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一、填空题。1.(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我们一般用 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答案】箭头【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 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中能量是流动的,箭头方向也可以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 的生存技巧。【答案】适应环境【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3.(2024五下·临漳月考)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 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 。【答案】二氧化碳;氧气【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能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养分。此外叶还具有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叶的另外一个功能是蒸腾作用,可以将植物叶中的水分蒸发出去。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4.(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我们可以通过 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答案】对比实验【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5.(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雷鸟羽毛因 ,而与环境一致,冬季羽毛为 ,与雪地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 ,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答案】季节而已异;白色;灰褐色【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雷鸟生活在冻原地区,其羽毛的颜色因季节而异。冬季羽毛呈白色,与雪地相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灰褐色,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是为了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6.(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企鹅身体储存大量 ,有利于抵御 。【答案】脂肪;严寒【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企鹅的身体储存了大量的脂肪,能抵御严寒、保持体温;企鹅的身体呈流线型,趾间有蹼,善于游泳;企鹅以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为食,主要是南极磷虾7.(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 等条件。实验告诉我们, 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答案】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阳光【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二、判断题。8.(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牡丹花的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同时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牡丹花是绿色开花植物,属于生产者,故题干说法错误。9.(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 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着。如果生态瓶里的非生物环境很好,适于植物的生长,那么过多的植物就会占领了动物生存的空间;如果动物繁殖过快,就会出现食物不足、空间过小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生态瓶的平衡关系。10.(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歌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中描述的小燕子有迁徙的行为。( )【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行为【解析】【分析】 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是指燕子迁徙,属于季节对动物的影响。11.冬天,冬青的叶子不会掉落,所以它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 ( )【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植物能适应环境。冬青属于不落叶植物,它们的叶子在冬天不会掉落,而且冬青具有抗寒性,能适应季节的变化。题目说法错误。12.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玻璃皿里放3粒绿豆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答案】正确【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在实验中,我们设置两组进行对比,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题目说法正确。13.(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绿豆种子不会发芽。( )【答案】错误【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根据种子发芽条件的认识,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只要有合适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没有光照绿豆种子也会发芽。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4.(2022五下·鸡西期末)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答案】正确【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以它为食的生物,和它吃的生物。15.(2022五下·成武月考)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正确【知识点】自然选择;身边的动物【解析】【分析】由于气候变化,在北方寒冷冬季和热带旱季,常出现食物短缺,迫使鸟类群中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他食物丰盛的地区,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界选择力量固定下来,成为鸟类一种本能。鸟类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题干正确。16.(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一定的营养物质等环境条件。故题干说法正确。17.(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骆驼能在干燥的沙漠里生活。( )【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骆驼是最能适应于干旱环境的动物,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骆驼适应沙漠的特征是:(1)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沙漠行走;(2)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3)驼峰可存储水分和能量。它可以连续两个星期不喝一口水。18.(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狼的生存能力很强,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生存。( )【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 狼拥有非同寻常的特质和超强的生存能力,这让它们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中生存。19.(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食物链通常从凶猛的肉食动物开始到绿色植物终止。( )【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多是绿色植物,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0.(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生态瓶中的动物放得越多越好。( )【答案】错误【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 生态瓶里的动植物只有达到平衡,才对生物的成长有利。过多的动物会出现食物不足、氧气不足等情况,打破了生态瓶的平衡关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1.为了快速得出结论,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可以同时改变两个条件。 ( )【答案】错误【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题目说法错误。22.(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可以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解析】【分析】 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可以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在进行对比试验时,要严格控制变量,一次试验只能有一个变量。三、选择题。23.(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有些动物还会进行“夏眠”。非洲肺鱼既有鳃,还有肺。当烈日使河水蒸发,造成几个月的干涸期时,肺鱼钻入泥中,不吃不喝,一直睡到雨季到来,引起非洲肺鱼“夏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夏眠与冬眠一样都是动物在缺少食物的季节为了生存的自然现象,夏眠也叫“夏蛰”动物在夏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某些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引起非洲肺鱼“夏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水。24.(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生态瓶里的非生物为动物提供了( )。A.栖息地 B.食物 C.能量【答案】A【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生态瓶中的非生物部分有水、砂石等,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故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25.入秋后,由于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 )。A.筑巢、配对B.长出厚厚的羽毛C.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对湿地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又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故选C。26.(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在( )的条件播种,种子最容易发芽。A.非常寒冷B.阳光暴晒,土壤干燥C.阳光温和,土壤潮湿【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所以农民伯伯在温度适宜,土壤潮湿的条件下播种,种子最容易发芽。27.(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在玻璃皿中各放入三粒绿豆②在其中一个玻璃水中放入适量土壤,另一个不放③准备两个玻璃皿和6粒大小相同的绿豆④放在同一个地方,并定期给两个玻璃皿内浇同样多的水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答案】A【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我们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要保持只有土壤一个变量,所以操作步骤排序是准备2个玻璃皿和6粒大小相同的绿豆、在坡璃皿中各放入3粒绿豆、在其中一个坡璃皿中放入适量土壤,另一个不放、放在同一地方,并定期给两个玻璃皿内浇同样多的水,最后观察实验现象。28.(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要想使花盆里的绿豆生长得更好,我们不应该做的事( )。A.定期交适量的水B.松松土壤土壤里有更多的空气C.用不透明的罩子盖住,避免阳光照射【答案】C【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要想使花盆里的绿豆芽生长得更好,我们不应该做的是用不透明的罩子盖住,免受阳光照射,因为植物的生存要阳光。29.(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下列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的是( )。A.黄泥浆里 B.菜地里 C.沙堆里【答案】B【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30.(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下列选项中,不会在食物链中出现的是( )。A.猴子 B.桃树 C.果园【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通常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于果园不是生物,不会在食物链中出现的,所以C符合题意。31.(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假如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单一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一鹿一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32.(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A.灵湖里的所有的鱼 B.灵江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农田【答案】B【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 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灵湖里所有的生物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33.(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青蛙在秋天的时候,会刨土挖洞,这是为了( )。A.产卵 B.捕食 C.准备冬眠【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时,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它们所在的环境来维持生存。青蛙会在四个季节做出不同的行为,比如秋季,青蛙会刨土挖洞是为了准备冬眠。34.(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空气、光照 B.温度、水分 C.光照、温度【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白天休息,夜晚觅食,是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鸟类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南方食物丰富,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故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光照和温度,故C正确。35.(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在研究土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的实验时,首先要( )。A.做出假设 B.制定计划 C.提出问题 D.实施计划【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猜想、假设【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36.(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常温下,明明取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阳光下,加适量的水,另一组放在柜子里,不加水。明明这样做( )。A.是科学的,在探究种子发芽和阳光关系B.是科学的,在探究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C.是不科学的【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 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以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或者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湿度不同而引起的,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湿度以外,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只有湿度是不同的,湿度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题干中萌小牛设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两个变量,实验结果无法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到底是光照还是湿度,所以他的操作是不科学的。故C正确,AB错误。四、将下列动物与其适应环境改变的行为用直线连起来。37.(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连一连大雁 冬眠熊 迁徙兔 换毛蚂蚁 储存食物蛇【答案】【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一些动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或者换羽、换毛、进入冬眠、夏眠等。动物的迁徙都是定向的、定期的,而且多是集成大群进行,如大雁等。冬眠是动物对冬季气温低,食物少等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冬眠的动物有熊、蛇等。换毛过冬:兔子、羊等。蚂蚁过冬的方式主要包括减少活动和储存食物。五、综合题。38.(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某科学实验小组模拟温室效应实验。取1个透明的塑料袋和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另一支不做处理。(1)他们采用透明密封袋而不是黑色密封袋的主要原因是( )。A.透明密封袋的吸热效果好B.黑色密封袋无法读出温度计示数C.二氧化碳气体是透明的(2)实验中,需要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在( )。A.树荫下 B.阳光下 C.教室里(3)实验中,用 记录时间。(4)一段时间后,密封袋内的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封袋外的温度。(5)这个实验既是个 实验,也是一个 实验。【答案】(1)B(2)B(3)秒表(4)高于(5)对比;模拟【知识点】对比实验;设计、制作模型;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1)他们采用透明密封袋而不是黑色密封袋的主要原因是黑色密封袋无法读出温度计示数。(2)实验中,需要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放在阳光下,使温度计吸收热量。(3)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实验中,用秒表记录时间。(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一段时间后,密封袋内的温度高于密封袋外的温度。(5)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这个实验既是一个对比实验,也是一个模拟实验。1 / 1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一、填空题。1.(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我们一般用 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 的生存技巧。3.(2024五下·临漳月考)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 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 。4.(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我们可以通过 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5.(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雷鸟羽毛因 ,而与环境一致,冬季羽毛为 ,与雪地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 ,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6.(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企鹅身体储存大量 ,有利于抵御 。7.(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 等条件。实验告诉我们, 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二、判断题。8.(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牡丹花的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9.(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10.(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歌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中描述的小燕子有迁徙的行为。( )11.冬天,冬青的叶子不会掉落,所以它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 ( )12.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玻璃皿里放3粒绿豆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13.(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绿豆种子不会发芽。( )14.(2022五下·鸡西期末)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15.(2022五下·成武月考)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 )16.(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17.(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骆驼能在干燥的沙漠里生活。( )18.(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狼的生存能力很强,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生存。( )19.(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食物链通常从凶猛的肉食动物开始到绿色植物终止。( )20.(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生态瓶中的动物放得越多越好。( )21.为了快速得出结论,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可以同时改变两个条件。 ( )22.(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可以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三、选择题。23.(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有些动物还会进行“夏眠”。非洲肺鱼既有鳃,还有肺。当烈日使河水蒸发,造成几个月的干涸期时,肺鱼钻入泥中,不吃不喝,一直睡到雨季到来,引起非洲肺鱼“夏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24.(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生态瓶里的非生物为动物提供了( )。A.栖息地 B.食物 C.能量25.入秋后,由于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 )。A.筑巢、配对B.长出厚厚的羽毛C.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26.(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在( )的条件播种,种子最容易发芽。A.非常寒冷B.阳光暴晒,土壤干燥C.阳光温和,土壤潮湿27.(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在玻璃皿中各放入三粒绿豆②在其中一个玻璃水中放入适量土壤,另一个不放③准备两个玻璃皿和6粒大小相同的绿豆④放在同一个地方,并定期给两个玻璃皿内浇同样多的水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28.(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要想使花盆里的绿豆生长得更好,我们不应该做的事( )。A.定期交适量的水B.松松土壤土壤里有更多的空气C.用不透明的罩子盖住,避免阳光照射29.(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下列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的是( )。A.黄泥浆里 B.菜地里 C.沙堆里30.(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下列选项中,不会在食物链中出现的是( )。A.猴子 B.桃树 C.果园31.(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假如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单一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32.(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A.灵湖里的所有的鱼 B.灵江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农田33.(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青蛙在秋天的时候,会刨土挖洞,这是为了( )。A.产卵 B.捕食 C.准备冬眠34.(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空气、光照 B.温度、水分 C.光照、温度35.(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在研究土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的实验时,首先要( )。A.做出假设 B.制定计划 C.提出问题 D.实施计划36.(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常温下,明明取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阳光下,加适量的水,另一组放在柜子里,不加水。明明这样做( )。A.是科学的,在探究种子发芽和阳光关系B.是科学的,在探究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C.是不科学的四、将下列动物与其适应环境改变的行为用直线连起来。37.(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连一连大雁 冬眠熊 迁徙兔 换毛蚂蚁 储存食物蛇五、综合题。38.(2024五下·镇原县月考)某科学实验小组模拟温室效应实验。取1个透明的塑料袋和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另一支不做处理。(1)他们采用透明密封袋而不是黑色密封袋的主要原因是( )。A.透明密封袋的吸热效果好B.黑色密封袋无法读出温度计示数C.二氧化碳气体是透明的(2)实验中,需要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在( )。A.树荫下 B.阳光下 C.教室里(3)实验中,用 记录时间。(4)一段时间后,密封袋内的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封袋外的温度。(5)这个实验既是个 实验,也是一个 实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箭头【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 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中能量是流动的,箭头方向也可以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2.【答案】适应环境【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3.【答案】二氧化碳;氧气【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能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养分。此外叶还具有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叶的另外一个功能是蒸腾作用,可以将植物叶中的水分蒸发出去。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4.【答案】对比实验【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5.【答案】季节而已异;白色;灰褐色【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雷鸟生活在冻原地区,其羽毛的颜色因季节而异。冬季羽毛呈白色,与雪地相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灰褐色,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是为了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6.【答案】脂肪;严寒【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企鹅的身体储存了大量的脂肪,能抵御严寒、保持体温;企鹅的身体呈流线型,趾间有蹼,善于游泳;企鹅以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为食,主要是南极磷虾7.【答案】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阳光【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8.【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同时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牡丹花是绿色开花植物,属于生产者,故题干说法错误。9.【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 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着。如果生态瓶里的非生物环境很好,适于植物的生长,那么过多的植物就会占领了动物生存的空间;如果动物繁殖过快,就会出现食物不足、空间过小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生态瓶的平衡关系。10.【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行为【解析】【分析】 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是指燕子迁徙,属于季节对动物的影响。11.【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植物能适应环境。冬青属于不落叶植物,它们的叶子在冬天不会掉落,而且冬青具有抗寒性,能适应季节的变化。题目说法错误。12.【答案】正确【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在实验中,我们设置两组进行对比,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题目说法正确。13.【答案】错误【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根据种子发芽条件的认识,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只要有合适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没有光照绿豆种子也会发芽。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4.【答案】正确【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以它为食的生物,和它吃的生物。15.【答案】正确【知识点】自然选择;身边的动物【解析】【分析】由于气候变化,在北方寒冷冬季和热带旱季,常出现食物短缺,迫使鸟类群中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他食物丰盛的地区,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界选择力量固定下来,成为鸟类一种本能。鸟类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题干正确。16.【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一定的营养物质等环境条件。故题干说法正确。17.【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骆驼是最能适应于干旱环境的动物,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骆驼适应沙漠的特征是:(1)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沙漠行走;(2)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3)驼峰可存储水分和能量。它可以连续两个星期不喝一口水。18.【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 狼拥有非同寻常的特质和超强的生存能力,这让它们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中生存。19.【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多是绿色植物,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0.【答案】错误【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 生态瓶里的动植物只有达到平衡,才对生物的成长有利。过多的动物会出现食物不足、氧气不足等情况,打破了生态瓶的平衡关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1.【答案】错误【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题目说法错误。22.【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解析】【分析】 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可以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在进行对比试验时,要严格控制变量,一次试验只能有一个变量。23.【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夏眠与冬眠一样都是动物在缺少食物的季节为了生存的自然现象,夏眠也叫“夏蛰”动物在夏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某些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引起非洲肺鱼“夏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水。24.【答案】A【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生态瓶中的非生物部分有水、砂石等,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故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25.【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对湿地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又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故选C。26.【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所以农民伯伯在温度适宜,土壤潮湿的条件下播种,种子最容易发芽。27.【答案】A【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我们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要保持只有土壤一个变量,所以操作步骤排序是准备2个玻璃皿和6粒大小相同的绿豆、在坡璃皿中各放入3粒绿豆、在其中一个坡璃皿中放入适量土壤,另一个不放、放在同一地方,并定期给两个玻璃皿内浇同样多的水,最后观察实验现象。28.【答案】C【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要想使花盆里的绿豆芽生长得更好,我们不应该做的是用不透明的罩子盖住,免受阳光照射,因为植物的生存要阳光。29.【答案】B【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30.【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通常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于果园不是生物,不会在食物链中出现的,所以C符合题意。31.【答案】B【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一鹿一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32.【答案】B【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 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灵湖里所有的生物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33.【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时,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它们所在的环境来维持生存。青蛙会在四个季节做出不同的行为,比如秋季,青蛙会刨土挖洞是为了准备冬眠。34.【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白天休息,夜晚觅食,是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鸟类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南方食物丰富,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故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光照和温度,故C正确。35.【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猜想、假设【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36.【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 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以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或者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湿度不同而引起的,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湿度以外,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只有湿度是不同的,湿度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题干中萌小牛设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两个变量,实验结果无法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到底是光照还是湿度,所以他的操作是不科学的。故C正确,AB错误。37.【答案】【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一些动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或者换羽、换毛、进入冬眠、夏眠等。动物的迁徙都是定向的、定期的,而且多是集成大群进行,如大雁等。冬眠是动物对冬季气温低,食物少等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冬眠的动物有熊、蛇等。换毛过冬:兔子、羊等。蚂蚁过冬的方式主要包括减少活动和储存食物。38.【答案】(1)B(2)B(3)秒表(4)高于(5)对比;模拟【知识点】对比实验;设计、制作模型;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1)他们采用透明密封袋而不是黑色密封袋的主要原因是黑色密封袋无法读出温度计示数。(2)实验中,需要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放在阳光下,使温度计吸收热量。(3)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实验中,用秒表记录时间。(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一段时间后,密封袋内的温度高于密封袋外的温度。(5)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这个实验既是一个对比实验,也是一个模拟实验。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