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动物传染病的控制与扑灭一、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断发现越早,发病动物的数量、发病范围就越少,处理就越容易,损失就越少。意义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饲养人员、技术人员、兽医、检疫等),他们直接与动物接触,在工作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动物的异常表现,并尽早通知技术人员,做好应急准备。01 早发现及时上报、如实上报、逐级上报。上报时严格遵循三大原则当发现动物传染病或疑似动物传染病时,特别是可疑为口蹄疫、炭疽、狂犬病、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等重要传染病时,必须立即报告给单位领导和当地动物防疫检疫机构。02 早上报一、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断诊断方法当及时、正确的诊断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传染病,以减少损失。03 早诊断(及时、准确)一、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断现场诊断: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病理诊断。实验室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概念二、隔离隔离对象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彻底切断动物间的来往接触,以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称为隔离。患病动物、可疑感染动物、假定健康动物。二、隔离二、隔离注意严格消毒,须有专人看管和及时进行治疗。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01患病动物是危险性最大的传染源。隔离场所禁止闲杂人、动物出入和接近。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不得运出。没有治疗价值的动物,由兽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处理。二、隔离二、隔离02可疑感染动物。是指未发现任何症状,或实验室检查呈阴性的,但与患病动物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的接触的动物。如同群、同圈、同牧、使用共同的水源、用具等。措施:就地隔离、饲养,限制其活动,观察最长潜伏期,如出现症状的则按患病动物处理,如无症状则按假定健康动物处理。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或预防性治疗。隔离观察时间的长短,根据该种传染病的潜伏期而定。二、隔离二、隔离03假定健康动物。加强防疫消毒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疫区内除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动物以外的其他易感动物都属于此类。措施:严格隔离饲养,不能与上述两类动物混养。三、封锁概念:1当发生某些重大传染病时,为防止传染病由疫区向外扩散或疫区外健康动物误入疫区感染,而采取的一种将疫区封闭起来的一种措施。封锁的疫病:2三、封锁三、封锁根据我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当确诊为“一类传染病”或“当地新发现的动物传染病”时,兽医人员应立即报请当地政府机关,划定疫区范围,进行封锁。封锁程序:3三、封锁三、封锁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区范围。及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发布疫区封锁令进行封锁。将疫情等情况逐级上报有关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封锁的原则:4三、封锁三、封锁执行封锁时应掌握“早、快、严、小”的原则。执行封锁早行动要迅速封锁要严格范围不易太大疫区内最后一个患病动物扑杀或痊愈(无患病动物)。1经过该病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再出现新患病动物(无潜伏期动物)。2三、封锁三、封锁解除封锁的条件:经彻底清扫消毒—终末消毒(环境中无病原体)。3由县级以上畜牧部门检查合格后,经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发布解除封锁后,并通报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4四、紧急接种紧急接种是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发病率、死亡率可能升高。1.定义2.目的3.注意未发病动物:真正健康动物、外表健康动物(潜伏期、隐性感染)。潜伏期和隐性感染的动物,紧急接种后会发病、甚至死亡。保护未发病的动物;建立免疫带。消灭传染源。1.治疗的目的:2.治疗方法:标本兼治。对标治疗(针对症状的治疗)。加强护理。了挽救患病动物,减少损失。对本治疗(针对病原体的治疗)。针对群体的治疗。五、治疗与淘汰五、治疗与淘汰出现以下情况严禁治疗。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的。治疗时间较长,所用费用过高的。国家法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威胁人类健康的。出现新病时。最彻底的一种方法。4.焚烧:六、尸体的合理处理将尸体在特殊的加工厂里经高温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后保留其利用价值。1.化制:方法简单可行,使用广泛,但处理不彻底。2.掩埋:将尸体投入专用的腐败坑内,发酵分以消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3.腐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