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防控新城疫 课件(共18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防控新城疫 课件(共18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防控新城疫
一、预防措施
(一)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biosecurity)措施,加强检疫,防止新城疫强毒进入禽群。
一、预防措施
1.生物安全一般内容:
①日常的隔离、卫生、消毒制度。
②防止一切带毒动物(特别是鸟类、鼠类和昆虫)和污染物进入禽群。
③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及用具消毒处理。
一、预防措施
④饲料和饮水来源安全。
⑤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苗鸡,新购进的鸡须隔离观察两周以上证明健康者,方可合群。
⑥科学的畜牧制度,如全进全出等。
⑦禽场的选址,生产的规模等均考虑有利于防止病原体的进入。
一、预防措施
(二)免疫接种,提高禽群的特异免疫力。
1.疫苗免疫的优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采取了普遍免疫的防控策略,新城疫的流行得到一定的控制,新城疫的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因此可以说疫苗免疫在我国新城疫的预防和控制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要科学认识疫苗的作用,免疫作为一种双刃剑,也有它的不利因素。
一、预防措施
2.疫苗免疫的不足:首先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新城疫疫苗并不能提供消除性免疫(Seilzingimmunity)。消除性免疫是指疫苗提供的免疫能消除体内存在的病原体,能阻止病原体的感染和复制。新城疫疫苗免疫不能消除已存在的感染,不能阻止强毒的感染和复制(呼吸道、消化道或其他部位)。
一、预防措施
3.疫苗免疫的真正作用在于:对于易感群体免疫后在强毒威胁时能提供临床保护,即可以保护动物群体不发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出现大批死亡(在有效的免疫状态下),可抑制强毒在宿主体内的繁殖,即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
一、预防措施
4.疫苗种类
①活疫苗Ⅰ系苗(Mukteswar株)、Ⅱ系苗(HBl株)、Ⅲ系苗(F株)、Ⅳ系苗(Lasota株)、clone30、V4弱毒苗。
②灭活疫苗 多为联苗,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一、预防措施
5.免疫途径
①滴鼻点眼免疫
操作人员在疫苗滴入眼、鼻后,需停留片刻。
滴在鼻或眼中的稀释疫苗的体积约为0.03mL。
在稀释液中加入染料,通过观、鼻周围的颜色,确定是否免疫到位。
点眼
滴鼻
一、预防措施
②饮水免疫
免疫前停水约2小时。使禽群轻度口渴。
饮水系统应去除所有消毒剂。可用稀释的脱脂奶粉冲洗水线,消除残余的消毒药。
饮水持续2小时。
一、预防措施
③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
胸部肌肉注射多注射到胸骨外侧2-3厘米的表面肌肉内。保持45度角注射,避免刺穿体腔,伤及肝脏等。
成鸡多选用18号针头。多在颈背侧头和肩之间的区域做皮下注射。
腿部注射多选用外侧腓肠肌。
一、预防措施
④气雾免疫
成鸡:2万只鸡用22.7升水。接触雾化的疫苗5-10秒,雾滴在100-150微米。
雏鸡:每100头份新城疫疫苗溶于大约7 mL蒸馏水中。雏鸡雾滴在100-150微米。
参照 直径微米 参考禽病学12版
湿雾 25-40
可见雾滴 50
雾状雨 50-100
小雨 200-400
一、预防措施
6.商品肉鸡的ND免疫程序
①7-9日龄 clone30点眼、滴鼻。
②21日龄新城疫Ⅳ系疫苗3倍量饮水。
一、预防措施
7.免疫效果判断
①免疫1-3周后的抗体水平要比免疫前高两个或两个以上滴度。
②无新城疫发生或将新城疫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③尽可能发挥最大生产效率。例如产蛋量和蛋的质量,成活率。
一、预防措施
(三)发生ND后的扑灭措施(参照《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有关要求执行)
1.疫情报告。
① 隔离病禽,消毒、限制移动。 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② 专家现场诊断,疑是新城疫时,病料送国家指定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诊。
③ 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一、预防措施
2.隔离、封锁、扑杀。被剖杀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
3.检疫和移动控制。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出入疫区的车辆进行消毒。关闭活禽市场。
4.疫情溯源、追踪和监测。对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售(运)出的禽类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粪便、垫料、饲料)等追踪调查,无害化处理。
5.受威胁区紧急接种疫苗。疫区周围(受威胁区)“环形接种” 新城疫疫苗,建立缓冲地带。
一、预防措施
6.感染家禽的治疗。按有关规定,必须对感染家禽进行剖杀。避免对发病群进行活疫苗紧急免疫接种或注射卵黄抗体降低损失。
7.无害化处理。死禽、排泄物、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8.封锁解除 。
① 疫区内没有新的病例发生,疫点内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的同群禽及其禽类产品按规定处理21天后,对有关场所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② 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