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五章 棉织物设计第一节 棉织物主要品种及风格特征(一)绒布1、织物的基本特征绒布的布面具有由纤维形成的绒毛,布身柔软、松厚,有良好的保暖性、吸湿性。优良的绒面应该绒毛短而密,手感柔软、舒适。绒布一般用于冬季内衣,也可用于青少年、儿童的外衣。2、绒毛的形成布面的绒毛是在起绒工艺中获得的,是用拉绒机械的起毛钢丝将纬纱的部分纤维勾出后形成的。3、织物种类(1)按织物组织绒布可分为平纹绒、哔叽绒、斜纹绒、提花绒、凹凸绒等。(2)按拉绒方法绒布可分为双面绒、单面绒。(3)按厚度绒布可分为厚绒与薄绒。厚绒纬纱的线密度在58tex以上,纬密适当的织物,适宜做冬季衬衣用。薄绒纬纱的线密度在58tex以下,适宜做睡衣、内衣等。(4)按生产工艺绒布可分为白织绒和色织绒。白织绒布包括以下几种:①平纹绒:采用平纹组织,多为双面绒。②斜纹绒和哔叽绒:织物组织为斜纹或斜纹变化组织,一般多为单面绒。色织绒布包括以下几种: ’①条子绒和格绒:它是将色纱配置成条形或格形的绒布,大多采用斜纹组织。条绒一般为单面绒,适宜做冬季内衣;格绒有单面与双面两种,一般用于制作外衣。②芝麻绒:组织为斜纹组织,纬纱采用深浅合花线,经过拉绒后,布面呈现如芝麻似的色点。一般用作鞋帽夹里。③厚衬绒:织物采用急斜纹组织,双面拉绒,绒毛紧密、厚实,一般用作衬里。④双纬绒:织物采用平纹组织,根据需要采用单面绒或双面绒。双纬绒的主要特点是纬纱;。采用异色并纱,使拉绒后的布面色彩犹如彩云一般。宜作睡衣。⑤凹凸绒:将两种纬组织点有明显差异的组织按一定规律相间排列,拉绒后,纬组织点多的;区域绒毛紧密,纬组织点少的区域绒毛稀少,形成凹凸外观,立体感较强。⑥提花绒:织物为平纹或斜纹地的小提花组织,织物拉绒后布面具有花纹。厚衬绒双纬绒凹凸绒绒布设计1、经纬纱线密度的配置绒布是纬向起绒,为了便于拉绒而又保持织物的强力应按粗纬细经的原则配置经纬纱,经纱作为织物骨干,纬纱作为绒毛的来源。一般经纱常用28tex的纱线,纬纱的线密度应根据织物的绒毛要求而异。绒毛要求长而密的,纬纱线密度要大,反之,纬纱线密度应小些。一般来说,双面平纹绒经纬纱的线密度比在1:2左右、单面哔叽绒约在1:(1.5~2)。如果纬纱采用硼股线,绒布的绒毛短而均匀,穿着舒适,纬向断裂强度也较好。2、纬纱的选择(1)组成纬纱的纤维宜粗、短、整齐度好,以利于绒毛的平整。(2)纬纱需选用粗特、捻系数较小、条干较均匀的纱线。在确定纱线捻系数时,应兼顾绒毛效果与织物强力。一般绒布用纬纱的捻系数在266~285捻/10cm。3、纱线捻向的确定绒布的绒毛效果,以经纬纱采用不同捻向的为好。此时,织物表面的纤维排列方向相同,绒毛分布均匀,在经纬接触处,因纤维交叉而不紧密,可使织物手感厚实、柔软。4、经、纬纱紧度的配置经、纬向紧度的配置,是绒布质量的关键,按照织物起绒和强度的要求,绒布的纬向紧度应大于经向紧度,纬向紧度与经向紧度的比值大,绒毛稠密,反之,绒毛稀疏,各种绒布经、纬向紧度比见表3-4。5、织物组织应根据绒布的风格特点选择织物组织,一般单面绒为哔叽组织2/2,双面绒为平纹组织因双面拉绒对织物强度损伤较大,平纹交织点多,较为紧实些。(二)灯芯绒1、织物的基本特征灯芯绒一般为纬起毛组织,经割绒工序后,织物表面具有清晰、圆润的经向绒条,灯芯绒织物美观、大方、厚实、保暖、手感柔软、光泽柔和,由于织物具有地组织与绒组织两部分,服用时与外界摩擦的大都是绒毛部分,地组织很少触及,所以使用寿命和耐磨性较一般棉织物显著提高。灯芯绒一般用于制作春、秋、冬季大众化的衣服、鞋、帽,尤其适于制作儿童服装。2.织物种类(1)灯芯绒按地组织不同可分为平纹地组织灯芯绒、斜纹地组织灯芯绒以及纬重平地组织灯芯绒等。(2)灯芯绒按印染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印花灯芯绒和染色灯芯绒。(3)灯芯绒按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白织灯芯绒和色织灯芯绒。(4)灯芯绒按使用纱线不同,可分为全纱灯芯绒、半线灯芯绒和全线灯芯绒。(5)灯芯绒按绒条宽狭不同可分为特细条、细条、中条、粗条、宽条灯芯绒。特细条灯芯绒一般是指2.5cm中有19~21条绒条;细条灯芯绒一般指2.5cm中有16~18条绒条;中条灯芯绒是指235cm中有9~11条绒条,粗条灯芯绒是指2.5cm中有6~8条绒条;宽条灯芯绒是指2.5cm中的绒条数少于6条。此外,还采用粗、细不同条型的混合,称之为间隔条。灯芯绒设计1、经、纬纱线密度及密度的确定灯芯绒织物的纬密高,对经纱的强力要求较高,因此经纱一般采用股线,纬纱采用中特纱。在组织相同的条件下,经密大,绒毛短而固结坚牢,织物的坚牢度较好;反之,经密小时,则绒毛长而松散,织物的坚牢度差。所以,灯芯绒织物的经纬密必须配合恰当。一般经向紧度为50%一60%,纬向紧度为140%-180%。2、地纬与绒纬排列比的选择地纬与绒纬的排列比若小,织物因绒毛较稠而增进柔软性和保暖性,但绒毛的固着性较差,影响织物的坚牢度(绒毛易被拉出)。在满足织物的绒毛密度及保温性能等要求后,应适当增加地绒纬的排列比,以提高织物的坚牢度。常用的地绒纬排列比为1:2和1:3(三)平绒1、织物的基本特征平绒织物与灯芯绒相似,均属于起毛织物,只是形成绒毛的系统和特征不同。平绒分为经平绒和纬平绒。由于纬平绒生产时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加工工艺较复杂,目前已不生产。经平绒是目前生产平绒织物的主要方法,它是织造过程中,将织物设计为双层织物,绒经穿梭于上、下层之间,把绒经割断而分为单层织物,并经刷绒而成。所以,平绒织物表面是由经纱形成的耸立绒毛,其绒毛短而平齐,均匀地覆盖于整个织物表面。平绒织物应具有绒面丰富、平整的风格。2、织物种类平绒一般根据绒毛的长短分类,分为火车平绒和丝光平绒。火车平绒的绒毛较长,一般在3mm左右,常做火车坐垫用。丝光平绒的绒毛较短,约为2mm,一般做服装及装饰用品。(四)棉维织物设计1、原料的选配(1)维纶的选择:维纶的长度在33~38mm,线密度为0.13~0.17tex。为提高成纱张力,可以用长度为38mm、线密度为0.16~0.17tex的维纶。可混用一部分0.11~0.13tex的纤维,以提高强力,改善条干。(2)原棉选择:对于一般产品,原棉选用含杂质低、成熟度好的细绒棉,线密度在0.17~0.18tex,长度为29~31mm。若纺细特纱,可适当混用一些长绒棉,以利于纱线的条干均匀度和强力。(3)线密度:棉维混纺纱的线密度以18~32tex为宜。2、混纺比的选择棉维混纺比超过50:50后,随着维纶的增加,织物的强力和耐磨性增加。如要以织物强力和耐磨为主,则选用较高比例的维纶,如织物以服用性为主,则选用较低比例的维纶。3、细纱捻系数的选择由于维纶无天然卷曲,是刚性较大、抗扭性较差的实心体,如果捻度过大,纱条表面的维纶会因为捻回角过大而被扭断,使成纱张力下降。因此,维棉混纺纱的捻系数应比同线密度棉纱。4、织物紧度的配置由于合成纤维的密度比棉小,同样特数的合纤纱或其混纺纱实际直径比棉纱为粗,而且维维的刚度也大,所以,相同的风格不能完全按照棉织物的标准进行设计,以免织物紧度偏高,化纤织物或其混纺织物的密度可按相似织物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五)涤棉织物设计1、一般涤棉织物的设计(1)原料的选配:涤纶制造加工工艺不同,就具有不同的性能。它关系着涤棉混纺纱的物理性能和纺纱技术。化纤的长度与线密度必须相适应。对一般纺纱工艺,化纤的长度、线密度应有下列关系:纤维长度L(mm)/ 纤维线密度Tt(tex)≈3纱中纤维根数应在60~80根,L/ Tt的值可根据织物不同风格的要求,予以适当调整。例如:对细薄织物,取L/ Tt﹥3,对外衣织物,取L/ Tt﹤3。这样粗短纤维可以增加织物的毛型感,并减轻起毛起球现象。涤纶线密度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见表3—6,涤纶的长度采用35~38mm。( 2 )混纺比的选择:混纺比应根据织物的涤棉织物的用途和风格来决定,一般认为涤棉混纺比以65/35或67/33为宜,若要增加织物的棉型感或舒适感,可减少涤的重量,采用低比比例涤棉织物,常用的有棉65/涤35、棉55/涤45。(3)细纱捻系数的配置:若为单纱织物,捻系数宜为362~410,若为股线织物,捻系数为 324~363。(4)织物紧度的配置:由于混纺纱线直径比同特棉纱为大,故同样密度的棉织物和涤棉混纺后者的紧度大,为此若要设计一与棉织物相同风格的织物, 用相似织物设计法进行设计。涤棉烂花布的设计(1)包芯纱棉纤维包覆率的选择:应根据用途选择包覆率,一般宜大些,以突出花型,包覆率宜用43~48%。(2)长丝规格的选择:薄型织物,采用5tex以下较细的长丝,厚型织物,应采用7tex以上的长丝。例如,14.5tex涤棉包芯纱,当包覆率为43%时,宜用8tex/36根纱线。(3)纱线捻系数的选择:如果纱线捻系数过小,会使烂花后长丝部分手感不爽,成品易起毛,外层包棉部分也易摩擦起球,纺纱时易出现“剥皮纱”。捻系数过大,织造时易产生扭结,一般来说:捻系数宜在304~333。(4)织物紧度的选择:烂花织物的紧度包括两部分,即包芯部分和筛网部分。如果紧度过大,包芯部分织造生产困难;若紧度过小,筛网部分易造成经纬纱位移。一般来说,织物的总紧度宜为70%~75%,经向紧度为48~52%,纬向紧度为45~48%。(5)筘号的选择:烂花布要求经、纬纱排列均匀,因此,应选用高筘号。每筘最好穿入1根,最多只能穿2根,以使筛网部分经纱排列均匀。(6)花色设计①组织运用:烂花织物为稀薄织物,一般宜采用交织点较多的组织,以平纹居多。②纱线运用:利用不同原料的纱线进行交织,可取得特殊的效果。例如:用纯棉纱与包芯纱交织,经烂花处理后,将产生局部空经、空纬效果;用纯涤纶长丝与包芯纱交织,在成品的透明花型中会产生白色纯涤纶线条,别具风格;用涤棉纱线与包芯纱交织,将会得到由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部分组成的花型,花型层次多,立体效果好;如用彩色丝作芯线,织物色彩更加丰富。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