依)百顺,就是谐音广告,是用字不规范的现象。B.说法正确。“汉字的演变顺序大致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说法错误。行书用笔与楷书大同小异,下笔、收笔、转折多顺势而为,灵活多变。D.说法正确。“册”: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46.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音字知识。“明晃晃”指光亮闪烁,“晃”读“huǎng”。A “晃眼”指光线过强,刺得眼睛不舒服,“晃”读“huǎng”。B “晃动”指摇晃;摆动,“晃”读“huàng”。C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晃”读“huàng”。故选:A。47.A【详解】考查词语搭配。形容词要符合其后名词的特点,A“蒙蒙的大雨”蒙蒙指细雨迷蒙,应改为蒙蒙的细雨。 “晶莹”是露珠的特点。B“着”用在动词后,使其变为介词。“踏着荆棘”踩着荆棘。“乘着春风”搭乘春风,搭配得当。C“年迈”是大娘的特点。“顺着小路”表示沿着小路。搭配得当。48.D【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雷锋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词语“活雷锋”说的是像雷锋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常用于形容善良正义又乐于助人的人。句子“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里的“雷锋”不仅指的是雷锋,还指的是像雷锋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句子的重点是在赞扬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倡导大家也学习雷锋那样乐于助人;并不是在表达雷锋的神奇,能够随时出现。选项D的说法错误。故选D。49.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ABD书写正确。C.菜子——菜籽:蔬菜的种子。故选C。50.B【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意思:①(名)意义;思想内容。②(名)意见;愿望。③(名)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④(动)指表示一点心意。⑤(名)某种趋势或苗头。⑥(名)情趣;趣味。A.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意思”指的是(名)情趣;趣味。B.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意思”是(名)意义;思想内容。C.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意思”指的是(名)情趣;趣味。D.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意思”指的是(名)情趣;趣味。故选B。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