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 总结归纳(课件 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 总结归纳(课件 PDF版)

资源简介

1、常见仪器
分类 仪器
能直接加热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反应容器
需垫石棉网 烧杯、烧瓶、锥形瓶
存放仪器 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
加热仪器 酒精灯
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
注入仪器 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夹持仪器 铁架台、试管夹、坩埚钳
取用仪器 镊子、药匙、胶头滴管
其他仪器 玻璃棒、水槽、石棉网、研钵
2、基本操作
1. 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1)取用原则:“手不摸、嘴不尝、味扇闻”。
(2)节约原则:未指明用量时,液体取1~2 mL,固体只需盖
满试管底部。
(3)防污染原则:用剩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
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容器中。
2. 固体药品的取用
3. 液体药品的取用
4. 试管的洗涤
洗涤方法: 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
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
再用水冲洗干净。
洗净标准: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5. 酒精灯的使用
6. 物质的加热
7. 仪器的连接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润湿、转动
连接试管和橡胶塞:转动
8. 稀释浓硫酸
标签向手心,防止浓硫酸腐蚀标签;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
(酸入水,杯壁)
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9. 测定溶液pH值
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
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待颜
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读数为整数。
10. 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斜靠3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尖紧靠烧杯内壁。
11. 蒸发
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2;
3
蒸发过程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使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
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快要完全蒸干时,应停止加
热,用余热蒸干。
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试
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12. 蒸馏
加热时蒸馏烧瓶需要垫上
石棉网。
蒸馏时在烧瓶内加入少量
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可
超过2 ,不可将溶液蒸干。
3
温度计玻璃泡置于支管口
处,冷凝水下进上出。
13. 检查装置气密性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改进:
原理?药品选择?操作要点?
现象?结论?
4、气体制取
发 生 除 杂 干 燥 收 集 吸 收
装 置 装 置 装 置 装 置 装 置
5、溶液配制
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误差分析: 偏大?偏小?不影响?
6、探究燃烧的条件
装置改进:
铜片的作用:
载体、导热
热水的作用:
隔绝空气、提供热量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缺一不可
②充足的助燃剂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7、金属冶炼
常用还原剂: H2、C、CO
CuO
H2
8、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植物油的作用:
隔绝空气(或氧气)
蒸馏水煮沸的目的:
除去水中的溶解氧
生锈的条件: 内因:内部结构(纯度)
外因: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此外,盐溶液的存在会加快铁的锈蚀,还与
环境的温度、酸碱性有关。
气球的作用:
9、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调节锥形瓶内的气压,防止
瓶塞弹出,缓冲和密封作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红磷燃烧 实验2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3、4虽然天平不平衡,
但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3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 实验4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10、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气体的检验: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氨气、水蒸气
离子的检验: H+、OH-、CO 2-、SO 2-、Cl-、NH +、Cu2+、Fe3+3 4 4
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足量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鉴别盐酸和硫酸: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硫酸
方法句式:①将气体……,若出现……现象,则为……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若出现……现象,则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