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九上·龙湾期中)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挂在墙上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声音也具有能量C.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 D.太阳的光具有光能【答案】A【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解析】【分析】根据对能量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判断。【解答】A.挂在墙上的弹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B.声音能够将玻璃震碎,因此具有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C.正在行驶的火车,由于运动具有动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D.太阳的光具有光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2.(2023九上·杭州期中)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乙是吸气冲程,气缸内气体对外做功C.丙是排气冲程,靠飞轮受到惯性的作用来完成D.丁是压缩冲程,与水壶盖被蒸汽推动原理相同【答案】A【知识点】热机【解析】【分析】根据气门的开合和活塞的运行方向确定冲程名称,确定能量转化过程,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甲中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B.乙中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为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B错误;C.丙中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为排气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故C错误;D.丁中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水壶盖被蒸汽推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者能量转化不同,故D错误。故选A。3.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Fe2O3 C.CO2 D.Fe【答案】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酸的通性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柠檬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具有酸的通性,柠檬酸可以与活泼金属Mg、Fe及金属氧化物Fe2O3反应,不能与CO2反应。4.(2023九上·杭州期中)要使如图所示装置中的气球明显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稀盐酸③氧化铁和稀硫酸④氢氧化钠和水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气球变鼓,装置内压强变大,可能是产生气体,也可能是温度升高分析。【解答】 气球变鼓,装置内压强变大,可能是产生气体,也可能是温度升高,①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正确;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正确;③氧化铁和稀硫酸温度无明显变化,且无气体生成,错误;④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正确。故选C。5.(2023九上·杭州期中)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与我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形成组合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升空时,天舟六号机械能不变B.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的惯性消失C.对接靠近时,以”天和”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D.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运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D【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A.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C.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D.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A.加速升空时,天舟六号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B.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的惯性保持不变,故B错误;C.对接靠近时,以”天和”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D.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运行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故D正确。故选D。6.(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是滚摆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滚摆处于甲、乙位置时( )A.重力势能不同,动能相同 B.重力势能不同,动能不同C.重力势能相同,动能相同 D.重力势能相同,动能不同【答案】D【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结合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分析甲和乙时机械能大小,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在滚摆上下运动时,由于空气阻力和摩擦,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且运动时间越长,则能量损耗越多。据此可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甲和乙的高度相同,则二者重力势能相等。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7.(2023·常山模拟)下表是常山地区种植的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其中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水果名称 蓝莓 杨梅 胡柚 称猴桃pH 4 2.5 6 4.5A.蓝莓 B.杨梅 C.胡柚 D.猕猴桃【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蓝莓的pH为4,小于7,显酸性;B.杨梅的pH为2.5,小于7,显酸性;C.胡柚的pH为6,小于7,显酸性;D.猕猴桃的pH为4.5,小于7,显酸性。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杨梅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B。8.(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天平称食盐 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 D.过滤【答案】C【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A、根据天平左物右码分析;B、根据浓硫酸稀释酸入水中分析;C、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分析;D、根据过滤一贴二滴三靠分析。【解答】A、天平称量食盐应将药品放左盘,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有玻璃棒搅拌散热,不符合题意;C、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符合题意;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故选C。9.(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注射器疏通篮球的气门芯。把针头插入篮球中,发现注射器活塞自动弹出,飞行一段距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守恒B.活塞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篮球的推力C.该过程中篮球内气体内能增加D.飞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答案】D【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AC.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B.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即可;D.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 A.活塞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j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活塞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活塞在飞行过程中,与篮球分开,因此没有受到篮球的推力,故B错误;C.注射器活塞自动弹出,是内部气体对它做功,即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注射器的动能,因此篮球内气体内能减小,故C错误;D.飞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大小发生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故选D。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碘升华【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A、 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符合题意;B、 煤气爆炸、煤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发生的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 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D、 石蜡熔化、碘升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11.(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物质与酸反应时,若酸中氢离子发生变化,则体现酸的通性分析。【解答】A、稀盐酸和稀硫酸与镁反应都会产生氢气,酸中氢离子发生变化,体现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B、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盐酸和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中氢离子发生变化,体现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C、盐酸不与氯化钡反应,硫酸与氯化钡反应,酸中氢离子未发生变化,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符合题意;D、碳酸钾与盐酸和硫酸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酸中氢离子发生变化,体现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12.(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家用单相电能表的简易图,以下关于电能表的作用及各参数的解释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解析】【分析】根据对电能表上各项参数理解的知识判断。【解答】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工具,故A错误;B.上面的数字表示该用户累计消耗7996.6度的电能,故B错误;C.kW·h是电能的单位,故C错误;D.10A表示该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故D正确。故选D。13.(2023九上·杭州期中)某科学小组用L1、L2两个小灯泡及其它必要元件,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三个电路,电源电压相同且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甲、P乙、P丙的关系是( )A.P乙P乙>P丙C.P甲=P乙=P丙 D.P甲【答案】A【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电阻串并联的知识比较电阻大小,再根据比较总功率的大小。【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乙中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为R串;甲中只有L1工作,总电阻为R1;丙中两个灯泡并联,总电阻为R并;则总电阻R乙>R甲>R丙;根据公式可知,总功率P乙故选A。14.(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 )A.小灯泡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路的总功率不变【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串联在滑片上,相当于断路,因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始终不变,根据R总=R变+RL可知,总电阻不变,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因而灯泡的亮度不变,故A、B错误;电压表测量滑片右侧部分电阻的电压。当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压表所测电压部分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U=IR可知,则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错误;电路的电压不变,电流不变,根据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不变,故D正确。故选D。15.(2023九上·杭州期中)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Zn粒、Fe2O3粉末.Cu(OH)2固体和Ba(NO3)2溶液的4支试管中。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4支试管中均得到无色溶液B.Fe2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FeSO4C.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D.改成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现象都与稀硫酸相同【答案】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铜离子和铁离子的溶液为有色溶液分析;B、根据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不变分析;C、根据反应后硫酸过量,反应后所得物质间不反应分析;D、根据盐酸和硫酸的酸根离子不同分析。【解答】A、反应后②试管中溶液呈黄色,③试管中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B、 Fe2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Fe2(SO4 )3,不符合题意;C、反应时加入硫酸过量,锌、氧化铁、氢氧化铜、硝酸钡全部发生反应,则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 ,符合题意;D、 改成稀盐酸进行实验,硝酸钡与盐酸不反应,实验现象与稀硫酸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故选C。16.(2022九上·吴兴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答案】C【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对温热量和内能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可能不变,例如水沸腾时吸热,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C。17.(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为支点,OA>OB,若把A端重物对杠杆的拉力当作阻力,现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这个杠杆属于(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B【知识点】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动力臂最长为OB,阻力臂为OA,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肯定为费力杠杆,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8.(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小宁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提升物体,使物体在2s内匀速上升了0.1m已知物体重为1N,动滑轮重为0.25N,不计绳重和摩擦,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05m/s B.拉力F的大小为0.625NC.拉力F做功为0.125J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A【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A.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利用速度公式求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B.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F=(G+G动)求拉力的大小;CD.利用W总=Fs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W有用=Gh求有用功,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A.由图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2×0.1m=0.2m,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B.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C.拉力做的功W总=Fs=0.625N×0.2m=0.125J,故C正确不合题意;D.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N×0.1m=0.1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9.(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图①: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B.图②: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之间的关系C.图③: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后则其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D.图④: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同种等浓度稀盐酸至过量【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A、根据生成物随反应的发生质量增加,至完全反应后保持不变分析;B、根据图示是探究质量与浮力关系分析;C、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D、根据相等质量的铁和锌完全反应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锌分析。【解答】A、 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生成气体随反应的发生质量增加,至石灰石完全反应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B、图示中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不符合题意;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后则其质量会因挥发出氯化氢,随放置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变成稀盐酸后挥发性减慢,质量变化也变慢,符合题意;D、 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同种等浓度稀盐酸至过量 ,相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最终锌和铁完全反应时,铁消耗盐酸质量大于锌,产生氢气质量铁大于锌,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是核电站工作流程图,关于流程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A.核反应堆:核能转化为电能 B.蒸汽轮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发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驱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核反应堆:核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蒸汽轮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电驱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二、strong>、填空题(本大题共28分,每空2分)21.(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答案】(1)溶液呈蓝色(2)BaCl2+H2SO4=BaSO4↓ +2HCl【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使石蕊变蓝分析;(2)根据氯化钡与硫酸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分析。【解答】(1)A实验向稀硫酸中加入石蕊试液,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呈碱性,最终溶液呈蓝色。(2)B实验中发生的氯化钡与硫酸生成硫酸钡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 +2HCl 。故答案为:(1)溶液呈蓝色;(2) BaCl2+H2SO4=BaSO4↓ +2HCl 。22.(2023九上·定海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1)“小拇指”上漏填的这类物质是 ;(2)铁锈对应“中指”类,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盐(2)Fe2O3+6HCl═2FeCl3+3H2O【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酸能与盐反应分析;(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解答】(1)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小拇指”上漏填的这类物质是盐。(2)铁锈对应“中指”类,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它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1)盐;(2) Fe2O3+6HCl═2FeCl3+3H2O 。23.(2023九上·杭州期中)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600N的货物沿斜面由底部拉到顶端。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12m,高6m,工人的拉力为400N,此过程工人所做的总功为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若不计绳重、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货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N。【答案】4800;75%;100【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且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移动的距离;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总=Fs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再根据W有用=Gh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根据W额=W总-W有计算出额外功,再根据W额=fs变形后可求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解答】(1)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W有=Gh=600N×6m=3600J;图中使用的滑轮为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s绳=s物=12m,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总=Fs=400N×12m=4800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2)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W额=W总-W有=4800J-3600J=1200J;由W额=fs可得,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24.(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楠练习书法时的筒化图。写字时毛笔杆相当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手握笔的位置向上移动,则写字时所需的动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费力;变大【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大拇指所在的位置为支点,食指施加动力,阻力作用在笔尖上。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2) 手握笔的位置向上移,则动力臂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写字时所需的动力将变大。25.(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是一种喷气飞行背包,人背上后能通过该设备获得动力,实现人类自由单人飞翔的梦想。(1)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 能转化为内能。(2)某次飞行过程中消耗10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焦。(q汽油=4.6×107焦/千克)【答案】(1)化学(2)4.6×108【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燃料的热值【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2)根据计算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解答】(1)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qm=4.6×107J/kg×10kg= 4.6×108 J。26.(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AB为光滑弧形槽,滑槽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第1次反弹后能沿着弧形槽上升到h/2处(不计空气阻力)(1)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 (填“守恒”“不守恒”)(2)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值Vmax位于第一次经过 点(填“A、B、C、D”)(3)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答案】(1)守恒(2)B(3)mgh/4【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 (1)根据“光滑弧形槽”分析从A到B时是否存在能量损耗即可;(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确定动能最大的位置即可;(3)没有摩擦,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据此推算克服摩擦力做功。【解答】 (1)AB为光滑弧形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不受摩擦力阻力,机械能守恒,因而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的总量守恒。(2)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此过程由摩擦阻力,机械能减小。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从C到D到返回C,机械能的总量不变,然后C到B机械能减小,故第一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最大,因为重力势能没有改变,所以B点的动能最大,即此时速度最大。(3)根据以上分析,只有在BC和CB上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了机械能,两次的摩擦力和距离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因而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减小的机械能的一半为(mgh-mg )= mgh。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0分,每空2分)27.(2023九上·杭州期中)小金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请回答: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1)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2)用pH试纸测定上述部分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 。【答案】(1)绿色(2)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氢氧化钠溶液、草木灰溶液都呈碱性,能使紫薯汁变绿分析;(2)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1)紫薯汁遇碱性物质变绿色,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绿色。(2) 用pH试纸测定上述部分溶液的酸碱度,操作为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故答案为:(1)绿色;(2)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8.(2023九上·杭州期中)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 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三: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与弹簧的粗细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2)为验证猜想四,需选用 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手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是否有关。(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能量消失了,其实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 。【答案】(1)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2)粗细不同,但材料、长度相同(3)能量不会消失,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弹簧推动小球,小球推动木块,而木块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做功。根据W=fs可知,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则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3)根据能量转化定律分析解答。【解答】(1)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2)验证猜想四,即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粗细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弹簧滑动长度,材料和压缩的程度相同,只改变弹簧的粗细,故选用 粗细不同,但材料、长度相同的两根弹簧。(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能量消失了,其实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能量不会消失,机械能转化成内能。29.(2023九上·杭州期中)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小明安装好杠杆后,发现其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2)如图乙所示,杠杆调节平衡后,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拉力最小为 N;(3)课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2枚和4枚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力臂L1:L2= 【答案】(1)右(2)2(3)2:1【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较轻的一端调节;(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力臂的比值。【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则右端轻,那么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当拉力与杠杆垂直向下时,动力臂最长,此时动力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0.5N×3)×4L=F×3L,解得:F=2N;(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2G×L1=4G×L2,解得:L1:L2=2:1。30.(2023九上·杭州期中)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实验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额定电压2.5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部分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3)图丙是由实验数据描出的小灯泡的I﹣U图像,若将该实验中的两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在3V的电源上,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4)若用第(2)题中所测得数据算出灯泡的电阻RL,再根据P=U2/RL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按此方法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2)B(3)0.6(4)偏大【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据此确定滑动变阻器选用的下端接线柱;(2)根据电压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与灯泡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分压原理确定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求出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图像得出此时的电流,根据P=UI求出总功率的大小;(4)根据图丙同时结合欧姆定律比较两个电压下灯泡电阻的关系,再根据得出按此方案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与真实值的关系。【解答】(1)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右下接线柱与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2)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1V,其示数为2V,小于灯泡额定电压2.5V,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B端移动;(3)若将该实验中的两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在3V的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根据图丙可知,此时的电路中的电流为0.2A,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UI'=3V×0.2A=0.6W;(4)由图丙可知,因为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其通过灯泡的电流小于当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2.5V时的电流,由可得,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阻小于电压为2.5V时对应的电阻,因此若用第(2)小问中所测得数据算出灯泡的电阻RL,即此时灯泡的电阻小于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再根据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按此方案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偏大。31.(2023九上·杭州期中)为验证稀H2SO4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图实验:(1)能产生气泡的试管是 (填字母),E中出现的现象是 。(2)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检验试管C中变成无色的溶液中是否含H2SO4,可以往试管中再加入____检验。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C.Na2CO3溶液 D.CuO【答案】(1)AD;出现白色沉淀(2)2Al+3H2SO4=Al2(SO4)3+3H2↑(3)C;D【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铝和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氯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分析;(2)根据铝与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分析;(3)根据验证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含硫酸,需验证氢离子的存在分析。【解答】(1)A中铝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产生,B中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D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E中氯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2)A中发生的铝与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 。(3)硫酸和硫酸钠都会与氯化钡、硝酸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和硝酸钡不能验证硫酸是否过量,A、B错误;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验证硫酸是否过量,C正确;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可验证硫酸是否过量,D正确。故答案为:(1)AD; 出现白色沉淀 ;(2) 2Al+3H2SO4=Al2(SO4)3+3H2↑ ;(3)CD。32.(2023九上·杭州期中)为了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的动能;(选填“钢球”或“木块”)(2)如甲、乙两图所示,让相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使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3)根据甲、丙两图实验可得出结论: ;(4)为使达到实验目的,斜面下方的水平面应该做成 。(选填“光滑”或“粗糙”)【答案】(1)钢球(2)不同(3)当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粗糙【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1)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克服摩擦做功越多,则钢球的动能越大;(2)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速度越大;高度越小,则速度越小;(3)根据图片分析甲和丙中哪个因素不同,哪个因素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实验结论; (4)根据实验中要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钢球动能大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1)该实验研究的主体是钢球,研究的是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2)如甲、乙两图所示,让相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使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3)根据甲、丙两图可知,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即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同,小球的质量越大, 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故得到结论: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在实验中,要通过木块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而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因此斜面下方的水平面应该做成粗糙的。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33.(2023九上·杭州期中) 在一次学农活动中,小金用一根长1.2米的扁担挑起了两桶水,水桶挂在扁担两端,扁担保持水平状态(扁担和水桶的质量,手对扁担和水桶的作用力均忽略不计)。扁担的A处挂的水重20牛,肩上支点О与A的距离为0.9米。(1)扁担B处挂的水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小金肩膀受到扁担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3)到达某处后,小金将B处的水倒出20牛,在不改变水桶悬挂位置的情况下,需要将肩上支点О向A移动多少距离,才能再次平衡 【答案】(1)由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A×0A=FB×0B,20N×0.9m=FB×(1.2m-0.9m)FB=60N即扁担的后端B处挂的水受到的重力为60N(2)以B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A×AB=FO×OB,20N×1.2m=FO×(1.2m-0.9m),FO=80N即肩膀受到扁担的压力大小为80N。(3)设肩上支点O向前移动距离为x,FA×(OA-x)=FB ×(OB+x)即: 20N×(0.9m-x)=(60N-20N) ×(0.3m+x),解得x=0.1m【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2)以B点为支点,FA为阻力,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为动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最后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计算扁担对肩膀的压力。(3)再次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即可。34.(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小科用10N的力提升重为16N的物体,使物体在6s内提升3m。不计绳重和摩擦,请分析:(1)该装置所使用的滑轮组具有 ____(填字母)的作用。A.只省力 B.只改变力的方向C.省力且改变力的方向 D.省力且不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的重为多少?(3)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答案】(1)C(2)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2×10N-16N=4N(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μ===×100%=80%【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固定不动的为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跟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可以省一半的力,据此分析判断;(2)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再根据计算动滑轮的重力;(3)根据公式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随物体一起移动,为动滑轮;B固定不动,为定滑轮,那么该滑轮组可以省力,也改变用力方向,故选C。35.(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室内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额定电压为220V,高温挡和低温挡的额定功率分别为2200W和1000W,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求:(1)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加热器处于 (选填“高温挡”或“低温挡”)。(2)电阻丝R1的阻值。(3)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工作3h,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答案】(1)高温挡(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加热器处于低温挡;由可知R1的阻值:R1===48.4Ω(3)由可可知,使用高温档工作3h产生的热量为:Q=W=Pt=2200W×3×3600s=2.376×107J或Q=W=Pt=2.2kw×3h=6.6kW·h【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 比较开关在不同组合状态下电功率大小,从而确定对应的工作状态;(2)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加热器处于低温挡,根据 R1= 计算R1的阻值。(3)根据Q=W=Pt计算高温档工作产生的热量。【解答】(1)根据图2可知,当只有S1闭合时,此时只有R1工作,总电阻为R1;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它们并联,总电阻为R并;则R1>R并;根据 可知,总功率P1则前者为保温状态,后者为加热状态。36.(2023九上·杭州期中)某品牌补钙药剂主要含酸酸钙,为了测定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20g,逐滴滴入稀盐酸(补钙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数据如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4.4g(2)50%(3)解:设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CaCO3+ 2HCl= CaCl2+H2O+ CO2↑ 73 44 y 4.4g列式得,解得y=7.3g恰好完全时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100g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3%答: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分析;(2)根据产生气体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钙质量,由此计算碳酸钙质量分数分析;(3)根据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盐酸中溶质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由图像可知, 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4.4g。(2)设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xCaCO3+ 2HCl= CaCl2+H2O+ CO2↑100 4420gx 4.4g100:44=20gx:4.4gx=50%.故答案为:(1)4.4g;(2)50%;(3) 7.3% 。37.(2023九上·杭州期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或转移。(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 的(填“变化”或“不变”)。(2)运动会抛出去的实心球从脱手到落地过程,重力势能怎么变 。(3)俗语说:“水往低处流”;空气不会自行聚拢;在烧杯中的水,上面的水不可能沸腾,下面的水结冰。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 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答案】(1)不变(2)先变大后变小(3)方向;裂变【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解答;(2)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大小有关;(3)根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解答。根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解答。【解答】(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2)运动会抛出去的实心球从脱手到落地过程,它的质量不变,高度先增大后碱性,则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3)俗语说:“水往低处流”;空气不会自行聚拢;在烧杯中的水,上面的水不可能沸腾,下面的水结冰。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裂变。1 / 1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九上·龙湾期中)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挂在墙上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声音也具有能量C.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 D.太阳的光具有光能2.(2023九上·杭州期中)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乙是吸气冲程,气缸内气体对外做功C.丙是排气冲程,靠飞轮受到惯性的作用来完成D.丁是压缩冲程,与水壶盖被蒸汽推动原理相同3.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Fe2O3 C.CO2 D.Fe4.(2023九上·杭州期中)要使如图所示装置中的气球明显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稀盐酸③氧化铁和稀硫酸④氢氧化钠和水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2023九上·杭州期中)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与我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形成组合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升空时,天舟六号机械能不变B.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的惯性消失C.对接靠近时,以”天和”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D.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运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是滚摆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滚摆处于甲、乙位置时( )A.重力势能不同,动能相同 B.重力势能不同,动能不同C.重力势能相同,动能相同 D.重力势能相同,动能不同7.(2023·常山模拟)下表是常山地区种植的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其中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水果名称 蓝莓 杨梅 胡柚 称猴桃pH 4 2.5 6 4.5A.蓝莓 B.杨梅 C.胡柚 D.猕猴桃8.(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天平称食盐 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 D.过滤9.(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注射器疏通篮球的气门芯。把针头插入篮球中,发现注射器活塞自动弹出,飞行一段距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守恒B.活塞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篮球的推力C.该过程中篮球内气体内能增加D.飞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碘升华11.(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A. B.C. D.12.(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家用单相电能表的简易图,以下关于电能表的作用及各参数的解释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2023九上·杭州期中)某科学小组用L1、L2两个小灯泡及其它必要元件,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三个电路,电源电压相同且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甲、P乙、P丙的关系是( )A.P乙P乙>P丙C.P甲=P乙=P丙 D.P甲14.(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 )A.小灯泡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路的总功率不变15.(2023九上·杭州期中)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Zn粒、Fe2O3粉末.Cu(OH)2固体和Ba(NO3)2溶液的4支试管中。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4支试管中均得到无色溶液B.Fe2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FeSO4C.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D.改成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现象都与稀硫酸相同16.(2022九上·吴兴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17.(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为支点,OA>OB,若把A端重物对杠杆的拉力当作阻力,现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这个杠杆属于(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 D.以上都有可能18.(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小宁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提升物体,使物体在2s内匀速上升了0.1m已知物体重为1N,动滑轮重为0.25N,不计绳重和摩擦,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05m/s B.拉力F的大小为0.625NC.拉力F做功为0.125J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19.(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图①: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B.图②: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之间的关系C.图③: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后则其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D.图④: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同种等浓度稀盐酸至过量20.(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是核电站工作流程图,关于流程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A.核反应堆:核能转化为电能 B.蒸汽轮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发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驱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二、strong>、填空题(本大题共28分,每空2分)21.(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22.(2023九上·定海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1)“小拇指”上漏填的这类物质是 ;(2)铁锈对应“中指”类,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023九上·杭州期中)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600N的货物沿斜面由底部拉到顶端。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12m,高6m,工人的拉力为400N,此过程工人所做的总功为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若不计绳重、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货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N。24.(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楠练习书法时的筒化图。写字时毛笔杆相当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手握笔的位置向上移动,则写字时所需的动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是一种喷气飞行背包,人背上后能通过该设备获得动力,实现人类自由单人飞翔的梦想。(1)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 能转化为内能。(2)某次飞行过程中消耗10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焦。(q汽油=4.6×107焦/千克)26.(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AB为光滑弧形槽,滑槽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第1次反弹后能沿着弧形槽上升到h/2处(不计空气阻力)(1)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 (填“守恒”“不守恒”)(2)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值Vmax位于第一次经过 点(填“A、B、C、D”)(3)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0分,每空2分)27.(2023九上·杭州期中)小金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请回答: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1)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2)用pH试纸测定上述部分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 。28.(2023九上·杭州期中)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 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三: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与弹簧的粗细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2)为验证猜想四,需选用 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手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是否有关。(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能量消失了,其实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 。29.(2023九上·杭州期中)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小明安装好杠杆后,发现其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2)如图乙所示,杠杆调节平衡后,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拉力最小为 N;(3)课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2枚和4枚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力臂L1:L2= 30.(2023九上·杭州期中)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实验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额定电压2.5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部分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3)图丙是由实验数据描出的小灯泡的I﹣U图像,若将该实验中的两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在3V的电源上,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4)若用第(2)题中所测得数据算出灯泡的电阻RL,再根据P=U2/RL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按此方法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31.(2023九上·杭州期中)为验证稀H2SO4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图实验:(1)能产生气泡的试管是 (填字母),E中出现的现象是 。(2)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检验试管C中变成无色的溶液中是否含H2SO4,可以往试管中再加入____检验。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C.Na2CO3溶液 D.CuO32.(2023九上·杭州期中)为了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的动能;(选填“钢球”或“木块”)(2)如甲、乙两图所示,让相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使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3)根据甲、丙两图实验可得出结论: ;(4)为使达到实验目的,斜面下方的水平面应该做成 。(选填“光滑”或“粗糙”)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33.(2023九上·杭州期中) 在一次学农活动中,小金用一根长1.2米的扁担挑起了两桶水,水桶挂在扁担两端,扁担保持水平状态(扁担和水桶的质量,手对扁担和水桶的作用力均忽略不计)。扁担的A处挂的水重20牛,肩上支点О与A的距离为0.9米。(1)扁担B处挂的水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小金肩膀受到扁担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3)到达某处后,小金将B处的水倒出20牛,在不改变水桶悬挂位置的情况下,需要将肩上支点О向A移动多少距离,才能再次平衡 34.(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小科用10N的力提升重为16N的物体,使物体在6s内提升3m。不计绳重和摩擦,请分析:(1)该装置所使用的滑轮组具有 ____(填字母)的作用。A.只省力 B.只改变力的方向C.省力且改变力的方向 D.省力且不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的重为多少?(3)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5.(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室内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额定电压为220V,高温挡和低温挡的额定功率分别为2200W和1000W,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求:(1)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加热器处于 (选填“高温挡”或“低温挡”)。(2)电阻丝R1的阻值。(3)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工作3h,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是多少?36.(2023九上·杭州期中)某品牌补钙药剂主要含酸酸钙,为了测定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20g,逐滴滴入稀盐酸(补钙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数据如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7.(2023九上·杭州期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或转移。(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 的(填“变化”或“不变”)。(2)运动会抛出去的实心球从脱手到落地过程,重力势能怎么变 。(3)俗语说:“水往低处流”;空气不会自行聚拢;在烧杯中的水,上面的水不可能沸腾,下面的水结冰。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 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解析】【分析】根据对能量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判断。【解答】A.挂在墙上的弹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B.声音能够将玻璃震碎,因此具有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C.正在行驶的火车,由于运动具有动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D.太阳的光具有光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A【知识点】热机【解析】【分析】根据气门的开合和活塞的运行方向确定冲程名称,确定能量转化过程,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甲中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B.乙中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为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B错误;C.丙中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为排气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故C错误;D.丁中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水壶盖被蒸汽推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者能量转化不同,故D错误。故选A。3.【答案】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酸的通性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柠檬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具有酸的通性,柠檬酸可以与活泼金属Mg、Fe及金属氧化物Fe2O3反应,不能与CO2反应。4.【答案】C【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气球变鼓,装置内压强变大,可能是产生气体,也可能是温度升高分析。【解答】 气球变鼓,装置内压强变大,可能是产生气体,也可能是温度升高,①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正确;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正确;③氧化铁和稀硫酸温度无明显变化,且无气体生成,错误;④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正确。故选C。5.【答案】D【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A.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C.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D.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A.加速升空时,天舟六号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B.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的惯性保持不变,故B错误;C.对接靠近时,以”天和”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D.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运行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故D正确。故选D。6.【答案】D【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结合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分析甲和乙时机械能大小,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在滚摆上下运动时,由于空气阻力和摩擦,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且运动时间越长,则能量损耗越多。据此可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甲和乙的高度相同,则二者重力势能相等。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7.【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蓝莓的pH为4,小于7,显酸性;B.杨梅的pH为2.5,小于7,显酸性;C.胡柚的pH为6,小于7,显酸性;D.猕猴桃的pH为4.5,小于7,显酸性。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杨梅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B。8.【答案】C【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A、根据天平左物右码分析;B、根据浓硫酸稀释酸入水中分析;C、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分析;D、根据过滤一贴二滴三靠分析。【解答】A、天平称量食盐应将药品放左盘,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有玻璃棒搅拌散热,不符合题意;C、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符合题意;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D【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AC.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B.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即可;D.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 A.活塞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j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活塞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活塞在飞行过程中,与篮球分开,因此没有受到篮球的推力,故B错误;C.注射器活塞自动弹出,是内部气体对它做功,即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注射器的动能,因此篮球内气体内能减小,故C错误;D.飞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大小发生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A、 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符合题意;B、 煤气爆炸、煤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发生的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 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D、 石蜡熔化、碘升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11.【答案】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物质与酸反应时,若酸中氢离子发生变化,则体现酸的通性分析。【解答】A、稀盐酸和稀硫酸与镁反应都会产生氢气,酸中氢离子发生变化,体现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B、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盐酸和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中氢离子发生变化,体现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C、盐酸不与氯化钡反应,硫酸与氯化钡反应,酸中氢离子未发生变化,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符合题意;D、碳酸钾与盐酸和硫酸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酸中氢离子发生变化,体现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D【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解析】【分析】根据对电能表上各项参数理解的知识判断。【解答】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工具,故A错误;B.上面的数字表示该用户累计消耗7996.6度的电能,故B错误;C.kW·h是电能的单位,故C错误;D.10A表示该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故D正确。故选D。13.【答案】A【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电阻串并联的知识比较电阻大小,再根据比较总功率的大小。【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乙中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为R串;甲中只有L1工作,总电阻为R1;丙中两个灯泡并联,总电阻为R并;则总电阻R乙>R甲>R丙;根据公式可知,总功率P乙故选A。14.【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串联在滑片上,相当于断路,因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始终不变,根据R总=R变+RL可知,总电阻不变,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因而灯泡的亮度不变,故A、B错误;电压表测量滑片右侧部分电阻的电压。当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压表所测电压部分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U=IR可知,则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错误;电路的电压不变,电流不变,根据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不变,故D正确。故选D。15.【答案】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铜离子和铁离子的溶液为有色溶液分析;B、根据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不变分析;C、根据反应后硫酸过量,反应后所得物质间不反应分析;D、根据盐酸和硫酸的酸根离子不同分析。【解答】A、反应后②试管中溶液呈黄色,③试管中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B、 Fe2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Fe2(SO4 )3,不符合题意;C、反应时加入硫酸过量,锌、氧化铁、氢氧化铜、硝酸钡全部发生反应,则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 ,符合题意;D、 改成稀盐酸进行实验,硝酸钡与盐酸不反应,实验现象与稀硫酸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故选C。16.【答案】C【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对温热量和内能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可能不变,例如水沸腾时吸热,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C。17.【答案】B【知识点】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动力臂最长为OB,阻力臂为OA,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肯定为费力杠杆,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8.【答案】A【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A.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利用速度公式求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B.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F=(G+G动)求拉力的大小;CD.利用W总=Fs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W有用=Gh求有用功,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A.由图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2×0.1m=0.2m,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B.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C.拉力做的功W总=Fs=0.625N×0.2m=0.125J,故C正确不合题意;D.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N×0.1m=0.1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9.【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A、根据生成物随反应的发生质量增加,至完全反应后保持不变分析;B、根据图示是探究质量与浮力关系分析;C、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D、根据相等质量的铁和锌完全反应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锌分析。【解答】A、 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生成气体随反应的发生质量增加,至石灰石完全反应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B、图示中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不符合题意;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后则其质量会因挥发出氯化氢,随放置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变成稀盐酸后挥发性减慢,质量变化也变慢,符合题意;D、 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同种等浓度稀盐酸至过量 ,相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最终锌和铁完全反应时,铁消耗盐酸质量大于锌,产生氢气质量铁大于锌,不符合题意;故选C。20.【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核反应堆:核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蒸汽轮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电驱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21.【答案】(1)溶液呈蓝色(2)BaCl2+H2SO4=BaSO4↓ +2HCl【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使石蕊变蓝分析;(2)根据氯化钡与硫酸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分析。【解答】(1)A实验向稀硫酸中加入石蕊试液,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呈碱性,最终溶液呈蓝色。(2)B实验中发生的氯化钡与硫酸生成硫酸钡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 +2HCl 。故答案为:(1)溶液呈蓝色;(2) BaCl2+H2SO4=BaSO4↓ +2HCl 。22.【答案】(1)盐(2)Fe2O3+6HCl═2FeCl3+3H2O【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酸能与盐反应分析;(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解答】(1)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小拇指”上漏填的这类物质是盐。(2)铁锈对应“中指”类,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它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1)盐;(2) Fe2O3+6HCl═2FeCl3+3H2O 。23.【答案】4800;75%;100【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且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移动的距离;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总=Fs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再根据W有用=Gh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根据W额=W总-W有计算出额外功,再根据W额=fs变形后可求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解答】(1)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W有=Gh=600N×6m=3600J;图中使用的滑轮为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s绳=s物=12m,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总=Fs=400N×12m=4800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2)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W额=W总-W有=4800J-3600J=1200J;由W额=fs可得,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24.【答案】费力;变大【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大拇指所在的位置为支点,食指施加动力,阻力作用在笔尖上。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2) 手握笔的位置向上移,则动力臂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写字时所需的动力将变大。25.【答案】(1)化学(2)4.6×108【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燃料的热值【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2)根据计算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解答】(1)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qm=4.6×107J/kg×10kg= 4.6×108 J。26.【答案】(1)守恒(2)B(3)mgh/4【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 (1)根据“光滑弧形槽”分析从A到B时是否存在能量损耗即可;(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确定动能最大的位置即可;(3)没有摩擦,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据此推算克服摩擦力做功。【解答】 (1)AB为光滑弧形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不受摩擦力阻力,机械能守恒,因而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的总量守恒。(2)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此过程由摩擦阻力,机械能减小。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从C到D到返回C,机械能的总量不变,然后C到B机械能减小,故第一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最大,因为重力势能没有改变,所以B点的动能最大,即此时速度最大。(3)根据以上分析,只有在BC和CB上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了机械能,两次的摩擦力和距离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因而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减小的机械能的一半为(mgh-mg )= mgh。27.【答案】(1)绿色(2)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氢氧化钠溶液、草木灰溶液都呈碱性,能使紫薯汁变绿分析;(2)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1)紫薯汁遇碱性物质变绿色,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绿色。(2) 用pH试纸测定上述部分溶液的酸碱度,操作为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故答案为:(1)绿色;(2)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8.【答案】(1)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2)粗细不同,但材料、长度相同(3)能量不会消失,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弹簧推动小球,小球推动木块,而木块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做功。根据W=fs可知,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则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3)根据能量转化定律分析解答。【解答】(1)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2)验证猜想四,即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粗细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弹簧滑动长度,材料和压缩的程度相同,只改变弹簧的粗细,故选用 粗细不同,但材料、长度相同的两根弹簧。(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能量消失了,其实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能量不会消失,机械能转化成内能。29.【答案】(1)右(2)2(3)2:1【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较轻的一端调节;(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力臂的比值。【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则右端轻,那么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当拉力与杠杆垂直向下时,动力臂最长,此时动力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0.5N×3)×4L=F×3L,解得:F=2N;(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2G×L1=4G×L2,解得:L1:L2=2:1。30.【答案】(1)(2)B(3)0.6(4)偏大【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据此确定滑动变阻器选用的下端接线柱;(2)根据电压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与灯泡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分压原理确定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求出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图像得出此时的电流,根据P=UI求出总功率的大小;(4)根据图丙同时结合欧姆定律比较两个电压下灯泡电阻的关系,再根据得出按此方案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与真实值的关系。【解答】(1)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右下接线柱与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2)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1V,其示数为2V,小于灯泡额定电压2.5V,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B端移动;(3)若将该实验中的两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在3V的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根据图丙可知,此时的电路中的电流为0.2A,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UI'=3V×0.2A=0.6W;(4)由图丙可知,因为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其通过灯泡的电流小于当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2.5V时的电流,由可得,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阻小于电压为2.5V时对应的电阻,因此若用第(2)小问中所测得数据算出灯泡的电阻RL,即此时灯泡的电阻小于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再根据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按此方案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偏大。31.【答案】(1)AD;出现白色沉淀(2)2Al+3H2SO4=Al2(SO4)3+3H2↑(3)C;D【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铝和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氯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分析;(2)根据铝与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分析;(3)根据验证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含硫酸,需验证氢离子的存在分析。【解答】(1)A中铝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产生,B中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D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E中氯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2)A中发生的铝与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 。(3)硫酸和硫酸钠都会与氯化钡、硝酸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和硝酸钡不能验证硫酸是否过量,A、B错误;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验证硫酸是否过量,C正确;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可验证硫酸是否过量,D正确。故答案为:(1)AD; 出现白色沉淀 ;(2) 2Al+3H2SO4=Al2(SO4)3+3H2↑ ;(3)CD。32.【答案】(1)钢球(2)不同(3)当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粗糙【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1)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克服摩擦做功越多,则钢球的动能越大;(2)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速度越大;高度越小,则速度越小;(3)根据图片分析甲和丙中哪个因素不同,哪个因素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实验结论; (4)根据实验中要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钢球动能大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1)该实验研究的主体是钢球,研究的是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2)如甲、乙两图所示,让相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使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3)根据甲、丙两图可知,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即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同,小球的质量越大, 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故得到结论: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在实验中,要通过木块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而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因此斜面下方的水平面应该做成粗糙的。33.【答案】(1)由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A×0A=FB×0B,20N×0.9m=FB×(1.2m-0.9m)FB=60N即扁担的后端B处挂的水受到的重力为60N(2)以B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A×AB=FO×OB,20N×1.2m=FO×(1.2m-0.9m),FO=80N即肩膀受到扁担的压力大小为80N。(3)设肩上支点O向前移动距离为x,FA×(OA-x)=FB ×(OB+x)即: 20N×(0.9m-x)=(60N-20N) ×(0.3m+x),解得x=0.1m【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2)以B点为支点,FA为阻力,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为动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最后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计算扁担对肩膀的压力。(3)再次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即可。34.【答案】(1)C(2)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2×10N-16N=4N(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μ===×100%=80%【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固定不动的为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跟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可以省一半的力,据此分析判断;(2)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再根据计算动滑轮的重力;(3)根据公式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随物体一起移动,为动滑轮;B固定不动,为定滑轮,那么该滑轮组可以省力,也改变用力方向,故选C。35.【答案】(1)高温挡(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加热器处于低温挡;由可知R1的阻值:R1===48.4Ω(3)由可可知,使用高温档工作3h产生的热量为:Q=W=Pt=2200W×3×3600s=2.376×107J或Q=W=Pt=2.2kw×3h=6.6kW·h【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 比较开关在不同组合状态下电功率大小,从而确定对应的工作状态;(2)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加热器处于低温挡,根据 R1= 计算R1的阻值。(3)根据Q=W=Pt计算高温档工作产生的热量。【解答】(1)根据图2可知,当只有S1闭合时,此时只有R1工作,总电阻为R1;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它们并联,总电阻为R并;则R1>R并;根据 可知,总功率P1则前者为保温状态,后者为加热状态。36.【答案】(1)4.4g(2)50%(3)解:设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CaCO3+ 2HCl= CaCl2+H2O+ CO2↑ 73 44 y 4.4g列式得,解得y=7.3g恰好完全时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100g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3%答: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分析;(2)根据产生气体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钙质量,由此计算碳酸钙质量分数分析;(3)根据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盐酸中溶质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由图像可知, 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4.4g。(2)设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xCaCO3+ 2HCl= CaCl2+H2O+ CO2↑100 4420gx 4.4g100:44=20gx:4.4gx=50%.故答案为:(1)4.4g;(2)50%;(3) 7.3% 。37.【答案】(1)不变(2)先变大后变小(3)方向;裂变【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解答;(2)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大小有关;(3)根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解答。根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解答。【解答】(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2)运动会抛出去的实心球从脱手到落地过程,它的质量不变,高度先增大后碱性,则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3)俗语说:“水往低处流”;空气不会自行聚拢;在烧杯中的水,上面的水不可能沸腾,下面的水结冰。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裂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