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熟悉孔雀之国 课件(共30张PPT)《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航空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熟悉孔雀之国 课件(共30张PPT)《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航空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
项目三
亚洲旅游区(下)
任务五
熟悉孔雀之国
——印度
基本国情
文化简况
民俗风情
旅游业简况
泰姬陵为印度最著名的古迹之一,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国王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第二任妻子穆塔兹·马哈尔(泰姬)而修建的。1631年,马哈尔在生下她与沙·贾汗的第14个孩子后去世,沙·贾汗伤心过度,一夜白了头。同年,这座世界瑰宝级的陵墓开始动工修建,历时20多载,于1653年竣工。整个建筑外形端庄宏伟,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造,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问题:除了泰姬陵,提到印度,你还会想到什么?
任务导入
(一)位置和面积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领土总面积约298万平方千米。
陆疆东与孟加拉国和缅甸毗邻,东北接中国、尼泊尔和不丹,西北与巴基斯坦搭界。
三面临海,西南临阿拉伯海,与马尔代夫隔海相望;东南隔保克海峡、马纳尔湾与斯里兰卡相望;东濒孟加拉湾。
(二)自然环境
印度西北部为高山区(属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中北部是恒河平原,南部为印度半岛的德干高原。
全国最高峰为干城章嘉峰,海拔8 586米。
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
印度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分为凉季(10月~次年3月)、暑季(4月~6月)和雨季(7月~9月)。
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区域年均气温为12℃~14℃,东部地区年均气温为26℃~29℃。
(三)人口、民族和语言等
人口和民族:印度全国人口约13.24亿,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他较大的民族有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等。
语言: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国家之一,语言数量达数百种。
宗教:世界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其中印度教信徒和伊斯兰教信徒分别约占总人口的80.5%和13.4%。
(四)发展简史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当地土著,创立了婆罗门教。
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3世纪达到鼎盛,把佛教定为国教。
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统治印度200多年。中世纪,印度境内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
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入侵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
1600年,英国开始入侵印度,并在当地建设东印度公司。
1757年,爆发普拉西大战,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57年,印度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成立共和国,同时仍为英联邦成员。
首都:新德里。
国旗:印度国旗的长宽比为3∶2,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中心是一个含24根轴条的蓝色“阿育王法轮”。
国徽: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其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分别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
(五)国家象征
国歌:《人民的意志》。
国花:荷花。
国鸟:孔雀。
从印度的国家象征,你能看出印度的什么历史和文化?
(六)行政区划
一级行政区包括28个邦(省)、6个联邦属地及1个国家首都辖区(新德里)。
每个邦的政府首脑由民选产生,而联邦属地及国家首都辖区则由联合政府指派政务官管理。
主要城市有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金奈、班加罗尔、艾哈迈达巴德、浦那、苏拉特等。
(七)国民经济
印度的货币为印度卢比。2021年3月25日,1人民币元≈11.1印度卢比,1美元≈72.6印度卢比。
1.货币与汇率
(七)国民经济
1991年,印度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经济增速加快,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1)工业。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此外,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等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2)农业。是传统的农业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
(3)服务业。近年来,印度的服务业发展较快。是印度创造就业、创汇和吸引外资的主要产业。印度的软件产业较为发达。
2.经济概况
(一)艺术
印度文学语言种类繁多,其中梵语、印度语和英语文学的成就最高。
梵语文学的典型代表包括:诗歌总集《吠陀》;《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古代史诗。
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印度的音乐和舞蹈历史悠久,多与宗教相关。特点是身体语言丰富,讲究动作、眼神、意境的统一。印度的电影业发达,每年的电影产量居于世界前列。印度电影的特点是剧情曲折,中间穿插着众多的歌曲和舞蹈。
(二)教育
学校教育为“十二三”制,即小学加初中10年,高中2年,高等学校3年。
印度的初等教育(一至八年级)为免费义务教育,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阶段。
主要大学有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理学院、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和马得拉斯大学等。
(三)体育
印度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板球和瑜伽。
瑜伽是起源于古印度的一种修养身心的健身运动,距今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
(一)饮食习惯
北方地区的人以小麦、玉米和豆类等为主食,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以大米为主食,中部德干高原地区的人以小米和杂粮为主食。
印度人食素者多,食荤者少。
印度菜多汁,味道厚重。印度人做菜喜欢用大量的调味品。咖喱是一种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
喜饮红茶、牛奶和咖啡,或喝冷开水,一般不喝热水,也几乎不喝酒。
印度教信徒奉牛为神,忌食牛肉。
伊斯兰教信徒忌食猪肉。
(二)主要节庆
(1)共和国日(1月26日)。纪念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印度共和国宪法。
(2)独立日(8月15日)。纪念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
(3)湿婆节(2~3月)。湿婆是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湿婆节是印度教的重要节日,节日这天,印度教信徒会前往湿婆庙朝拜湿婆神。
(4)洒红节(2~3月)。也叫胡里节或色彩节,是印度教的传统新年,有举行篝火舞蹈晚会、互相泼水、撒红粉或红水等习俗。
(5)排灯节(10~11月)。又称万灯节、印度灯节或屠妖节,是印度教、锡克教的重要节日,寓意“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
(三)社交礼仪
1.日常礼仪
见面礼仪是“合十礼”或握手礼。
晚辈在行礼时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进入印度庙宇或到印度人家中做客时,应脱鞋。
到印度人家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印度人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
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
(三)社交礼仪
2.禁忌
忌讳数字3和13。
忌讳直接触摸他人的头部。
忌用左手拿东西或递东西,只用右手。
忌讳多人在同一盘中取食,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洗涤一遍后才会使用。
印度教和锡克教教徒把牛尊为神,不可当着他们的面说牛的坏话,也不能穿牛皮制品进入印度庙宇。
(一)国际旅游市场
2000年赴印旅游的外国游客约265万人次,2010年约577万人次,2019年约1 742万人次,直接创造收入约285.7亿美元。
亚洲是印度的主要客源地,其次是欧洲和美洲。主要客源国有美国、英国、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加拿大和中国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出境旅游的人数增长较快。出境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其次是欧洲国家、美国、中东国家和澳大利亚。
(二)中印旅游关系
印度是中国主要的客源国之一。
旅华的主要目的是观光和休闲,其次为商务和购物。
自2002年印度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以来,中国公民赴印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2003年约1.3万人次,2011年约11.8万人次,2017年约25万人次。
中国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第一旅游客源国,但每年赴印旅游的人数却很少,为什么?
(三)主要旅游资源
1.德里
德里分为旧德里及后来扩建的新德里两部分。
新德里是印度首都。旧德里是印度著名的古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印度古代多个王朝的都城,与斋浦尔、阿格拉构成了印度的旅游金三角。
旧德里的主要景点有莫卧儿王朝的皇宫红堡、胡马雍陵、古特伯高塔、贾玛清真寺等。
(三)主要旅游资源
2.阿格拉
位于亚穆纳河西岸,是印度16世纪至18世纪初时的首都,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如泰姬陵、阿格拉堡、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遗址等。
(三)主要旅游资源
3.斋浦尔
斋浦尔是印度北部的一座古城,始建于 1727 年,有“印度粉红色之城”之称。
(三)主要旅游资源
4.孟买
是印度最大的金融中心、海港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印度“西部门户”之称。
景点有阿旃陀石窟、维多利亚花园、威尔斯王子博物馆、巴布勒纳特古庙、黄金市场街等。
阿旃陀石窟以壁画艺术著称于世。这些壁画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延续到公元7世纪中叶,从东到西长达550米,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
(三)主要旅游资源
5.瓦拉纳西
是印度最古老的城市,市内寺庙林立,是印度教教徒心中的圣城。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