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特制订《拉德茨基进行曲》一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使用的场合及功能。2.聆听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座次等相关知识。3.结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对比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并根据音乐要素感受进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增强音乐感知能力。教材分析《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约翰 巴普蒂斯特 施特劳斯于 1848年创作,乐曲为 D大调,拍,用复三部曲式写成,由管弦乐队演奏。这首乐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学情分析进行曲是学生自幼接触最多的重要音乐体裁之一,进行曲以及具有进行曲风格的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易于接受并因此而增长学习的兴趣。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已经直接感受体验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走向复兴》两首进行曲类的作品,这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进行曲体裁、类型、速度、社会功能等的综合学习分析,提高综合音乐学习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一.教学目标1. 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使用的场合及功能。2. 聆听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等相关知识。3.结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对比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并根据音乐要素感受进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使用的场合及功能。2.教学难点:结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对比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并根据音乐要素感受进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三.教学方法 聆听模唱法、启发引导法、对比欣赏法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 全班分成两组一起表演走路时的状态,一组学生在无音乐的环境中自由踏步走,另一组学生合着音乐进行踏步走,引导学生感受两次踏步有什么不同,哪一遍步伐更加统一并讨论其原因。2. 教师顺势引出进行曲这一体裁并导入新课《拉德茨基进行曲》。设计意图:课前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聆听欣赏做准备。(二)新课教授1. 初步聆听,感受体验完整欣赏乐曲,在聆听的同时思考,乐曲是几拍子,速度怎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 作曲家简介3. 作品背景介绍4. 再次聆听,边听边随乐曲律动,引导学生可以在 A部分随力度变化拍手,在 B部分用手指划图形,再现部分拍手,感受体验乐曲的曲式结构5. 分段赏析①仔细聆听 A部分旋律,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力度怎样,节奏是紧凑还是疏松的?你能联想到什么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作答,教师总结。②引导学生发现 A部分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因为旋律中运用了大量装饰音和休止符。用对比聆听的方法感受装饰音—前倚音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作用③用“la”模唱 A部分主题旋律,注意装饰音和休止符的演唱。④聆听 B部分旋律,思考与 A部分比较这一部分的力度、节奏怎样,这一部分的音乐情绪有没有什么变化,你会联想到什么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并作答,教师适时总结。⑤用连线的方式选出 A、B两部分的音乐意境。⑥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拉德茨基进行曲》的现场视频,随指挥作律动,听辩管弦乐乐器种类及其音色。⑦了解西洋管弦乐的乐器种类、音色及座次。⑧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引导学生边聆听边思考,能更好的感受音乐风格。聆听主题,模唱主题,记忆主题,并通过律动感受主题音乐,加深学生的印象。(三)拓展提升聆听不同风格的进行曲作品1. 《婚礼进行曲》思考:乐曲的速度、力度怎样?情绪又是怎样的?认识管风琴,了解其音响效果。2. 《葬礼进行曲》思考:这首作品的力度、速度和情绪。3. 合作探究为什么同样是进行曲体裁,三首乐曲表达的感情却完全不同?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方面作答。请学生讨论:《拉德茨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在节拍、速度、力度和情绪上有什么表现。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聆听欣赏,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在对比、总结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四)巩固练习—多彩进行曲教师播放三首不同风格的进行曲音乐片段,学生听辩每首乐曲适用的场合,并进行选择。设计意图:通过小评测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热情。(五)小结进行曲风格多样,形式各异,不仅旋律好听,还兼具功能性,不同进行曲适合不同的场合演奏,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多多留心进行曲这一体裁。让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聆听的耳朵,和善于感悟的心灵,发现生活中的美!课后反思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音乐欣赏教学必须遵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作品,使得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其中的常用乐器具备了一定的听辨能力。通过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认识了乐曲的音乐表现内容和不同风格,进一步学习了单簧管、长笛、小提琴、大提琴、小号等的音色和演奏特点。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明确。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涵盖内容丰富,教师能适时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学习,语言较为精炼。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聆听的能力,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师生积极互动,学生感情较为充沛,既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又结合教师的主导,课堂组织严密,紧凑。本节课特别注重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和鲜明的音乐教学特点相统一,较大的容量包含了较多的知识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缺乏应有的胆量,不敢表现,不敢大胆参与,今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行进一步的激发,在学习西洋管弦乐队各乐器的分类时,部分学生对乐器音响特点分辩不清,此外本堂课欣赏的多,唱的少,个别学生有倦怠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