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2023三上·莱芜期末)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时,我们要牢记一些注意事项: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2023三上·莱芜期末)我们使用的圆珠笔能自动伸缩笔芯,是利用了( )。A.笔芯有弹力 B.笔杆有弹力 C.弹簧有弹力【答案】C【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我们使用的圆珠笔能自动伸缩笔芯,是利用了弹簧有弹力。3.(2023三上·莱芜期末)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进冰箱的冷冻室,会发现(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瓶子容易破裂B.水结冰后体积变小,水的质量也减少了C.水结冰后体积没有变化【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水会结冰,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大,所以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进冰箱的冷冻室,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瓶子容易破裂。4.(2023三上·莱芜期末)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是( )。A.水蒸气B.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C.小冰晶【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5.(2023三上·莱芜期末)用镊子解剖桃花的顺序是( )。A.花萼一花冠一雄蕊一雌蕊B.雌蕊一雄蕊一花冠一花萼C.花冠一花萼一雌蕊一雄蕊【答案】A【知识点】解剖花【解析】【分析】解剖桃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较高的水比温度较低的水能更快地溶解白糖B.升高水温可以加快沙子在水中的溶解C.用热水冲药可以让药物溶解得更快【答案】B【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可溶解到水中的物质的溶解,沙子本身不能溶解到水中。7.(2023三上·莱芜期末)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是( )。A.根→茎→叶 B.叶→茎一根 C.根→叶→茎【答案】A【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植物的茎将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各个部分,植物的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是根→茎→叶。8.(2023三上·莱芜期末)让面团膨大、松软的主要原因是( )。A.揉搓 B.发酵 C.保温【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使面团发酵,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促使面团体积膨胀,使制作出来的面食松软可口。9.(2023三上·莱芜期末)下列装置能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快速分离出来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A为溶解装置,B为过滤装置,C为蒸发装置,蒸发能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10.(2023三上·莱芜期末)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使用量筒读数时,要注意视线与量筒内液面凹面相平。俯视和仰视都不准确。11.(2023三上·莱芜期末)通过放大镜看苍耳上面的刺,了解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 B.实验 C.制作【答案】A【知识点】观察、比较【解析】【分析】观察物体,这个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用舌头尝。观察就是运用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在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放大镜看苍耳上面的刺,了解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这种研究方法是观察。12.(2023三上·莱芜期末)森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是因为树叶进行了( )。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蒸发作用【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森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是因为树叶进行了蒸腾作用。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13.(2023三上·莱芜期末)用注射器抽入15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 )。A.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B.一点都推不动C.可以把活塞推到底【答案】A【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但是不能被压缩为0。 所以用注射器抽入15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14.(2021四上·平昌期末)下雪的时候,在路面上撒一些沙子,是为了( )A.填埋路面的坑坑洼洼B.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C.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考查摩擦力的应用,在雪地上撒上一些沙子,可以增加路面与轮胎的摩擦力,防止车辆打滑。15.(2023三上·莱芜期末)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越长,产生的弹力( )。A.越大 B.越小 C.不变【答案】A【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在一定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弹性形变越大,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的弹性形变就越大,所以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16.(2023三上·莱芜期末)把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慢慢鼓起来,这时乒乓球里面的空气( )。A.质量没变 B.体积没变 C.形状没变【答案】A【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热传递,热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内的气体,乒乓球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里面的微粒间距加大,导致气体膨胀,从而使球重新鼓胀,这时乒乓球里面的空气质量没变,体积和形状发生了变化。二、判断题17.(2022四下·韶关期中)在任何环境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在其他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不同的。18.(2023三上·莱芜期末)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夹取时先大后小。( )【答案】正确【知识点】天平【解析】【分析】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时候,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19.(2023三上·莱芜期末)通过蚊香的烟雾可以观察到空气流动。(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是可以流动的,烟囱里飘动的烟、蚊香的烟雾、五星红旗在空气飘扬、把塑料袋吹得鼓起来都能让人感到空气流动。20.(2023三上·莱芜期末)压力锅等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 )【答案】正确【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气体可以被压缩,压缩的气体具有弹性,具有弹性势能。因此,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21.(2023三上·莱芜期末)所有的固体都比气体重。( )【答案】错误【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固体和气体都具有固定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固体总是比气体重很多,但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比空气还轻的固体物质,它就是气凝胶,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22.(2023三上·莱芜期末)压缩空气有弹性,能使皮球弹起来。( )【答案】正确【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皮球里面充满空气后拍动会弹起来,这是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23.(2023三上·莱芜期末)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 )【答案】错误【知识点】授粉【解析】【分析】植物结果实必须是带有子房的雌性花或两性花得到有效授粉后才可能,在果实生长过程中还要有足够的养分供给。24.(2022三上·青岛期中)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质量也会发生变化。【答案】错误【知识点】质量的测量【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不变。根据对质量的认识,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质量不变。25.(2023三上·莱芜期末)日晷是古人的计时工具,它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答案】错误【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随意摆放会影响计时。26.(2021三下·宁津期中)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答案】错误【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例如早上太阳在东边,而影子是在西边,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的方向而改变。三、实验探究27.(2023三上·莱芜期末)右图是水的沸腾实验。(1)请把相应的实验仪器名称写在横线上。① ② ④ (2)实验器材组装的合理顺序是____。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⑤(3)下面是测得的实验数据:(时间单位:分钟;温度单位:℃)通过实验数据发现,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 ,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这个温度就是水的 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答案】(1)水温计(或温度计);烧杯;酒精灯(2)A(3)上升(或升高);加热;不再上升(或不变);沸点;96℃【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1)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①是水温计,②是烧杯,③是石棉网,④是酒精灯,⑤是铁架台。(2)准备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等器材,取一支100毫升的烧杯,加入50毫升的水,放在石棉网上,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要碰烧杯的底与壁,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并记录加热时烧杯内出现的现象。所以实验器材组装的合理顺序是⑤④③②①。(3)水在加热过程中,水会因为获得热量,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热,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气泡上升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这种现象叫做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6℃。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或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28.(2023三上·莱芜期末)如图,将枝条的一端浸入红色的水中,放在阳光下1-2小时。(1)仔细观察,会发现叶子变 了。(2)用小刀横切枝条,会看到 (填“红点”或者“红线”),纵切枝条,会看到 (填“红点”或者“红线”),说明植物的茎能 。【答案】(1)红(2)红点;红线;(向上)运输水分【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连接和输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导管,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给茎本身和叶花等利用;它也可以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植物使用或贮藏。(1)植物的茎可以运输水分,所以我们会发现叶片变红了,这是红颜色的水被叶片吸收的结果。(2)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导管,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给茎本身和叶花等利用。用小刀横切枝条,会看到红点;纵切枝条,会看到红线;说明植物的茎也能运输养料。四、思维导图29.(2023三上·莱芜期末)将合适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A.放入水中B.用磁铁吸引C.搅拌D.溶解E.过滤F.凝结G.蒸发 H.固态1.液态J.气态K.研碎【答案】【知识点】加快溶解;物质的分离;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水有三态变化,气态、液态和固态。水由液态到气态叫作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固态叫作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水由固态到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由固态直接到气态叫作升华,水由气态到液态叫作凝结,水蒸气直接到固态叫作凝华。混合物的分离要结合物体的性质,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三种。食盐和沙混合后,利用食盐能够溶于水,沙子不能溶于水的性质特征,首先把食盐和沙子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盐溶在水中,沙子不溶于水;再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食盐水漏过滤纸,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子,把沙分离出来;最后,利用蒸发的方式来分离食盐和水,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食盐不会蒸发,因此可以得到食盐晶体。磁铁吸引,因为木屑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所以将木屑和铁屑混合物放纸上,用磁铁在纸下将铁屑分离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放入水中,因为木屑轻,在水中漂浮,铁屑重;在水中下沉。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研碎等。物质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1 / 1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2023三上·莱芜期末)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2.(2023三上·莱芜期末)我们使用的圆珠笔能自动伸缩笔芯,是利用了( )。A.笔芯有弹力 B.笔杆有弹力 C.弹簧有弹力3.(2023三上·莱芜期末)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进冰箱的冷冻室,会发现(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瓶子容易破裂B.水结冰后体积变小,水的质量也减少了C.水结冰后体积没有变化4.(2023三上·莱芜期末)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是( )。A.水蒸气B.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C.小冰晶5.(2023三上·莱芜期末)用镊子解剖桃花的顺序是( )。A.花萼一花冠一雄蕊一雌蕊B.雌蕊一雄蕊一花冠一花萼C.花冠一花萼一雌蕊一雄蕊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较高的水比温度较低的水能更快地溶解白糖B.升高水温可以加快沙子在水中的溶解C.用热水冲药可以让药物溶解得更快7.(2023三上·莱芜期末)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是( )。A.根→茎→叶 B.叶→茎一根 C.根→叶→茎8.(2023三上·莱芜期末)让面团膨大、松软的主要原因是( )。A.揉搓 B.发酵 C.保温9.(2023三上·莱芜期末)下列装置能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快速分离出来的是( )。A. B. C.10.(2023三上·莱芜期末)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A. B. C.11.(2023三上·莱芜期末)通过放大镜看苍耳上面的刺,了解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 B.实验 C.制作12.(2023三上·莱芜期末)森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是因为树叶进行了( )。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蒸发作用13.(2023三上·莱芜期末)用注射器抽入15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 )。A.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B.一点都推不动C.可以把活塞推到底14.(2021四上·平昌期末)下雪的时候,在路面上撒一些沙子,是为了( )A.填埋路面的坑坑洼洼B.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C.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15.(2023三上·莱芜期末)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越长,产生的弹力( )。A.越大 B.越小 C.不变16.(2023三上·莱芜期末)把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慢慢鼓起来,这时乒乓球里面的空气( )。A.质量没变 B.体积没变 C.形状没变二、判断题17.(2022四下·韶关期中)在任何环境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18.(2023三上·莱芜期末)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夹取时先大后小。( )19.(2023三上·莱芜期末)通过蚊香的烟雾可以观察到空气流动。( )20.(2023三上·莱芜期末)压力锅等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 )21.(2023三上·莱芜期末)所有的固体都比气体重。( )22.(2023三上·莱芜期末)压缩空气有弹性,能使皮球弹起来。( )23.(2023三上·莱芜期末)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 )24.(2022三上·青岛期中)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质量也会发生变化。25.(2023三上·莱芜期末)日晷是古人的计时工具,它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26.(2021三下·宁津期中)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三、实验探究27.(2023三上·莱芜期末)右图是水的沸腾实验。(1)请把相应的实验仪器名称写在横线上。① ② ④ (2)实验器材组装的合理顺序是____。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⑤(3)下面是测得的实验数据:(时间单位:分钟;温度单位:℃)通过实验数据发现,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 ,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这个温度就是水的 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8.(2023三上·莱芜期末)如图,将枝条的一端浸入红色的水中,放在阳光下1-2小时。(1)仔细观察,会发现叶子变 了。(2)用小刀横切枝条,会看到 (填“红点”或者“红线”),纵切枝条,会看到 (填“红点”或者“红线”),说明植物的茎能 。四、思维导图29.(2023三上·莱芜期末)将合适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A.放入水中B.用磁铁吸引C.搅拌D.溶解E.过滤F.凝结G.蒸发 H.固态1.液态J.气态K.研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时,我们要牢记一些注意事项: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答案】C【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我们使用的圆珠笔能自动伸缩笔芯,是利用了弹簧有弹力。3.【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水会结冰,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大,所以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进冰箱的冷冻室,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瓶子容易破裂。4.【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5.【答案】A【知识点】解剖花【解析】【分析】解剖桃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6.【答案】B【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可溶解到水中的物质的溶解,沙子本身不能溶解到水中。7.【答案】A【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植物的茎将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各个部分,植物的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是根→茎→叶。8.【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使面团发酵,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促使面团体积膨胀,使制作出来的面食松软可口。9.【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A为溶解装置,B为过滤装置,C为蒸发装置,蒸发能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10.【答案】C【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使用量筒读数时,要注意视线与量筒内液面凹面相平。俯视和仰视都不准确。11.【答案】A【知识点】观察、比较【解析】【分析】观察物体,这个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用舌头尝。观察就是运用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在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放大镜看苍耳上面的刺,了解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这种研究方法是观察。12.【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森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是因为树叶进行了蒸腾作用。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13.【答案】A【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但是不能被压缩为0。 所以用注射器抽入15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14.【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考查摩擦力的应用,在雪地上撒上一些沙子,可以增加路面与轮胎的摩擦力,防止车辆打滑。15.【答案】A【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在一定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弹性形变越大,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的弹性形变就越大,所以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16.【答案】A【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热传递,热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内的气体,乒乓球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里面的微粒间距加大,导致气体膨胀,从而使球重新鼓胀,这时乒乓球里面的空气质量没变,体积和形状发生了变化。17.【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在其他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不同的。18.【答案】正确【知识点】天平【解析】【分析】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时候,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19.【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是可以流动的,烟囱里飘动的烟、蚊香的烟雾、五星红旗在空气飘扬、把塑料袋吹得鼓起来都能让人感到空气流动。20.【答案】正确【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气体可以被压缩,压缩的气体具有弹性,具有弹性势能。因此,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21.【答案】错误【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固体和气体都具有固定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固体总是比气体重很多,但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比空气还轻的固体物质,它就是气凝胶,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22.【答案】正确【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皮球里面充满空气后拍动会弹起来,这是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23.【答案】错误【知识点】授粉【解析】【分析】植物结果实必须是带有子房的雌性花或两性花得到有效授粉后才可能,在果实生长过程中还要有足够的养分供给。24.【答案】错误【知识点】质量的测量【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不变。根据对质量的认识,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质量不变。25.【答案】错误【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随意摆放会影响计时。26.【答案】错误【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例如早上太阳在东边,而影子是在西边,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的方向而改变。27.【答案】(1)水温计(或温度计);烧杯;酒精灯(2)A(3)上升(或升高);加热;不再上升(或不变);沸点;96℃【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1)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①是水温计,②是烧杯,③是石棉网,④是酒精灯,⑤是铁架台。(2)准备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等器材,取一支100毫升的烧杯,加入50毫升的水,放在石棉网上,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要碰烧杯的底与壁,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并记录加热时烧杯内出现的现象。所以实验器材组装的合理顺序是⑤④③②①。(3)水在加热过程中,水会因为获得热量,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热,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气泡上升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这种现象叫做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6℃。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或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28.【答案】(1)红(2)红点;红线;(向上)运输水分【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连接和输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导管,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给茎本身和叶花等利用;它也可以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植物使用或贮藏。(1)植物的茎可以运输水分,所以我们会发现叶片变红了,这是红颜色的水被叶片吸收的结果。(2)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导管,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给茎本身和叶花等利用。用小刀横切枝条,会看到红点;纵切枝条,会看到红线;说明植物的茎也能运输养料。29.【答案】【知识点】加快溶解;物质的分离;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水有三态变化,气态、液态和固态。水由液态到气态叫作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固态叫作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水由固态到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由固态直接到气态叫作升华,水由气态到液态叫作凝结,水蒸气直接到固态叫作凝华。混合物的分离要结合物体的性质,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三种。食盐和沙混合后,利用食盐能够溶于水,沙子不能溶于水的性质特征,首先把食盐和沙子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盐溶在水中,沙子不溶于水;再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食盐水漏过滤纸,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子,把沙分离出来;最后,利用蒸发的方式来分离食盐和水,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食盐不会蒸发,因此可以得到食盐晶体。磁铁吸引,因为木屑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所以将木屑和铁屑混合物放纸上,用磁铁在纸下将铁屑分离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放入水中,因为木屑轻,在水中漂浮,铁屑重;在水中下沉。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研碎等。物质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