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复习建议:1课时(题型突破+习题共1课时;以训练为主)考向1 化学与STSE的协调发展1.(2023年广东卷)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SiB.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C.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2.(2023年山东卷)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A.泰山墨玉 B.龙山黑陶 C.齐国刀币 D.淄博琉璃3. (2023年海南卷)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B. 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其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C. 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所值D. 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4. (2023年重庆卷)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重组蛋白 B.高性能铜箔 C.氮化镓半导体 D.聚氨酯树脂(1)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2)PM2.5与雾霾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雾霾 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3)白色污染指各种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4)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考向2 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物质5.【2022年湖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 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 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6.【2021年湖北卷】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 B.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C.淀粉可用为原料人工合成 D.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7.【2022年海南卷】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 D.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8.【2021年海南卷】化学物质在体育领域有广泛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涤纶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B.纤维素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能量C.木糖醇可用作运动饮料的甜味剂D.“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镇痛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性质 用途1 生理盐水指的是0.90%的氯化钠溶液 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鼻腔等2 硅胶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3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作太阳能电池板4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 可制作光导纤维5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加碘食盐中的含碘物质6 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7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剂8 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9 锂质量轻、比能量大 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10 铝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可用于焊接铁轨11 明矾溶液显酸性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12 Al(OH)3有弱碱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13 Fe2O3是红棕色粉末 可用作红色颜料14 CuSO4使蛋白质变性 误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浆解毒15 BaSO4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 在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钡餐”考向3 化学与传统文化9. (2023年新课标卷)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 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 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 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10. (2023年湖南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B.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D. 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11.(2023年广东卷)“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12.(2023年广东卷)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六号”为中国空间站送去推进剂Xe气,Xe是第IA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2H与3H互为同位素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晶体经典史料中的化学物质(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4)《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5)《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6)唐代刘禹锡撰于818年的《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学成分为KAl(SO4)2·12H2O。1.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科技部将着力于做好此次冬奥会的科技支撑保障工作。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或说法错误的是( )A.非遗文化“北京绢人”技术制作的中国娃娃入驻奥运村,不能用加酶洗涤剂清洗娃娃B.轻质高强度的碳纤维有舵雪橇中的碳纤维是一种高分子材料C.冬奥会将采用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D.北京冬奥会将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2.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煤的干馏、海带提碘、石油裂解等都涉及化学变化B.油墨中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用纳米技术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D.天然气、沼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均为CO2和H2O3.中国古代诗词和书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亚铜B.“一般皎洁羞云母,四射光茫突水精”中“水精(‘精’同‘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我国古时镀金“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其中“入火则汞去”是指汞与氧气发生反应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种分散质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煅烧贝壳,将产物投入海水中以获得Mg(OH)2B.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种粮食发酵酿酒C.将在酒精灯上灼烧后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能闻到刺激性气味D.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5.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石墨烯是电解质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芜湖轻轨建设中使用混凝土浇筑轨道梁,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材料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6.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开辟了全球海水制氢的全新路径,该技术集“海上风电等能源利用-海水资源利用-氢能生产”为一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可用蒸馏法将海水淡化B.绿色零碳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C. 该技术所用到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该技术解决了有害腐蚀性这一长期困扰海水制氢领域的问题7.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202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名单,包括钠离子电池、球形核酸疫苗、纳米酶和纤维电池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钠比锂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是钠离子电池的显著优势B.通过红外光谱仪可检测球形核酸结构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团C.纳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D.柔性纤维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8.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化学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 )A.“纷纷灿烂如星陨,燔燔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钠、钾、铁等金属的焰色试验B.“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糵(酒曲)”的“曲糵(酒曲)”是催化剂C.《新修草本》有关“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2(SO4)3·7H2OD.《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主要成分是氢氟酸9.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豆腐的制作流程大致为磨豆、滤渣、煮浆、点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磨豆”过程中大豆被磨碎时发生了化学反应B.“滤渣”步骤中使用到的多层纱布与滤纸的作用相同C.“煮浆”过程可以起到灭菌和使蛋白质变性的作用D.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定“点卤”前的浆液是否为胶体10.(2022·福建四市质检)《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剑的出现早于铁剑B.“帝采首山之铜铸剑”包含氧化还原反应C.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千年不朽的原因是与O2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D.流传千古的剑鲜少铁剑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品易发生吸氧腐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复习建议:1课时(题型突破+习题共1课时;以训练为主)考向1 化学与STSE的协调发展1.(2023年广东卷)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SiB.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C.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答案:D解析:A.光纤的主要材质为二氧化硅,A错误;B.沥青属于有机材料,B错误;C.甘油溶于水,C错误;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D正确;2.(2023年山东卷)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A.泰山墨玉 B.龙山黑陶 C.齐国刀币 D.淄博琉璃答案:C解析:墨玉、黑陶、琉璃均为陶瓷制品,均属于硅酸盐制品,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材料,而刀币的主要成分为青铜,故答案为:C。3. (2023年海南卷)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B. 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其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C. 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所值D. 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答案:A解析:A.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相互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需要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进行使用,故A错误;B.化肥的施用方法需依据对象营养状况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化肥,故B正确;C.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所值,提高食品的口感,故C正确;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D正确。4. (2023年重庆卷)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重组蛋白 B.高性能铜箔 C.氮化镓半导体 D.聚氨酯树脂答案:B解析:A.重组蛋白为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B.合金、纯金属均为金属材料,铜为金属材料,B符合题意;C.氮化镓半导体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符合题意;D.聚氨酯树脂为有机合成材料,D不符合题意;(1)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2)PM2.5与雾霾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雾霾 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3)白色污染指各种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4)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考向2 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物质5.【2022年湖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 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 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答案】B【解析】A.明矾净水的原理为:,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B.水和冰的分子式都是H2O,水快速制冰为物理变化,B正确;C.炖排骨汤时放点醋,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营养值更价高。此外,醋还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维生素被破坏,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茄子中存在一类叫“酚氧化酶”的物质,它见到氧气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色的物质。反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D错误;故选B。6.【2021年湖北卷】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 B.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C.淀粉可用为原料人工合成 D.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答案】B【解析】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故A正确;B. 蛋白质在酸、碱的作用下也能发生水解,故B错误;C. 将二氧化碳先还原生成甲醇,再转化为淀粉,实现用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故C正确;D.核苷酸通过聚合反应制备核酸,故D正确;故选B。7.【2022年海南卷】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 D.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答案】B【解析】A.人体缺氟会导致龋齿,因此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A正确;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B错误;C.食醋的主要成分为CH3COOH,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食醋可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C正确;D.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D正确;答案选B。8.【2021年海南卷】化学物质在体育领域有广泛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涤纶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B.纤维素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能量C.木糖醇可用作运动饮料的甜味剂D.“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镇痛【答案】B【解析】A.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其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A正确;B.人体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B错误;C.木糖醇具有甜味,可用作运动饮料的甜味剂,C正确;D.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所以“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阵痛,D正确;答案选B。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性质 用途1 生理盐水指的是0.90%的氯化钠溶液 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鼻腔等2 硅胶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3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作太阳能电池板4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 可制作光导纤维5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加碘食盐中的含碘物质6 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7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剂8 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9 锂质量轻、比能量大 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10 铝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可用于焊接铁轨11 明矾溶液显酸性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12 Al(OH)3有弱碱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13 Fe2O3是红棕色粉末 可用作红色颜料14 CuSO4使蛋白质变性 误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浆解毒15 BaSO4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 在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钡餐”考向3 化学与传统文化9. (2023年新课标卷)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 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 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 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答案:C解析:A.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其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是一种天然高分子,A正确;B.羟基磷灰石又称又称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于无机物,B正确;C.熟石膏是主要成分为2CaSO4·H2O,Ca(OH)2为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错误;D.Fe2O3为红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俗称铁红,D正确;10. (2023年湖南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B.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D. 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答案:C解析:A.四羊方尊由青铜制成,在当时铜的冶炼方法还不成熟,铜中常含有一些杂质,因此青铜属合金范畴,A正确;B.竹木简牍由竹子、木头等原料制成,竹子、木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正确;C.蔡伦用碱液制浆法造纸,将原料放在碱液中蒸煮,原料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原有的粗浆纤维变成细浆,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温下烧结定型生成硅酸铝,D正确;11.(2023年广东卷)“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答案:C解析:A.九霄环佩木古琴主要构成是木材,动物筋制得,A错误;B.裴李岗文化骨笛由动物骨骼构成,B错误;C.商朝后期陶埙属于陶瓷,由硅酸盐制成,C正确;D.曾侯乙青铜编钟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D错误;12.(2023年广东卷)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六号”为中国空间站送去推进剂Xe气,Xe是第IA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2H与3H互为同位素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晶体答案:C解析:A.化学符号Xe,原子序数54,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5周期0族,故A错误;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不是FeO,故B错误;C.2H与3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金刚石是共价晶体,故D错误;经典史料中的化学物质(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4)《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5)《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6)唐代刘禹锡撰于818年的《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学成分为KAl(SO4)2·12H2O。1.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科技部将着力于做好此次冬奥会的科技支撑保障工作。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或说法错误的是( )A.非遗文化“北京绢人”技术制作的中国娃娃入驻奥运村,不能用加酶洗涤剂清洗娃娃B.轻质高强度的碳纤维有舵雪橇中的碳纤维是一种高分子材料C.冬奥会将采用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D.北京冬奥会将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答案 B解析 A.“北京绢人”技术制作的中国娃娃的主要材料是丝绢,不能用加酶洗涤剂清洗,A项正确;B.碳纤维是一种复合材料,B项错误;C.冬奥会采用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车载光伏发电系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C项正确;D.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可减少氟利昂的排放,更加环保,D项正确。2.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煤的干馏、海带提碘、石油裂解等都涉及化学变化B.油墨中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用纳米技术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D.天然气、沼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均为CO2和H2O答案 D解析 A.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海带提碘过程中需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进行萃取分液再蒸馏,涉及化学变化,石油裂解过程中是将轻质油转化乙烯等小分子烃的过程,也涉及化学变化,A正确;B.Fe3O4为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B正确;C.用纳米技术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正确;D.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沼气是通过植物秸秆发酵而成,属于可再生资源,两者主要成分均为甲烷,完全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错误。3.中国古代诗词和书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亚铜B.“一般皎洁羞云母,四射光茫突水精”中“水精(‘精’同‘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我国古时镀金“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其中“入火则汞去”是指汞与氧气发生反应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种分散质答案 B解析 A.诗句中的“翠色”与Cu2O的颜色不相符,因为Cu2O是砖红色固体,所以诗句中的“翠色”不可能来自Cu2O,A错误;B.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正确;C.汞和金形成液态的合金,涂在银器上,加热,汞转化为蒸气,被蒸发,剩下的金附着在银的表面,所以“入火则汞去”是指蒸发,C错误;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种分散系,属于胶体,D错误。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煅烧贝壳,将产物投入海水中以获得Mg(OH)2B.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种粮食发酵酿酒C.将在酒精灯上灼烧后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能闻到刺激性气味D.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答案 A解析 A.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煅烧碳酸钙时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氧化钙、水、镁离子结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钙离子,在整个过程中均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B.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种粮食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由淀粉发酵酿酒需要经过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被氧化成乙醇、二氧化碳和水,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在酒精灯上灼烧后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会引起乙醇的催化氧化,故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高锰酸钾本身被还原而褪色,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5.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石墨烯是电解质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芜湖轻轨建设中使用混凝土浇筑轨道梁,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材料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 A解析 A.石墨烯为单质,电解质为化合物,因此石墨烯不是电解质,故A说法错误;B.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制品,青铜属于铜合金,故B说法正确;C.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水泥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材料,故C说法正确;D.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该过程为萃取,故D说法正确。6.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开辟了全球海水制氢的全新路径,该技术集“海上风电等能源利用-海水资源利用-氢能生产”为一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可用蒸馏法将海水淡化B.绿色零碳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C. 该技术所用到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该技术解决了有害腐蚀性这一长期困扰海水制氢领域的问题答案 C 解析 实验室可通过蒸馏法实现水与盐溶质的分离,A正确;氢能源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是重要的新型能源,B正确;“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错误;“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解决了海水中复杂成分的有害腐蚀,D正确。7.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202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名单,包括钠离子电池、球形核酸疫苗、纳米酶和纤维电池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钠比锂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是钠离子电池的显著优势B.通过红外光谱仪可检测球形核酸结构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团C.纳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D.柔性纤维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答案C 解析 钠以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海水、矿物中,因此钠离子电池相比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原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优点,A正确;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化合物中存在的基团,故通过红外光谱仪可检测球形核酸结构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团,B正确;纳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C错误;柔性纤维电池中,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D正确。8.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化学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 )A.“纷纷灿烂如星陨,燔燔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钠、钾、铁等金属的焰色试验B.“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糵(酒曲)”的“曲糵(酒曲)”是催化剂C.《新修草本》有关“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2(SO4)3·7H2OD.《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主要成分是氢氟酸答案 B解析 A.观察K的焰色需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铁无焰色,“纷纷灿烂如星陨,燔燔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钠、铜等金属的焰色试验,故A错误;B.曲糵(酒曲)是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催化酶,酶是一种催化剂,故B正确;C.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故C错误。D.强水主要成分是硝酸,故D错误。9.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豆腐的制作流程大致为磨豆、滤渣、煮浆、点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磨豆”过程中大豆被磨碎时发生了化学反应B.“滤渣”步骤中使用到的多层纱布与滤纸的作用相同C.“煮浆”过程可以起到灭菌和使蛋白质变性的作用D.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定“点卤”前的浆液是否为胶体答案 A解析 A.“磨豆”过程中大豆被磨碎时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A错误;B.“滤渣”步骤中使用到的多层纱布与滤纸的作用相同,用于过滤,B正确;C.加热可以起到灭菌和使蛋白质变性的作用,C正确;D.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定“点卤”前的浆液是否为胶体,D正确。10.(2022·福建四市质检)《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剑的出现早于铁剑B.“帝采首山之铜铸剑”包含氧化还原反应C.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千年不朽的原因是与O2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D.流传千古的剑鲜少铁剑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品易发生吸氧腐蚀答案 C解析 A.青铜器时代早于铁器时代,故青铜剑的出现早于铁剑,选项A正确;B.“帝采首山之铜铸剑”包含铜矿中的化合态铜转化为铜单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正确;C.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选项C错误;D.流传千古的剑鲜少铁剑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品易发生吸氧腐蚀产生铁锈而腐蚀,选项D正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题型突破 第1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 教案(含解析).docx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题型突破 第1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 教案(学生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