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与法治4月独立作业检查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4九下·西湖月考)一油轮从英国南部港口出发开往中国广州。下图为该油轮途径各地的日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是世界主要海域或海峡,它们分别指的是( )
A.白令海峡 土耳其海峡 太平洋 台湾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土耳其海峡 印度洋 台湾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 东海
D.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 南海
2.此趟油轮航行过程中,下列各地可能会出现( )
A.地中海沿岸光照强烈 B.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侵袭
C.恒河正好进入枯水期 D.马赛人正在南半球多多马放牧
(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某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副框图,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恰当的是( )
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处温带
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D.④热带沙漠气候
4.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 )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
C.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 D.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
5.(2024九下·西湖月考)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苦战十年修建的引水入林州工程,图为红旗渠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图中4个方案最适合作为沟渠线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4九下·西湖月考)红旗渠周边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024九下·西湖月考)把握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回答下列问题。
7.【时空观念】观察中国历史时间轴,下列关于古代史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8.【历史解释】下列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资料 唐 中书省之印 陈独秀《青年杂志》 国民党一大合影 抗美援朝纪念章
史论 ①中书省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是民族交融的最好印证。 ②《青年杂志》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③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 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长期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24九下·西湖月考)下列为1954-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公私合营使零售网点锐减 B.一五计划推动零售业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活力 D.中国入世使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10.(2024九下·西湖月考)一支考古队准备考察亚非古文明的发源地。他们从非洲出发,自西向东前行。其考察顺序应是( )
①②③④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11.(2024九下·西湖月考)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按照因果联系排列,①②③对应的是( )
A.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
C.经济繁荣一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
D.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一时
12.(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3年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____,制定该法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A.《未成人年网络保护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C.《刑法修正案(十二)》
D.《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
13.(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3年12月22日,第____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将____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 )
A.77 端午节 B.78 中秋节 C.77 七夕节 D.78 春节
14.(2024九下·西湖月考)“警察同志,我父亲病重需要转院,不得已才在此停车,还望理解。”“祝您父亲早期康复!”近日,一位车主的纸条留言和交警开出的特殊“罚单”同时出现在社交平台上。交警柔性执法( )
①体现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的理念
②有违严格执法的眼球,是不作为的表现
③以人性化举措执法,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④不利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九下·西湖月考)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45年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翻天覆地。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 改革开放进行时,坚持到底不动摇
②改革开放强国路,接续奋斗谱新篇
③ 改革引领新时代,强国之梦已实现
④开天辟地站起来,敢叫日月换新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4九下·西湖月考)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政府,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要规范政府的权力运行,建设法治政府。下列漫画能够体现建设法治政府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4年是 “空中丝绸之路”建设11周年。一条“空中丝绸之路”覆盖欧美亚三大洲,“义乌-成都-洛杉矶”跨境电商商品“空空转关”国际航空联运新通道全面打通,实现“一单报全国”,提升义乌辐射全球跨境电商物流网络的通达能力。浙江义乌此举( )
①表明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我省与世界的联系
③是开放的浙江省走向世界的表现
④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3年的宪法宣传周的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宪法宣传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并实施的
②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重要地位
③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④宪法宣传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实现了公共利益最大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2024九下·西湖月考)“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近年来,中国成功组织和实施从尼泊尔、乌克兰、苏丹等国紧急撤离公民行动,安全撤离中国公民超10万人。这主要表明( )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没有任何矛盾
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C.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真正实现
D.我国重视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维护人民利益
20.(2024九下·西湖月考)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 6 小题,按序为 8 分、10 分、10分、8 分、12、12 分,共 60 分)
21.(2024九下·西湖月考)冰雪大世界、南方小土豆、“尔滨”……这个冬天,要说起网红旅游城市,哈尔滨当之无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哈尔滨的火爆不仅源于这座老牌旅游城市的悠久历史、工业记忆和文化底蕴……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整个冰雪季包括群众文化这些活动,设计有 100 项活动,让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走上哈尔滨中央大街。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的原因。
(2)材料三:11 位广西小朋友赴东北研学,得到了悉心照顾。为答谢“东北老铁”对“小砂糖 橘”们的暖心守护,广西向哈尔滨送出近 200 吨砂糖橘和沃柑。黑龙江则回赠 10 万盒蔓越莓 发往南宁。一场南北互赠回礼拉开帷幕。不少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家乡特产出现在互赠礼单 上,让人直呼一场回礼回出了全国特产大摸底。
广西与哈尔滨的互赠回礼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怎样的原则?请你说说浙江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哈尔滨开展交流互动并说明理由?
22.(2024九下·西湖月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未来新篇章”探究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故事一【读懂甲骨文历史价值】
前段时间,桐庐姑娘李右溪借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做了一系列与运动相关的甲骨文视频,在《当甲骨文遇到亚运会》视频中,她借一个甲骨文“射”字结合商周时文物上的铭文,解释了狩猎及战争射击的场面,生动地诠释了这个字的古今演变:
(1)请完成故事一中“射”字的演变过程① (字体),并结合所学简述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 。
(2)发展的重要阶段。
故事二【诉说都江堰千秋功绩】 李冰在没有改变岷江自然流向的情况下,因势利导。 (提示:从构造及功能、影响等角度)
根据都江堰示意图,请你续写都江堰的“千秋功绩”。
(3)故事三【管窥《本草纲目》医学贡献】
李时珍痴迷于研读《伤寒杂病论》等著名医药典籍,“读书十年,不出户庭”。他对历代本草药物种类整理汇编,厘正各家本草的谬误,收集药物总数达1892种,并将药物总共分成 16个大部,60个门类,建立药物纲目体系。《本草纲目》所创立的药物学科学体系分类,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使我国中药学发展进入一个更科学化的划分时代。 ——摘编自刘英杰等《从〈本草纲目〉管窥李时珍之医学精神》
根据故事三概括本草纲目的特点。
(4)综合上述三则故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发展中国文化?(2分)
23.(2024九下·西湖月考)海权,即海上权利,是一个国家综合运用军事与非军事力量控制与利用海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权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扬帆起航】宋朝的时候,外国商人习惯坐宋朝的船来往于各地之间。宋人的造船多桅帆、水密舱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宋代常见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载重300吨。宋代海船安全还因为“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摘编自游彪《宋史五讲》
根据材料,概括宋朝造船业的先进之处。
(2)【各领风骚】西班牙珍宝船队,从 16 世纪开始,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将欧 洲货物运至美洲殖民地,并将殖民地产品(尤其是金银)运回母国。珍宝船队成为西班牙 海上霸权力量的重要一环。
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军舰开始采用蒸汽机动力,蒸汽军舰不需要依靠风 力,锅炉只要有煤,就可以持续航行。从此, 日不落帝国的威名更盛。1940年7月,美国海军部在役官兵 20 万,拥有舰船1099艘;到 1945年8月,海军 官兵暴增至340万,舰船数量达到 68936 艘,飞机数量达74032架。此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已经遍布全球,完全具备了在全球任何地点采取决定性攻势的战略能力。
在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国家分析其纵横海洋的历史背景。
(3)【以史为鉴】
1405年—1433年 郑和下西洋,中国舰队,威震海内外
1840年 英国人出动了16艘战舰、4艘武装轮船,把拥有战船总数325艘左右的广东水师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1895年 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022年 6 月,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年底,我国最新研制的新一代驱逐舰055南昌舰,直面某国海军整个航母编队,缠斗20多天,其间各种实战对抗,最终逼退对方,维护了我国海洋权利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围绕海权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4.(2024九下·西湖月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以案说法】2021年9月,16岁的未成年人林某对落单的路人进行言语恐吓并将美工刀架在她脖子上进行勒索,2021年9月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刑事判决书(摘选) 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如下: 人民法院最终认定林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法律链接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从违反法律的类别来看,林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2)【与法同行】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恶性案件增多,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者不需承担刑事责任,引发争议。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这个新修正案将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从14岁降到了12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4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办公室正式揭牌。最高法表示,对社会关切的杀害、性侵拐卖、虐待物、校园欺凌以及利用网络实施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严惩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绝不姑息。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25.(2024九下·西湖月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同学们在学习中收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现代化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论述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①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③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④
(1)请联系材料一,将①②③④补充完整。
(2)【探究二:现代化与湖南实践】
2024年,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湖南考查调研。这是近年全国两会闭幕后的首次考察。湖南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材料二:
足迹一:长沙湖南一师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湖文化的发源地,并参观了学校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了解学院发展沿革和用好红色资源等情况,强调 学校要肩负起立德使命。 足迹二:长沙中德巴斯夫 公司专注自主研发,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 足迹三:常德市常德河街 常德复原老河街风貌,将此地打造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丝弦、高腔、号子等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足迹四:常德市鼎城区港中坪村 湖南省示范片区采用统一优良品种、机插机抛、机械深施肥、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早稻、晚稻两季亩产达到1152.3公斤。
结合材料分析,探寻三湘大地的发展奥秘。
(3)【探究三:现代化与中国青年】
材料三:推进中国走向现代化是一项创新而独特的任务,需要更加有效地团结、组织和动员青年人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光明日报》
材料所体现的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并从青少年角度举一例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26.(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4年3月,全国两会先后召开,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等议案。
(1)全国两会体现我国哪两项政治制度?材料中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
(2)材料二:国务院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材料二中的“两个毫不动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强总理提出企业家要专注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3)材料三:两会期间,“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仍是讨论的重点。杭州是全国数字改革的先行者,已形成“平台+大脑”“系统+跑道”改革架构,探索形成了一批全国影响力的硬核成果:运用数字技术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形成了党建统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的大治理体系:加快建设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对接壁垒,促进高效协同:同时,加快数据开放利用等立法,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
结合材料三,谈谈杭州的做法对打造数字中国的借鉴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 一油轮从英国南部港口出发开往中国广州。 英国、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甲、乙、丙、丁是世界主要海域或海峡,它们分别指的是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 、南海。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此趟油轮航行过程中,各地的日平均气温较高,属于夏季。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亚热干燥,光照强烈。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恒河进入丰水期,马赛人在北半球放牧。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3.D
4.A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3.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7月气温最高,①是北半球,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15℃,②地处热带,③各月降水量比较少,全年降水比较少。因此,④是热带沙漠气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昼夜温差大,当地居民把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民居墙厚窗小,都与热带沙漠气候有关。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 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图为红旗渠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图中4个方案最适合作为沟渠线路的是② 。观察图中信息可知,①和③线经过了山脊线,且经过的等高线较多,工程量较大,③④线距离较远,故ACD错误;
②线路沿着等高线修建,工程难度较小,成本较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6.【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给出的等高线的海拔可知,当地海拔大于500米,坡度较陡,红旗渠周边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地面起伏、海拔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丘陵。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答案】7.A
8.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注意掌握秦汉的时代意义、抗美援朝运动的历史意义。
7.根据时间轴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秦汉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大统一时代,A项正确;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②是隋唐时期,排除B项;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③是宋元时期,排除C项;
④是明清时期,但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对外开放,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中书省除了继续作为朝廷文书的草拟机构外,并在朝廷各项重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故①项错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故②项错误;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故③项正确;
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故④项正确;
故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C项正确;
公私合营使零售网点锐减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一五计划推动零售业发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中国入世使商品供应更加多样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经济改革的作用。
10.【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 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发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正确的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在亚非文明古国中,自东向西依次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最西端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图片的顺序应为②④①③,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位置。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11.【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达成战后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924--1929 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一时。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几天之后,股票价格连续暴跌。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B项正确;
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错误,排除A项;
经济繁荣一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错误,排除C项;
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一时对应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该法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13.【答案】D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故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14.【答案】B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近日,一位车主的纸条留言和交警开出的特殊“罚单”同时出现在社交平台上。这说明交警柔性执法体现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的理念,以人性化举措执法,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故①③正确。
交警的做法,坚持法、理、情相融合,符合严格执法的要求,故②错误;
交警柔性执法有利于利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严格执法、尊重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5.【答案】A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改革开放45年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翻天覆地。这说明 改革开放进行时,坚持到底不动摇,改革开放强国路,接续奋斗谱新篇,故①②正确。
强国之梦还没有实现,故③错误;
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16.【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图片①中城管文明执法,体现的是严格执法,故①正确;
图片③中禁止滥用职权,体现了规范权力的行使,故③正确;
图④反映了打造阳光政府,故④正确。
图片②中涉及的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法治政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7.【答案】C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浙江义乌实现“一单报全国”有利于加强我省与世界的联系,是开放的浙江省走向世界的表现,故②③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故①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动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18.【答案】C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2023年的宪法宣传周的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故②③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并实施的,故①不符合题意;
“实现了公共利益最大化”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9.【答案】D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近年来,中国成功组织和实施从尼泊尔、乌克兰、苏丹等国紧急撤离公民行动,安全撤离中国公民超10万人。这主要表明我国重视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维护人民利益,故D正确。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矛盾,故A错误;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故B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真正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人民利益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
20.【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国家安全包括生物安全,我国要构建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故D符合题意。
违法行为按照违法情节的轻重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而该图中除了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以外还包括其他的行为,故A错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故B错误;
根本政治制度不包括基本政治制度,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国家安全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21.【答案】(1)哈尔滨交通便利;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多冰雪;有悠久的历史、工业记忆和文化底蕴;政府积极支持发展冰雪旅游。
(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
浙江经济发达,可以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与哈尔滨开展交流与合作;浙江濒临海洋,在海产品方面与哈尔滨进行交流等。茶叶、丝绸等产品均可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的原因是哈尔滨交通便利;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多冰雪;有悠久的历史、工业记忆和文化底蕴;政府积极支持发展冰雪旅游。
(2)、广西与哈尔滨的互赠回礼体现了区域发展的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
根据题意, 浙江经济发达,可以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与哈尔滨开展交流与合作;浙江濒临海洋,在海产品方面与哈尔滨进行交流等。茶叶、丝绸等产品均可 。
【点评】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22.【答案】(1)小篆;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沿用,是汉字形成与
(2)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鱼嘴:将闽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在洪水期间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任然发挥作用。
(3)药物数量多;纲目分类科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
(4)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1)根据故事一“ 前段时间,桐庐姑娘李右溪借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做了一系列与运动相关的甲骨文视频,在《当甲骨文遇到亚运会》视频中,她借一个甲骨文‘射’字结合商周时文物上的铭文,解释了狩猎及战争射击的场面,生动地诠释了这个字的古今演变。”可知,“射”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甲骨文演变为小篆。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李冰在没有改变岷江自然流向的情况下,因势利导。通过修筑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大工程实现无坝引水,既做到了防洪,又对成都平原进行了灌溉。同时,都江堰在使用中坚持的适度取水原则和岁修管理制度,使其实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效果,是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的光辉典范,对当代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鱼嘴:将闽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在洪水期间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任然发挥作用。
(3)根据故事三“李时珍痴迷于研读《伤寒杂病论》等著名医药典籍,“读书十年,不出户庭”。他对历代本草药物种类整理汇编,厘正各家本草的谬误,收集药物总数达1892种,并将药物总共分成 16个大部,60个门类,建立药物纲目体系。《本草纲目》所创立的药物学科学体系分类,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使我国中药学发展进入一个更科学化的划分时代。”可知,明代科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全书190万余字,共分52卷,16部60类,收载药物1892种,是我国古代医籍中论述中药最全面、最丰富、最系统的典籍。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明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批评继承、继承创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小篆、都江堰、《本草纲目》等知识。
23.【答案】(1)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的使用,比较安全,载重量大。
(2)①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开始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
②工业革命时,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航船的重要动力。
③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力发展海军,成为海上霸主。
(3)示例一:海权是国家独立与发展的保障。
宋朝时期,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加上先进和技术,海上贸易非常繁荣;明朝前期,我国 的海上实力领先于世界,郑和七次下西洋彰显了国威。宋明时期的中国,能够维护国家主权, 保障国家发展。
到清朝,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加上国力贫弱,导致海防松弛,鸦片战争和甲午中 日战争等惨败,国家主权步步沦丧,让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生存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国力日益增长,也非常重视海防建设,近年来航空母舰、055 大驱等先 进海上装备的先后投入使用,让海上国防力量得到极大增强,南昌舰成功逼退他国航母编队 就是我国海防实力增强的重要表现,这为国家主权的维护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示例二:国家综合国力是海权的保障。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宋人的造船多桅帆、水密舱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可知,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采用了多桅帆,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船只的航行效率和稳定性,水密舱技术的应用使得宋朝的海船更加安全;依据材料“宋代常见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载重300吨”可知,宋朝可以造出大型航海商船,载重量大;依据材料“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可知,指南针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选择英国、美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为英国海军军舰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1940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意识到其海上力量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支持盟国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大力扩展海军建设。
(3)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海权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强大能维护我国的海洋权利,反之国家羸弱不能维护自身的海洋权利,故可以拟定观点为海权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述可以从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海军的建设方面去谈,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最后注意总结。论述如下:从历史角度来看,海权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海上实力,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在19世纪,由于海权的丧失,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国家陷入困境。到了20世纪,中国开始重视海权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实力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海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我国的海洋战略中,海权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拥有强大的海权,我国才能在全球海洋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总之,海权是国家繁荣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应继续加强海军建设,提升海权实力,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设发展等相关史实。
24.【答案】(1)刑事违法行为(犯罪)。因为林某使用语言恐吓并持砍刀威胁他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我国《刑法》规定,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受到了刑罚处罚。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坚持厉行法治。①未成年人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②家长或监护人(学校)层面: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未成年人生活的环境中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③立法机关:最高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刑法的修正表明立法机关要加强科学立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④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办公室,体现了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特征及危害;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从违反法律的类别,指出林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首先应明确违法的类型,然后围绕“16岁的未成年人林某对落单的路人进行言语恐吓并将美工刀架在她脖子上进行勒索”“人民法院最终认定林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等分析,说明林某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理由应结合犯罪的特征,说明林某使用语言恐吓并持砍刀威胁他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我国《刑法》规定,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受到了刑罚处罚。
(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首先应把握厉行法治的知识,然后概括材料内容,围绕“这个新修正案将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从14岁降到了12岁”“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办公室正式揭牌”“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严惩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绝不姑息”等,说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从权利与义务、加强法治宣传、立法、司法等角度说明。
【点评】此题考查违法的类型、厉行法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违法的类型及其特征,结合材料说明即可。(2)解答此题概括材料内容,从厉行法治角度分别加以说明即可。
25.【答案】(1)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③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2)①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肩负立德树人使命,发源湘湖文化,湘湖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言之有理即可)
②中德合资企业推动产业创新,扩大对外开放,说明了湖南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的发展(或湖南省坚持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造创新的生力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③常德河街作为新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了湘湖文化传承的展示地,推动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④常德中坪村示范片区采用“五统一、两利用”技术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转向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湖南省农村发展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3)①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联系材料一,将①②③④补充完整。解答此题应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然后围绕“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分析,说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分析,可知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围绕“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等,可知体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围绕“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分析,可知体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2)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探寻三湘大地的发展奥秘。围绕解“学院发展沿革和用好红色资源等情况,强调学校要肩负起立德使命”等,说明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围绕“长沙中德巴斯夫公司专注自主研发,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等,说明湖南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的发展。围绕“将此地打造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丝弦、高腔、号子等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等,说明推动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围绕“常德市鼎城区港中坪村湖南省示范片区采用统一优良品种、机插机抛、机械深施肥、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早稻、晚稻两季亩产达到1152.3公斤”等分析,说明湖南省农村发展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3)此题要求指出材料所体现的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并从青少年角度举一例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把握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第二小问,围绕“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等信息,联系教材知识,说明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
【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教兴国战略、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进而分析图表内容即可。(2)概括常德市的做法,从坚定文化自信、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等角度说明即可。(3)考查基础,结合教材知识说明即可。
26.【答案】(1)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职权:最高监督权和最高立法权。
(2)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必要性: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材料必须结合,知识点为:①推进全面深化改革。②坚持党的领导。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完善立法,保障创新。⑤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结合材料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全国两会体现我国哪两项政治制度,并说明材料中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分别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围绕“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等议案”分析,可知全国人大行使了最高监督权和最高立法权。
(2)此题要求说明材料二中的“两个毫不动摇”指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强总理提出企业家要专注创新发展的必要性。第一小问,考查基础,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两个毫不动摇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二小问,围绕创新发展,联系教材知识,说明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此题要求结合材料三,谈谈杭州的做法对打造数字中国的借鉴意义。此题为意义类问题,围绕“改革架构,探索形成了一批全国影响力的硬核成果”等,说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形成了党建统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的大治理体系”等,说明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加快建设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对接壁垒,促进高效协同”等,说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围绕“加快数据开放利用等立法,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等,说明完善立法,保障创新。根据“数字政府”等,说明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
【点评】此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法治政府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此题考查基础,结合我国政治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说明。(2)把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即可。(3)围绕材料内容,联系改革、党的领导、科教兴国战略、法治政府等知识说明。
1 /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与法治4月独立作业检查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4九下·西湖月考)一油轮从英国南部港口出发开往中国广州。下图为该油轮途径各地的日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是世界主要海域或海峡,它们分别指的是( )
A.白令海峡 土耳其海峡 太平洋 台湾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土耳其海峡 印度洋 台湾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 东海
D.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 南海
2.此趟油轮航行过程中,下列各地可能会出现( )
A.地中海沿岸光照强烈 B.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侵袭
C.恒河正好进入枯水期 D.马赛人正在南半球多多马放牧
【答案】1.D
2.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 一油轮从英国南部港口出发开往中国广州。 英国、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甲、乙、丙、丁是世界主要海域或海峡,它们分别指的是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 、南海。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此趟油轮航行过程中,各地的日平均气温较高,属于夏季。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亚热干燥,光照强烈。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恒河进入丰水期,马赛人在北半球放牧。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某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副框图,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恰当的是( )
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处温带
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D.④热带沙漠气候
4.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 )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
C.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 D.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
【答案】3.D
4.A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3.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7月气温最高,①是北半球,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15℃,②地处热带,③各月降水量比较少,全年降水比较少。因此,④是热带沙漠气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昼夜温差大,当地居民把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民居墙厚窗小,都与热带沙漠气候有关。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 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2024九下·西湖月考)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苦战十年修建的引水入林州工程,图为红旗渠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图中4个方案最适合作为沟渠线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图为红旗渠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图中4个方案最适合作为沟渠线路的是② 。观察图中信息可知,①和③线经过了山脊线,且经过的等高线较多,工程量较大,③④线距离较远,故ACD错误;
②线路沿着等高线修建,工程难度较小,成本较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6.(2024九下·西湖月考)红旗渠周边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给出的等高线的海拔可知,当地海拔大于500米,坡度较陡,红旗渠周边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地面起伏、海拔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丘陵。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2024九下·西湖月考)把握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回答下列问题。
7.【时空观念】观察中国历史时间轴,下列关于古代史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8.【历史解释】下列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资料 唐 中书省之印 陈独秀《青年杂志》 国民党一大合影 抗美援朝纪念章
史论 ①中书省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是民族交融的最好印证。 ②《青年杂志》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③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 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长期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7.A
8.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注意掌握秦汉的时代意义、抗美援朝运动的历史意义。
7.根据时间轴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秦汉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大统一时代,A项正确;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②是隋唐时期,排除B项;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③是宋元时期,排除C项;
④是明清时期,但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对外开放,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中书省除了继续作为朝廷文书的草拟机构外,并在朝廷各项重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故①项错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故②项错误;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故③项正确;
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故④项正确;
故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9.(2024九下·西湖月考)下列为1954-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公私合营使零售网点锐减 B.一五计划推动零售业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活力 D.中国入世使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答案】C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C项正确;
公私合营使零售网点锐减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一五计划推动零售业发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中国入世使商品供应更加多样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经济改革的作用。
10.(2024九下·西湖月考)一支考古队准备考察亚非古文明的发源地。他们从非洲出发,自西向东前行。其考察顺序应是( )
①②③④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 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发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正确的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在亚非文明古国中,自东向西依次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最西端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图片的顺序应为②④①③,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位置。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11.(2024九下·西湖月考)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按照因果联系排列,①②③对应的是( )
A.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
C.经济繁荣一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
D.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一时
【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达成战后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924--1929 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一时。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几天之后,股票价格连续暴跌。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B项正确;
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错误,排除A项;
经济繁荣一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错误,排除C项;
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一时对应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相关史实。
12.(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3年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____,制定该法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A.《未成人年网络保护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C.《刑法修正案(十二)》
D.《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
【答案】B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该法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13.(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3年12月22日,第____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将____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 )
A.77 端午节 B.78 中秋节 C.77 七夕节 D.78 春节
【答案】D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故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14.(2024九下·西湖月考)“警察同志,我父亲病重需要转院,不得已才在此停车,还望理解。”“祝您父亲早期康复!”近日,一位车主的纸条留言和交警开出的特殊“罚单”同时出现在社交平台上。交警柔性执法( )
①体现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的理念
②有违严格执法的眼球,是不作为的表现
③以人性化举措执法,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④不利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近日,一位车主的纸条留言和交警开出的特殊“罚单”同时出现在社交平台上。这说明交警柔性执法体现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的理念,以人性化举措执法,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故①③正确。
交警的做法,坚持法、理、情相融合,符合严格执法的要求,故②错误;
交警柔性执法有利于利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严格执法、尊重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5.(2024九下·西湖月考)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45年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翻天覆地。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 改革开放进行时,坚持到底不动摇
②改革开放强国路,接续奋斗谱新篇
③ 改革引领新时代,强国之梦已实现
④开天辟地站起来,敢叫日月换新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改革开放45年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翻天覆地。这说明 改革开放进行时,坚持到底不动摇,改革开放强国路,接续奋斗谱新篇,故①②正确。
强国之梦还没有实现,故③错误;
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16.(2024九下·西湖月考)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政府,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要规范政府的权力运行,建设法治政府。下列漫画能够体现建设法治政府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图片①中城管文明执法,体现的是严格执法,故①正确;
图片③中禁止滥用职权,体现了规范权力的行使,故③正确;
图④反映了打造阳光政府,故④正确。
图片②中涉及的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法治政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7.(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4年是 “空中丝绸之路”建设11周年。一条“空中丝绸之路”覆盖欧美亚三大洲,“义乌-成都-洛杉矶”跨境电商商品“空空转关”国际航空联运新通道全面打通,实现“一单报全国”,提升义乌辐射全球跨境电商物流网络的通达能力。浙江义乌此举( )
①表明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我省与世界的联系
③是开放的浙江省走向世界的表现
④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浙江义乌实现“一单报全国”有利于加强我省与世界的联系,是开放的浙江省走向世界的表现,故②③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故①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动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18.(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3年的宪法宣传周的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宪法宣传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并实施的
②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重要地位
③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④宪法宣传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实现了公共利益最大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2023年的宪法宣传周的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故②③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并实施的,故①不符合题意;
“实现了公共利益最大化”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9.(2024九下·西湖月考)“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近年来,中国成功组织和实施从尼泊尔、乌克兰、苏丹等国紧急撤离公民行动,安全撤离中国公民超10万人。这主要表明( )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没有任何矛盾
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C.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真正实现
D.我国重视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维护人民利益
【答案】D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近年来,中国成功组织和实施从尼泊尔、乌克兰、苏丹等国紧急撤离公民行动,安全撤离中国公民超10万人。这主要表明我国重视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维护人民利益,故D正确。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矛盾,故A错误;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故B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真正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人民利益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
20.(2024九下·西湖月考)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国家安全包括生物安全,我国要构建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故D符合题意。
违法行为按照违法情节的轻重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而该图中除了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以外还包括其他的行为,故A错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故B错误;
根本政治制度不包括基本政治制度,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国家安全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 6 小题,按序为 8 分、10 分、10分、8 分、12、12 分,共 60 分)
21.(2024九下·西湖月考)冰雪大世界、南方小土豆、“尔滨”……这个冬天,要说起网红旅游城市,哈尔滨当之无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哈尔滨的火爆不仅源于这座老牌旅游城市的悠久历史、工业记忆和文化底蕴……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整个冰雪季包括群众文化这些活动,设计有 100 项活动,让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走上哈尔滨中央大街。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的原因。
(2)材料三:11 位广西小朋友赴东北研学,得到了悉心照顾。为答谢“东北老铁”对“小砂糖 橘”们的暖心守护,广西向哈尔滨送出近 200 吨砂糖橘和沃柑。黑龙江则回赠 10 万盒蔓越莓 发往南宁。一场南北互赠回礼拉开帷幕。不少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家乡特产出现在互赠礼单 上,让人直呼一场回礼回出了全国特产大摸底。
广西与哈尔滨的互赠回礼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怎样的原则?请你说说浙江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哈尔滨开展交流互动并说明理由?
【答案】(1)哈尔滨交通便利;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多冰雪;有悠久的历史、工业记忆和文化底蕴;政府积极支持发展冰雪旅游。
(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
浙江经济发达,可以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与哈尔滨开展交流与合作;浙江濒临海洋,在海产品方面与哈尔滨进行交流等。茶叶、丝绸等产品均可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的原因是哈尔滨交通便利;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多冰雪;有悠久的历史、工业记忆和文化底蕴;政府积极支持发展冰雪旅游。
(2)、广西与哈尔滨的互赠回礼体现了区域发展的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
根据题意, 浙江经济发达,可以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与哈尔滨开展交流与合作;浙江濒临海洋,在海产品方面与哈尔滨进行交流等。茶叶、丝绸等产品均可 。
【点评】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22.(2024九下·西湖月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未来新篇章”探究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故事一【读懂甲骨文历史价值】
前段时间,桐庐姑娘李右溪借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做了一系列与运动相关的甲骨文视频,在《当甲骨文遇到亚运会》视频中,她借一个甲骨文“射”字结合商周时文物上的铭文,解释了狩猎及战争射击的场面,生动地诠释了这个字的古今演变:
(1)请完成故事一中“射”字的演变过程① (字体),并结合所学简述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 。
(2)发展的重要阶段。
故事二【诉说都江堰千秋功绩】 李冰在没有改变岷江自然流向的情况下,因势利导。 (提示:从构造及功能、影响等角度)
根据都江堰示意图,请你续写都江堰的“千秋功绩”。
(3)故事三【管窥《本草纲目》医学贡献】
李时珍痴迷于研读《伤寒杂病论》等著名医药典籍,“读书十年,不出户庭”。他对历代本草药物种类整理汇编,厘正各家本草的谬误,收集药物总数达1892种,并将药物总共分成 16个大部,60个门类,建立药物纲目体系。《本草纲目》所创立的药物学科学体系分类,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使我国中药学发展进入一个更科学化的划分时代。 ——摘编自刘英杰等《从〈本草纲目〉管窥李时珍之医学精神》
根据故事三概括本草纲目的特点。
(4)综合上述三则故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发展中国文化?(2分)
【答案】(1)小篆;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沿用,是汉字形成与
(2)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鱼嘴:将闽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在洪水期间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任然发挥作用。
(3)药物数量多;纲目分类科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
(4)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1)根据故事一“ 前段时间,桐庐姑娘李右溪借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做了一系列与运动相关的甲骨文视频,在《当甲骨文遇到亚运会》视频中,她借一个甲骨文‘射’字结合商周时文物上的铭文,解释了狩猎及战争射击的场面,生动地诠释了这个字的古今演变。”可知,“射”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甲骨文演变为小篆。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李冰在没有改变岷江自然流向的情况下,因势利导。通过修筑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大工程实现无坝引水,既做到了防洪,又对成都平原进行了灌溉。同时,都江堰在使用中坚持的适度取水原则和岁修管理制度,使其实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效果,是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的光辉典范,对当代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鱼嘴:将闽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在洪水期间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任然发挥作用。
(3)根据故事三“李时珍痴迷于研读《伤寒杂病论》等著名医药典籍,“读书十年,不出户庭”。他对历代本草药物种类整理汇编,厘正各家本草的谬误,收集药物总数达1892种,并将药物总共分成 16个大部,60个门类,建立药物纲目体系。《本草纲目》所创立的药物学科学体系分类,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使我国中药学发展进入一个更科学化的划分时代。”可知,明代科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全书190万余字,共分52卷,16部60类,收载药物1892种,是我国古代医籍中论述中药最全面、最丰富、最系统的典籍。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明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批评继承、继承创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小篆、都江堰、《本草纲目》等知识。
23.(2024九下·西湖月考)海权,即海上权利,是一个国家综合运用军事与非军事力量控制与利用海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权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扬帆起航】宋朝的时候,外国商人习惯坐宋朝的船来往于各地之间。宋人的造船多桅帆、水密舱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宋代常见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载重300吨。宋代海船安全还因为“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摘编自游彪《宋史五讲》
根据材料,概括宋朝造船业的先进之处。
(2)【各领风骚】西班牙珍宝船队,从 16 世纪开始,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将欧 洲货物运至美洲殖民地,并将殖民地产品(尤其是金银)运回母国。珍宝船队成为西班牙 海上霸权力量的重要一环。
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军舰开始采用蒸汽机动力,蒸汽军舰不需要依靠风 力,锅炉只要有煤,就可以持续航行。从此, 日不落帝国的威名更盛。1940年7月,美国海军部在役官兵 20 万,拥有舰船1099艘;到 1945年8月,海军 官兵暴增至340万,舰船数量达到 68936 艘,飞机数量达74032架。此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已经遍布全球,完全具备了在全球任何地点采取决定性攻势的战略能力。
在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国家分析其纵横海洋的历史背景。
(3)【以史为鉴】
1405年—1433年 郑和下西洋,中国舰队,威震海内外
1840年 英国人出动了16艘战舰、4艘武装轮船,把拥有战船总数325艘左右的广东水师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1895年 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022年 6 月,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年底,我国最新研制的新一代驱逐舰055南昌舰,直面某国海军整个航母编队,缠斗20多天,其间各种实战对抗,最终逼退对方,维护了我国海洋权利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围绕海权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1)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的使用,比较安全,载重量大。
(2)①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开始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
②工业革命时,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航船的重要动力。
③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力发展海军,成为海上霸主。
(3)示例一:海权是国家独立与发展的保障。
宋朝时期,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加上先进和技术,海上贸易非常繁荣;明朝前期,我国 的海上实力领先于世界,郑和七次下西洋彰显了国威。宋明时期的中国,能够维护国家主权, 保障国家发展。
到清朝,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加上国力贫弱,导致海防松弛,鸦片战争和甲午中 日战争等惨败,国家主权步步沦丧,让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生存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国力日益增长,也非常重视海防建设,近年来航空母舰、055 大驱等先 进海上装备的先后投入使用,让海上国防力量得到极大增强,南昌舰成功逼退他国航母编队 就是我国海防实力增强的重要表现,这为国家主权的维护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示例二:国家综合国力是海权的保障。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宋人的造船多桅帆、水密舱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可知,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采用了多桅帆,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船只的航行效率和稳定性,水密舱技术的应用使得宋朝的海船更加安全;依据材料“宋代常见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载重300吨”可知,宋朝可以造出大型航海商船,载重量大;依据材料“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可知,指南针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选择英国、美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为英国海军军舰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1940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意识到其海上力量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支持盟国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大力扩展海军建设。
(3)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海权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强大能维护我国的海洋权利,反之国家羸弱不能维护自身的海洋权利,故可以拟定观点为海权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述可以从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海军的建设方面去谈,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最后注意总结。论述如下:从历史角度来看,海权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海上实力,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在19世纪,由于海权的丧失,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国家陷入困境。到了20世纪,中国开始重视海权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实力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海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我国的海洋战略中,海权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拥有强大的海权,我国才能在全球海洋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总之,海权是国家繁荣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应继续加强海军建设,提升海权实力,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设发展等相关史实。
24.(2024九下·西湖月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以案说法】2021年9月,16岁的未成年人林某对落单的路人进行言语恐吓并将美工刀架在她脖子上进行勒索,2021年9月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刑事判决书(摘选) 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如下: 人民法院最终认定林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法律链接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从违反法律的类别来看,林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2)【与法同行】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恶性案件增多,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者不需承担刑事责任,引发争议。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这个新修正案将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从14岁降到了12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4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办公室正式揭牌。最高法表示,对社会关切的杀害、性侵拐卖、虐待物、校园欺凌以及利用网络实施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严惩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绝不姑息。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答案】(1)刑事违法行为(犯罪)。因为林某使用语言恐吓并持砍刀威胁他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我国《刑法》规定,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受到了刑罚处罚。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坚持厉行法治。①未成年人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②家长或监护人(学校)层面: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未成年人生活的环境中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③立法机关:最高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刑法的修正表明立法机关要加强科学立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④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办公室,体现了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特征及危害;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从违反法律的类别,指出林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首先应明确违法的类型,然后围绕“16岁的未成年人林某对落单的路人进行言语恐吓并将美工刀架在她脖子上进行勒索”“人民法院最终认定林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等分析,说明林某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理由应结合犯罪的特征,说明林某使用语言恐吓并持砍刀威胁他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我国《刑法》规定,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受到了刑罚处罚。
(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首先应把握厉行法治的知识,然后概括材料内容,围绕“这个新修正案将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从14岁降到了12岁”“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办公室正式揭牌”“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严惩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绝不姑息”等,说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从权利与义务、加强法治宣传、立法、司法等角度说明。
【点评】此题考查违法的类型、厉行法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违法的类型及其特征,结合材料说明即可。(2)解答此题概括材料内容,从厉行法治角度分别加以说明即可。
25.(2024九下·西湖月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同学们在学习中收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现代化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论述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①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③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④
(1)请联系材料一,将①②③④补充完整。
(2)【探究二:现代化与湖南实践】
2024年,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湖南考查调研。这是近年全国两会闭幕后的首次考察。湖南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材料二:
足迹一:长沙湖南一师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湖文化的发源地,并参观了学校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了解学院发展沿革和用好红色资源等情况,强调 学校要肩负起立德使命。 足迹二:长沙中德巴斯夫 公司专注自主研发,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 足迹三:常德市常德河街 常德复原老河街风貌,将此地打造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丝弦、高腔、号子等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足迹四:常德市鼎城区港中坪村 湖南省示范片区采用统一优良品种、机插机抛、机械深施肥、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早稻、晚稻两季亩产达到1152.3公斤。
结合材料分析,探寻三湘大地的发展奥秘。
(3)【探究三:现代化与中国青年】
材料三:推进中国走向现代化是一项创新而独特的任务,需要更加有效地团结、组织和动员青年人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光明日报》
材料所体现的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并从青少年角度举一例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答案】(1)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③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2)①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肩负立德树人使命,发源湘湖文化,湘湖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言之有理即可)
②中德合资企业推动产业创新,扩大对外开放,说明了湖南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的发展(或湖南省坚持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造创新的生力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③常德河街作为新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了湘湖文化传承的展示地,推动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④常德中坪村示范片区采用“五统一、两利用”技术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转向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湖南省农村发展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3)①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联系材料一,将①②③④补充完整。解答此题应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然后围绕“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分析,说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分析,可知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围绕“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等,可知体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围绕“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分析,可知体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2)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探寻三湘大地的发展奥秘。围绕解“学院发展沿革和用好红色资源等情况,强调学校要肩负起立德使命”等,说明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围绕“长沙中德巴斯夫公司专注自主研发,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等,说明湖南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的发展。围绕“将此地打造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丝弦、高腔、号子等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等,说明推动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围绕“常德市鼎城区港中坪村湖南省示范片区采用统一优良品种、机插机抛、机械深施肥、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早稻、晚稻两季亩产达到1152.3公斤”等分析,说明湖南省农村发展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3)此题要求指出材料所体现的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并从青少年角度举一例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把握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第二小问,围绕“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等信息,联系教材知识,说明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
【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教兴国战略、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进而分析图表内容即可。(2)概括常德市的做法,从坚定文化自信、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等角度说明即可。(3)考查基础,结合教材知识说明即可。
26.(2024九下·西湖月考)2024年3月,全国两会先后召开,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等议案。
(1)全国两会体现我国哪两项政治制度?材料中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
(2)材料二:国务院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材料二中的“两个毫不动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强总理提出企业家要专注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3)材料三:两会期间,“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仍是讨论的重点。杭州是全国数字改革的先行者,已形成“平台+大脑”“系统+跑道”改革架构,探索形成了一批全国影响力的硬核成果:运用数字技术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形成了党建统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的大治理体系:加快建设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对接壁垒,促进高效协同:同时,加快数据开放利用等立法,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
结合材料三,谈谈杭州的做法对打造数字中国的借鉴意义。
【答案】(1)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职权:最高监督权和最高立法权。
(2)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必要性: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材料必须结合,知识点为:①推进全面深化改革。②坚持党的领导。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完善立法,保障创新。⑤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结合材料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全国两会体现我国哪两项政治制度,并说明材料中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分别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围绕“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等议案”分析,可知全国人大行使了最高监督权和最高立法权。
(2)此题要求说明材料二中的“两个毫不动摇”指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强总理提出企业家要专注创新发展的必要性。第一小问,考查基础,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两个毫不动摇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二小问,围绕创新发展,联系教材知识,说明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此题要求结合材料三,谈谈杭州的做法对打造数字中国的借鉴意义。此题为意义类问题,围绕“改革架构,探索形成了一批全国影响力的硬核成果”等,说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形成了党建统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的大治理体系”等,说明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加快建设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对接壁垒,促进高效协同”等,说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围绕“加快数据开放利用等立法,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等,说明完善立法,保障创新。根据“数字政府”等,说明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
【点评】此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法治政府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此题考查基础,结合我国政治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说明。(2)把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即可。(3)围绕材料内容,联系改革、党的领导、科教兴国战略、法治政府等知识说明。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