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音之乐适用年级 七年级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公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八音之乐》就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育。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乐器以及民族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音乐,加深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全面的认识。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让学生要不仅理解音乐作品,还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单元教学内容:1、民乐知识; 2、音乐欣赏《十面埋伏》《姑苏行》《光明行》; 3、听一听、辩一辩。重点:了解乐器音色及外形,能准确听辨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的音色。难点:体会以上各乐器在表现音乐风格时的作用。单元学习方式:1、通过视听练习使学生认识民族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2、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音乐体裁及特点。预期学习成果: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的分类常识。2.介绍“八音之乐”,使学生整体上认识中国民族乐器。3.通过几个民族乐器乐曲的欣赏,帮助学生正确听辨几种常见民族乐器的音色。4.通过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以及介绍作曲家华彦钧,使学生了解乐曲创作背景及它体现出情绪特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接受教育。5.引导学生看、听、想、议表现,全面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力。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八音之乐,初步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及其分类。通过作品《春江花月夜》欣赏,了解中国民族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初步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能够用语言简单描述乐曲的意境。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及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特征;通过对比欣赏来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形式、风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验民族器乐经典作品,能够对民族器乐作品产生兴趣;乐于了解民族器乐的发展史,了解八音乐器分类法。对应课标1、介绍中国民间乐器及八音乐器的分类法。2、音乐故事:楚汉相争。3、音乐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我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2、你知道的民族乐曲有哪些?3、谁向大家介绍一下华彦钧是谁?专题划分 专题一: 欣赏课《二泉映月》 ( 1 课时)专题二:研究性学习—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与民族音乐 ( 1 课时)专题一 欣赏课《二泉映月》所需课时 课内共1课时,每周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二胡独奏区的演奏效果,体验乐曲的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2、通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3、.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专题问题设计 1、 你能说出几种我国的民族乐器?2、 你知道的民族器乐曲有哪些?3、 听一听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二胡曲《二泉映月》片段)?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二泉映月》视频、音频文件常规资源: 钢琴、音乐教室支持资源: 多媒体设备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1、请学生例举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的名称。2、你知道的民族器乐曲有哪些?3、听一听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二胡曲《二泉映月》片段)?学生回答二、作者介绍(请同学们打开网络资料自己阅读了解作者生平) 1、华彦钧 2、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主要作品三、介绍二胡:(具体由课件展示)四、作品欣赏1、播放《赛马》的音乐,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学生思考回答感受)2、播放《二泉映月》片断,感受乐曲哀婉、凄凉的情绪。(学生思考回答感受)4、引导学生说说听后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五、学习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1)感受主题音乐,并唱一唱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乐曲的主题音乐生:随着音乐用“嗯”轻轻的哼唱(2)播放音乐主题2A、听到这里同学们感受到这位盲艺人内心怎样的痛苦呢?(学生各抒己见)B、此时此刻,你们心中有何震撼?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C、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倔强刚毅的阿炳终于发出了激愤的呐喊(出示高潮音乐一起唱唱、议议)D、这是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反抗,是他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愤怒,是他积淀已久内心情感的全部发泄(播放高潮及过渡句)然而苦难生活也磨练了阿炳倔强刚毅的个性: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向黑暗现实挑战。E、乐曲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声,让我们一起倾听主题的最后重现(播放尾声音乐)意犹未尽的尾声给了我们怎样的遐想?七、拓展延伸师:在我们江苏还有很多的二胡演奏家,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生:请学生小组交流师:出示刘天华、闵惠芬的图片和有关资料1、了解江苏二胡演奏家——刘天华、闵惠芬八、请同学把欣赏这首乐曲后的体会写下来,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讨论总结。九、课堂小结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1、 对所欣赏乐曲《二泉映月》进行评价2、对所学的民族乐器及器乐曲进行评价3、老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对象:七年级学生评价方法:每个学期末班内都要进行课本知识笔试与每个同学的歌曲演唱测试,以检测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及锻炼同学们的自我表现能力。专题二 研究性学习—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与民族音乐所需课时 课内共1课时,每周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并能说出民乐的基本分类及其乐器的发声原理2、了解并对新民乐有一定的兴趣3、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热情。专题问题设计 1、我国的民族乐器可以分为几类?2、谁能听出以下几种乐器的演奏乐器?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中国民族乐器视频、音频文件常规资源: 钢琴、音乐教室支持资源: 多媒体设备学习活动设计一、复习旧课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我国的民乐有了一定的积淀知识,现在老师更想趁热打铁考大家,由我出场景,同学们配上合适的乐器。比如一段气势磅礴的开场舞蹈应该配上哪些种乐器?生:自由讨论回答师: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善与改造,现在已经形成四大类别,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到的哪四类吗?生:集体讨论回答二、讲授新课1、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复习,打击乐器等众多乐器(大鼓,板鼓2、欣赏乐器发声原理及其分类师:手中拿有图片的同学请仔细思考你手中的乐器应该属于这四类的哪一类?师:现在总结一下各种乐器的特点弹拨乐器:有些是靠物体去打琴弦发声,有的则是以手或义甲拨动两端固定的弦,使之振动发音拉弦乐器:是以马尾弓毛与琴弦摩擦,琴弦震动通过共鸣体而发声吹奏乐器:通过吹奏者嘴唇震动产生打击乐器:通过击打发出声音3、了解新民乐师:中国传统民乐素以华夏艺术瑰宝素称,千百年来它以多姿多彩的乐韵始终侵润着人们心田,如今在新时期又出现了一种颇具代表性的音乐现象,就是上节课的女子十二乐坊的出现为代表。(课件展示女子十二乐坊并播放演唱会视频)4、再次感受民族音乐师:近年来,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也经常受邀到国外进行演出,大家知道《拉德茨基进行曲》吗?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西方音乐作品,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结束保留曲目。你们能够想象用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来演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三、课堂小结民族乐团的演奏让在场的外国观众惊赞不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通过这些大家了解了我们民乐的魅力。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1、对中国民族乐器的认识进行评价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3、老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对象:七年级学生评价方法:每个学期末班内都要进行课本知识笔试与每个同学的歌曲演唱测试,以检测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及锻炼同学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