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幼雏鸭的饲养管理教学目标:肉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教学重点:育雏温度、定时喂料及饲养密度教学难点:饮水、开食及喂料等原则出壳25日龄内的雏鸭为幼雏鸭,是饲养肉鸭的关键时期。一、育雏温度初生雏鸭体温比成鸭略低1.5℃左右,要到15日龄后才能调节自身体温。气温较低要人工升温。肉鸭最适宜温度:1-3日龄32-30℃,4-10日龄29-27℃,11-17日龄26-23℃,18-25日龄22-20℃,26日龄后应保持不低于18℃。二、饮水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一般在出壳后24小时开食为宜。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雏鸭出壳24小时内饮用5%的葡萄糖水。三、适时开食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开食,第一次喂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将以上饲料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黏。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第二次就可以转为小鸭全价颗粒饲料饲喂。小鸭颗粒料四、喂料原则如饲料喂下去只有2~3小时就已吃完,这时应适当增加饲料用量; 反之则适当减少饲料用量。始终保持适当的断料时间,以确保雏鸭的采食高峰,促进雏鸭的生长。五、定时喂料1-3日龄:每日喂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4-10日龄:每日喂5次;10-25日龄:每日喂4-5次。六、合理的饲养密度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第二周龄每平方米15只第三周龄每平方米10只四周后每平方米最多9只。七、光照雏鸭入舍前3日采用24小时光照,第4天后每天减半小时,要让雏鸭逐渐适应熄灯制度,最后保持半夜熄灯,早晨5~6时开灯。光照以鸭看清采食为宜。育成鸭的饲养管理教学目标:掌握育成鸭的饲养管理要点教学重点:育成鸭各期饲养管理要点教学难点:鸭群日常观察要领一、肉鸭的特点生长速度快,对应激因素的反映敏感而强烈,对营养、空气质量的要求严格。周期短、周转快,小鸭30天左右(4斤左右)、大鸭45天左右(7斤左右)。饲料转化率高,小鸭的料肉比在2.0以下、大鸭的料肉比在2.2左右。二、中雏鸭饲养管理要点(22-35或42天)1、温度与通风(1)一定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通风作用:换气、排湿、控温、除尘。(2)除冬季某些时候需供温(15-16℃)外,其余时间可不供温。(3)通风时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不可产生贼风,严禁温差有太大悬殊。2、饲养密度周 龄 饲养密度(只/m2)4 7-85 6-76 5-6注:在晚春、夏季、早秋,4周龄后的鸭常喜欢露宿舍外,此时舍内实际饲养密度往往超过上述数字。3、勤换垫料⑴在潮湿季节,一定勤换垫料,使鸭子保持清洁卫生。可以减少啄癖、葡萄球菌、各种皮肤病的发病几率。⑵防止外置垫料被雨、雪淋湿。4、其他管理要点⑴夏季炎热时需要运动场设荫凉棚。⑵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做到少喂勤添,防止浪费及保持旺盛食欲。⑶肉鸭每2-3小时要将其慢慢驱赶,防止久卧不起,腿部淤血、瘫痪。⑷强弱分群,尤其残、病鸭要隔离饲养。5、 鸭群日常观察要领⑴观察羽毛健康鸭的羽毛平整,光滑,紧凑。羽毛蓬乱,污秽,失去光泽,多见于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羽毛段落,或中间折断,多见于啄羽症或羽虱。⑵观察行动A. 正常雏鸭反应敏捷,精神活泼,挣扎有力,叫声洪亮脆弱,眼睛明亮有神,分布均匀。B. 看鸭识温、察觉贼风。C. 病鸭侧卧,头向后背,两脚痉挛性反复蹬踏,全身不断抽风,是小鸭病毒性肝炎呼吸困难。D. 口和鼻中流出粘液,不住摇头可能鸭霍乱⑶观察粪便A. 正常粪便为深褐色,带有少量白色尿酸盐沉淀。B. 当鸭患病时,往往排出异样粪便。如排水样粪便多由鸭舍温度过高、天气热、饮水过多引起;血样粪便多见于球虫病、出血性肠炎;灰白色或绿色粪便多见鸭瘟、霍乱等病。⑷观察胫爪A. 如有脚垫,多是由于垫网过硬或温度不当引起;B. 如鸭掌干裂,多由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小引起;C. 如电网有毛刺,接头间未处理,以及其它易引起外伤的因素存在,则鸭易感葡萄球菌,引发腿病。⑸观察饮食鸭在正常情况下,采食量,饮水量保持稳定的缓慢上升过程,若发现采食量,饮水量明显下降,就是发病的前兆,注意与应激引起的相区别。当发现部分料桶剩料过多,应注意附近鸭群是否有病鸭存在。四、出笼前饲养管理要点(4~8周龄)肉鸭从4周龄开始到8周龄止,采用全程圈养。要求鸭舍光线暗淡,周围环境安静,适当限制鸭群运动,减少能量消耗。1、肉鸭旱养,不宜游泳和洗理但要终日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要保持饲养场地(包括鸭舍、垫料、饲料等)的清洁卫生和干燥,保持鸭体羽毛清洁。2、防止肉鸭的喙和鼻受到饲料粉末的刺激可设计一个长1米宽约10-15厘米,高不超过12厘米的水槽,水深保持4-10厘米在这较深的水里肉鸭就能洗涤他的眼、喙以及鼻腔。一般5周龄以上的肉鸭每天每只需饮水和溅水约4升左右。3、防止啄癖、防止各种应激由于饲养密度高,如果饲料成分不齐全,光照调节不当,经常会诱发啄羽癖,影响生长,甚至伤残。因此,要保持鸭舍安静,防止惊群,宜采用暗光圈养,饮水和饲料不可中断。4、日常管理经常观察鸭群活动情况,及时调节温度、湿度、通风、光照,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并按要求饲喂优质饲料,保持鸭舍及环境清洁卫生,同时做到垫料松软、不潮湿、饲料不结块 。5、添沙从5周龄开始,每100只肉鸭每周提供不溶性沙砾0.5公斤(0.5厘米粗沙),帮助消化。6、其它事项限制青料的喂量,提高能量采食量;不喂抗生素和生长激素,补饲高浓度维生素;在宰前一周停喂鱼粉,避免腥气残存鸭肉中,在宰前10-20小时应断食,但不应断水。7、适时出栏肉鸭生长到45日龄左右,体重长到2.5~3公斤时应及时出售,以提高养鸭报酬。五、屠宰前捕捉与装运肉鸭出场应妥善处理,肉鸭屠体等级下降有50%左右是因碰伤而造成的,而80%的碰伤则发生在出场前后。1、捕捉和装运前准备工作(1)与屠宰场联系好具体送货时间,并准备好车辆。(2)应确保所用的全部设备,包括鸭笼、围栏等完好无损。不要使用破损的鸭笼来装运肉鸭,否则会造成擦伤或碰伤。(3)抓鸭前12小时停止喂料,移出料槽和一切用具,但不能停止供水。2、捕捉和装运时注意事项(1)准备好围栏把鸭子按每群100~150只围好待装运,每次围鸭数不可太多,防止挤压造成伤残、窒息死亡。最好有足够的围栏一次性把所有鸭子围好,防止反复赶鸭惊群致残。围栏最好是木、竹制品。(2)装鸭时要轻拿轻放,不要往鸭笼内“扔鸭”,以免碰撞致伤。(3)确保装卸人员每只手仅捉1-2只鸭。(4)鸭笼中装载的鸭不可过多,以免造成额外的损失。(5)整个装笼过程中的死亡率应低于0.5‰。3、特殊温度下装运(1)夏季应避开烈日下装运。每两层鸭笼间要留有10厘米的间距, 以防车辆运输时热量蓄积。到达屠宰场后,运鸭车应停于遮阴棚下,而且可利用风扇或其它装置降温。(2)冬季运输应在运鸭车厢前排顶部遮盖帆布,以免鸭在运输过程中受寒。运输中经常检查,保证鸭子舒适。到达屠宰场后,运鸭车应停在有遮护的场所,并拆除帆布以免通风不畅。谢 谢 大 家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