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年九年级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班级开展“课本小天地 生活大舞台”的语文学习活动,小伍和小佳特邀你参加。
1.(2 分)活动从“诵读母亲河”开始。请指出小伍朗读处理或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 . A.他这样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句子的字词读音: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lí)
黑的骨骼,有如刀削(xiāo)一般,棱(lénɡ)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他这样处理《三峡》的朗读节奏: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他认为《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写出了宜昌“山至此
而陵,水至此而夷”的地形特点。
D.他认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中的
“兜鍪”,本是指兵士所戴的头盔与兵器,这里代指士兵。
2.(2 分)小佳收集了一组以“贵”为声旁的形声字,请为其加上形旁,填入相应方框内。
A.振聋发 B.子子孙孙无穷 C. 赠佳品 D.千里之堤, 于蚁穴
3.(2 分)探访名人故居。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李白故居中某亭台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 ; 下联:倚剑登高台。
A.云帆济沧海 B.举杯邀明月 C.仰天大笑去 D.抽刀断水流
4.(3分)小伍发现下面的每句话都存在用词不当的毛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不管人的世界里怎样变化,自然界按照她的方式泰然前行。我们只要跟随着她的脚
步,必不会心猿意马,乱了方阵。
②九年级排球比赛,两个最强的班分到一组。不少同学表示,这下可有好戏看了,同
室操戈,究竟鹿死谁手?
③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一日千里的情况,人们
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5.(3 分)背起行囊走四方。小伍想在美好的春光里四处走走,看了以下的几个宣传语后
1
{#{QQABKYAAogCgAIIAARhCAQ0gCkKQkAGAACoOwAAIMAIAiBNABCA=}#}
有些犹豫不决,请你帮他推荐一下四月最佳旅游地点,并简要地说说理由。
A.巴陵无限景,最是洞庭秋 B.探武陵之源,赴缤纷之约
C.立冬大别山,喜有良友伴 D.天生好梅岭,避暑好去处
6.(8分)在游历中抒怀。小佳发现古人游历或经过某地时,常常借景抒情,让人在赏景
中亦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请你帮他把收集的名句补充完整。
① ,一览众山小。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③ ,身世浮沉雨打萍。 ④ ,吹笛到天明。
⑤ ,寂寞沙洲冷。 ⑥行人莫问当年事, 。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⑧天下英雄谁敌手? 。 。
二、阅读与鉴赏(45 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两则批注(7~8题)。
江城子 凤凰山①下雨初晴 7.(2 分)本词有三美,一为“景美”,
苏轼 你看“ ”(填写原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句),显得明丽清新;二为“人美”,你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 看“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弹筝人也
朵芙蕖②,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 如水中之莲,美丽动人;三为“ ”
有意,慕娉婷。 (用两个字概括),你看“烟敛云收”,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 哀伤的乐曲让大自然都仿佛为之感动。
云收,依约③是湘灵④。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
见,数峰青。 8.(2 分)结尾一句,人去景空留,言尽
【注释】①凤凰山:杭州城南,左近西湖,右近钱塘 味无穷。这种将画面定格为无人空有景的
江,形似飞凤。②芙蕖(qú):荷花。③依约:仿 写法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佛。④湘灵: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死后,成为湘 , ”(填诗句)非
水女神,称为湘灵。这里也暗指弹筝女子。 常相似。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4 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
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2
{#{QQABKYAAogCgAIIAARhCAQ0gCkKQkAGAACoOwAAIMAIAiBNABCA=}#}
【乙】
天公翦水①,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
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崚嶒②,深林窈.窕.;寒江远
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
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
水。如此景况,何必峨眉千尺③
(选自《闲赏篇·雪》)
【注】①翦水:指下雪。“翦水花”是雪的别称。②崚嶒(lénɡ cénɡ):高耸突兀,形容山势高峻。③
峨眉千尺:(何必)去登临千尺高的峨眉山。
【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9.(4 分)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根据语境及文化常识判断 ①走.送之
迁移课内字词“窈窕淑女”之理解 ②深林窈.窕.
依据本义(跛、行动迟缓)推断 ③骚人跨蹇.寻诗
结合字形推测 ④雾凇.沆砀
10.(3 分)请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船 头 茶 灶 飘 烟 座 上 黛 眉 把 盏 老 僧 对 坐 韵 士 闲 评。
11.(2 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2.(2 分)【乙】文中“御貂裘”的“御”字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原文及相关链接说
说这个字的意思及在此句中的作用。
链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13.(2 分)【丙】文的看雪与【乙】文的赏雪有相似之处,请仿照【乙】文画波浪线的句
子,为【丙】文写一句抒情式结尾。
仿写:如此景况,
14.(2 分)对风雪的描写,有的是为了渲染自然环境,营造艰险的氛围;有的是为了推动故
事情节的发展;有的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的是为了衬托人物的情感……下列诗文
中,哪一篇中写风雪的作用与【甲】文更为类似?请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供选诗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卖炭翁》《湖心亭看雪》《咏雪》)
3
{#{QQABKYAAogCgAIIAARhCAQ0gCkKQkAGAACoOwAAIMAIAiBNABCA=}#}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
学如不及
①“学如不及”出自《论语·泰伯》,原文为:“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学
习时总觉得像赶不上,即使学得了也总怕再丢失。
②及,会意字。其古字形像一只手要去触碰到前面的人,本义就是赶上、达到。“学
如不及”就是说做学问好似追赶什么,生怕赶不上、达不到,体现了一种求学求知的紧迫
感和强烈渴求。
③为什么像孔子这样博学的人,求学尚有如此的紧迫感呢?大概是因为先贤早已认识
到,知识无涯,而生命有限。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时间实在不够
用。况且,孔子所说的“学”并不单单指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包括品格德行的修养。个
人的克己修身、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等都是学习的对象,这正是
孔子说的“博学于文”之所在。
④学如不及,还指唯恐“不及”知识的真谛。孔子在《述而》篇中曾言:“假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他担心自己研读《易》无法穷究其理,体现的是对学问严谨精研的精神。
⑤纪晓岚曾写过一副对联:“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这实在是“学如
不及,犹恐失之”的活注解。做学问就是这样,好不容易学到了,难免又有遗忘、倒退,
所以需要 , ,如此反复才能有深入的收获。
⑥珍惜时间,学如不及,先贤以此为乐。孔子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是
孔子一生事业的开始,也是他一生不惰的志业。《公冶长》篇中孔子说道:“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认为自己不是天生多才,而是孜孜不倦的学
习成就了他的一生。就是在十室之邑这样的地方,一定有像自己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
只是赶不上自己这样好学罢了。
⑦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如不及”更像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了一种生活
态度。无论是正在读书的孩童,还是行至不惑的中年,抑或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晚年,人
人都能从中得到些许启发。对于正在读书的孩子们来说,“学如不及”是在告诫他们
要 。对于步入社会有一段时间
的人来说,“学如不及”则告诉人们要一直保持求学的动力,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因为停
止学习会让人变得守旧且无聊,而新知则能让人保持进取、焕发生机。至于老年人,只要
拥有“学如不及”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仍然能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中得到快乐。
⑧《左传》有言:“知识之无涯,行之可追也。”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不应蹉跎嗟
叹,而应珍惜时光,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这样才能用不断的学习去拓展生命的宽度,完满
自己的人生。
15.(2 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学如不及”的“不及”在文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恐怕不能达到知识的广博,另
4
{#{QQABKYAAogCgAIIAARhCAQ0gCkKQkAGAACoOwAAIMAIAiBNABCA=}#}
一方面也指担心不能触及知识的真谛。
B.纪晓岚的对联说的是,人生的过错就像秋天的野草,一面铲一面生,怎么也清除不
净;做学问则如春天的薄冰,一边积一边化,怎么也积不厚。
C.从《公冶长》中的话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好学的习惯要比忠信的品质更为重要,
自己就是因为孜孜不倦的学习才成就了一生。
D.“学如不及”这种习惯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因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习,
要坚信“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
16.(2 分)请从《〈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两个短句填写到第⑤段横线处,使之前后连贯。
17.(2 分)请结合上下文,在第⑦段横线上补写一段劝说学生的话。(50 字以内)
18.(2 分)“范进中举”的故事能否用来论证本文的观点,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9~23 题。
①要开饭了,老二一家还没到。大家习惯了的,往年都这样。但饭桌上仍不免有人鼓
噪,有人掏出手机来想打电话催,被她阻止了。别,老二和他媳妇的脾气你们不是不知道。
②好容易等到老二一家三口坐下,这才总算到齐,完完整整的一家。三代人呢,老中
青,谁的个头都不小,顿时把小饭厅撑满。房子里忽然人声鼎沸,像一锅刚煮开的水,加
上一室春景,年花簇拥,还有从电视机里溢出的流光与声浪。过节就该这样,团圆饭是该
在家里吃的。
③于是她开始奔忙,菜肴一盘接一盘上,空气中蒸腾着油气和饭香。老大开了一瓶酒。
有人喊她:“妈,你坐下吧,每年都这样弄一桌子,你不累,我们看着都累了。”谁又跟
着起哄:“对啊!去年不是已经说好,今年团圆饭到福满门吃的嘛。”
④老大的女儿嚷起来:“我知道!我知道!奶奶那天看见电视上有个专家说啊,味道
是人类最后的记忆。我说奶奶一定是怕我们吃了別处的就会忘掉她。”
⑤大家大笑,笑得像电视上的罐装笑声那样齐整。她也笑着端上最后一道菜。这下连
素来矜持的二媳妇也认出来,鲈鱼啊,妈的拿手好戏。鱼才放下,许多筷子便伸过去各取
所需。有的说:“好啊!妈这私房菜,这么多年就是百吃不厌!”有的说:“你没尝过呢!
人家褔满门的更有特色。”
⑥她坐下来,才发觉没有胃口,于是静静地端详围着饭桌的一家人。除了身旁的老头
子和老二那生性腼腆的儿子在默默扒饭,其他人都兴致高昂,尤其谈到股市和房价的事,
说话声量更大了。话题扯到这旧楼房时,兄弟三人各有看法,很快便话不投机,嗓子变粗
了,酒嗝中透着戾气,不时还有高亢的女声硬生生地加入。气氛有点糊,像快要烧出焦味
来的半锅残羹。
⑦“啪”,有人摔下筷子。
5
{#{QQABKYAAogCgAIIAARhCAQ0gCkKQkAGAACoOwAAIMAIAiBNABCA=}#}
⑧老头子发作,大伙儿马上噤声。其时已杯盘狼藉。老二一家先走,老大一家随后,
媳妇们一个劲儿堆着笑脸打圆场:“妈辛苦了,菜做得真好,哪家饭馆都比不上。明年吧,
明年得把功夫传给我们。”
⑨等人都走了,老三与媳妇无声地窜到睡房。闩门的声音传来。依然一室春景,年花
俗艳,电视机还在倾出欢腾之声。
⑩她去收拾,老头子在身后煮水沏茶,一边喃喃嘀咕:“什么人类最后的记忆,这下
你输得甘心了。亏你还花这些钱。刚才那鲈鱼做得真一般。哪家饭馆点的菜啊?”
她开始洗碗,没回头。
“福满门。”
19.(2 分)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题目。
20.(2 分)第⑤段的“罐装笑声”有什么含义?
21.(2 分)请根据文中的各种暗示,推断第⑥段中“兄弟三人”各自的想法。
22.(2 分)文章结尾犹如打出的一记响亮耳光,你认为它最该打在谁的脸上,为什么?
23.(2 分)文章中多次写了“味道”,这顿团圆饭留在“她”记忆中的味道又是什么?请
简要解说。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 24 ~27 题。
【甲】 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
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
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
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
道:“若是能够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
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
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
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
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
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
“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
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史进、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只说鲁提辖回到经
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的睡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
6
{#{QQABKYAAogCgAIIAARhCAQ0gCkKQkAGAACoOwAAIMAIAiBNABCA=}#}
【乙】臧蓼斋办了一桌齐整菜,恭恭敬敬奉坐请酒,席间说了些闲话。到席将终的时
候,臧蓼斋斟了一杯酒,高高奉着走过席来,作了一个揖,把酒递与杜少卿,便跪了下去,
说道:“老哥,我有一句话奉求。”杜少卿吓了一跳,慌忙把酒丢在桌上,跪下去拉着他,
说道:“三哥,你疯了?这是怎说?”臧蓼斋道:“你吃我这杯酒,应允我的话我才起
来。”杜少卿道:“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是甚么话,你起来说。”鲍廷玺也来帮着拉他起来。
臧蓼斋道:“你应允了?”杜少卿道:“我有甚么不应允?”臧蓼斋道:“你吃了这杯
酒。”杜少卿道:“我就吃了这杯酒。”臧蓼斋道:“候你干了。”站起来坐下。杜少卿
道:“你有甚话?说罢!”臧蓼斋道:“目今宗师考庐州,下一棚就是我们。我前日替人
管着买了一个秀才,宗师有人在这里揽这个事,我已把三百两银子兑与了他。后来他又说
出来:‘上面严紧,秀才不敢卖,到是把考等第的开个名字来补了廪罢。’我就把我的名
字开了去,今年这廪是我补。但是这买秀才的人家,要来退这三百两银子。我若没有还
他,这件事就要破。身家性命关系,我所以和老哥商议,把你前日的田价,借三百与我打
发了这件,我将来慢慢的还你。你方才已是依了。”杜少卿道:“呸!我当你说甚么话,
原来是这个事!也要大惊小怪,磕头礼拜的,甚么要紧?我明日就把银子送来与你。”鲍
廷玺拍着手道:“好爽快!好爽快!拿大杯来,再吃几杯!”当下拿大杯来吃酒。
杜少卿醉了,问道:“臧三哥,我且问你;你定要这廪生做甚么?”臧蓼斋道:“你
那里知道!廪生一来中的多,中了就做官。就是不中,十几年贡了,朝廷试过,就是去做
知县、推官,穿螺蛳结底的靴,坐堂,洒签,打人。”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
24.(2 分)梳理故事情节。请按先后顺序将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鲁达 杜少卿
拳打镇关西——① ——大闹桃花村 大醉高朋——平居豪举——②
——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 ——装病拒官——修建泰伯祠
25.(2 分)学习衬托手法。两则选文都用了衬托手法,请将对【甲】文的品析补充完整。
鲁达的仗义 杜少卿的慷慨
以史进正面衬托鲁达。 以臧蓼斋反面衬托杜少卿。臧蓼斋为了让杜少卿
给钱,又是“恭敬奉坐、高高奉酒”,又是“作
揖、下跪”、强行逼迫别人答应,他的虚伪做作
与杜少卿的直率、豪爽形成鲜明的对比。
26.(2 分)为人物作批注。两段选文都写出了人物的仗义疏才,但又各有特点。请结合选
段,为杜少卿作批注。
鲁达 杜少卿
7
{#{QQABKYAAogCgAIIAARhCAQ0gCkKQkAGAACoOwAAIMAIAiBNABCA=}#}
为了素不相识的路人,从大骂,到要去“打死那
厮”,被劝了“三回五次”才平息,再到慷慨解囊,
甚至“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如此嫉恶如仇,率
真性情,读之令人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27.(2 分)细读【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这里体现了《儒林外史》怎样的主题?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8.(5 分) 学校举行“展开双翼方可腾飞”主题演讲比赛,小伍很想参加,但父母觉
得临近中考,不能因为一些活动而耽误学习,这让他一时难以抉择,不知是否该去参加。
请你写一段 80 字左右的话,帮他拿个主意。或者写一首小诗(不少于 4行)鼓励他。
29.(50 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诗人鲁米说:“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其实每个
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它能助我们从低处挣脱,使心灵获得净化与升华。请以“是你,让
我振翅飞翔”为题,写出你的生活经历。
任务二: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忘记去看远方,忘记去飞翔。请以“请为生命插
上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独特见解。
任务三:未来某一天,假如你真的长出了翅膀,你将飞到哪里、遇见什么或做点什么
呢?请以“那一天,我长出了翅膀”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卷面整洁。
8
{#{QQABKYAAogCgAIIAARhCAQ0gCkKQkAGAACoOwAAIMAIAiBN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