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 课件(共23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2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 课件(共23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将易感鸡与已经感染的鸡以及他们的分泌物、排泄物有效隔离。
培训所有养鸡场工作人员,明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入方式和阻断措施。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1
平时卫生防疫措施
防止携带IBDV的笼具、设备、鞋和衣服、车辆、授精仪器、人员、鸟类、鼠进入养禽场。
没有充分消毒的设备,(如抓鸡的设备),不能在养禽场间流动。
严格消毒车辆、减少病毒的数量。注重空气消毒,减少气源性传播。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来访人员不能进入养鸡场,进场人员严格消毒鞋和衣服。洗澡更衣后进场。
鸡粪无害化处理,堆积发酵要充分。
养禽场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避免残鸡传播病毒。
杀虫灭鼠,消灭传播媒介。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禽群IBD首发病例的准确快速诊断、及时注射IBDV抗体是迅速成功控制IBD的必要条件。
禽群IBD首发病例的准确快速诊断、及时注射IBDV抗体是迅速成功控制IBD的必要条件。
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饲料、饮水、垫料、粪便、用具、衣物、昆虫等传播,不经过彻底、有效的隔离,单纯消毒措施很难有效控制,养鸡场应相互间隔3km以上。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严禁从疫区或可疑地区引进家禽或禽制品。
采用全价饲料。
鸡舍换气良好,温度、湿度适宜,消除各种应激条件,提高鸡体免疫应答能力。
实行隔离封闭饲养,杜绝传染来源。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1
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空舍期:鸡舍(包括周围环境)用消毒液喷洒→清扫→高压水冲洗→消毒液喷洒(几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浓度、消毒时间要足够)→干燥→甲醛熏蒸→空舍1~2周后换气,再进鸡。饲养鸡期间,定期进行带鸡气雾消毒,可采用0.3%次氯酸钠或过氧乙酸等,按30~50ml/m3。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2
引种检疫
国内异地引入种禽及其精液、种蛋时,应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合格证明。到达引入地后,种禽必须隔离饲养7天以上,并由引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3
抗体监测
以监测鸡的抗体为主。可采取琼脂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方法对血清或卵黄进行监测。
雏鸡母源抗体高而整齐一致,能减少3周龄内的野毒感染。
规模养禽场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每批次(群)按照0.1%-0.5%的比例进行监测。每批次(群)监测数量不得少于20份。
IBDV油乳剂全病毒灭活苗。可用于加强和延长种鸡的免疫力。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2
免疫接种
IBD弱毒苗。突破母源抗体需要的IBDV数量多。
01
疫苗种类
IBD中等毒力苗。能导致1日龄鸡法氏囊萎缩和免疫抑制。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2
免疫接种
IBD中等偏强毒力苗。突破母源抗体需要的IBDV数量少。
01
疫苗种类
免疫接种种鸡群,提升母源抗体,通常保护小鸡1-3周。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保护小鸡免受早期感染而引起的免疫抑制。被动转移的抗体能够提供保护。
02
优点
有的IBDV变异株建立的保护能抵抗标准毒的感染。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IBDV疫苗毒株毒力过强,能降低对其他疫苗的体液免疫反应,也增加了对MDV,腺病毒、球虫、IBV、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易感性。
03
劣势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注射IBDV活疫苗。有时和IBDV的抗体一起注射,以便形成抗体复合物。
04
鸡胚(18日龄)免疫
鸡胚免疫中等剂量的IBD疫苗比孵化后免疫,法氏囊病变恢复的快。
IBD亚单位苗,以杆状病毒病或酵母表达的蛋白。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表达IBDV免疫基因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
05
新型疫苗
DNA疫苗。
雏鸡弱毒苗和中等毒力苗免疫时间7-21日龄。有时1日龄免疫接种(和马立克病一起)。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6
免疫时间
种鸡10-14周龄进行活疫苗免疫;16-18周龄接种油佐剂灭活苗。如果免疫效果不理想,需再次免疫。
有注射、滴鼻、点眼、饮水等多种免疫方法,可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鸡龄、饲养管理等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7
疫苗接种途径
如果未做抗体水平检测,肉用雏鸡和蛋鸡多在2周龄和4~5周龄时进行两次弱毒苗免疫。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8
母源抗体影响免疫接种程序
标准抗原作AGP测定母源抗体水平,若1日龄阳性率<80%,可在10~17日龄首免,若阳性率≥80%,应在7~10日龄再检测后确定首免日龄;若阳性率<50%时,就在14~21日龄首免,若≥50%,应在17~24日龄首免。母源抗体水平越高,首免时间推后。
病雏发病早期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雏鸡0.5~1.0ml/羽,大鸡1.0~2.0ml/羽,皮下或肌肉注射,必要时次日再注射一次。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3
发生IBD时的处理措施
选用禽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01
治疗
投喂抗病毒中药,提升免疫力。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3
发生IBD时的处理措施
在饮水中加入复方口服补液盐以及VC、VK、VB等多种维生素,促进康复。
01
治疗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发病鸡舍应严格隔离,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带鸡消毒。对环境、人员、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改善饲养管理,消除应激因素。
02
其他扑灭措施
对于病死禽、禽类排泄物和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等物品均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禽类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严格控制人、禽、车辆的进出和禽类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必须出入时,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出入。
制定可执行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隔离饲养。
培养养殖场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理念。
及时诊断和检测,商品肉鸡尽早注射IBD卵黄抗体,减少死亡。
二、IBD防控策略小结
清除感染禽及相关传播媒介,减少散毒。
加强种鸡免疫接种,降低雏鸡的易感性。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