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单元 主题7 农业区位 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四川盆地中部的安岳县是世界五大柠檬主产区之一,被誉为“中国柠檬之乡”,柠檬种植面积、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是我国唯一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柠檬树四季开花,但安岳柠檬只有春花与夏花才能顺利挂果、成熟,并在9~12月采摘。现在,安岳县的柠檬企业实现了柠檬的全年供应,并开启了电商带货模式。近年来,安岳柠檬商协会和重庆潼南柠檬商协会共同制定了柠檬行业公约制度,并于2022年发布了首个柠檬产业团体标准《柠檬鲜果等级规格》。完成下面小题。1.安岳柠檬能够实现全年供应的关键因素是( )A.柠檬品质优良 B.鲜果存储量大C.柠檬品种齐全 D.交通运输便利2.电商带货模式对安岳柠檬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A.提高种植技术 B.完善售后服务C.降低运输成本 D.扩大交易范围3.两地柠檬商协会共同制定的柠檬产业团体标准,应重点关注柠檬的( )①出口关税②新鲜程度③农药残留④出口数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海南岛 D.华北平原5.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源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西藏自治区白朗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016年,为提高蔬菜产量,白朗县政府拿出专项扶贫资金建设蔬菜大棚园区,来自山东寿光的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图为白朗县高原巨型钢架大棚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6.西藏白朗县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源 B.热量 C.降水 D.土壤7.影响白朗县地区实现蔬菜规模生产的关键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技术宁夏中卫市地处黄河上游,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和灌溉条件,造就了中卫苹果上乘的品质,成功入选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近年来,中卫市加大果树行距、实行宽行种植,并且通过电商平台,开启了农产品“原产地直发”模式。图为中卫市区位略图和当地苹果宽行种植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造就中卫苹果上乘品质的气候条件是( )A.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多 B.纬度较低,热量充足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深居内陆,降水稀少9.中卫实行宽行种植有利于( )A.减少水土流失 B.提高苹果产量C.实施机械化作业 D.改善热量条件10.中卫苹果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给当地苹果产业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市场竞争力 B.减少产品损耗C.扩大当地需求量 D.降低运输成本甘蔗喜温喜光,在我国收割主要靠手砍、肩扛。20世纪80年代前广东省是我国第一产糖大省。从90年代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超过广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产糖大省。图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区甘蔗主产区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与广东相比,广西甘蔗生产的优势是( )A.土壤更为肥沃 B.劳动力更廉价 C.热量更加充足 D.市场更为广阔12.两省甘蔗主产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复种指数变化 B.自然灾害频发 C.农业结构调整 D.保护生态环境甲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古村、古镇众多。下图为该县局部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甲县山区水稻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有( )A.耕地完整 B.耕作经验不足 C.人均耕地较少 D.年降水量稀少14.关于图中乙、丙两类聚落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数量较少,服务范围较小 B.丙数量较多,彼此相距较远C.乙等级较高,服务职能较多 D.丙等级较低,聚落规模较大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下面小题。15.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 )A.耕地 B.资金 C.技术 D.劳动16.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①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②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③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④刺激工业水平的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综合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材料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为水稻种植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上升,生产的大米因品质优良而畅销全国。2000-2015年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141.47万公顷。材料三: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超强度利用导致黑土流失,肥力下降严重。近年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新播种等农业生产技术已成为缓解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1)①、②、③三地发展农业生产各有不同。①地为 (填农业类型),②地为 (填土地利用方式),③地为 (填土地利用方式)。(2)简析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3)简述近年来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社会经济原因。(4)说明材料三所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东北地区推广使用的积极影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将非洲野生稻的地下茎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的水稻栽培品种。多年生稻收割后留下稻桩,地下茎的腋芽萌发成苗,形成新的稻株,可以连续收获3-4年。从种植后的第二季起,不再需要买种、育秧、犁田耙田和栽秧等生产环节,实现了稻作生产的轻简化。穿过寂静的山村,记者来到多年生稻的田边采访,村里的刘老汉介绍:这种水稻与传统的双季稻比较,平均年产量差不多,但是非常适合我们云南以梯田为主的偏僻村庄。图为云南省的梯田劳作景观。(1)请你对刘老汉的体会作出合理解释。(2)多年生稻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稻品种,分析其原因。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的平均海拔达到了4300m,被称为是“天空之城”。上世纪八十年代,理塘种不出菜,也运不进来菜,吃菜难问题曾经很困扰当地人。如今理塘县高原小番茄、西瓜、夏草莓通过品牌超市进入成都、广州、珠海的高端市场,累计实现农业产值约2亿元。下图为理塘县地理位置示意图。(1)指出理塘县种不出菜的自然原因。(2)理塘县蔬菜主要供应高端市场,说明这样做的意义。(3)理塘县要保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米,年降水量约380mm。拥有草畜、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材料二:近年来,通渭县按“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的要求,通过改造田、土、水、路、林、电等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的基础。材料三:下图为“通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作业照片”。(1)简述该地的农业生产结构。(2)分析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3)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参考答案:1.B 2.D 3.C【解析】1.根据题干关键词“全年供应”,由材料可知,柠檬属于季节性水果,每年9~12月采摘,要实现全年供应,只能将大量鲜果通过冷库冷藏保鲜,B正确;柠檬的品种、品质和交通运轮条件与安岳柠檬可实现全年供应关系不大,排除ACD。故选B。2.电商带货模式大大拓展了安岳柠檬的消费市场,提高了安岳柠檬的知名度,扩大交易范围,D正确;电商带货模式并不能提高种植技术,也不利于完善售后服务,AB错误;电商带货模式减少了营销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但电商带货模式主要涉及产品销售,对降低运输成本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3.安岳和潼南柠檬商协会共同制定柠檬产业团体标准时,应重视柠檬的农药残留、新鲜程度、个头大小等,加强监督,推动标准化生产,提升拧檬的品质,②③正确;关税(由政府制定)和出口数量不是柠檬商协会制定行业标准的重点关注事项,排除①④,故选C。【点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变化。市场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最为直接,需求变化,价格和规模随之发生变化。技术手段可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4.C 5.B【解析】4.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有香蕉种植,香蕉喜高温,忌霜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适宜生长在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海南岛四个地区中,仅海南岛为热带地区,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5. 图中显示,该地区发展了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在低洼地带实施基塘生产模式,在不同坡度的地区布局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在地势低洼地区将低洼处挖成塘,塘中养鱼,挖出的塘泥可提高土壤肥力,筑成基,基上种植香蕉林,充分利用或改造了当地的地形和水分条件,B正确;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对热量(积温)、光照、降水、湿度几乎没有改造作用,ACD错误。故选B。【点睛】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土地(地形、土壤)、水源(丰富程度和灌溉便利程度)。(2)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技术、政策和产业基础(设施)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科技发展,可以改造许多不适应农业的自然条件,自然因素对农业的限制减弱;市场决定农业的种类和规模,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加大;交通、信息和保鲜技术发展使得市场对农业的影响范围加大。6.B 7.A【解析】6.依据材料可知,西藏自治区白朗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热量,故选B。7.依据材料可知,白朗县的蔬菜规模生产是在政府专项资金的扶持下进行的,是政府支持和引导的,因此政策因素是该县蔬菜生菜的主要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温室大棚的原理是吸热保温原理,一方面大棚的材料可以透光吸热,二是同时也有保持温度的作用,防止热量散失。白天塑料薄膜、玻璃等透明覆盖材料能够透过太阳光,照射到地面、墙体产生长波辐射(即热量),而透明覆盖材料能有效阻隔及反射大部分地面、墙体等发出的长波辐射的热量,从而通过土壤、墙体蓄积更多的热量;夜间,土壤、墙体蓄积的热量释放到温室中来,由于保温被的作用,热量由内向外的释放变得更加缓慢,从而达到维持温度的目的。8.C 9.C 10.A【解析】8.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多,这是水源条件,不是气候条件,A错误。纬度较低,热量充足,虽然热量条件对苹果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但纬度较低的地区较多,不一定都适合种植苹果,因此不是中卫苹果上乘品质的独特气候条件,B错误。宁夏中卫市地处黄河上游,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从而提高了苹果的品质,C正确。降水稀少,是不利于苹果生长的气候条件,不是苹果品质上乘的原因,D错误。故选C。9.加大果树行距,能够提高大型机械的通过能力,提高机械化的使用程度,适应机械化作业,C正确;加大果树行距会使得植被覆盖率减低,加剧水土流失,A错误。加大果树行距,单位面积果树种植减少,其产量不一定提高,B错误;热量条件主要由地理位置、季节变化、大气环流等因素决定,而宽行种植主要影响的是作物的生长环境和产量,与热量条件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C。10.提高市场竞争力是中卫苹果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后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品牌目录的入选意味着中卫苹果在品质、口感、生产技术等方面得到了认可,这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该地区苹果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同时,品牌效应也能吸引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A正确。减少产品损耗虽然是苹果产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入选品牌目录并不直接导致产品损耗的减少。产品损耗的减少通常与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改进有关,与品牌目录的入选无直接关联,B错误。扩大当地需求量是一个间接影响,但并非品牌目录入选的主要目的和直接效果。品牌目录的入选更多地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宣传中卫苹果,吸引外地和国外消费者,而不仅仅是扩大当地需求,C错误。降低运输成本与品牌目录的入选没有直接关系。运输成本主要受到距离、交通条件、运输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与品牌目录的入选无关,D错误。故选A。【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11.B 12.C【解析】11.材料信息表明,我国甘蔗的收割主要靠手砍、肩扛,说明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需劳动力较多,与广东省相比,广西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充足且廉价,生产甘蔗的成本相对较低,B正确;广东和广西都有适合甘蔗生长的土壤条件,土壤并不是广西甘蔗生产的主要优势,A错误;广西、广东热量条件(积温)和降水条件差别不大,这些不是广西生产甘蔗的主要优势,C错误;广东经济更发达,人口数量更多,市场更为广阔,D错误。故选B。12.农业结构调整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的种类、布局和方式,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广西成为全国第一产糖大省,很可能是由于当地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甘蔗种植。相比之下,广东可能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土地资源紧张或其他经济因素,减少了甘蔗的种植面积,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其他农业或工业领域,C正确。复种指数变化主要指的是同一块土地在一年内被种植的次数或轮作次数,虽然它可能影响甘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但两省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复种指数一样,A错误。自然灾害频发可能会影响甘蔗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但它通常是一个不可控因素,而且不太可能导致整个主产区的长期变化,B错误。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它更多的是一个目标或政策导向,而不是导致主产区变化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C。【点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科技发展,可以改造许多不适应农业的自然条件,自然因素对农业的限制减弱;市场决定农业的种类和规模,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加大;交通、信息和保鲜技术发展使得市场对农业的影响范围加大。13.C 14.C【解析】13.据图可知,该地以低山、丘陵为主,河流众多,聚落众多,人口多,耕地面积应较小,耕地零散破碎,A错误;甲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浙江自古经济发达,人口多,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B错误;浙江省人口多,人均耕地较少,从而导致水稻商品率低,C正确;浙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D错误。故选C。14.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同一区域内,乙类聚落比丙类聚落数量少,乙类聚落之间距离较远,则可推知其等级应更高、规模更大、服务范围更大、服务种类更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功能越强,彼此之间相距较近。15.D 16.A【解析】15.据材料可知,农业产业园建设,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需要投入规模较大的耕地、充裕的资金和现代农业技术,因此耕地、资金和技术不会明显减少,ABC错误;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将投入大量机械和人工智能进行管理,劳动力投入将大幅度减少,D正确。故选D。16.现代农业产业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提高作物品质,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①正确;据材料可知,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产业集群化水平得到提高,②正确;农业产业园进行产业链生产模式,可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③正确;农业产业园只是扩大种养规模,投入资金和种植技术,刺激工业水平的提高有限,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等对农业都有着显著影响。17.(1) 畜牧业 林地 耕地(2)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病虫害少;生长周期长;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积累多;黑土肥沃,有机质含量高。(3)水稻优良品种培育和种植技术改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观念改变,对优质稻米消费需求增加;稻米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农民种植水稻收益高;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4)秸杆覆盖和免(少)耕,减轻土壤侵蚀;秸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机械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略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类型判断、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详解】(1)①地在大兴安岭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以畜牧业为主;②地在大兴安岭,地处山地,是我国的传统林区,以林地为主;③地在东北平原,以耕地为主。(2)据图示的纬度信息可知当地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生长周期长;冬季寒冷,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病虫害少;由于纬度较高,夏季昼较长,日照时间长,营养物质积累多;东北平原以黑土为主,黑土肥沃,有机质含量高。(3)水稻种植面积增加说明人们对东北大米市场认可度高,主要是因为东北稻米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农民种植水稻收益高;近年来种植水稻面积增加,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观念改变,对优质稻米消费需求增加,市场消费能力增强;稻优良品种培育和种植技术改进,保障了东北大米产品的优质,同时水稻种植业发展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4)农作物秸秆覆盖,可减少风力和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免(少)耕减少对土壤的影响,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秸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东北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该生产方式减少机械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18.(1)云南梯田地区的地块小,高差较大,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轻简化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受到老年稻农的欢迎)。减少劳动力投入,便于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减少耕作次数,有利于水土保持(减少土壤扰动,减轻水土流失)。(多年生稻的免耕技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上升,保持土壤肥力。(多年生稻减少了育秧插秧等环节)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土壤的固碳能力提高,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促进国际合作,推动野生物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分析】本题以多年生稻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2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结合图片信息和材料可知刘老汉的体会主要是“不再需要买种、育秧、犁田耙田和栽秧等生产环节,实现了稻作生产的轻简化”可知,传统的云南梯田劳作的特点是地块面积较小,高差较大,机械化水平低(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劳动力投入较多。多年生稻不仅省种、省水、省肥、省药,从劳动的角度看,更可以省力省工;结合社会实际可知,农村青壮年的外出务工,导致我国广大农村的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轻简化的劳作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尤其受到了老年稻农的欢迎。外出务工是我国农村劳动者的重要收入来源,轻简化劳作的多年生稻,减少劳动力投入,可以让青壮年农民做到务农务工两不误,便于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多年生稻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对于本地来说,由于采取了多年免耕方式,减少耕作次数,减少土壤扰动,减轻了山区的水土流失;每季的平均生长周期短,减少了育秧插秧环节,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少,有利于减轻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常规水稻翻耕土壤的频率高,周期短,对土壤层产生的干扰大,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快,多年生稻的免耕技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上升,保持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扰动后,土壤的固碳能力提高,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由材料“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将非洲野生稻的地下茎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的水稻栽培品种”可知,多年生稻利用非洲野生稻的地下茎繁殖特性,可以促进国际合作,推动野生物种资源的保护。19.(1)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m,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利于蔬菜生长;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复杂;理塘县水资源短缺,蔬菜溉灌水源不足。(2)相较于普通市场,蔬菜进入高端市场,便于提高蔬菜价格,增加经济收益;蔬菜进入高端市场,有利于打造理塘蔬菜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3)依托优势资源,加强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加强蔬菜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借助区位优势,推动蔬菜产业的国际化和品牌化;加强蔬菜产地的环境保护和整治,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障蔬菜品质;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制定蔬菜价格监管政策,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分析】本题以理塘县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理塘县种不出菜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等角度分析。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4300m,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利于蔬菜生长;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复杂,平整土地面积较少,土壤发育程度较差;坡度大,流水滞留短,理塘县水资源短缺,蔬菜溉灌水源不足。(2)理塘县蔬菜主要供应高端市场意义主要从经济收益、市场竞争力角度分析。相较于普通市场,理塘蔬菜品质好,蔬菜进入高端市场,便于提高蔬菜价格,增加经济收益;蔬菜进入高端市场,有利于打造理塘蔬菜品牌,提升理塘蔬菜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3)理塘县要保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从增产增收角度分析。依托当地光照充足等优势资源,加强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蔬菜产量增长;加强蔬菜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借助区位优势,推动蔬菜产业的国际化和品牌化,提升蔬菜产品知名度;加强蔬菜产地的环境保护和整治,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保障蔬菜品质,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制定蔬菜价格监管政策,促进市场良性竞争,避免恶性竞争,保障蔬菜产业增收。20.(1)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结合;以旱作农业为主。(2)冬季热量不足;降水少,水源不足;有风沙、旱涝、寒潮等灾害。(3)平整土地,有利于保水保肥(提高耕地质量);整合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互联互通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水利工程实施,减轻旱涝灾害(改善水源条件)。【分析】本题以通渭县的农业生产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详解】(1)根据材料“拥有草畜、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信息可知,玉米、马铃薯、草畜说明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玉米、果蔬说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结合;又根据“ 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米,年降水量约380mm”,本地区发展旱作农业。(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米,年降水量约380mm。地处黄土高原,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且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水源不足;靠近沙源地,有风沙灾害;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存在旱涝灾害;靠近冬季风源地,有寒潮等灾害。(3)结合材料“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可知,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平整土地,分散变集中,截留水分,保持土壤水分,起到保水保肥的功能,同时结合图片中有大型机械,说明整合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结合材料“通过改造田、土、水、路、林、电等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说明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比如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减轻旱涝灾害;材料中“互联互通”,说明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