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1.(2023八上·鹿城期末)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图中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选项是否能够节水进行解答。【解答】A.沐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能够节约用水,符合节水主题,故A不符合题意;B.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可以一水多用,符合节水主题,故B不符合题意;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能够节约用水,符合节水主题,故C不符合题意;D.用水管不间断冲洗汽车会浪费水,不符合节水主题,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2023八上·鹿城期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对此,下列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年较差较大【答案】A【知识点】季风【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解答】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少,较为干旱;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较大。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2023八上·鹿城期末)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A.昨天傍晚下了一场雷阵雨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C.风和日丽 D.今大气温10℃~20℃【答案】B【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解答】天气是指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昨天傍晚下了一场雷阵雨、风和日丽、今天气温10℃~20℃都是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ACD属于天气现象,不符合题意;B属于气候不属于天气现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2023八上·鹿城期末)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B.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答案】B【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解答】A.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书反射弧,故A正确,但符合题意;B.缩手反射是低级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但是需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完成松手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缩手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5.(2023八上·鹿城期末)下列有关疾病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疾病的名称或症状 疾病的原因分析A 肢端肥大症 通常是因垂体病变所致B 大脖子病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C 由于外伤导致某人成为“植物人” 该人的脑干一定受损伤D 侏儒症 成年期生长素分泌不足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亢,侏儒症是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是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植物人是大部分脑受操作,只有脑干维持生命活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肢端肥大症是儿童时期与青春期患病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通常是垂体病变所致,故A正确;B.大脖子病又叫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使得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故B错误;C.由于外伤导致的“植物人”,是由于大部分脑受操作,只有脑干维持生命活动,故C错误;D.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侏儒症,故D错误。故答案为:A。6.(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柯同学在家使用电火锅时,发现许多现象和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有关,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使用的插头外壳材料是塑料:因为塑料是绝缘体B.妈妈把食盐加到开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C.火锅越吃越咸:因为溶质增加,溶液的浓度增加D.温度太高时,调节温控旋钮:温控旋钮相当于变阻器【答案】C【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A.根据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进行解答;B.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解答;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进行解答;D.根据变阻器的作用进行解答。【解答】A.由于塑料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因此用塑料做插头的外壳可以防止触电,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食盐溶于水,食盐被溶解属于溶质,水溶解食盐,属于溶剂,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吃火锅时,水不断蒸发,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剂的质量减少,则溶液的浓度增加,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温控旋钮是变阻器,在调节旋钮时,增大电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从而使电功率减小,温度降低,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2023八上·鹿城期末)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构成氯化钠的微粒因为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而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QM-3)。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答案】D【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该过程能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海水流过该膜后,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海水中氯化钠含量减小,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2023八上·鹿城期末)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氧分子B.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D.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答案】A【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约为2:1。【解答】A.图中所示的一个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因此表示氧分子,故A正确;B.水分解生成氧气与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氧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明水里面有氢气和氧气,故C错误;D.从图中看出,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故D错误。故答案为:A。9.(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Ω,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处,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5V和0.2A。由此可知 ( )A.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ΩB.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10cmC.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cmD.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则可测量的最大距离为30cm【答案】D【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1)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被测电阻丝的电阻,进一步求出电阻丝的最大阻值,根据题意求出电阻的总长度;(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V和1V时对应的电阻,再根据题意求出物体M向左移动的距离。【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1)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时,由可得,被测电阻丝的电阻:,则电阻丝的总电阻:R=2R中=2×7.5Ω=15Ω,故A错误;电阻丝的长度,即当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30cm,故D正确;(2)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物体M位于:,故物体M向左移动了:,故B错误;(3)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物体M位于:,故物体M向右移动了:,故C错误。故答案为:D。10.(2023八上·鹿城期末)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探究而获得。下列事实所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橡胶不易导电——没有电荷B.海水晒盐——蒸发结晶C.高压锅——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D.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吐鲁番的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答案】A【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导体和绝缘体;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蒸发,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C.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D.吐鲁番的地理位置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且昼夜温差大。【解答】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而不是没有电荷;故A的说法不正确,但符合题意;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蒸发,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海水晒盐就是利用蒸发结晶;故B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故C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吐鲁番的地理位置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且昼夜温差大。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就是利用吐鲁番的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故D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2023八上·鹿城期末)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小明设计了一种简易烟雾报警控制器,如图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烟雾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到某区域时触发报警系统。以下做法能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的是( )A.电压表改成大量程 B.减小光照强度C.增大R0阻值 D.减小电源电压【答案】B【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可知,当烟雾增大时,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电压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据此得出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时分得的电压变化,然后分析选项得出答案。【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烟雾增大时(即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减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压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到某区域时触发报警系统;要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就应在烟雾较淡时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达到报警系统触发的电压,即增大气敏电阻分得的电压;A.电压表改成大量程时,不能改变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B.减小激光强度(即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其分得的电压变大,故B正确;C.增大R0阻值时,R0分得的电压增加,则光敏电阻分得的电压减小,故C错误;D.减小电源电压时,光敏电阻分得的电压也变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2023八上·鹿城期末)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模型实现沉浮的原理和鱼在水中实现浮沉的原理相同B.潜艇模型是通过注射器改变试管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来实现充水和排水的C.为使潜艇模型的沉浮效果更好,在制作时,应尽量增大进排气管和进、排水管之间的距离D.在制作潜艇模型时,要保证潜艇模型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答案】A【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悬浮和上浮的,结合这个特点来对此题的模型进行分析;(2)鱼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改变受到的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解答】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悬浮和上浮的,鱼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改变受到的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当推动注射器活塞时,模型压强增大,向外排水,可实现上浮;向外拉动活塞时,模型压强减小,向内充水,重力增大,可实现下沉,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增大进排气管和进、排水管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变化的空间,使得潜艇模型的沉浮效果更好,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制作潜艇模型时,要保证潜艇模型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否则无法很好的改变潜艇内的压强实现排水和充水了,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3.(2023八上·鹿城期末)硫酸锰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D.硫酸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1.9%【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②判断通过升温还是降温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③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AB.由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低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和B错误;C.由于高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在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是28克,则在100℃时,硫酸锰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如果不说明温度,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也就没有意义,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2023八上·鹿城期末)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作转换法。转换法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下列研究运用了转换法的是( )A.研究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B.摩擦起电实验中,通过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来说明物体带电C.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导体材料、横截面积等因素相同D.研究电学相关知识时,用电路图来代替实物电路进行分析研究【答案】B【知识点】摩擦起电【解析】【分析】首先对选项中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明确采用的方法,然后进行解答。【解答】A.学习电压时,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采用的是类比法。故A不符合题意;B.研究摩擦起电现象时,通过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来说明物体带电,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C.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保持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大小相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电学相关知识时,用电路图来代替实物电路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2023八上·鹿城期末)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大小关系”时,我们一般需要先预设一个电压值,实验中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预设值不变,现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器材:学生电源(6V),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20Ω)及导线若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电压预设值范围可以为1.5~5VB.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电压预设值范围可以为1~4VC.电压预设值越大,在获得3组实验数据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范围越小D.实验中电压预设值为2V时,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需更换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答案】C【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压在预设值最小时,电路中电流最小,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由此计算、分析解答。【解答】(1)由图知,R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定值电阻最大R=20Ω,当电压预设值最小为1.5V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所以此预设电压值不正确,即A错误;当定值电阻最大R=20Ω,当电压预设值最小为1V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所以此预设电压值不正确,即B错误;(2)电压预设值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大,变阻器两端电压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变阻器连入阻值越小,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范围越小。故C正确;(3)实验电压预设值为2V时,当R=20Ω时,变阻器需连入阻值最大,此时电路中电流,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2023八上·鹿城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发明了一辆集照明、健身为一体的自行车。骑行时灯泡将会发光,骑行越快,灯泡亮度越亮。请回答以下问题:(1)骑行时的自行车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元件名称)。(2)灯泡亮度过大时我们会闭眼避免伤害,闭眼属于反射行为 ,完成反射所需的神经结构是 。(3)骑行自行车时,人体主要依靠脑结构中的 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答案】(1)电源(2)反射弧(3)小脑【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将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解答】(1)由题干可知,骑行时灯泡将会发光,骑行越快,灯泡亮度越亮,因此骑行自行车的速度越快,提供电能越多,因此骑行时的自行车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2)当灯泡的亮度进入人的眼睛,眼睛中的感受器才能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人闭眼,因此完成反射所需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3)小脑的作用是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因此骑行自行车时,人体主要依靠脑结构中的小脑来调节。故答案为:(1)电源(2)反射弧(3)小脑17.(2023八上·鹿城期末)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m甲 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 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 F乙。(选填“>”、“=”或“<”) 【答案】=;<;<【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形状、位置、温度、状态无关;(2)根据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出浮力的大小,然后根据浮力公式判断出V排的大小;(3)根据V排的大小,判断出水的深度关系,从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出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牙膏袋的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m甲=m乙;甲下沉,F浮<G,乙漂浮,F浮=G,所以F甲<F乙;由F浮=ρ水gV排可得,V排甲<V排乙。故答案为:=;<;<。18.(2023八上·鹿城期末)某同学按如图电路测量电阻 Rx 的阻值,其中 R为已知规格的滑动变阻器,①、②为电表。(1)图中 1 号位置应该填入的元件是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 a 端会损坏电源,其原因是 。(3)在不改变电路连接和元件的前提下,若要测得 Rx 的阻值,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1)电流表(2)电路出现短路,电流过大(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移到 b 端,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判断;(2)当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端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零,此时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电流表直接流回负极,而没有经过用电器,从而发生短路造成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源。(3)当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时,它就变成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它与Rx并联,二者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压表的示数。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可以根据计算得到,而用电流表的示数减去它可以得到通过Rx的电流,最后再根据计算即可,据此确定实验步骤。【解答】(1)①与Rx串联,为电流表;②与Rx并联,为电压表。(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 a 端会损坏电源,其原因是:电路出现短路,电流过大。(3)在不改变电路连接和元件的前提下,若要测得 Rx 的阻值,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移到 b 端,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19.(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科同学用A、B两种物质进行溶解实验时发现以下现象,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问题:(1)如图甲所示,将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A物质不断溶解过程中试管中的水结冰了,说明A物质溶解时 (选“放出”或“吸收”)热量。(2)如图乙所示,将含有B溶质溶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出现图丙所示情况,则说明B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3)小科认为图丙中试管内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B的饱和溶液,他的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1)吸收(2)降低(3)丙中试管充分溶解后仍有B物质残留【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水遇冷结冰分析;(2)根据加入热水中析出晶体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3)根据有固体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解答】(1)水遇冷结冰,将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A物质不断溶解过程中试管中的水结冰了,说明A物质溶解时吸收热量。(2) 将含有B溶质溶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析出晶体,则说明 B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 小科认为图丙中试管内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B的饱和溶液,他的判断的依据是丙中有未溶解的固体B。故答案为:(1)吸收;(2)降低;(3) 丙中试管充分溶解后仍有B物质残留 。20.(2023八上·鹿城期末)如图(a)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的信息可知:图线 (填“甲”或“乙”)是电压表V1变化的曲线,电阻R1的阻值是 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时,R1与R2的比值为 。【答案】甲;20;5:1【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看懂甲图中电压表测的是哪部分电压及乙图中电压表示数随电流的变化情况,能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式求解电阻的大小。【解答】通过图可知,甲线反映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且电压可以为0V,所以这是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象;从图b中可以看出,当电阻值为6V时,电流为0.3A,故;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时,U1=5V,U2=1V,故。故答案为:甲;20;5:1。21.(2023八上·鹿城期末)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固体的操作如下,请你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回答。①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②当x=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③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 方法.【答案】B;A;5.8;降温结晶【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固体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的叫不饱和溶液,据此解答。【解答】①据图可以看出,B中有剩余的固体,故B一定是饱和溶液;A中加入5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继续加入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说明A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后得到的C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②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20℃时50mL即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故x=15.8g-10g=5.8g;③x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方法。故答案为:①B;A;②5.8g;③降温结晶。22.(2023八上·鹿城期末)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2℃,最低气温是15℃,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出现的时间一般在 点左右。(2)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叙述属于描述天气的有 。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晴空万里④秋高气爽⑤和风细雨⑥冬雨夏干【答案】(1)14(2)①③⑤【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解答】(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出现的时间一般在14点左右即午后2点左右。(2)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阴转多云、晴空万里和和风细雨都属于天气,冬暖复凉、秋高气爽和冬雨夏干都是气候。故答案为:(1)14;(2)①③⑤。23.(2023八上·鹿城期末)每年的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呆小症”等碘缺乏病,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1)每千克碘盐中碘含量标准为:30毫克/千克。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碘盐摄入量6克为例,则理论上人体每天可以获取的碘含量为 毫克。(2)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部分民众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居民对是否应该全民食用加碘盐提出了质疑。下列事实中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的有 。(可多选)A.沿海地区的居民通过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就能从食物中获取丰富的碘B.我国大部分为内陆地区,远离大海,缺碘较严重。即使是沿海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大部分民众碘含量仍然偏低C.通过碘盐补充的碘虽然不会超过安全标准,但加上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的碘,能导致碘摄入过量而影响人体健康D.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与碘缺乏疾病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答案】(1)0.18(2)B,E【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解答】(1)6克=0.006千克,每千克碘盐中碘含量标准为:30毫克/千克,因此人体每天可以获取的碘含量为30×0.006=0.18毫克。(2)A.沿海地区的居民通过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就能从食物中获得丰富的碘,不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B.我国大部分为内陆地区,远离大海,缺碘较严重。即使是沿海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大部分民众碘含量仍然偏低,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C.通过碘盐补充的碘虽然不会超过安全标准,但加上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的碘,能导致碘摄入过量而影响人体健康,不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D.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不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E.与碘缺乏症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故选:BE。故答案为:(1)0.18;(2)BE。24.(2023八上·鹿城期末)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通过 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2)比较图中的 (填序号)两条曲线,可知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达到一定浓度还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这就是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下列农业措施中,与植物顶端优势无关的一项是 。A.摘除棉花的老叶和黄叶B.摘除番茄植株的顶部C.保留杉树的顶芽,适时摘除侧芽D.修剪绿篱使其长得更茂密【答案】(1)去顶芽(2)2、4;A【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变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解答】(1)综合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研究人员通过去顶芽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2)植物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从曲线2和曲线4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验证.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对于用材林,我们要保护好顶芽,及时去除部分侧枝,让树木长得又高又直。对于果树等,我们要及时去掉顶芽,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从而多开花,多结果实。如番茄打顶都是打破顶端优势,从而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或维持好的形态。选项A把棉花老叶和黄叶去掉对棉花目的是合理控制营养生长,促进棉花内部通风见光,促进生殖生长,不是应用顶端优势的原理。故选:A。故答案为:(1)去顶芽;(2)2、4;A。25.(2023八上·鹿城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4)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精盐时所用砝码生锈(实际质量比所标要大)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答案】(1)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2)①⑤②③⑥④(3)有大量晶体析出(4)①③【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解析】【分析】在对粗盐进行提纯的时候,需要的步骤包括:溶解、过滤和蒸发。【解答】实验一:(1)操作③溶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2)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①取粗盐;⑤称量粗盐的质量;②将粗盐和水倒入烧杯中;③溶解;⑥过滤;④蒸发;(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实验二: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称量精盐时所用砝码生锈(实际质量比所标要大)会导致所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偏大,即溶质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大,即溶剂质量偏大,则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故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实验一:(1)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2)①⑤②③⑥④;(3)有大量晶体析出;实验二:①③。26.(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科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如图甲);②当水不再流出时,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1=0.94牛,G2=0.4牛;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如图乙),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分别读出弹测力计的示数G3=1.1牛,G4=0.5牛;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ρ。(g=10牛/千克)(1)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是 牛;(2)通过以上数据,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千克/米3;(3)若将小石块换成一个小盐块,其它步骤不变,不考虑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则他测得的盐块的密度ρ盐'与它的真实密度ρ盐相比,ρ盐' ρ盐(选填>”、“=”或“<)。【答案】(1)0.5(2)2.6×103(3)>【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G4-G3,(2)根据G=mg求出排开水的质量,根据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小石块的体积;从图甲、乙可计算出小石块的重力G=G3+G4-(G1+G2);知道小石块的重力求出小石块的质量;知道石块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3)如果小石块换成盐块,质量不变,但是盐块放入水中会溶化,体积减小,测量的密度会增大。【解答】(1)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0.5N-0.4N=0.1N,(2)小石块完全浸没,小石块的体积:;由图甲、乙可计算出小石块的重力:G=G3+G4-(G1+G2)=1.1N+0.5N-(0.94N+0.4N)=0.26N,小石块的质量是,则小石块的密度:。(3)如果小石块换成盐块,质量不变,但是盐块放入水中会溶化,溢出水的体积减小,求得的盐块的体积减小,测量的密度会增大,ρ盐‘>ρ盐。故答案为:(1)0.1;(2)2.6×103;(3)>。27.(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1)请根据图甲电路图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所示的I-R图像。①由实验图像可得出的结论: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利用5Ω的电阻完成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向 (填“左”或“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4)为完成整个实验,根据上述定值电阻,应选择最大阻值至少为 Ω的滑动变阻器,若实验室只有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上述定值电阻中有 个不能完成上述实验。【答案】(1)(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左;2.5(3)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4)35;3【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进行实物图的连接,注意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2)①根据图象分析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成反比;②根据图乙确定一组电流和电阻值,根据U=IR计算出电压;换用较大的电阻后,根据串分压的关系,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则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3)阴影部分的电阻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4)由图丙找出实验时电路的最小电流,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据此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解答】(1)将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且一上一下的接,如图所示:(2)①由图象知,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图象知,当R=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5A×5Ω=2.5V,在整个过程中,R两端的电压应保持2.5V不变;将5Ω的电阻换为10Ω后,由串联分压规律控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本实验的前提是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所以应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则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将滑片向左滑动,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3)图中坐标轴为I与R,阴影部分为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即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4)由图丙可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25Ω;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IR=0.1A×25Ω=2.5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6V-2.5V=3.5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35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在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若实验室只有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所以,所以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为:R″≈14.29Ω,故15Ω、20Ω、25Ω都不能使用,即有3个电阻不能使用。故答案为:(1)见上图;(2)①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②左;2.5;(3)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4)35;3。28.(2023八上·鹿城期末)某工厂在装配一件设备时,不小心把一个精密空心小球掉到一个又深、又小的坚固的水泥小洞中,用各种工具都取不出来。已知该小球的密度为1.60g/cm3,有人提出往小洞中倒入某种溶液使小球浮起。现有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注:溶液体积可认为近似等于水的体积):物质 溶解度/g20℃ 40℃ 60℃ 80℃ 100℃硝酸钾 31.6 64.0 110.0 169.0 246.0氯化钾 34.0 40.0 45.0 51.1 56.7(1)理论上可用上表中 物质配制成溶液倒入小洞中使小球浮起。(2)配制的溶液温度至少应保持 ℃以上。在以上计算所得的最低温度时,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小球取出后,擦干,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8.0g。若把此球投入水中,则静止时所受浮力为多大?【答案】(1)硝酸钾(2)40;39%(3)解:因为该小球的密度为1.60g/cm3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下沉,所以F浮=ρ水gV=0.05N。【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2)选择硝酸钾或氯化钾,配制的溶液的密度应该大于小球的密度进行分析解答。(3)比较小球与水的密度,判断小球的浮沉状态,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小球的体积,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大小。【解答】(1)往小洞中倒入某种溶液使小球浮起,则配制的溶液的密度应该大于小球的密度;溶液体积可认为近似等于水的体积,100cm3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100cm3=100g,当液体的密度大于或等于1.60g/cm3时,需要溶质的质量至少为m质,满足关系式:,解得:m质≥60g,对照表格可知,理论上可用表中硝酸钾物质配制成溶液倒入小洞中使小球浮起。(2)溶液体积可认为近似等于水的体积,100cm3 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100cm3=100g,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为:,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为:,比较可知,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与小球的密度相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比小球的密度小,所以应该用40℃以上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较可知,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与小球的密度相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比小球的密度小,所以应该用40℃以上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根据F浮=ρ水gV计算出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9.(2023八上·鹿城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电阻R2的滑片P从下端往上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呈图乙所示的规律。求:(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2)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3)电源电压和电阻R1各是多大?【答案】(1)由图乙可知,当I=0.2A时,U=2V,由公式R=U/I得R2=2V/0.2A=10Ω。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示数最大,由图乙可知U=2.5V,I=0.1A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R2=U/I=2.5V/0.1A=25Ω,由图乙可知电阻最小为0,所以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5Ω。(3)取电流I1=0.2A,U2=2V和I2=0.4A,U2=1V,可列式:U总=I1R1+I1R2=0.2AR1+2VU总=I2R1+I2R2=0.4AR1+1V联立两式可得,R1=5Ω,U总=3V【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甲图所示电路图为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的电路图。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根据乙读出电流示数为0.2A时对应的电压值,利用公式R=U/I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2)根据图乙中电压最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电压为0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小,可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3)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总=U1+U2,在乙图中任选两点列方程组计算出电源电压和电阻R1。30.(2023八上·鹿城期末)川航的空中客车A319飞机,在近万米高空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飞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机组实施紧急迫降,机上所有人员安全落地。一万米高空的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的0.3倍,机舱内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1.01×105Pa),请回答:(1)若飞机风挡玻璃的面积约为0.5m2,请计算其受到的舱内外压力差。(2)请解释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的原因。【答案】(1)解:在一万米高空,机舱外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的0.3倍,即0.3×1.01×105Pa,机舱内的气压为1.01×105Pa,面积约为0.5m2的飞机风挡玻璃受到舱内外压力差:△F=F向外-F向内=p内S-p外S=(p内―p外)S=(1.01×105Pa-1.01×105×0.3Pa)×0.5m2=3.535×104N;(2)解:飞机快速行驶时,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内的气压大于机外的气压,压强差就把副驾驶半个身体压向机外。【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1)万米高空的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的0.3倍,用F=pS算出压力差;(2)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1 / 1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1.(2023八上·鹿城期末)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图中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B.C. D.2.(2023八上·鹿城期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对此,下列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年较差较大3.(2023八上·鹿城期末)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A.昨天傍晚下了一场雷阵雨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C.风和日丽 D.今大气温10℃~20℃4.(2023八上·鹿城期末)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B.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5.(2023八上·鹿城期末)下列有关疾病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疾病的名称或症状 疾病的原因分析A 肢端肥大症 通常是因垂体病变所致B 大脖子病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C 由于外伤导致某人成为“植物人” 该人的脑干一定受损伤D 侏儒症 成年期生长素分泌不足A.A B.B C.C D.D6.(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柯同学在家使用电火锅时,发现许多现象和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有关,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使用的插头外壳材料是塑料:因为塑料是绝缘体B.妈妈把食盐加到开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C.火锅越吃越咸:因为溶质增加,溶液的浓度增加D.温度太高时,调节温控旋钮:温控旋钮相当于变阻器7.(2023八上·鹿城期末)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构成氯化钠的微粒因为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而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QM-3)。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8.(2023八上·鹿城期末)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氧分子B.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D.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9.(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Ω,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处,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5V和0.2A。由此可知 ( )A.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ΩB.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10cmC.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cmD.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则可测量的最大距离为30cm10.(2023八上·鹿城期末)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探究而获得。下列事实所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橡胶不易导电——没有电荷B.海水晒盐——蒸发结晶C.高压锅——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D.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吐鲁番的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11.(2023八上·鹿城期末)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小明设计了一种简易烟雾报警控制器,如图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烟雾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到某区域时触发报警系统。以下做法能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的是( )A.电压表改成大量程 B.减小光照强度C.增大R0阻值 D.减小电源电压12.(2023八上·鹿城期末)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模型实现沉浮的原理和鱼在水中实现浮沉的原理相同B.潜艇模型是通过注射器改变试管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来实现充水和排水的C.为使潜艇模型的沉浮效果更好,在制作时,应尽量增大进排气管和进、排水管之间的距离D.在制作潜艇模型时,要保证潜艇模型具有良好的气密性13.(2023八上·鹿城期末)硫酸锰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D.硫酸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1.9%14.(2023八上·鹿城期末)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作转换法。转换法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下列研究运用了转换法的是( )A.研究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B.摩擦起电实验中,通过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来说明物体带电C.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导体材料、横截面积等因素相同D.研究电学相关知识时,用电路图来代替实物电路进行分析研究15.(2023八上·鹿城期末)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大小关系”时,我们一般需要先预设一个电压值,实验中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预设值不变,现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器材:学生电源(6V),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20Ω)及导线若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电压预设值范围可以为1.5~5VB.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电压预设值范围可以为1~4VC.电压预设值越大,在获得3组实验数据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范围越小D.实验中电压预设值为2V时,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需更换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16.(2023八上·鹿城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发明了一辆集照明、健身为一体的自行车。骑行时灯泡将会发光,骑行越快,灯泡亮度越亮。请回答以下问题:(1)骑行时的自行车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元件名称)。(2)灯泡亮度过大时我们会闭眼避免伤害,闭眼属于反射行为 ,完成反射所需的神经结构是 。(3)骑行自行车时,人体主要依靠脑结构中的 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17.(2023八上·鹿城期末)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m甲 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 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 F乙。(选填“>”、“=”或“<”) 18.(2023八上·鹿城期末)某同学按如图电路测量电阻 Rx 的阻值,其中 R为已知规格的滑动变阻器,①、②为电表。(1)图中 1 号位置应该填入的元件是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 a 端会损坏电源,其原因是 。(3)在不改变电路连接和元件的前提下,若要测得 Rx 的阻值,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19.(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科同学用A、B两种物质进行溶解实验时发现以下现象,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问题:(1)如图甲所示,将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A物质不断溶解过程中试管中的水结冰了,说明A物质溶解时 (选“放出”或“吸收”)热量。(2)如图乙所示,将含有B溶质溶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出现图丙所示情况,则说明B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3)小科认为图丙中试管内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B的饱和溶液,他的判断的依据是 。20.(2023八上·鹿城期末)如图(a)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的信息可知:图线 (填“甲”或“乙”)是电压表V1变化的曲线,电阻R1的阻值是 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时,R1与R2的比值为 。21.(2023八上·鹿城期末)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固体的操作如下,请你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回答。①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②当x=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③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 方法.22.(2023八上·鹿城期末)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2℃,最低气温是15℃,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出现的时间一般在 点左右。(2)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叙述属于描述天气的有 。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晴空万里④秋高气爽⑤和风细雨⑥冬雨夏干23.(2023八上·鹿城期末)每年的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呆小症”等碘缺乏病,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1)每千克碘盐中碘含量标准为:30毫克/千克。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碘盐摄入量6克为例,则理论上人体每天可以获取的碘含量为 毫克。(2)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部分民众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居民对是否应该全民食用加碘盐提出了质疑。下列事实中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的有 。(可多选)A.沿海地区的居民通过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就能从食物中获取丰富的碘B.我国大部分为内陆地区,远离大海,缺碘较严重。即使是沿海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大部分民众碘含量仍然偏低C.通过碘盐补充的碘虽然不会超过安全标准,但加上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的碘,能导致碘摄入过量而影响人体健康D.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与碘缺乏疾病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24.(2023八上·鹿城期末)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通过 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2)比较图中的 (填序号)两条曲线,可知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达到一定浓度还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这就是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下列农业措施中,与植物顶端优势无关的一项是 。A.摘除棉花的老叶和黄叶B.摘除番茄植株的顶部C.保留杉树的顶芽,适时摘除侧芽D.修剪绿篱使其长得更茂密25.(2023八上·鹿城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4)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精盐时所用砝码生锈(实际质量比所标要大)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26.(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科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如图甲);②当水不再流出时,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1=0.94牛,G2=0.4牛;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如图乙),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分别读出弹测力计的示数G3=1.1牛,G4=0.5牛;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ρ。(g=10牛/千克)(1)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是 牛;(2)通过以上数据,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千克/米3;(3)若将小石块换成一个小盐块,其它步骤不变,不考虑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则他测得的盐块的密度ρ盐'与它的真实密度ρ盐相比,ρ盐' ρ盐(选填>”、“=”或“<)。27.(2023八上·鹿城期末)小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1)请根据图甲电路图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所示的I-R图像。①由实验图像可得出的结论: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利用5Ω的电阻完成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向 (填“左”或“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4)为完成整个实验,根据上述定值电阻,应选择最大阻值至少为 Ω的滑动变阻器,若实验室只有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上述定值电阻中有 个不能完成上述实验。28.(2023八上·鹿城期末)某工厂在装配一件设备时,不小心把一个精密空心小球掉到一个又深、又小的坚固的水泥小洞中,用各种工具都取不出来。已知该小球的密度为1.60g/cm3,有人提出往小洞中倒入某种溶液使小球浮起。现有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注:溶液体积可认为近似等于水的体积):物质 溶解度/g20℃ 40℃ 60℃ 80℃ 100℃硝酸钾 31.6 64.0 110.0 169.0 246.0氯化钾 34.0 40.0 45.0 51.1 56.7(1)理论上可用上表中 物质配制成溶液倒入小洞中使小球浮起。(2)配制的溶液温度至少应保持 ℃以上。在以上计算所得的最低温度时,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小球取出后,擦干,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8.0g。若把此球投入水中,则静止时所受浮力为多大?29.(2023八上·鹿城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电阻R2的滑片P从下端往上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呈图乙所示的规律。求:(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2)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3)电源电压和电阻R1各是多大?30.(2023八上·鹿城期末)川航的空中客车A319飞机,在近万米高空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飞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机组实施紧急迫降,机上所有人员安全落地。一万米高空的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的0.3倍,机舱内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1.01×105Pa),请回答:(1)若飞机风挡玻璃的面积约为0.5m2,请计算其受到的舱内外压力差。(2)请解释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选项是否能够节水进行解答。【解答】A.沐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能够节约用水,符合节水主题,故A不符合题意;B.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可以一水多用,符合节水主题,故B不符合题意;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能够节约用水,符合节水主题,故C不符合题意;D.用水管不间断冲洗汽车会浪费水,不符合节水主题,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答案】A【知识点】季风【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解答】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少,较为干旱;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较大。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解答】天气是指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昨天傍晚下了一场雷阵雨、风和日丽、今天气温10℃~20℃都是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ACD属于天气现象,不符合题意;B属于气候不属于天气现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答案】B【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解答】A.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书反射弧,故A正确,但符合题意;B.缩手反射是低级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但是需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完成松手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缩手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5.【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亢,侏儒症是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是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植物人是大部分脑受操作,只有脑干维持生命活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肢端肥大症是儿童时期与青春期患病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通常是垂体病变所致,故A正确;B.大脖子病又叫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使得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故B错误;C.由于外伤导致的“植物人”,是由于大部分脑受操作,只有脑干维持生命活动,故C错误;D.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侏儒症,故D错误。故答案为:A。6.【答案】C【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A.根据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进行解答;B.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解答;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进行解答;D.根据变阻器的作用进行解答。【解答】A.由于塑料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因此用塑料做插头的外壳可以防止触电,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食盐溶于水,食盐被溶解属于溶质,水溶解食盐,属于溶剂,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吃火锅时,水不断蒸发,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剂的质量减少,则溶液的浓度增加,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温控旋钮是变阻器,在调节旋钮时,增大电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从而使电功率减小,温度降低,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答案】D【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该过程能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海水流过该膜后,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海水中氯化钠含量减小,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答案】A【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约为2:1。【解答】A.图中所示的一个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因此表示氧分子,故A正确;B.水分解生成氧气与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氧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明水里面有氢气和氧气,故C错误;D.从图中看出,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故D错误。故答案为:A。9.【答案】D【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1)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被测电阻丝的电阻,进一步求出电阻丝的最大阻值,根据题意求出电阻的总长度;(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V和1V时对应的电阻,再根据题意求出物体M向左移动的距离。【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1)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时,由可得,被测电阻丝的电阻:,则电阻丝的总电阻:R=2R中=2×7.5Ω=15Ω,故A错误;电阻丝的长度,即当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30cm,故D正确;(2)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物体M位于:,故物体M向左移动了:,故B错误;(3)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物体M位于:,故物体M向右移动了:,故C错误。故答案为:D。10.【答案】A【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导体和绝缘体;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蒸发,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C.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D.吐鲁番的地理位置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且昼夜温差大。【解答】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而不是没有电荷;故A的说法不正确,但符合题意;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蒸发,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海水晒盐就是利用蒸发结晶;故B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故C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吐鲁番的地理位置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且昼夜温差大。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就是利用吐鲁番的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故D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答案】B【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可知,当烟雾增大时,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电压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据此得出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时分得的电压变化,然后分析选项得出答案。【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烟雾增大时(即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减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压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到某区域时触发报警系统;要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就应在烟雾较淡时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达到报警系统触发的电压,即增大气敏电阻分得的电压;A.电压表改成大量程时,不能改变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B.减小激光强度(即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其分得的电压变大,故B正确;C.增大R0阻值时,R0分得的电压增加,则光敏电阻分得的电压减小,故C错误;D.减小电源电压时,光敏电阻分得的电压也变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答案】A【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悬浮和上浮的,结合这个特点来对此题的模型进行分析;(2)鱼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改变受到的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解答】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悬浮和上浮的,鱼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改变受到的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当推动注射器活塞时,模型压强增大,向外排水,可实现上浮;向外拉动活塞时,模型压强减小,向内充水,重力增大,可实现下沉,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增大进排气管和进、排水管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变化的空间,使得潜艇模型的沉浮效果更好,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制作潜艇模型时,要保证潜艇模型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否则无法很好的改变潜艇内的压强实现排水和充水了,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3.【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②判断通过升温还是降温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③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AB.由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低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和B错误;C.由于高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在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是28克,则在100℃时,硫酸锰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如果不说明温度,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也就没有意义,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答案】B【知识点】摩擦起电【解析】【分析】首先对选项中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明确采用的方法,然后进行解答。【解答】A.学习电压时,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采用的是类比法。故A不符合题意;B.研究摩擦起电现象时,通过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来说明物体带电,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C.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保持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大小相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电学相关知识时,用电路图来代替实物电路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答案】C【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压在预设值最小时,电路中电流最小,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由此计算、分析解答。【解答】(1)由图知,R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定值电阻最大R=20Ω,当电压预设值最小为1.5V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所以此预设电压值不正确,即A错误;当定值电阻最大R=20Ω,当电压预设值最小为1V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所以此预设电压值不正确,即B错误;(2)电压预设值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大,变阻器两端电压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变阻器连入阻值越小,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范围越小。故C正确;(3)实验电压预设值为2V时,当R=20Ω时,变阻器需连入阻值最大,此时电路中电流,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答案】(1)电源(2)反射弧(3)小脑【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将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解答】(1)由题干可知,骑行时灯泡将会发光,骑行越快,灯泡亮度越亮,因此骑行自行车的速度越快,提供电能越多,因此骑行时的自行车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2)当灯泡的亮度进入人的眼睛,眼睛中的感受器才能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人闭眼,因此完成反射所需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3)小脑的作用是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因此骑行自行车时,人体主要依靠脑结构中的小脑来调节。故答案为:(1)电源(2)反射弧(3)小脑17.【答案】=;<;<【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形状、位置、温度、状态无关;(2)根据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出浮力的大小,然后根据浮力公式判断出V排的大小;(3)根据V排的大小,判断出水的深度关系,从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出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牙膏袋的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m甲=m乙;甲下沉,F浮<G,乙漂浮,F浮=G,所以F甲<F乙;由F浮=ρ水gV排可得,V排甲<V排乙。故答案为:=;<;<。18.【答案】(1)电流表(2)电路出现短路,电流过大(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移到 b 端,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判断;(2)当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端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零,此时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电流表直接流回负极,而没有经过用电器,从而发生短路造成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源。(3)当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时,它就变成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它与Rx并联,二者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压表的示数。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可以根据计算得到,而用电流表的示数减去它可以得到通过Rx的电流,最后再根据计算即可,据此确定实验步骤。【解答】(1)①与Rx串联,为电流表;②与Rx并联,为电压表。(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 a 端会损坏电源,其原因是:电路出现短路,电流过大。(3)在不改变电路连接和元件的前提下,若要测得 Rx 的阻值,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移到 b 端,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19.【答案】(1)吸收(2)降低(3)丙中试管充分溶解后仍有B物质残留【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水遇冷结冰分析;(2)根据加入热水中析出晶体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3)根据有固体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解答】(1)水遇冷结冰,将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A物质不断溶解过程中试管中的水结冰了,说明A物质溶解时吸收热量。(2) 将含有B溶质溶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析出晶体,则说明 B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 小科认为图丙中试管内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B的饱和溶液,他的判断的依据是丙中有未溶解的固体B。故答案为:(1)吸收;(2)降低;(3) 丙中试管充分溶解后仍有B物质残留 。20.【答案】甲;20;5:1【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看懂甲图中电压表测的是哪部分电压及乙图中电压表示数随电流的变化情况,能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式求解电阻的大小。【解答】通过图可知,甲线反映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且电压可以为0V,所以这是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象;从图b中可以看出,当电阻值为6V时,电流为0.3A,故;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时,U1=5V,U2=1V,故。故答案为:甲;20;5:1。21.【答案】B;A;5.8;降温结晶【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固体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的叫不饱和溶液,据此解答。【解答】①据图可以看出,B中有剩余的固体,故B一定是饱和溶液;A中加入5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继续加入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说明A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后得到的C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②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20℃时50mL即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故x=15.8g-10g=5.8g;③x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方法。故答案为:①B;A;②5.8g;③降温结晶。22.【答案】(1)14(2)①③⑤【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解答】(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出现的时间一般在14点左右即午后2点左右。(2)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阴转多云、晴空万里和和风细雨都属于天气,冬暖复凉、秋高气爽和冬雨夏干都是气候。故答案为:(1)14;(2)①③⑤。23.【答案】(1)0.18(2)B,E【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解答】(1)6克=0.006千克,每千克碘盐中碘含量标准为:30毫克/千克,因此人体每天可以获取的碘含量为30×0.006=0.18毫克。(2)A.沿海地区的居民通过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就能从食物中获得丰富的碘,不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B.我国大部分为内陆地区,远离大海,缺碘较严重。即使是沿海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大部分民众碘含量仍然偏低,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C.通过碘盐补充的碘虽然不会超过安全标准,但加上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的碘,能导致碘摄入过量而影响人体健康,不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D.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不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E.与碘缺乏症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故选:BE。故答案为:(1)0.18;(2)BE。24.【答案】(1)去顶芽(2)2、4;A【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变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解答】(1)综合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研究人员通过去顶芽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2)植物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从曲线2和曲线4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验证.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对于用材林,我们要保护好顶芽,及时去除部分侧枝,让树木长得又高又直。对于果树等,我们要及时去掉顶芽,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从而多开花,多结果实。如番茄打顶都是打破顶端优势,从而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或维持好的形态。选项A把棉花老叶和黄叶去掉对棉花目的是合理控制营养生长,促进棉花内部通风见光,促进生殖生长,不是应用顶端优势的原理。故选:A。故答案为:(1)去顶芽;(2)2、4;A。25.【答案】(1)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2)①⑤②③⑥④(3)有大量晶体析出(4)①③【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解析】【分析】在对粗盐进行提纯的时候,需要的步骤包括:溶解、过滤和蒸发。【解答】实验一:(1)操作③溶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2)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①取粗盐;⑤称量粗盐的质量;②将粗盐和水倒入烧杯中;③溶解;⑥过滤;④蒸发;(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实验二: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称量精盐时所用砝码生锈(实际质量比所标要大)会导致所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偏大,即溶质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大,即溶剂质量偏大,则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故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实验一:(1)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2)①⑤②③⑥④;(3)有大量晶体析出;实验二:①③。26.【答案】(1)0.5(2)2.6×103(3)>【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G4-G3,(2)根据G=mg求出排开水的质量,根据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小石块的体积;从图甲、乙可计算出小石块的重力G=G3+G4-(G1+G2);知道小石块的重力求出小石块的质量;知道石块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3)如果小石块换成盐块,质量不变,但是盐块放入水中会溶化,体积减小,测量的密度会增大。【解答】(1)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0.5N-0.4N=0.1N,(2)小石块完全浸没,小石块的体积:;由图甲、乙可计算出小石块的重力:G=G3+G4-(G1+G2)=1.1N+0.5N-(0.94N+0.4N)=0.26N,小石块的质量是,则小石块的密度:。(3)如果小石块换成盐块,质量不变,但是盐块放入水中会溶化,溢出水的体积减小,求得的盐块的体积减小,测量的密度会增大,ρ盐‘>ρ盐。故答案为:(1)0.1;(2)2.6×103;(3)>。27.【答案】(1)(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左;2.5(3)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4)35;3【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进行实物图的连接,注意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2)①根据图象分析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成反比;②根据图乙确定一组电流和电阻值,根据U=IR计算出电压;换用较大的电阻后,根据串分压的关系,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则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3)阴影部分的电阻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4)由图丙找出实验时电路的最小电流,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据此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解答】(1)将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且一上一下的接,如图所示:(2)①由图象知,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图象知,当R=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5A×5Ω=2.5V,在整个过程中,R两端的电压应保持2.5V不变;将5Ω的电阻换为10Ω后,由串联分压规律控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本实验的前提是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所以应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则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将滑片向左滑动,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3)图中坐标轴为I与R,阴影部分为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即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4)由图丙可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25Ω;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IR=0.1A×25Ω=2.5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6V-2.5V=3.5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35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在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若实验室只有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所以,所以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为:R″≈14.29Ω,故15Ω、20Ω、25Ω都不能使用,即有3个电阻不能使用。故答案为:(1)见上图;(2)①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②左;2.5;(3)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4)35;3。28.【答案】(1)硝酸钾(2)40;39%(3)解:因为该小球的密度为1.60g/cm3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下沉,所以F浮=ρ水gV=0.05N。【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2)选择硝酸钾或氯化钾,配制的溶液的密度应该大于小球的密度进行分析解答。(3)比较小球与水的密度,判断小球的浮沉状态,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小球的体积,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大小。【解答】(1)往小洞中倒入某种溶液使小球浮起,则配制的溶液的密度应该大于小球的密度;溶液体积可认为近似等于水的体积,100cm3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100cm3=100g,当液体的密度大于或等于1.60g/cm3时,需要溶质的质量至少为m质,满足关系式:,解得:m质≥60g,对照表格可知,理论上可用表中硝酸钾物质配制成溶液倒入小洞中使小球浮起。(2)溶液体积可认为近似等于水的体积,100cm3 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100cm3=100g,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为:,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为:,比较可知,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与小球的密度相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比小球的密度小,所以应该用40℃以上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较可知,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与小球的密度相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密度比小球的密度小,所以应该用40℃以上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根据F浮=ρ水gV计算出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9.【答案】(1)由图乙可知,当I=0.2A时,U=2V,由公式R=U/I得R2=2V/0.2A=10Ω。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示数最大,由图乙可知U=2.5V,I=0.1A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R2=U/I=2.5V/0.1A=25Ω,由图乙可知电阻最小为0,所以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5Ω。(3)取电流I1=0.2A,U2=2V和I2=0.4A,U2=1V,可列式:U总=I1R1+I1R2=0.2AR1+2VU总=I2R1+I2R2=0.4AR1+1V联立两式可得,R1=5Ω,U总=3V【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甲图所示电路图为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的电路图。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根据乙读出电流示数为0.2A时对应的电压值,利用公式R=U/I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2)根据图乙中电压最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电压为0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小,可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3)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总=U1+U2,在乙图中任选两点列方程组计算出电源电压和电阻R1。30.【答案】(1)解:在一万米高空,机舱外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的0.3倍,即0.3×1.01×105Pa,机舱内的气压为1.01×105Pa,面积约为0.5m2的飞机风挡玻璃受到舱内外压力差:△F=F向外-F向内=p内S-p外S=(p内―p外)S=(1.01×105Pa-1.01×105×0.3Pa)×0.5m2=3.535×104N;(2)解:飞机快速行驶时,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内的气压大于机外的气压,压强差就把副驾驶半个身体压向机外。【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1)万米高空的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的0.3倍,用F=pS算出压力差;(2)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