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3.3 税收征管模块三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是指国家征税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组织入库的一种行政活动,是国家将税收政策贯彻实施到每个纳税人,有效地组织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税收征管包括:1、税务登记2、发票管理3、纳税申报4、税款征收5、税务检查6、法律责任3.3.1 税务登记1、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 ,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3.3.1 税务登记2、税务登记的范围—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需要税务登记的纳税人 (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其他) (1)企业(2)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3)个体工商户(4)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5)扣缴义务人(6)其他不需要税务登记的纳税人 (1)国家机关(2)个人(3)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3、税务登记的种类包括:1、开业登记2、变更登记3、停业、复业登记4、注销登记5、外出经营报验登记3.3.2 开业登记(设立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办理的纳税登记。1. 开业税务登记的对象需要税务登记的纳税人 (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其他) (1)企业(2)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3)个体工商户(4)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5)扣缴义务人(6)其他2、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间和地点(先工商后税务)开业登记时间 开业登记地点领取营业执照 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生产经营地或纳税义务发生地其他 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 所在地跨地区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 设立之日起30日内 所在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营业地(报验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 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 生产经营所在地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 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 项目所在地3、开业税务登记的内容(简单看看)①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的号码;②住所、经营地点;③登记注册类型;④核算方式;⑤行业、经营范围、经营方式;⑥注册资金(资本)、投资总额、开户银行账号⑦经营期限、从业人数、营业执照号码;⑧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⑨其他有关事项。企业在外地的分支机构或者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还应当登记总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主要业务范围、财务负责人。4. 开业税务登记的程序(1)申请。填写《税务登记表》税务登记表的种类:内资企业税务登记表、分支机构税务登记表、个体经营户税务登记表、其他单位税务登记表、涉外企业税务登记表(4)开业税务登记的程序(2)提供相关证件、资料营业执照、核准执业证件、工商登记表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文件合同、章程、协议书法定代表人和董事会成员名单法定代表人或业主身份证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住所或经营场所证明委托代理协议书复印件属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还应包括需要提供的相应证明、资料,及税务机关需要的其他资料、证件。4. 开业税务登记的程序(3)受理(税务机关)(4)审核(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供的《税务登记表》资料和证件,应当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审核完毕,符合规定的予以登记;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登记,也应当在30日内予以答复。4. 开业税务登记的程序(5)核发税务登记证: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30内审核并核发税务登记证。有营业执照的,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无营业执照或取得临时营业执照的,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对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核发注册税务登记证及副本对既没有税收纳税义务又不需要领用收费票据的社会团体等,可以只登记不发证。5. 税务登记证件管理(1)税务登记证的作用税务登记证件包括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①开立银行账户;②申请减税、免税、退税;③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④领购发票;⑤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⑥办理停业、歇业;⑦其他有关税务事项。(2)税务登记证的管理①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务登记证件的管理,采取实地调查、上门验证等方法,或者结合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之间,以及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之间的信息交换比对进行税务登记证件的管理。税务登记证式样改变,需统一换发税务登记证的,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②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1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同时,凭报刊上刊登的遗失声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补办税务登记证件。(2)税务登记证的管理3.3.3变更登记—税务登记后,原登记内容发生变化1. 变更税务登记的适用范围及时间要求①适用范围(11种)A、改变名称B、改变法定代表人C、改变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D、改变住所及经营地点(不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E、改变生产经营或经营方式F、增减注册资金(资本)G、改变隶属关系H、改变生产经营期限I、改变或增减银行帐号J、改变生产经营权属K、改变其他税务登记内容②时间要求(基本同开业,30天)登记时间 提交资料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 工商登记变更表和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内容的证明文件、原税务登记证、其他不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 变更登记内容的证明文件、原税务登记证、其他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被取消资格需要办理变更登记的,则应当提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书原件。2、变更税务登记的程序①申请。《税务登记变更表》②提供相关证件、资料③受理。符合要求及资料证件提交齐全,予以受理;不符合规定的,税务机关通知其补正。④审核⑤发证。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纳税人税务登记表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都发生变更的,收回原证核发新证;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而税务登记证的内容未发生变更的,不重新核发(仍用原来的证)。【例3-2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变更税务登记事项的是( )。A. 增加银行账号B. 增减注册资金C. 纳税人因经营地的迁移而需要改变原税务机关D. 改变法定代表人正确答案:C3.3.4 停业、复业登记(1)概念:停业、复业登记是指纳税人暂停或恢复生产经营活动而办理的一种税务登记手续。(2)范围: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在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期限内需要停业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提出停业登记并如实填写《停业登记表》,说明停业的理由、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领、用、存情况。3.3.4 停业、复业登记(3)办理(结3,交4)税务机关经过审核后,应当责成申请停业的纳税人结清税款、滞纳金、罚款,并收存其税务登记证件及副本、发票领购簿、未使用完的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证件,办理停业登记。停业期限不得超过1年3.3.4 停业、复业登记。(4)复业(领4)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复业登记申请,如实填写《停、复业报告书》,经确认后办理复业登记,领回并启用税务登记证件(正副本)、发票领购簿及其停业前领购的发票,纳入正常管理。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登记申请,并如实填写《停、复业报告书》。3.3.4 停业、复业登记。纳税人停业期满未按期复业又不申请延长停业的,税务机关应当视为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纳税人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应当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依法补缴应纳税款。(不是复业后)3.3.4 停业、复业登记。3.3.5 注销登记。注销登记,是指纳税人在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依法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其他情形时,向原登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取消税务登记的手续。1、注销税务登记的适用范围及时间要求(1)适用范围:①经营期限届满②改组、分立、合并被撤销③资不抵债而破产④因住所、经营地址变更而涉及改变原税务机关⑤被工商吊销营业执照⑥依法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其他情形(2)时间要求—先税务后工商—发生了根本变化的(15天)◆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先税务后工商)◆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的,应当自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2)时间要求◆因住所、经营地址变更而涉及改变主管税务机关的--自注销之日起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外。(先注销再设立)◆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完工、离开中国前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登记。2、注销税务登记的程序(简单看看)(1)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2)提交相关证件和资料(3)受理(4)核实3.3.6 外出经营报验登记。(1)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税务机关按照一地(县、市)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例3-27】(单选题)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应当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 )内向原登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A. 60日 B. 10日C. 30日 D. 15日正确答案:D答案:AC李某在北京市海淀区设立甲个人独资企业,其住所即为其经营地点。后根据经营情况,李某将企业搬至北京市密云区。分析李某要办理( )税务登记A、开业登记 B、变更登记C、注销登记 D、停业、复业登记解析:李某应先到北京市海淀区税务局办理注销登记,再到北京市密云区税务局办理开业登记。3.3.6 外出经营报验登记。(1)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税务机关按照一地(县、市)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2)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前,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提交下列证件、资料: ① 税务登记证件副本 ②《外管证》在注明地销售货物的,还应如实填写《外出经营货物报验单》,申报查验货物。3.3.6 外出经营报验登记。(3)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纳税人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按规定结清税款,缴销未使用完的发票。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持《外管证》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外管证》缴销手续。3.3.6 外出经营报验登记。3.3.7 纳税人税种登记纳税人在办理开业或变更登记的同时应当申报填报税种登记,由税务机关根据其生产、经营范围及拥有的财产等情况,录入纳税人适用的税种、科目、税率、报缴税款的期限、征收方式和缴库方式。税务机关依据《纳税人税种登记表》所填写的项目,自受理之日起3日内进行税种登记。3.3.8 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登记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可以只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3.3.9 违反税务登记规定的法律责任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2、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2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3.3.9 违反税务登记规定的法律责任[例3-28](多选题)2008年10月20日,某税务机关对某酒店检查发现该酒店当年9月1日领取营业执照,未申请办理税务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酒店应于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B.税务机关责令该酒店限期办理税务登记C.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征管法》的机关规定对该酒店处以罚款D.税务机关可以吊销该酒店的营业执照正确答案:ABC【多选题】下列属于纳税人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有( )。A.应税收入B.应税财产C.应税行为D.任何行为【答案】ABC【解析】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单选题】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为( )。A.10日之内B.15日之内C.30日之内D.60日之内【答案】C【解析】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在30日之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单选题】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填报的税务登记表、提供的证件和资料审核完毕的时间为( )。A.自收到之日起 15日内B.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 15 日内C.自收到之日起 30日内D.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30日内【答案】C【解析】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填报的《税务登记表》、提供的证件和资料,应当在收到之日起30日内审核完毕,符合规定的,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登记,也应在30日内予以答复。【单选题】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当依法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 )。A.开业登记B.注销后办理开业登记C.注销税务登记D.变更税务登记【答案】D【解析】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判断题】纳税人停业期满未按期复业的,税务机关一律视为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 ( )【答案】错【解析】纳税人停业期满未按期复业且没有申请延长停业的,税务机关应当视为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判断题】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 )【答案】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