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雏鸡饲养管理技术 课件(共26张PPT)《禽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雏鸡饲养管理技术 课件(共26张PPT)《禽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
教学目标:掌握雏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重点:雏鸡培养饲养管理
教学难点:雏鸡断喙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一)适宜的饲养方式
(二)适宜温度
(三)适宜的湿度
(四)合理的通风换气
(五)合理的光照制度
(六)适宜的饲养密度
(七)饮水和开食
(八)雏鸡的断喙
(九)观察鸡群
(十)做好育雏记录和卫生防疫工作
返回
(一)适宜的饲养方式
1、平面饲养 平面饲养有两种方式: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
网上平养是将鸡饲养在网上,网孔尺寸为1厘米×1厘米,离地面50~60厘米,粪便漏于网下地面上。
2、笼养
笼养优点:提高单位面积的育雏数,提高房舍利用率;管理方便,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采食均匀,雏鸡发育整齐,减少疾病的感染,小鸡的成活率高。
(二)适宜温度
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温度和育雏器温度。
育雏室温度:是指离育雏器较远的墙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育雏器温度:如果是用育雏伞保温,则指育雏器边缘距垫料或底网5厘米处的温度;
笼养育雏笼内热源供热,育雏器温度指的是有热源的育雏笼内距底网5厘米处的温度。
育雏温度都是指雏鸡背高处的温度值。雏鸡要求的适宜温度见下表(单位:℃ ).


育雏 育雏温度极限值 鸡舍
温度 高温 低温 温度


育雏 育雏温度极限值 鸡舍
温度 高温 低温 温度
1
32~35 38 27.5 24
4
24~26 31 12 21
2
28~32 34.5 17 21
5
21~24 30 10 21
3
26~28 33 14.5 21
6
18~21 29.5 8.5 18
不同温度下雏鸡的动态 返回
(三)适宜的湿度
雏鸡的适宜湿度(%)
日龄
1~10
11~30
31~45
46~62
适宜湿度
70
65
60
50~55
高湿极限
75
75
75
75
低湿极限
40
40
40
40
(四)合理的通风换气
适宜的通风量为:白壳蛋鸡0~6周龄的通风量为1.8立方米/(小时·只),7~20周龄为5.8立方米/(小时·只);褐壳蛋鸡0~6周龄的通风量为2.3立方米/(小时·只),7~20周龄为8立方米/(小时·只)。鸡舍中氨气不能超过20ppm,硫化氢不能超过6.6ppm ,二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0.15%。
(五)合理的光照制度
1、光照时间
2、光照周期
3、光照强度
4、光照作用
返回
1、光照时间
指在一昼夜内连续或间断地给予鸡群自然或人工的或两者相加的光照时间。
2、光照周期
光照周期分类:连续光照周期和间断光照周期 。
连续光照周期:是指在一个光照周期内明期与暗期都是连续的,各自只出现一次。
间断光照周期:是指在一个光照周期内明期与暗期不规律地、不只一次地出现或有规律的重复出现。
3、光照强度
概念:是指光照时光线的亮度,通常称为照度。单位为勒克斯。
光照强度:1~14日龄照度10~30lux。此后,在整个生长阶段光线宜暗为好,一般5 lux。
蛋鸡的适宜光照强度为10~15 lux,最近试验证明5.4lux即可获得最高的产蛋量。
10lux的光照强度相当于每0.35平方米面积1瓦的光源 。
4、光照作用
对性成熟的影响:
对产蛋的影响:
对蛋重和蛋壳厚度的影响:主要在人为光照周期反映比较明显。
对蛋形成时间的影响:人为光照周期影响较明显 。
地 面 平 养 周龄 每平方米鸡数 网 上 平 养 周龄 每平方米鸡数 笼 养
周龄 每平方米鸡数
0~6 13~15 0~6 13~15 1~2 60
7~12 10 7~18 8~10 3~4 40
13~20 8~9 5~7 34
8~11 24
12~20 14
表 蛋用型雏鸡不同育雏方式的饲养密度
(六)适宜的饲养密度
概念:指每平方米面积容纳的鸡数。
(七)饮水和开食
1、饮水 初饮一般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
初饮时最好用凉开水,温度应为18℃以上,最初3天应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或加入5%~8%的食用白糖。也可以在饮水中加入0.01%~0.02%的高锰酸钾。
雏鸡的饮水量(毫升/只·天)为:
1~2周25~35,3周40-50,4周45-55,5周55-65,6周65-75,7周75-85,8周85-90。
2、开食
时间: 一般在小鸡出壳后24~36h,饮水后2~3h即可开食,或鸡群有60%~70% 的鸡有啄食表现时开食较好。
开食方法: 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配合饲料等。可干喂,也可用水浸泡后饲喂。喂料时应做到“少添、勤喂、八成饱” 。
喂料次数:前3天可每隔2小时喂料一次;4~7日龄可每隔3小时喂料一次;2周内可每天喂料5~6次,以后随日龄的增加喂料次数逐渐减少,直到3~4次。
喂料量:一般1~6周龄的雏鸡喂料量以雏鸡够吃而又全部吃尽为准。喂料量的多少,可据体重大小来调整。每2周称重一次,与标准体重对比,每低于标准体重1%,就要增加饲料1%,或任其自由采食;体重每超过标准1%,可减料1%。
3、饲料中加沙砾
砂砾可促进饲料的消化,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选好砂砾后,用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消毒,晒干后即可拌料饲喂。
砂砾的饲喂量:1~4周龄,每只雏鸡每次给砂量为2.0~2.5克;5~6周龄为4.5~5.0克。砂砾一般每2周喂一次。
(八)雏鸡的断喙
断喙的时间:
第一次断喙在6~10日龄。
第二次断喙一般在14~16周龄,这时喙已基本发育完全,断后基本不在生长,这一次主要对前一次断喙不当的或过长的鸡进行补断。
断喙的部位
断喙的部位是距鼻孔2毫米处斜切下去,将上喙断去1/2~2/3,下喙断去1/3。 (断喙的位置见图 )
断喙的注意事项
喙前检查鸡群的健康情况 ;
免疫期和环境温度高时不能断喙;
断喙前后3天应在每千克饲料中加2毫克维生素K,其它维生素的含量也同时增加2~3倍;
断喙后如果有喙尖流血的鸡,则应及时烫烙,直至全部停血为止;
断喙后水料要充足。
(九)观察鸡群
1、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
2、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
3、仔细观察鸡群粪便
4、听声
5、观察鸡是否有恶癖
6、观察生长情况
7、观察鸡群的密度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鸡群。
8、笼养要观察有无跑鸡现象,有无卡颈现象 。
(十)做好育雏记录和卫生防疫工作
1、做好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入舍雏鸡数、入舍日期、死亡数、成活数、每周体重、每天喂料次数和时间、喂料量、不同阶段的温湿度、光照、消毒时间、免疫接种时间等。
2、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3、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谢 谢 大 家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