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 塞下曲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 塞下曲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塞下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塞下曲》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并背诵全诗。
学习诗中描绘的边塞景象和将士的英勇形象,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理解并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代边塞将士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引导学生珍惜和平生活,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二、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塞下曲》全诗,掌握诗中的生字生词。
感受诗中描绘的边塞景象和将士的英勇形象,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并鉴赏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水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
通过多媒体展示边塞风光和古代战争图片,如大漠孤烟、铁骑金戈等,吸引学生的注意。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描绘的是哪里吗?你们想过边塞的将士们生活是怎样的吗?”引导学生想象和猜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引导新课
简要介绍边塞诗的概念和特点,说明《塞下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感受其中的意境和韵味。
3. 预热朗读
教师首先进行一遍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邀请学生一起朗读,注意发音准确、感情饱满。
4. 互动讨论
讨论学生对边塞和古代战争的认识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诗歌的情境,为后续的讲解和分析打下基础。
这样的导入新课设计旨在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引导他们逐渐进入诗歌的情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朗读和讨论,学生可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解
1. 引入诗歌韵味
(1)激发学生兴趣
① 通过展示古代边塞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塞外风光。
②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边塞是什么吗?”引发学生好奇心,为进入诗歌内容铺垫。
(2)朗读全诗
① 教师首先示范朗读,注意抑扬顿挫和感情表达。
② 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语调,并尝试感受诗中的韵味。
③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增强课堂氛围。
2. 讲解诗句意义
(1)生字生词教学
① 对于诗中的生字生词,如“单于”、“遁逃”等,进行详细解释和记忆方法指导。
②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记忆游戏或趣味问答,帮助学生轻松记忆。
(2)难句分析
① 针对诗中的疑难句,如“大雪满弓刀”,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②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理解疑难句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边塞景象与将士形象
(1)边塞景象描绘
① 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描绘边塞景象的语句,如“月黑雁飞高”。
② 通过图片和描述,让学生感受边塞的荒凉和肃杀气氛。
(2)将士形象分析
① 分析诗中的将士形象,如“欲将轻骑逐”,引导学生感受将士的英勇和决心。
② 通过角色扮演或讨论,让学生理解将士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4. 讨论边塞诗的特点和魅力
(1)特点分析
① 结合《塞下曲》和其他边塞诗,总结边塞诗的特点,如描绘边塞风光、表现将士情感等。
② 引导学生发现边塞诗的韵律和节奏美,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魅力探讨
① 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让学生探讨边塞诗的魅力所在。
②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朗读、理解、分析和讨论中感受《塞下曲》的韵味和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
(三)互动问答
1. 引导性提问:
“同学们,读完《塞下曲》,你们认为诗中描绘的‘月黑雁飞高’是怎样的场景呢?”
*答案*:月黑雁飞高描绘的是一个月色昏暗、大雁高飞的夜晚,这样的景象烘托出了边塞的寂静和紧张气氛。
*设计目的*: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感受边塞的特定环境。
2. 理解性填空:
“在诗中,‘单于夜遁逃’说明了什么?请大家填空:单于夜遁逃,表现出单于的______和将士们的______。”
*答案*:单于夜遁逃,表现出单于的仓皇失措和将士们的英勇威武。
*设计目的*:通过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把握诗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外在表现。
3. 拓展性讨论: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诗中的将士,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与同桌讨论,并分享你们的想法。”
*设计目的*: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和讨论,进入诗歌的世界,体验古代边塞将士的情感与心境。
4. 分析性引导:
“诗中‘大雪满弓刀’一句,为何能让你们感受到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请大家试着分析一下。”
*答案*:大雪满弓刀一句,通过描绘寒冷的雪夜和将士们依然手持武器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句,深入理解并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1. 深度解读课文原话
(1)课文中的“月黑雁飞高”如何展现了边塞的寂静与紧张?
①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月黑”的场景,感受边塞夜晚的寂静与神秘。
② 引导学生分析“雁飞高”的意象,体会战争逼近时大雁的高飞与士兵的紧张情绪。
(2)“单于夜遁逃”反映了怎样的战争局势和将士的反应?
① 分析“单于夜遁逃”中“单于”的身份和“夜遁逃”的行为,揭示敌军的溃败。
② 讨论将士们可能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如何体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忠诚。
2. 师生互动对话深化理解
(1)教师提问:诗中的“欲将轻骑逐”表达了怎样的决心和信心?
①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共同探讨将士们追逐逃敌的果敢与坚毅。
②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雪满弓刀”所营造的壮美与悲壮交织的氛围。
(2)学生提问:为什么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及“雪”这一元素?
① 学生提出疑问,其他学生或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雪”在诗中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② 教师总结,强调“雪”在表现将士们忠诚报国、英勇无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3. 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引导学生讨论: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理解和传承将士们的英勇精神?
①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② 教师总结,强调英勇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向古代的将士们学习?
① 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②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勇敢和坚韧的品质。
(五)课堂小结
1. 回顾与总结
在课堂即将结束之际,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我会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生字新词?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边塞景象和将士形象?”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2. 强调教学重难点
接下来,我会强调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会说:“在这首诗中,有些句子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比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个句子表达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决心,我们要好好体会。”通过这样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
3. 拓展与延伸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会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魅力。我会说:“同学们,边塞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描绘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形象和国家的壮丽山河。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阅读和欣赏来感受它的美。”这样的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4. 互动与反馈
在课堂小结的最后阶段,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我会说:“同学们,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感想或者问题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通过这样的互动和反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讲解和互动,本课的课堂小结部分将得以圆满结束。这样的课堂小结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字词分析与语言赏析
1. 生字生词解析
“月黑雁飞高”:“黑”在此处为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天色变暗;“雁”指大雁;“飞高”则描述了雁群飞向高空的景象。
“单于夜遁逃”:“单于”指匈奴的首领;“夜”为时间状语,指夜晚;“遁逃”则描述了敌军首领趁夜逃跑的情景。
“欲将轻骑逐”:“欲”表示想要;“将”为动词,表示率领;“轻骑”指轻装快速的骑兵;“逐”表示追赶。
“大雪满弓刀”:“大雪”指天空中飘落的雪花;“满”形容了雪的量之大;“弓刀”则代表了战士的武器。
2. 疑难句与特殊句式讲解
“大雪满弓刀”这句诗不仅表现了战士们冒雪追击的英勇形象,还通过“满”字传达了雪下得极大,几乎掩盖了所有事物,凸显了战斗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决心。
3. 优美句子赏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两句诗以月黑雁飞作为背景,巧妙地暗示了单于的逃跑行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4. 课堂互动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出‘月黑雁飞高’是怎样的画面吗?”学生尝试描绘并体会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营造的氛围。
小组讨论:“‘大雪满弓刀’中‘满’字用得非常巧妙,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讨论后分享心得,教师总结并强调诗词用词的精妙之处。
通过以上的字词分析和语言赏析,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塞下曲》中的语言魅力,还能在互动中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感受古代边塞生活的风貌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
六、教学心得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多种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并鉴赏诗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七、安排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塞下曲》全诗,注意生字的书写和难句的理解。
2.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边塞诗进行赏析,并写下你的感悟和体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