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棉型织物及中长纤维织物设计 课件(共30张PPT)- 《纺织品设计》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棉型织物及中长纤维织物设计 课件(共30张PPT)- 《纺织品设计》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六章 棉型织物及中长纤维织物设计
内容:
一、一般涤棉织物设计
二、纬长丝织物设计
三、中长纤维织物设计
一、涤棉织物设计
(一)一般涤棉织物
1、基本特征
“滑、挺、爽”
坚牢耐磨
尺寸稳定性
2、一般涤棉织物的设计
(1)原料的选配:涤纶制造加工工艺不同,就具有不同的性能。它关系着涤棉混纺纱的物理性能和纺纱技术。化纤的长度与线密度必须相适应。对一般纺纱工艺,化纤的长度、线密度应有下列关系:
纤维长度L(mm)/ 纤维线密度Tt(tex)≈3
纱中纤维根数应在60~80根,L/ Tt的值可根据织物不同风格的要求,予以适当调整。
例如:对细薄织物,取L/ Tt﹥3,对外衣织物,取L/ Tt﹤3。这样粗短纤维可以增加织物的毛型感,并减轻起毛起球现象。
涤纶线密度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见表3—6,涤纶的长度采用35~38mm。
( 2 )混纺比的选择:混纺比应根据织物的涤棉织物的用途和风格来决定,一般认为涤棉混纺比以65/35或67/33为宜,若要增加织物的棉型感或舒适感,可减少涤的重量,采用低比比例涤棉织物,常用的有棉65/涤35、棉55/涤45。
(3)细纱捻系数的配置:若为单纱织物,捻系数宜为362~410,若为股线织物,捻系数为 324~363。
(4)织物紧度的配置:由于混纺纱线直径比同特棉纱为大,故同样密度的棉织物和涤棉混纺后者的紧度大,为此若要设计一与棉织物相同风格的织物, 用相似织物设计法进行设计。
(二)涤棉烂花织物
1、加工原理
烂花织物的坯布是由两种纤维组合织制而成的,
其中一种纤维能被某种化学物质水解破坏,而另一种纤维则不
受影响,从而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烂花布。
棉、麻、人造粘胶等植物纤维都具有耐碱性,但耐酸性
差,羊毛、丝等动物纤维,都具有耐酸性,但耐碱性差,合
成纤维具有耐酸性,有些还有耐碱性,因此利用这些化学性
质,它们之间组成的各种交织物或混纺织物、包芯织物,可
进行腐蚀加工,制成烂花印花织物,这就是烂花印花的基本
原理。
涤棉烂花织物是利用两种纤维对酸有不同反应的特点,烂花坯布经印染整理后,即成为按照花型设计要求的烂花织物。 使涤棉织物某一部位的经、纬纱中,棉纤维被酸腐蚀,保留涤纶纤维,该部位即呈现透明筛网状,而其余部位的经纬纱仍维持原状,布面呈现凸出花纹。因此,烂花布亦称凸花布。
2、烂花织物特点
质地轻盈,花型轮廓清晰。
织物呈透明状、
凹凸感。
3、品种分类
(1)按使用原料
涤/棉烂花布: 纱芯是涤纶丝, 外包棉纤维的包芯纱;
或涤棉混纺纱;
丙/棉烂花布:
维/棉烂花布:
丝绒烂花布:坯布由蚕丝和粘胶丝两种纤维组
成。底布为蚕丝,绒毛为粘胶丝。
经烂花处理,粘胶纤维被破坏,
而蚕丝不受影响。
(2)纱线结构
包芯纱烂花布 :经纬纱为包芯纱。
半包芯纱烂花布 :由包芯纱与一般混纺纱交织。
混纺纱烂花布 :经纬纱为混纺纱。
(3)染整加工
漂白烂花布 :
印花烂花布 :
素色烂花布 :
(4)按用途
服装用烂花布 :
装饰用烂花布 :
4、涤/棉烂花织物
织物设计
1) 涤纶芯丝细度: 根据织物用途和风格选择。
太细烂花部位细而软;太粗缺乏轻盈感。
装饰织物: 烂花面积大,悬垂好,长丝粗些;
一般7. 6tex (68旦)左右。
夏季服装用织物:烂花面积小,考虑凹凸效果,长丝细些
一般5tex(45旦)左右。
烂花布
2)混纺比:
涤/棉包芯纱:
棉包覆量过大:若涤丝在纺纱过程中断头,棉纤单独成纱
→“空心纱”→烂花部位缺丝,影响质量。
棉包覆量过小:包覆不良、芯丝裸露,凹凸效果差。
∴一般棉纤维的包覆量为40~60%左右。
涤/棉混纺纱:
棉纤维被腐蚀后,纱特↓, 纱线结构疏松, 强力↓。
从保持织物强力考虑,涤纶含量不宜过低,但过高
会影响烂花效果。
∴涤纶含量不少于50%,棉纤维含量不高于50%。

3)经纬纱配置:
经纱 纬纱 烂花效果与用途
包芯纱 包芯纱 烂花效应好,轮廓清晰, 可进行大面积烂花,多用 于工艺装饰。
包芯纱 混纺纱 烂花效应较好,轮廓较清 晰,不宜大面积烂花,多 用于服装。
混纺纱 包芯纱 同上
混纺纱 混纺纱 烂花效应较差,轮廓不清 晰,宜小面积烂花,主要 用于服装。
4)纱线捻度:可参照经验数据。
包芯纱
捻度过低:棉纤维与涤纶丝结合松弛,在准备、织造
生产中因摩擦而造成包芯纱的某些片段失
去棉纤维,易产生“剥皮纱”,使织物该部
位挺爽度差。
捻度过高:纱线易扭结,影响织物品质。
包芯纱细度 芯丝 棉包覆量 捻系数
38s 68旦 44% 338
40s 50旦 62% 314
一般芯丝特数小,棉包覆量大,芯丝易断头,捻系数↓;
芯丝特数较大,棉包覆量小,为改善包覆稳定性, 捻系数↑。
涤/棉混纺纱
比普通织物的涤/棉混纺纱捻度高,一般为360左右。
使织物具有一定强度和花型清晰度。
5)织物组织:一般选择平纹组织。
∵ 织物烂花后,烂花部位纱线变细,紧度降低,
经纬纱易产生位移,
∴ 应使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点↑。
6)织物紧度:通常织物的总紧度为70~75%,
烂花部位的总紧度为55%左右。
Ej=48-52%,Ew=45-48%
紧度过高:织物无轻薄透明感,无烂花织物风格。
紧度过低:织物烂花部位的经纬纱易产生位移。
紧度应综合考虑:
经纬纱配置、产品用途、花型大小、芯丝特数因素。
经纬纱配置:半包芯织物>全包芯织物
烂花的花型:大烂花织物 >小烂花织物
包芯纱芯丝特数: 特数小的>特数大的
5、准备生产:烂花织物的纱线比普通织物用的涤棉混纺
纱捻度高、弹性较大。其它可参照涤/棉
细平布。
注意:
A、纬纱:热定捻。∵纱线捻度较高,易产生扭结和纬缩。
B、络筒、整经:经纱张力均匀一致。
C、浆纱:浆料的选择及浆纱工艺可参照普通织物。
包芯纱的上浆应考虑到表层棉纤维与里层涤丝的相互粘结。常采用浸透与被覆并重的工艺配置。

(3)烂花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酸剂及酸浆糊料的选择与用量、
印制设备的选择。
一般工艺流程:
织物定形→印花→热处理(汽蒸或焙烘) →洗涤→柔软整理
酸浆处方:
66oBe硫酸 30-33毫升
混合糊料 600-700毫升
水 1升
其中混合糊料为:
60%白糊精:6%龙胶:乳化糊:=1:1:2
汽蒸条件:温度95℃~97℃ 时间:3分钟±30秒
焙烘条件:温度100℃~102℃ 时间:1~1.5分钟
柔软整理:涤棉混纺织物很容易产生静电,经烂花后静电
更严重。因此烂花印花后,在柔软整理的同时,
加入抗静电剂。
1)涤/棉包芯纱织物的烂花加工:
坯布在印花时印上酸,通过120~130℃的焙烘或汽蒸处理,
使棉纤维炭化,而涤纶不受损伤。再经过松式水洗,印花
处剩下涤纶丝。形成透明、凹凸感的织物。
2) 涤/棉混纺纱织物的烂花加工:
与涤/棉包芯纱织物类似。
由于涤、棉是均匀混合的,形成似透非透的风格。
3) 丝绒的烂花加工
坯布由蚕丝和粘胶丝两种纤维组成。底布为蚕丝,绒毛为粘胶丝。在坯布上印上酸或其它酸性物质,经干热处理,酸使粘胶纤维破坏,而蚕丝不受影响。形成凹凸感的烂花丝绒。
4、设备:
烂花一般在平网印花机上进行。
精细的花型(如直线、 点线)可采用滚(辊)筒印花。
纬长丝织物
1、基本特征
是以涤棉混纺纱作经,涤纶长丝作纬的交织物。
光亮、轻盈、柔滑、丝绸感强、悬垂性好。
轻薄、柔软、光滑。
2、织物设计
(1)原料选择
纬纱选用具有闪光效应的异形截面的涤纶长丝
(2)织物紧度
不宜过大,宜失去轻盈风格;也不宜过小,宜产生位移。
Ej=50-55%,Ew=35-40%
中长纤维织物
1、基本特征
是指纤维长度和线密度介于棉、毛之间的化学短纤维,采用棉纤维的纺织加工设备、方法和工艺路线,所制成的化学纤维混纺织物。
“化纤呢绒”
常见的有涤纶/黏胶纤维、涤纶/腈纶等;其织物接近毛织物,具有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免烫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2、织物设计
(1)纱截面中纤维根数的确定
比毛纤维多,55-60根。
(2)纤维径向分布
为达到仿毛风格,规律:粗而富有弹性的纤维趋向纱线表面。
3、混纺比
涤粘:65/35
涤腈:50/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