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道法期中试题参考答案(阅卷前请仔细审核答案,有问题请联系教研室况13871939366)1---5:ABDBC 6----10: BBDAC 11---14: DABB15.(1)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态、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1分)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2分)(2)君君等同学对于舞蹈节目的编排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独立思考的体现。(2分)舞蹈节目新颖,很有活力,体现出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2分) 在日常生活学习及社会实践中,我们应向君君等同学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造。(1分)(3)青春期的心理萌动。①学习对方优秀品质,实现优势互补。②言谈得当或举止得体(各1分,共3分。重点让学生注重倡议书的格式、倡议背景原因、倡议内容)(4)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每点2分,共4分)16.(1)人的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3分)(2)情绪表达要注意场合、时间等因素;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情绪表达时要注意他人的感受,要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等。(每点3分,二点即可,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17.(1)高度的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 (2分)(2)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如主动关心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生命正能量;如说话文明有礼、待人真诚友善。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如为朋友或家人精心准备一份爱心小礼物。(每点2分,没有实例每点只得1分,共6分)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2024年4月)1—4 CCBD 5—8 ADBC 9—12 CDBA13.(1)制度及主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2分);发展科举制度,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分)。(2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工具及作用:曲辕犁,(2分)轻便灵巧,省力省时,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2分)(或筒车,随着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河里汲到高处倒入蓄水渠,省时省力,保障农田灌溉。)(1)文成公主入藏。(2分)(2)战:澶州之战(或西夏进攻北宋)。(2分)和:澶渊之盟(或宋夏和议)。(2分)(3)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虽然民族间有过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友好是民族交往的主流。(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15. (1)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地区相对安定;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任答二点即可得4分。)(2)表现:商业门类众多;(珠宝)贸易量很大;街道住宅店铺林立。(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任答二点即可得4分。)16.评分说明: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观点部分 2分 论述部分 8分等级 得分 标准 等级 得分 标准一等 2分 观点明确。 一等 8分 紧扣观点加以论述,相关史实或材料中的史实运用充分典型,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清晰。二等 6—7分 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相关史实或材料中的史实,条理基本清楚,逻辑基本清晰。二等 1分 不够明确。 三等 4—5分 有论述或说明,但史论结合不充分。三等 0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或观点与材料无关或空白卷。 四等 3分 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无论述或说明。五等 0分 空白卷[示例]观点: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交流、兼容并蓄的特点(或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等)。(2分)论述:唐朝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一方面积极传播唐朝文化,另一方面也不断地从外来文化中汲取养分。日本效仿唐朝制度,进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积极频繁的对外交往,不仅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也促进了唐朝自身的繁荣。综上所述,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交流、兼容并蓄的特点。(8分)四月学业质量调研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道德与法治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4X2=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两幅图片体现了青春期学生A.反抗与依赖B.闭锁与开放C.顺从与叛逆D.勇敢与怯懦2.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同学都有了一些小烦恼:小强最近声音变粗了;小亮的身高比其他 同学矮了半个头;小丽有心里话不知道对谁说……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①悦纳自我变化,调节矛盾心理 ②学会掩饰自己,避免缺点暴露③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 ④相信矛盾心理是会自然消失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学贵有疑”,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下列行为与之相符的是A.小勇经常质疑父母的意见,甚至会进行人身攻击B.小航与人交流问题时,总是一味否定他人的观点C.小云知道朋友的一些观点不合理,却也不敢指出D.在老师讲完题后,小雅举手发表自己合理的见解4.小桐阅读浏览时发现了一幅图片,见右上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发挥男生女生性别优势,取长补短 B.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不受偏见束缚B.关注男生女生性别差异,划清界限 D.男女同学相互学习,促进男女平等5.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说:“让我来吧”。镜头一:妈妈正在准备晚餐,小晴走过来,对妈妈 说:”西红柿炒鸡蛋我做得可好吃了,让我来吧!” 镜头二:某班号召同学报名校 运动会的长跑比赛,同学们都 担心坚持不下来。小田说:”我 耐力好,让我来吧!” 镜头三:社区推选居民参加法治宣讲,很多人不敢尝试。 晓宇同学说:”我可以试试, 让我来吧!”这些“让我来吧”启示我们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②养成自我省察习惯,学会检视自身不足③止于至善在于勇于创新,创前人未走之路④自信可以获得更多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迪是A.只要打败自己就一定能成功B.要自强,战胜自己超越自己C.自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强D.阻碍我们发展的,只有自己7.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需要我们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据此,下列行为表现值得肯定的是8.下列情境与观点解读相一致的是情境 观点解读① 小林总是掩饰自己的情绪,不愿意向别人表露心声 青春期情绪具有细腻性的特点② 小芳看到自己的数学期末试卷得了满分,激动地哭了 哭泣是“哀”的情绪表达③ 沐浴在鸟语花香的春光里,我们感到非常轻松快乐 周边环境影响着人的情绪④ 陈某违规被交警罚款而心生怨恨,竟然两次开车撞击 停在路边的警车,被判定为寻衅滋事罪 情绪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复杂多样的情绪展示出青春的模样,既有激情和活力,也有紧张和焦虑。面对紧张和焦虑 时,我们可以①运动一下,让情绪更健康②唉,真想不出门了③我再忍忍…④听听音乐,放松一下A.①④ B.①②C.②③ D.③④10.如图小故事《忧虑》旨在告诉我们甲:“你的头发怎么一天比一天少?” 乙:“因为我天天都有忧虑的事。” 甲: “你每天都忧虑什么呢? ” 乙:“我忧虑我的头发一天比一天少!”A.情绪的表达决定人际交往效果 B.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C.要善于激发积极正面情绪感受D 要积极面对青春期的矛盾心理11. 情绪ABC理论阐述的是诱发性事件(A)、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B)及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三者之间的关系(内容如下图所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采取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注意B.合理宣泄C.放松训练D.改变认知评价1 2.从最初被中国女排队员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吸引,到自己能够学习打排球的开心,再 到代表学校出赛赢得冠军带来荣誉感,排球已经融入到小美的生命中,成为她深深依恋的 一部分。通过小美的经历,可以看出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体现在A.情感伴随着情绪逐渐积累发展 B.情绪很稳定,情感是不稳定的C.情绪需要调节,情感则不需要D.情绪是短暂的,情感是持久的13.”我爱我的祖国,爱他的一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锦绣河山、勤劳善良的人民我愿为他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做出贡献。 哪怕历经艰辛,也不会放弃。”这表明①情感会影响我们作出判断和选择 ②爱国情感驱使我们做出爱国行动③情感都美好,能够满足精神需求 ④体验美好情感有利促进精神成长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4.人类往往认为正面的情感才是让人前进的主要原因,但是负面情感往往能更持久地、深刻 地影响人类前进的轨迹,为人们行事提供原动力。这表明①某些负面情感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②负面情感比正面情感好,我们耍多地创造负面情感体验③学会承受负面情感,我们可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④学会承受负面情感,我们也可从中转化为美好的情感体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5+8+9=3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青春邀约】以下是某机构面向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就容貌焦虑话题开展问卷调查的结果。(1)有人认为:“爱美是人类天性,但追求完美过于焦虑,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请运用 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3分)元旦联合会上,七(一)班的舞蹈节目惊艳全场。七(一)班的小君等几位同学没有 请专业的老师来编排指导,而是她们几个女生自己思考,独立编排的。节目新颖,很有活力,得到了全校同学的赞誉。(2)运用所学,请你对小君等几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点评。(5分)【青春心弦】 步入青春期,我们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3)这种特殊的情感体验是青春期的什么心理表现?并完成七(一)班班委会向同学们发出的倡议书中的①②部分。(3分)关于与异性交往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与异性交往,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有助于我们① 。 为此,我们应学会与异性正确交往,特发出以下倡议: 1.我们要内心坦荡,……; 2.我们要② ,……; ……【青春有格】清明节期间,小明在祭祀时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祭扫的陋习: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同时在祭拜现场还留下了不少垃圾、食物残渣等。这些行为既污染、破坏环境,也带来极 大的安全隐患。(4)请你运用“行己有耻”的相关知识对以上行为进行劝说。(4分)16.【情绪的色调】伴随着青春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微妙变化,为了了解和体验自己的情绪。小华记录了自己一天情绪的变化曲线。(如图)(1)上图曲线,能反映出情绪的什么特点? (3分)【情绪的表达】表达,既关乎自身,也影响他人。以下是同学们关于“表达”的讨论。小华:我更关注自己的表达是不是与众不同,也习惯于直接指出别人的问题。不过,好像 别人有时不太容易接受。小军:父母和朋友是我身边很亲近的人。随心所欲地向他们表达各种情绪,是我的真情流露。(2)结合上述同学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春的我们应如何更好地表达情绪J (6分)17.【传递情感正能量】1月4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 感动202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这 是国内首个以基层普通百姓为报道和评选对象、发动网民通过互联网进行评选并举行年度 颁奖典礼的公益活动,“中国网事,感动2023”十大年度人物有:“义务理发师”贾潮江、“80多个孩子的妈 妈”朱培娟、“三次被村民联名请愿留任的第一书记”莫日发、“螺丝钉志愿者朱言春” “侠骨柔情的反诈民警”涂凯峰、暴雨中的硬核“铁路蓝”赵阳、“用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 莫宙、“坚守三尺讲台39载的山村教师”杨红军、“孝老爱亲模范”汪萍、传承红色基因的 “故事爷爷”王忠祥。(1)从这些“感动2023”十大人物上,你能体味到哪些美好情感? (2分)(2)感动中国人物故事传递了情感正能量。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6分)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2.秦朝、西晋、隋朝统一的共同点是A.都是北方政权攻灭南方政权 B.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完成统一C.都结束了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D.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治3.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一致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 D.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5. “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的信息归纳完整的是①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②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③唐蕃和亲 ④西藏已正式归属唐朝中央政府管辖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 “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A.骆宾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7.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下列对五代十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B.五代分布在北方黄河流域,十国分布在南方长江流域C.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政权大分裂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统一的趋势始终客观存在8.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C.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D.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9.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10.史书记载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朝代是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1.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12.元朝时形成了 “回回遍天下”的局面。据考证,落籍湖南桃源的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先人就是元明时期迁徙到内地的畏兀儿(维吾尔)族。这主要反映了元朝时期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回族开始形成C.国家统一规模扩大 D.少数民族内迁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8分,第15题8分,第16题10分, 共36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基本上分成两条脉络运行,一是继续完善大一统的制度设计,另一条线则是在选人、用人上的制度性设计。这两大设计的完整的框架, 都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其后的历朝历代则只是修修补补。——摘编自陈泽奎《中国历史上的体制与社会文明》材料二:唐太宗的农业政策基本延续下来,在其影响下,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得到极 大开发。全国上下大兴水利的同时,还积极改进各种农具,出现了许多新式灌溉工具。——摘编自屈小强《盛世情怀:天汉雄风与盛唐气象》(1)根据材料T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初“两大脉络”中的制度设计及主要作用。(4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所述的“农业政策”。列举当时发明或推广的生产工具一例,并简要概述其作用。(6分)14.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也参与进来。【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1)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1例。(2分)【宋朝一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1例。(4分)【深入探究】(3)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2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摘编自赵常兴、安鲁《六朝移民与江南经济区的形成》材料二: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谓之“珠子(珠宝)市”,如遇买卖,动以万数……(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摘编自(南宋)关自牧《梦梁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4分)(2)阅读材料二,概括南宋临安城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4分)16.历史论述题材料:唐朝时期,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 “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期中道法试题参考答案.docx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2024年4月).docx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