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消毒01物理消毒02化学消毒03生物消毒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指应用各种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消毒法,也是消毒工作的主要内容。常用化学消毒方法有洗刷、浸泡、喷洒、熏蒸、拌和、撒布、擦拭等。二、化学消毒化学消毒(一)操作步骤1.器械与防护用品准备2.穿戴防护用品3.配制消毒药液4.刷洗5.浸泡化学消毒6.喷洒 是指将消毒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喷雾器或喷壶对需要消毒的对象进行喷洒消毒。(1)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配制消毒药。(2)清扫消毒对象。(3)检查喷雾器或喷壶。化学消毒(4)添加消毒药液,进行舍喷洒消毒。一般以“先里后外、先上后下”的顺序喷洒为宜。化学消毒(5)喷洒消毒用药量应视消毒对象结构和性质适当掌握。(6)当喷雾结束时,倒出剩余消毒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消毒剂对喷雾器的腐蚀,冲洗水要倒在废水池内。把喷雾器冲洗干净后内外擦干,保存于通风干燥处。化学消毒7.熏蒸 常用福尔马林配合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化学消毒8.拌和 在对粪便、垃圾等污染物进行消毒时,可用粉剂型消毒药品与其拌和均匀,堆放一定时间,可达到良好的消毒目的。化学消毒9.撒布 将粉剂型消毒药品均匀地撒布在消毒对象表面。化学消毒10.擦拭 是指用布块或毛刷浸蘸消毒液,在物体表面或动物、人员体表擦拭消毒。化学消毒(二)注意事项1.注意选择消毒药 消毒药对微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并受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的影响。因此,应针对所要杀灭的病原微生物特点、消毒对象的特点、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等,选择对病原体消毒力强,对人畜毒性小,不损坏被消毒物体,易溶于水,在消毒环境中比较稳定,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的消毒剂。化学消毒2.注意选择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药的性质和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喷洒、熏蒸、浸泡、洗刷、擦拭、撒布等适宜的消毒方法。化学消毒3.注意消毒剂的浓度与剂量 一般来说,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效果成正比,即消毒剂浓度越大,其消毒效力越强(但是70%~75%酒精比其他浓度酒精消毒效力都强)。但浓度越大,对机体、器具的损伤或破坏作用也越大。化学消毒4.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和酸碱度一般温度升高,消毒剂杀菌能力增强。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的消毒作用有明显的影响。酸碱度的杀菌作用:一是可以改变消毒剂溶解度、离解程度和分子结构。二是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为6~8,pH过高或过低对其生长均有影响。化学消毒5.注意把有机物清除干净 粪便、饲料残渣、污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对病原微生物有机械保护作用和降低消毒剂消毒作用的作用。6.注意要有足够的接触时间 消毒剂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时间越长,杀死病原微生物越多。7.消毒操作规范 消毒剂只有接触病原微生物,才能将其杀灭。消毒01物理消毒02化学消毒03生物消毒生物消毒生物消毒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用于土壤、水和生物体表面消毒生物处理。目前,在兽医临床中常用的是生物热消毒。三、生物消毒生物消毒生物热消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以达到消毒目的的一种消毒方法,常用的有发酵池法、堆粪法等。常用于粪便、垫料等的消毒。下面简要介绍发酵池消毒法。生物消毒(一)操作步骤1.器械与防护用品准备2.穿戴防护用品3.准备发酵池 应远离居民区、河流、水井等的地方,距离饲养场200~250米以外。挖成圆形或方形,池的边缘与池底用砖砌后再抹以水泥,使其不渗漏。如果土质干固,地下水位底,也可不用砖和水泥。生物消毒4.池底铺垫料 可用草、干粪等。5.装入消毒物质6.封盖 可用干粪或杂草,上面再用一层泥土封好,如条件许可,可用木板盖上,以利于发酵和保持卫生。7.清池 经1~3个月,即可进行清池。清池后可继续使用。生物消毒(二)注意事项1.注意生物热发酵的适用对象。2.选址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村庄、饮用水源地、河流等,防止发生污染。3.发酵池应牢固,防止渗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