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饲养断乳仔猪 课件(共57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饲养断乳仔猪 课件(共57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学习情境四、仔猪培育
项目2、断乳仔猪培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技能目标
会根据生产条件选择断奶日龄及断奶方法
会饲养管理断乳仔猪
素质目标
培育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及吃苦耐劳精神
一、仔猪断奶技术
1.断奶条件
(1)仔猪与母猪的生理特点:
母猪产后20d内生殖机能未能完全恢复
仔猪的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
(2)饲养管理条件
圈舍:保育舍环境条件,即保温、网床设备
饲料:营养丰富、全价、适口、易消化、防病
饲养技术:保育舍饲养员的技术熟练程度
断奶体重不小于5kg,
3周龄:6kg
4周龄:8kg
2.断奶日龄
(1)适宜的断奶日龄
常规断奶:5-6周龄,不晚于8周龄
早期断奶:3-5周龄,4-5周龄较多。
超早期断奶:早于2周龄断奶。
哺乳30d,保育30d,育肥三个月,90-95kg出栏。
日本:
三个三养猪制
(2)早期断奶的优点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缩短哺乳期,减少非生产日期)
提高饲料利用率
仔猪吃料的利用率为50-60%,而通过母乳转化的利用率为20%。
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提高分娩舍及设备的利用率。
早期断奶对母猪产仔力的影响
断奶周龄 断奶后发情天数 受胎率% 胎数 产活仔 育成数 母猪年生产力
1 2 3 4 5 6 9 8 6 6 5 5 80 90 95 96 97 97 2.7 2.62 2.55 2.44 2.35 2.22 9.4 10 10.5 10.8 11.0 11 8.93 9.5 9.98 10.26 10.45 10.45 24.1
24.9
25.4
25
24.6
22.5
3.断奶方法
一次性断奶:
到了即定断奶日龄,一次性将母仔分开。赶猪留仔。
优点:省事
缺点:母、仔应激都较大。
分批断奶:
根据一窝中仔猪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不同批次断奶。适于分娩舍利用节律不强的小规模猪场。
逐渐断奶:
断奶前1周左右减少哺乳次数,到断奶日龄再断奶。
最安全,但较麻烦。适合于规模小,劳动强度小的猪场
早期隔离断奶(美国1993年开始试行)
内容:
母猪在分娩前进行常规免疫;
仔猪保证吃到初乳,进行常规免疫,在10~21日龄断奶,
将仔猪转到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分离开,隔离距离约从250m到10km。
工作目标:
成活率96%以上。
63日龄体重20kg以上,70日龄平均体重25kg以上
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做好通风工作,保证室内没有较严重的氨气、硫化氢等刺激性气味及粉尘。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
急需消化道发育
断奶应激严重
早产不成熟
生长速度快
要求温度高
保温能力差
免疫能力低
环境疾病多
消化不健全
需要营养多
储存少
消耗快
仔猪早期生长过程是多种矛盾的集合体
(一)早期断奶仔猪生理特点分析
断 奶
阻碍猪生长的最大要素
对猪而言,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最大的应激!!
生长停滞/感染疾病
1.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1) 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抢食、贪食,日增重可达400g以上)。饲料报酬高,最有利于定向培育
(2)抗寒功能差。应维持在22-25℃
(3)免疫力低,对疾病的易感性高。
(4)消化机能尚未健全,胃酸少,消化酶活性低
(5)抗应激能力差。
断奶仔猪生理上的危机
免疫力的变化(出现免疫抑制)
消化酶的分泌水平变化(酶活性下降,PH值上升)
消化器官的变化(损伤)
断奶后仔猪的采食习性
断奶后仔猪需求的温度水平
免疫水平的变化
断奶后仔猪的采食习性
断奶后仔猪的需求温度
消化酶分泌水平的变化
乳糖酶
脂肪酶
蛋白酶
周龄
仔猪消化道发育不完全
日龄
以56日龄酶活力单位为100计算,猪28日龄断奶,(Jensen等, 1997)。
乳蛋白结构简单
大豆蛋白结构复杂
出生 2日龄 10日龄 21日龄 24日龄
(断奶)
断奶造成小肠绒毛的损伤
断奶综合症对生长影响
2.断奶仔猪常见问题
仔猪营养应激
氨气中毒和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感染
慢性消耗性疾病。
直接表现
生长迟缓或负增长
疾病多发,猪生长过程中第二个死亡高峰
常爆发消化道、呼吸道和其它疾病,如水肿、营养性腹泻、早期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
出现僵猪
保育关:断奶后15-60日龄,体重8-20kg阶段生长发育慢,饲养难度大,养猪业的瓶颈因素。
(二)饲养方法
提前训料,缓慢过度。在断奶后20d内做到两维持、三过度。
(1)饲料过度
断奶前3d母猪适当减料,使仔猪多采食饲料;
仔猪断奶后2周内保持饲料不变,适量添加抗菌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少应激;
断奶后3-5d内限饲,日采食量以160g为宜,喂量逐渐增加,5天后自由采食,但应避免仔猪因饥饿而不安。
保证每头猪的日饲喂量均衡,避免因突然食入大量干料造成腹泻。
1.搞好过渡期饲养
(2)饲养制度过度
断奶后2-3d内,喂量与次数不变,半个月内完成过度,喂量达保育期饲养标准。
(3)环境过渡
断奶后暂不混群,不换圈。
2.饲喂方法
1)原则:少喂勤添
2)方法:
按顿喂:日喂5-6次,夜间1次,每头猪应有足够的采食位置(15cm)。。
自动料槽:2-4头猪一个采食位置。
2)料型
颗粒料、湿拌料或干粉料。
3)饮水:
每栏1个饮水器,水流量至少250ml/min,高30-35cm。
思考:生料喂猪的好处?哪些饲料不宜生喂?
日采食量为体重的 6%
三、断乳仔猪的管理
最适宜温度22~25℃,不高于30 ℃,不低于18 ℃。
断奶当天29-30 ℃,
断奶后第一周26-28 ℃,以后逐渐下降。
保持温度稳定,切忌忽高忽低,昼夜温差不大于2 ℃
(一)环境控制
1.温度
(1)温度要求
看看这群仔猪怎么了------
(2 )温度控制措施
每栋保育舍单元应挂一个温度计,高度尽量与猪身同高。
保温
猪舍防风保温,适应控制密度
安装取暖设备:暖气、热风炉、煤火炉、火墙等
当温度低于18度时,要求开保温灯(或进行其它保温措施),同时也应注意舍内通风情况。
防暑:
喷雾、淋浴、纵向能风等。
高于30℃时,对地面或墙壁进行淋水并适当进行抽风;
2、控制湿度
猪舍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
3.控制气流
在寒冷季节,猪体周围的气流以0.1-0.2m/s为宜。
要特别注意防贼风。
4、控制光照
保育舍光照强度5-10 lx,光照时间14-16h
影响有害气体的产生与积累的因素:
猪舍密闭程度、通风条件、粪尿处理、饲养密度等。
猪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允许的最大值为:
NH3:20mg/m3, H2S 10mg/m3 ; CO2 0.2%,;CO 5mg/m3
控制措施
每天至少清扫猪舍三次;
经常通风
寒冷季节舍内不搞耗氧式燃烧取暖
5.控制有害气体
每头断奶仔猪的占栏面积为0.3-0.35m2
6.控制饲养密度
7.控制噪音、灰尘和微生物
噪音一般不超过80-85dB
结合湿度控制减少灰尘
1.猪群转入后立即进行调整,按大小和强弱分栏,(提倡原窝饲养)。同群体重相差不超过2~3 kg,每栏8~16头。每头占地0.3-0.35平方米。
(二)分群与调教
2.看护:防止咬伤
合群后第一周易咬架,下午14-15时后易发生。应注意看护。
3.调群:
原则:拆多不拆少、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
设玩具,如铁链、轮胎等。还可放音乐,以分散其注意力。
4.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定位”。正常情况下,不带猪冲洗猪栏或猪身。注意舍内湿度控制。
吃料的地方
睡觉的地方
排粪的地方
驱虫:断奶10~15日后投给驱虫药。
免疫:根据本地区疫情,确定注射疫苗种类,一般需要注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种疫苗。
(三)驱虫与免疫
(四)预防水肿
1.特点
发病时间:断奶后5-15d内易发。生长发育良好的容易发病。发病率低(10%),致死率高。
病原;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毒血症
症状:眼睑水肿、运动障碍,神经症状,治愈率低。
眼睑水肿
肠系膜水肿
2.诱因:应激因素
断奶应激:断乳过早、
饲料及环境骤变;防疫、去势集中
饲料单一
蛋白质水平过高或品质不良
卫生不良,消毒不严
气候突变、阴雨潮湿等
水肿
(1)减少应激。断奶后1周内尽量避免换料、去势、驱虫、免疫、调群等
(2)添加抗应激营养成分。断奶前1周及后1-2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土霉素粉等。
(3)注射疫苗。仔猪(14-18日龄)注射猪水肿病疫苗.
3.预防措施
仔猪断奶后一段时间内(0.5-1.5周),产生的心理上及身体各系统的不适反应,即应激反应。
1.应激因素:心理、营养、环境
心理应激:母仔分离,合群争斗
营养应激:由吮乳到采食干饲料
环境应激:由产房到保育栏,温度、伙伴关系变化。
营养应激最严重
(五)减少断奶应激
2.预防措施:
(1)科学断奶,合理过渡。
适当延长断奶时间。可4-5周龄断奶
逐渐断奶法
赶母留仔
(2)科学配制仔猪饲粮,选择优质原料。
(3)减少混群机会。
(4)加强环境控制
(5)分散应激因素(不同免疫、驱虫、换料等)。
(六)防止僵猪产生
1.僵猪:
就是由于疾病等原因所导致的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滞的猪,
外观表现曲背拱腰,被毛粗乱
精神呆滞 或神经质
无论怎样加强营养也不能使生长得到补偿
2.形成僵猪的主要原因:
(l)胎僵:
近亲交配。导致严重仔猪退化。
老龄公猪配小龄母猪或小龄公猪配老龄母猪,导致后代品质降低。
怀孕母猪饲养管理条件差,饲料中蛋白质严重不足,胎儿生长发育受阻。
(2)奶僵:泌乳母猪饲养不当,母猪缺奶使仔猪发育受阻
(3)料僵(食僵)补料过晚,补料不足,饲料品质差等
(4)病僵:腹泻、贫血、寄生虫及喘气病等
3.预防措施
适时配种,避免早配、亲配
养妊娠母猪,提高初生重。
养好泌乳母猪,提高乳的质与量。
提早开食训料,提供优质全价料。
搞好疾病预防。
1.早开食,多补料。
1周龄开食,3周龄大量采食。3周龄断奶,断奶前要累计补料600g。
2.添加氨基酸,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
3.选择优质饲料原料。
4.添加抗生素、有机酸和益生素。
5.适当增加仔猪料中精纤维含量。
(七)控制仔猪腹泻
(八)搞好日常管理
1.保持圈舍卫生、干燥,每天清粪2次
2.注意观察猪群:
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
仔猪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对症治疗。
情况严重或发病原因不明时(特别是有传染性的)及时上报。
日常管理
3.及时处理患病仔猪
(1)一般来说,仔猪发生链球菌病会导致倒地或者关节肿,可选用磺胺类药进行脉冲式治疗,同时要注意保证病猪能喝到新鲜干净的水。
仔猪常见病
仔猪常见病
(2)对于患皮肤病的仔猪,一般使用蚤螨净、高锰酸钾、废机油等涂抹患处。连用3~5天。
仔猪常见病
(3)大耳朵病(淋巴液外渗)的治疗则需注意手术的创口要小,消毒要彻底。
(4)对拉稀的仔猪则需要控制好环境卫生和湿度,适当使用长效抗菌素、痢菌净等。
4.保育期间应实行周淘汰制,对残、弱、病猪只进行每周淘汰1-2次。对没有饲养价值的仔猪要及时淘汰。
复习思考题
1.早期断奶有何优点?应注意什么?
2.常用的断奶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3.断奶仔猪面临哪些应激?如何减少应激?
4.什么是两维持三过渡?
5 断奶仔猪怎样饲养?
6.断奶仔猪应如何管理?
7.如何防止营养性腹泻?
8.如何预防水肿?
9.如何预防僵猪产生?
你不配亲我 我和我的男朋友吃的都是普瑞纳饲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