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五【教材分析】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我的发现”让学生学会通过偏旁认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巩固音序查字法;“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歇后语;“和大人一起读”引导学生明白平时不能只爱听好话。【学情分析】“语文园地五”通过认形声字、同音字等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对比,认识生字,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较好的认字体系。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容易接受。学生第一次接触歇后语,兴趣较大,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补充一些简单的歇后语,让学生增加兴趣和积累语言。寓言故事内容清晰易懂,寓意深刻,学生学起来也不难。【素养分析】文化自信:积累歇后语,感受汉语的丰富多样。语言运用: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思维能力:了解“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有速度地查字典。审美创造: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教学重点】能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运用音序法查生字时加强熟练度。【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歇后语的特点,理解歇后语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识字加油站”1.出示字族文。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1)学生自由朗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圈出文中带有“包”的字。2.分享交流。(1)指名朗读。(2)联系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读带有“包”的字,交流识字方法。(3)多种形式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二)学习“我的发现”1.出示“吃、叫、吹、咬”。学生观察这4个字,说说自己的发现。这4个字都有口字旁,我们知道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2.出示第二组、第三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发现。提 拔 捉 拍跑 跳 踢 踩第二组字都有偏旁“扌”,和手的动作有关。第三组字都有偏旁“?”,和脚的动作有关。从这里可以知道,形声字同一偏旁表示同一类内容。3.学生相互交流带有相同偏旁的字。例如:《动物儿歌》中学过的带有“虫”的字,还有带有“月”的字等。(三)学习“字词句运用”1.选一选,填一填。(1) 青 清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青山:绿绿的山,选择表示颜色的青色的“青”。清泉:与水有关,选择三点水的“清”。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2) 再 在放学了,大家( )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见。在:表示在哪里。再:表示再一次。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2.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教师领着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1)确定这个字的读音,确定这个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2)从字典中的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大写字母,然后找到这个字的音节,再找到对应的页码。(3)翻到相应的页码,找到这个字,确定这个字在字典的哪一页。(四)学习“日积月累”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芝麻开花—— 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1.带着拼音,学生读。2.去掉拼音,学生读。3.教师讲解“歇后语”。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义,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4..学生积累歇后语。(四)和大人一起读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觉得狐狸怎么样?【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用游戏作开场白。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多玩游戏,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这节课在一开始就让学生玩游戏,这样做,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了趣味识字,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爱上语文园地。2.老师很重视培养学生自由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我的发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很有层次性:先引导学生从直观的生字入手,充分地读、识记、积累,再引导学生观察字词的特点,进行有效地发现,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应用。学生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形式中,愉快地学习。3.在教学中,教师安排了很多种形式的活动、游戏,让全体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提高识字效率,全体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人。因此,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同时教师注意改变教学内容单一呈现的方式,以多种形式来呈现,重视趣味性。在活动中老师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