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9.1 生活需要法律
1.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的本质?
3.法治的含义、要求?
4.为什么实行法治?(法治的意义)
(阅读课本P84-P89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
自学指导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早晨8点多,和谐小区一片嘈杂:原来是小区里一个老爷子由于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稍稍碰了一条小狗,牵狗人不依不饶,非得逼着老爷子赔偿。围观群众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中学生小明站出来对牵狗人说:“第一,我们需要你出示合法的养犬证。第二,您遛狗的时间不对,有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第二天早七点之前。”听了小明的话,牵狗人自觉理亏,倖倖地走了。
小剧场
思考:生活中出现矛盾时,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协调?
道德、亲情、友情和法律
思考: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和颁布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律与生活有什么关系?
①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关系密)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太宗派“该判柳雄死刑”VS 唐律派“该判柳雄流放”
要求:1、各小组选定立场。
2、讨论选定该刑罚的原因,时长1分钟。
3、讨论结束,双方派代表轮流发言。
唐太宗对此深恶痛绝, 表示一旦查到就要重 判,处以死刑。
但唐朝当时的法律规定,
冒充名门贵族的人应判 处流刑(流放)。
假如你是负责查办此事的大理寺卿 …
议学活动2:辩出真知
唐贞观元年,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人才,
有人借此机会冒充名门贵族,骗取官职。
不久,大理寺查出了一个叫柳雄的假贵族
会
法治的含义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
、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 法律,依法办事。
子议题2:法律与国家的关系
法哥权
权 高于法
VS
人治
法 治
在宪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
效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
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近9000件,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可以设想,没有物权法,公民维护私产
权利的盾牌是否能够硬气;没有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 “7天无理由退货”会有多少商家
响应;没有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和取消劳动教
养制度,还会有多少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利
行政法
(78件)
社会法
( 18件)
的行为得不到纠正。
诉讼与非诉讼 程序法
(10件)
宪法相关法 (38件)
宪 法
经济法|
(60件)
民商法 (33件)
刑法
(1件)
3、法治的含义、要求是什么?
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明确:法律、法制和法治
法律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概念,是一系列关于法律的思想、法典包括其他规范性的东西;
法制主要指法律制度,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内涵是一种治国理论、原则和方法,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一种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3、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
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 的标尺。 (P 87/1)
统治阶级的意志
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
法
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工具
李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
志和利益的体现。
>想一想,制定的法律在维护着哪些人的利益
法治助推中国梦
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
政治清明
必由之路
中国梦的实现
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地位是什么?
二、法治的脚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地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生活与法律
息息相关
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调整
法治的脚步
法律嵌入我们的生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服务并指导生活)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响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律的产生、本质
法治的内涵、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地位)
生活需要法律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