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6单元世界 之音乐窗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通过听赏、思考、律动、讨论、实践等多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从中理解印度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分析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能模拟表现印度风格旋律的特点或哼唱主题音乐。能用肢体语言或乐器创新性的表现音乐。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体验印度音乐独特魅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同时尝试鼓励学生反思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使学生意识到推广传统音乐文化、保持其活跃生命力的重要性。本课目标新知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印度吗?通过抖音、电影、音乐、舞蹈等方面了解过印度的文化吗 新知导入印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国度,它的舞蹈不仅是艺术,还包含着丰富的宗教含意。尤其是舞蹈时的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等方面具有独特神韵。印度最具特色的乐器:“西塔尔”琴 (Sitar)和“塔布拉”鼓(Tabla)。“西塔尔”是一种长颈弹拨乐器,共有 7 根琴弦,有独特的音响效果,主要是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用来演奏拉格 (Raga) 或为演唱伴奏的;“塔布拉”是由两个单面鼓组成的套鼓,是进行(Tala)演奏的关键乐器。新知导入歌曲《蒙格尼》新知讲解聆听作品感受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什么情感?新知讲解歌舞音乐《蒙格尼》是一首描述印度青年男女在婚嫁时喜悦与激动情绪的歌曲。新知讲解再次聆听歌曲:1.歌曲采用了几拍子?2.歌曲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3.由几个部分组成?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歌曲为C大调4/4拍速度较快由ABCD四个乐段构成新知讲解欣赏第一乐段:1.听听第一乐段表现了怎样的情感?2.速度是怎样的?3.用什么演唱方式?新知讲解歌曲一开始欢快的前奏进入,然后边男生独唱旋律跳跃且富有情感,表达对国家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打节奏新知讲解欣赏第二乐段:1.听听第二乐段表现了怎样的情感?2.速度是怎样的?3.用什么演唱方式?新知讲解一段间奏后,歌曲进入第二乐段,第二乐段的音乐情绪欢快,热情,边舞蹈边演唱,这时候的演唱形式变成了女生独唱,旋律后半部分重复了第一乐段。下面我们我们跟着音乐哼唱此片段新知讲解欣赏第三乐段:1.听听第三乐段表现了怎样的情感?2.速度是怎样的?3.用什么演唱方式?新知讲解第三乐段情绪依然欢快,旋律轻快热情,速度较快,第三乐段的演唱形式变成了男女对唱,表达了印度人民对于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分男女哼唱新知讲解欣赏第四乐段:1.听听第四乐段表现了怎样的情感?2.速度是怎样的?3.用什么演唱方式?新知讲解这段音乐的速度变快,情绪变的更加热情,在演唱方式方面男女交替进行,男女合唱,齐唱等多种形式出现。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打节奏新知讲解下面整体欣赏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几个音乐典型的动作新知讲解共同演绎作品:第一乐段做声势动作第二三乐段哼唱+舞蹈第四乐段打节奏课堂展示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课堂拓展欣赏完视频说说印度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有什么不一样?课堂拓展印度舞蹈中的宗教元素很多,事实上任何艺术都有它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都不是凭空而来。因此我们在了解我国音乐的时候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堂拓展课堂总结歌曲为C大调4/4拍速度较快由ABCD四个乐段构成印度最具特色的乐器:“西塔尔”琴 (Sitar)和“塔布拉”鼓(Tabla)。谢谢观看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世界音乐之窗》第1课《蒙格尼》。【教材分析】《蒙格尼》是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世界音乐之窗》第1课欣赏,歌舞音乐《蒙格尼》是一首描述印度青年男女在婚嫁时喜悦与激动情绪的歌曲。印度歌舞音乐《蒙格尼》,将印度独特的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 通过第 16 届亚会 (广州)文艺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 印度歌舞的华丽富贵与热情奔放散发出了独特魅力。【学情分析】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听赏、思考、律动、讨论、实践等多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从中理解印度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分析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二)艺术表现能模拟表现印度风格旋律的特点或哼唱主题音乐。(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音乐。(四)文化理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体验印度音乐独特魅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同时尝试鼓励学生反思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使学生意识到推广传统音乐文化、保持其活跃生命力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模拟表现印度风格旋律的特点或哼唱主题音乐。(二)教学难点:1、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音乐。2、鉴赏音乐风格及作品结构【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印度吗?通过抖音、电影、音乐、舞蹈等方面了解过印度的文化吗 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印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国度,它的舞蹈不仅是艺术,还包含着丰富的宗教含意。尤其是舞蹈时的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等方面具有独特神韵。 它的歌舞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听, 感受音乐与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魅力。印度最具特色的乐器:“西塔尔”琴 (Sitar)和“塔布拉”鼓(Tabla)。“西塔尔”是一种长颈弹拨乐器,共有 7 根琴弦,有独特的音响效果,主要是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用来演奏拉格 (Raga) 或为演唱伴奏的;“塔布拉”是由两个单面鼓组成的套鼓,是进行(Tala)演奏的关键乐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它名字就叫作《蒙格尼》(书写板书《蒙格尼》)【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聆听作品,感受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音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表达什么情感?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舞音乐《蒙格尼》是一首描述印度青年男女在婚嫁时喜悦与激动情绪的歌曲。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歌曲采用了几拍子?歌曲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由几个部分组成?(播放音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曲为C大调,4/4拍、较快,由ABCD四个乐段构成。(二)初步聆听,分段欣赏教师:下面我们欣赏第一乐段,听听第一乐段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速度是怎样的?用什么演唱方式?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歌曲一开始欢快的前奏进入,然后边男生独唱旋律跳跃且富有情感,表达对国家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打节奏预设:打节奏表现音乐教师:下面我们欣赏第二乐段,听听第二乐段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速度是怎样的?用什么演唱方式?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一段间奏后,歌曲进入第二乐段,第二乐段的音乐情绪欢快,热情,边舞蹈边演唱,这时候的演唱形式变成了女生独唱,旋律后半部分重复了第一乐段,下面我们我们跟着音乐哼唱此片段预设:哼唱教师:下面我们欣赏第三乐段,听听第三乐段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速度是怎样的?用什么演唱方式?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三乐段情绪依然欢快,旋律轻快热情,速度较快,第三乐段的演唱形式变成了男女对唱,表达了印度人民对于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分男女哼唱预设:男女哼唱教师:下面我们欣赏第四乐段,听听第四乐段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速度是怎样的?用什么演唱方式?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这段音乐的速度变快,情绪变的更加热情,在演唱方式方面男女交替进行,男女合唱,齐唱等多种形式出现。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打节奏预设:边听音乐边打节奏教师:下面整体欣赏预设:整体欣赏教师:下面我们学几个音乐典型的动作预设:学跳印度舞蹈三、精彩演绎,自由畅想教师:下面我们共同演绎这首作品,第一乐段做声势动作,第二三乐段哼唱+舞蹈,第四乐段打节奏,表现音乐预设:表现音乐【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预设:欣赏视频教师:欣赏完视频说说印度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有什么不一样?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印度舞蹈中的宗教元素很多,事实上任何艺术都有它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都不是凭空而来。因此我们在了解我国音乐的时候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音乐不是表现事物本身, 而是直接表达人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 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感知和体验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享受音乐过程中的愉悦。】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蒙格尼》1=C 4/4拍 较快A+B+C+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0d6ae1a0f9306e357cc0c0c8daeec65.mp4 【2022新版课标】中学-音乐-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蒙格尼》-课件.pptx 【2022新版课标】中学-音乐-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蒙格尼》-课堂教学设计.docx 歌曲听赏:《蒙格尼》_128k.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