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型 新授课课 标 解 读 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文艺的特色。教 材 分 析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教 学 目 标 时空观念:通过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 史料实证:了解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识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点和地位。 历史解释:运用相关图文史料,分析明朝科技名著的特点。 唯物史观: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 家国情怀: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重点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难点 由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教学准备 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导入 教师: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封建王朝,明代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为科技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明朝有哪些重要的科技著作 在文学艺术上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明朝在科技文学方面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就?新课教学 科技领域——科技名著 自主预习,设疑自探,完成表格知识点 探究一:合作探究:针对科技名著的内容,你能分析出它们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 都是对前代科技成就的总结; 都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阅读教材P76相关史事和文字 提问:根据相关史事和史实,你能看出李时珍的什么优秀品质?根据材料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 学生回答:医德高尚; 实地考察,不耻下问,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特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重新分类 3.阅读材料研读,思考问题:宋应星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学生回答: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的思想。 4.展示徐光启资料,提问:关于《农政全书》的内容介绍,你能看到其思想吗? 学生回答:治国治民的以农为本思想。 建筑: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自主预习,设疑自探:明长城修筑的目的、起止地点、构成 学生完成 探究一:对比秦长城和明长城,明确长城为什么被选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2.北京城 播放北京城构造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故宫之美在于庄严整饬、高贵大气; 自主预习,设疑自探,完成知识点 图片介绍明代紫禁城 三、小说和艺术 1.回顾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学生回答: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明朝艺术 书法、绘画、戏曲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探究三:明朝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1)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社会经济的变化促进新的文化因素萌动。 (2)广大市民阶层对大众化文学艺术的爱好和需要不断增长,使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3)明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文人创作不敢触及政治现状,只能在小说中表达对现实和生活的不满。 (4)明清时期激烈的民族冲突和社会矛盾为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社会心理。 (6)通俗文学的商业化,又进一步激发了文人对小说的创作热情。 (7)明代印刷术和刻书业的发展,使小说的传播更快捷 教师总结:明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开放的帝国,它的核心文明体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兼收并蓄的,正是由于它的兼收并蓄,才造就了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的繁荣。 通过预习布置任务,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史实的能力。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史实的能力。 通过比较秦明长城,培养学生比较事物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本课的重难点知识,要重点强调 对民族关系的方式进行总结。 用唯物史观来看待问题。拓展阅读 《徐霞客游记》课程小结 纵观千古,回首过去,中国古代的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独具鳌头,医学、算术、建筑、文学样样领先,让世人赞叹不已。古人尚能取得如此辉煌、让世界瞩目的成就,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在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的今天,更应厚积薄发,是嫩芽就要破土生长,是雄鹰就要搏击翰翔,是神舟就要九天揽月,是航母就要下水巡航。新时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更属于我们青少年,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乘风破浪,奋勇向前,新时代去奋斗。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及练习册板书设计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三、文学和艺术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内容要根据难易程度、篇幅大小,设计环节,做到有所侧重;给学生发布的任务,一定要有指向性,最好有提示点;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以同桌互查、小组互查等形式,将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另外我也根据自己发现的不足,在反思如何更好地有序进行课堂互动,如何让教学语言更加富有激情,如何水到渠成的做好课堂总结。(共26张PPT)[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TECHNOLOGY, ARCHITECTURE, AND LITERATURE OF THE MING DYNASTYCOURSEWARE RESEARCH INSTITUTE课件研究所初中历史课件1)通过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时空观念2)了解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识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点和地位。3)运用相关图文史料,分析明朝科技名著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唯物史观5)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家国情怀科技:科技名著建筑:明长城和北京城文学艺术:小说和艺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ICS自主学习,完成表格《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类别作者内容地位药物学巨著李时珍科技巨著宋应星农业科学巨著徐光启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明代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针对科技名著的内容,你能分析出它们的特点吗?对前代科技成就的总结,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李时珍出身医药世家,他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搜集、整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的不断努力,完成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来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根据相关史事,可以可出李时珍的什么优秀品质?李时珍像实地考察,不耻下问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德高尚根据材料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本草纲目》插图《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作纲,各家注释叫作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 ——部编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分类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的思想。治丝图灌溉图挖煤图炼水银图纺车图冶铁图宋应星像(989-1052)明末徐霞客常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知识《农政全书》书影宋应星内容:《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治国治民的“农本”思想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MING GREAT WALL AND BEIJING CITY明长城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目的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起止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构成城墙关隘烽火台城台关城鸭绿江嘉屿关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比较明长城和秦长城秦长城 明长城目的起止材料作用 象征 抵御匈奴南下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防范蒙古贵族的南扰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土筑多用砖石①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骚扰;②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的开发;③政治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北京城观看视频,了解北京城的构造。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城之美在于雄伟宏壮;故宫之美在于庄严整饬、高贵大气;北京城名片基础时间设计组成核心特点地位元大都1406-1420年蒯祥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即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①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②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均衡布局;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明代紫禁城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 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NOVELS AND ART明代三大奇书中国古代主要文学形式发展线索你知道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小说成书时间 作者 主要内容 艺术特点 成就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互相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结构宏伟, 脉络细密, 情节跌宕起伏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1)小说成书时间 作者 主要内容 艺术特点 成就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梁山泊108位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 洗练明快, 生动传神 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1)小说成书时间 作者 主要内容 艺术特点 成就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的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人胜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元末明初吴承恩明朝艺术2)艺术戏剧书法绘画董其昌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徐 渭“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汤显祖《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明朝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1)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社会经济的变化促进新的文化因素萌动。(2)广大市民阶层对大众化文学艺术的爱好和需要不断增长,使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3)明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文人创作不敢触及政治现状,只能在小说中表达对现实和生活的不满。(4)明清时期激烈的民族冲突和社会矛盾为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社会心理。(6)通俗文学的商业化,又进一步激发了文人对小说的创作热情。(7)明代印刷术和刻书业的发展,使小说的传播更快捷。1、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主要表明,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 )A.印刷技术的进步 B.国家力量的支持C.商品经济的繁荣 D.科举制度的完善2、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古代人物中,与屠呦呦同属医学领域的是( )①华佗 ②张仲景 ③祖冲之 ④李时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世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①阎立本——《步辇图》 ②毕昇——活字印刷术③罗贯中——《西游记》 ④李时珍——《本草纲目》4、明成祖时期重新规划并营建中轴对称、主次突出的北京城。作为北京城核心的是( )A.外城 B.宫城 C.内城 D.皇城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MEETING AFTER MEETING MOUNTAINS AND RIVER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3.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docx 七下3.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视频.mp4 七下3.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